SUNFLO.JPG (7767 bytes)   修心法門


BRedN.gif (104 bytes) 行履工用口訣

(88.10.25)

行履工用口訣即是禪宗所謂行履工用處,即頓悟之人下工夫處。

BRedN.gif (104 bytes) 忍辱波羅密證入無為

(88.11.25)

菩薩依次修行六度波羅密,行者可藉安忍波羅密證入空體,如能自在,對任何境不起一法相應時,即證入無為、無生法忍,才可以渡到彼岸。

BRedN.gif (104 bytes) 種種魔境之對治(1)

(89.05.25)

色陰魔境的對治二、魅入心腹對治三、求受淨戒脫離魔難

BRedN.gif (104 bytes) 種種魔境之對治(2)

(89.06.10)

當心眼開了一點時,雖然尚未證到本來,卻可以感覺到冤親製造出來一些魔境,要如何對治?

BRedN.gif (104 bytes) 禪宗行者開悟的次第

(89.06.25)

修行者若打開心扉而開悟,是初地菩薩,心眼開了。從開悟到心清淨,能如如不動,是為八地菩薩,小乘行者即是羅漢果。

BRedN.gif (104 bytes) 行者開悟後如何進行任運

(90.02.10)

不要喜歡聖境,不要喜歡凡夫的境界。凡夫情盡的話,要怎麼來應對,都無所謂,這樣是不是成佛呢?

BRedN.gif (104 bytes) 從苦諦認知起修

(99.12.04)

若無深切地認知苦諦,您就發不起出離心,就不能認知您還有多少業報要在來世無量劫中承受

BRedN.gif (104 bytes) 六念法修持總論

(101.06.20)

經云:若有比丘在於學地,未得無學(無生果),意恒進求,欲得涅槃,常修六念。譬如有人身體羸瘦,欲食美饍,為自樂故,諸比丘等,亦復如是,為涅槃故,修於六念。念者念隨、念不捨,是為念。

BRedN.gif (104 bytes) 五會念佛如何念才能得利

(101.06.20)

你要念「阿 彌 陀 佛」,「阿a」的音要低沉,其他「彌 陀 佛」音就不會太高調,喉嚨也就不會唸久而沙啞,音也就破嗓音,如果把a唸高音的話,表示你沒有念對,這是音聲技巧,也就是聲明。再來意思呢?「阿彌陀佛」的悉曇意思是甚麼? 

BRedN.gif (104 bytes)

五會念佛之始祖法照大師

(101.06.26)

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佛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是諸法之王,汝當常念無上法王,令無休息。……當云何念?……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永不退轉。

BRedN.gif (104 bytes)

五會念佛彌陀宣說

(101.06.27)

法照大師所傳的五會念佛之法,非自創見,而是得自阿彌陀佛所親傳法門。其音調是以極樂淨土的法音為版式,稱念之方法等同于極樂淨土,此土念佛,彼勝邦同唱佛聲,所以其功德力用,自然非同凡響了。

 


[ 修行法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