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LO.JPG (7767 bytes) 修心法門
            
五會念佛如何念才能得利

善祥比丘  佛二開示  2012.04.15


今天跟昨天都還沒有說話,今天藉這個機會說一些法。

不會念佛的,舉手看看?一個!其他都會念?會念佛的,舉手看看?怎麼沒有人舉手!剛剛沒有舉手的,都應自認為會念佛囉?跟他講怎麼念佛!念佛?老太婆都會念,怎麼不會念?好好聽:現在講怎麼才是真念佛!先從聲明開始講,a mi ta bhabha翻作「佛」,其實也可以代表中文字之「佛fo」。

1.      a男聲音,所以喉嚨要張開,a音要低沉。

2.      mii在第二位置的音,m是第五句門,再轉往鼻音前一點點(2)位置加i

3.      ta是第四位置(4)的音,牙齦跟牙齒的交界點處發聲。

4.      fo,梵文是bhabha發比較柔軟音會成為ba ha

 

一、悉曇發音與字義

    我們常常都念「阿彌陀佛(ㄈㄛ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這「佛」就是嘴唇音(第五句)。阿彌陀佛這四音,是不是排得很漂亮?從(1)?、(2)?、(4)、(5)?位置發音。你念a為中音或高音,就是不對。如果你第一音念的不對,「阿 佛」,「阿」的音調太高,其他後音也跟著高起來。你要念「阿 佛」,「阿a」的音要低沉,其他「彌 佛」音就不會太高調,喉嚨也就不會唸久而沙啞,音也就破嗓音,如果把a唸高音的話,表示你沒有念對,這是音聲技巧,也就是聲明。

再來意思呢?「阿彌陀佛」的悉曇意思是甚麼?,阿彌陀佛祂是隨時在說法,唸此四字音時也是在說法。阿(a)就是沒有,無相、本不生,在沒有中、虛無、虛中,又可以產生一切法,因為都是因緣嘛!所以從阿a字間又緣生很多法。我們就是有無明,所以從阿字中緣生我們這個肉體,這一個「我」,你說是我,有一個「我」,這個我是ma, ma就是我,ma從哪裏來,從阿來,阿本來沒有,你起了無明抓了一個境,應緣來投胎了,就有一個我ma。這個我maima+imai, a不念,就變成「彌mi」,i是根本,所以有我身是源於無明加上因緣,才有這肉體,誰要你來,你自己要來,你的無明根本要來,所以這個i就是根本。這i之根跨兩邊,本空無之中產生有為相,所以就產生你的個體。現在我─有我(五蘊身)跟我的習氣毛病、我自己的念頭,而認為這些就是我。

所以念到「彌mi」的時候,你要想:「我要用阿(a─本不生)的音來破壞我的執著」。這個i是跨兩邊的法,可以跟a(),意為根於阿a。也可以跟我的肉體(),也可以跟我的念頭()連結,就是根深柢固的執著「有我」。為什麼我放不開自己,為什麼我有煩惱,為什麼我喜歡這個喜歡的不得了,為什麼我不喜歡那個,很討厭?!這跟你自己的習氣有關,我的執著是「彌mi, 念到「彌mi」的話,要想我自己,我還有什麼毛病。你們大概都會英文,你用英文去觀「我是me」,e者是祈求、要求,祈求有個我。再執取不放就成「彌mi」。這個ma 就是我,i就是我的執著之根、五蘊身(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身都要當作無我,這個要破解它,所以要用阿a(空無)來破解它。

第三句「陀ta」,當mi(我執之根)破解以後是什麼樣子?你應該要像如來一樣的有如如之性,這「陀ta」就是如如,你們都學過悉曇了,如果的「如」,「如如」是什麼意思?就是有那個境,有那個緣,我都能不動心,空也好、有也好,我都不動心,這就是如如的境界。所以你斷了我執的根,你就能夠如如。若是唸無量光Amitābha,此「陀tā就會成修行點,也就是長音記號,「陀tā」,此音要唸成ta,就要降一階音,後麵才能接男聲音bha

最後一個字「佛bha」,如如的時候,就有佛的光明,因佛光明映照著您,你就有像如來的光明一樣。這四個字「阿彌陀佛」,意譯無量光。

如果只是嘴巴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而不知在念什麼。每一次念若都觀想這四個梵字,或觀想這四個羅馬字,然後善思維,你就不會打妄想。若是嘴巴在念佛,心在想明天要煮什麼,這個就是沒有專心在念佛,所以心也沒有想你念的語音,你也不懂它的意思,只是叩叩叩叩……(木魚聲),跟著它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成效就有限,沒有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二、唸佛時身支姿勢擺法

所以第二個你要學習的,就是認識它的意思,每次念這四個字「 阿彌陀佛」,第一字、第二字、第三字、第四字,都念得很如法,氣也不會喘,聲音也不會沙啞,然後你知道它的意思,才知道說「阿彌陀佛」,其實就是一個咒語,你會念的,它就是咒語;不會念的,就認為是一尊佛在那裏,我在念祂。當然念祂,祂也知道你在念祂。但是我們修行要善思維,這就要講到第三個層次,你要認識悉曇音義,跟思維我的個性習性、毛病,要回到如如的境界,甚至於讓我從阿a字間發出光明,這樣你怎麼會有煩惱?

    再來要怎麼念,這有很多技巧,剛開始讚佛偈不用去講它,你就照唱就好,進入「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然後從「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念啊,唸時這個時候你還是要合掌,合掌唸十句,因為你要成就菩薩道十地圓滿,唸十句「南無阿彌陀佛」。他會敲木魚,你要自己念佛,念了十句以後手放下來,用「法界定印」。

為什麼手要放下來?這個時候手一放下來,你的氣機自然就往下沈,表示你有在觀想這手印,所以氣一定是往下,不會上引;手合掌時氣才會上引,最初這樣合掌是對佛的尊敬,唸十聲後放下。有的人結「彌陀印」,結什麼印都好,「結法界定印」也好,反正就是你要氣下降而念佛,念、念、念,打地鐘的人轉板了,轉板就要再合掌,轉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像我們在繞佛也是一樣,遇到轉「阿彌陀佛」四個字佛號以後,一定是合掌。這就是說你在修一座念佛之間,手印要怎麼擺,隨便擺都是手印的變化,都有它的作用,這是手印方面。

再來頭怎麼擺,剛好在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頭要勾點,讓氣管直,頭彎彎的,氣才可以直到丹田去,也不會動到你的喉嚨,高聲調─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使聲音高亢導致肌肉受傷,不信你試試看。所以你如果念得喉嚨痛啊!念得很高亢,這是頭部角度不對,低沉聲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動到喉嚨底部這裏,所以頭要勾點,隨著地鐘敲得多快,你就自在地念。

輪轉四字佛號的時候,可以看你的氣的走法,每個人不一樣,如果順的話,沒有動到喉嚨肌肉,我們只用聲帶那邊在唱,不要動到我的喉嚨上部。喉嚨幾個發聲的部位,你會認為沒動到那邊,怎麼可以發音?是可以的,但你去體會一下,唱了半天喉管好像一支管子那樣,裡面會出聲,但沒有動到一塊肌肉。我的喉嚨不是很好,我唸佛這兩天還不錯!這就是說念佛有它殊勝的地方,這跟講話不一樣,講話會一直吐出氣、耗氣以外,因為它的語音不像聲明,所以會動到很多不該動的聲帶,才會沙啞,你念佛念得好,這兩天沒有我想像那麼壞,這兩天我還體會到,就是要這麼樣念佛。有時候菩薩在教你,把你的頭按著。喔!原來要這麼念啊!如果頭這樣一仰後再念,就快要咳嗽;如果頭部稍勾著這樣念,就不會。 

所以你只要不怕死,天天為佛法付出的,自然有佛菩薩無形中教導你,他不會跟你講話,這個這樣做,那個那樣做,不會的。你要有智慧,於一支香、兩支香,就學了很多東西,我不會去問這個儀軌為什麼要加這一段,那個儀軌為什麼會怎麼樣,原來祂在教你儀軌啦!昨天念結尾的阿彌陀佛時,怎麼就念到讚佛偈去了,表示前有「讚佛偈」,後也要有「讚佛偈」才完美啊。哦!這樣啊!那你有智慧嗎?有智慧就學即懂,只能意會不能言喘傳。

若沒智慧,哎呀!這個怎麼會這樣呢?這時怎麼插這一個法,佛菩薩不會跟你講話的,有講話都會很奇怪,奇奇怪怪的。這些東西,你說祂在那裏,就是看不到,有感覺嗎?也沒感覺,反正你某時都知道怎麼做,這就是建立你唸佛的儀軌。已經失傳的儀軌,給你們了解一下,念佛是怎麼念的,每念一次完結,頭有「讚佛偈」,結尾也是「讚佛偈」才圓滿。

我們已體會到念佛的時候,若有動到喉嚨的聲音,頭就要記得下彎,這個是有關於地鐘五會念佛方面的。一念20分鐘綽綽有餘,如果你念得好,一定很high,那個不是空氣,是火熱之氣,像燒開來的水氣,一定會往外擴展,遍佈整個色身。除非你念得不對,用喉嚨吊嗓子在念,那你就會耗失氣機。若你沒有培養真氣在小腹,尤其跟你們講,念佛不用心的,不出聲在念佛的,我剛剛講的這些,你都沒有得到好處,你只有把氣往外送。所以有人昨天來的,今天跑掉了,或者不來了,唸佛太累了。

為什麼會覺得太累?你念得不對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不用心念嘛!怎麼會有氣給你培養起來,這就是你的方法不對,你要培養氣機是從丹田,從丹田發音時,首先聲明要搞懂,以後你要大聲念,是沒有動到你的喉嚨啊!都是經過這個氣管跟小腹丹田,念到最後,你一定很有氣感。

所以第一天還會累,第二天精神越來越好。為什麼,因為地鐘唸佛25分鐘而已啊!扣掉前面讚佛偈10分鐘不算,然後前段六字佛號10分鐘,後段轉四字15分鐘到20分鐘,加起來唸佛不到半小時,如果念得好的話,一定有氣感的。

再來止靜時,告訴你怎麼悶氣,剛剛養成的氣,怎麼讓它發熱,產生煖、頂、忍、世、第一法等第一步修行。你得到暖身跟暖你的心(興趣),你的心若不定,你要先有氣感,身體熱起來了,氣機起來了,心才會安住。

不然每天都要打電腦,抱電腦,心安不住,就是身體沒有氣,有氣感了,你要怎麼樣來把它發揮。所以昨天我也講了,要學習悶氣。所以你念完止靜了,你不要再正常地呼吸了,除非說你喘不過來,那就是你氣太短。您要把呼吸慢慢放慢,如果不得不呼吸,那就吸一點,但吸一下馬上停,不要像正常呼吸一樣,這樣就把剛剛念佛的氣機讓它跑掉了,這樣怎麼養身。

你慢慢的閉氣可以不呼吸,那就是閉氣,超過一分鐘、二分鐘,不得不吸氣時,再吸一點點氣,然後又不動肺部。你會覺得我的身體越來越膨脹,越來越膨脹,膨脹到15分鐘左右,這一支香所養成的氣機,大概被你消化光了,因為它已經走到身體沒有到過的地方去擴展了,擴展到最後已經沒有了。

如果氣機好一點,還可以維持到半小時。如果你身體色身狀況不是很好,你念30分鐘或者是25分鐘,氣足夠你坐在那裏止靜15分鐘,身體感覺一直擴展、擴展、擴展。要擴散的方法就是不呼吸而是閉氣,不行的話,就吸一點點氣又閉住。所以一個人打坐也好,念佛也好,如果沒有辦法進入很緩慢的呼吸,似有若無的呼吸,你不是在打坐,你也不是在念佛,知道嗎?

一定是在止靜的時候,我就是不呼吸了,或者有呼吸但很緩慢,只有一、二十秒鐘間吸一口氣,那還可以忍受,長期在打坐可以不呼吸,可以閉住,超過幾分鐘才吸一點、吸一點,因為氣很旺故。你說:我體質差啊!體質差參加幾百次念佛都不會念佛,是不知如何唸佛。所以你們剛剛只有一個人舉手,說他不會念佛,他第一次參加念佛。你們應該都會念啊!你們都沒有舉手,是都會念才對啊!

如果我剛剛講的重點,你都不是這樣念佛,沒有這麼在做到,然後每次念完回去都攤在那裏,我要休息一個禮拜。今天有人講:我暫時停一下,不要做義工,是不是太累了,還是另有什麼因緣啊!

所以各種法們要懂得它的重點在那裏,為什麼佛要教念佛法門,這念佛法門是非常殊勝的,從聲明裡講到發音,講到佛名號的意思,然後講到悉曇每個單一個字母世間法的意思是什麼,你把它搞懂。再應用念佛之間的技巧,尤其打地鐘者打得很快、很快時,是沒有讓你打妄想的機會。

如果你剛剛開始念佛念得慢的時候,你會打妄想,你就觀它a是什麼意思,mi是什麼意思,ta是什麼意思,bha是什麼意思,這四個字都有意思啊!你抓住重點,那怎麼會打妄想,念得慢的時候會打妄想,但是你去思維它的意思。念快的時候,你就一直念啊!地終敲得很快,光念佛號就來不及了,怎會有妄想?除了吞口水以外,你不應該斷念佛號。像我拿麥克風,沒有聽到我的聲音,我一定是在吞口水的,照道理來講念得好的話,就不應該吞口水,a字是吸氣,mi ta bha是吐氣,又再a又吸氣,所以一吸三呼,一吸三呼夠了,科學講吸氣短、吐氣長,符合生理,可以讓氧分子釋出入細胞。然後地鐘又敲得太快,a”的時候只有半音而已,沒有完全念出來,所以上一次跟你們講大悲咒,你只要念得如法的話,都不必換氣,不會喘氣,因為每五六七八個字母就有一個ha、一個ya,這些音都是在吸氣的,所以悉曇密教就密意在這裏。

好久沒有念佛,你們今天算有緣,今天念佛了,所以希望你們藉這個機會,體會念佛的殊勝。我自己也體驗一些新的法,跟你們講出來,所以錄音下來,你們把它騰出來,將做我們另兩支香的作法,以後就這麼做,沒有來的lose掉了,也可以聽一聽錄音帶。

念佛還有兩支香,下一支香幾點開始,那剛好兩點四十,慢了一分鐘站起來,不用休息了。站的時候,屁股要翹一下成S形,老同學知道,新同學可能還不知道,站的時候尾椎要翹一下,稍微翹一下成S形。如果有氣,它就會順著走,不要直直站在那裏。

我剛剛早上已經講了,到第四會、第五會的時候,因為音階太高,所以你們要盡量用涅槃音的念法(促音、斷音)來轉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跟它轉翻上去。阿a一下停吸氣,阿一下停吸氣,這樣才能夠一直贊」上去,如果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高上去,唱到最後像殺雞一樣。我早上是不是用涅槃音在念,不然上不去,年紀大了,這以前是可以的,現在已經不行了,所以才體會用涅槃音來念第四會與第五會,希望你到第四會、第五會,贊上不去的話,可以用這種方法。

最後還有一密法應要運用,這一點很重要,有受過三昧耶戒者,應能如法去佈字輪了。於第四、五會中,除用嘴巴念佛外,還要於小腹處轉字輪,隨著唸佛聲,讓字輪轉動於小腹處。…。

好了!拿麥克風的,也不要念的太高調,而讓太高的聲音出來,超過你能力所及,這樣不好。點香、上香,現在時間不夠,下午還要出坡,如果真的很內急的話,你就去方便,如果沒有的話,再一炷香50分鐘。開始起香……

2012.06.22.上網 


[ 修心法門 ] [ 修行法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