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唯识学(一)《八识规矩颂》
      --第七意识(41)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颂文

1.原文

颂一曰:「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颂二曰:「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颂三曰:「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2.断句

颂一曰:「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颂二曰:「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颂三曰:「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二、颂一相关名相说明

(一)带质:

第七末那识之所缘境为三境(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中的带质境(详三性之意义),而带质境为有实际的尘境为识所缘者。

例如第八意识的清净体性缘声尘时,我们的体性映照有声尘时,依它起自性---起闻性,起自性功用后,法性会生起,而生起法相,此时的法相即是声音。第八意识大圆镜能够鉴照声尘,在心中所现的境即第八意识的相分,此相分有其本质(声音),为第七识所依缘,此第七识所缘者是为带质境。而第八意识大圆镜鉴照的如果是为色相---人或山者,当色相消失时,内心仍然存在有山的影像之行相,形成一个法尘种子,当法尘种子再起现行时,山的影像形状乃现,以其观想力乃现出影像,因此此法尘没有一个实质的法尘,却可以被第七识所缘,此缘起法尘称为「似带质境」;亦即没有一个实际的影像来做依缘,却以八识法尘种子为缘而现其相,故能从脑筋记忆中去唤起影相,为带质境中的似带质境。

(二)有覆:

有覆与无覆是对待语,有覆是受烦恼障及所知障二障所覆,如净虚空受烟云等障,故相似不净。无覆是识之清净相者,谓此真如本性清净,行者能出世间证真如道,渐除二障所有种子,始得本性清净,犹如大风吹烟云等。当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灭离一切障种子尽,得净法界究竟转依,始名清净相。

识之性分为三类,即善、恶、无记等三(详三性之意义),三性中无记性以有覆、无覆来做无记性之别类。有覆无记性属于第七意识所有,无覆无记性仅有第八清净本识才有。

什么叫做无记性,非属善、恶性者称之。何谓有覆?言被二障所覆盖者,二障即是烦恼障及所知障。恼乱身心,令行者不能寂静者,名烦恼障。烦恼障者,谓执实我见以为上首,另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随烦恼,若所发业并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烦恼为根本故。所知障者为覆盖所知之境,但无颠倒性起,仅是令不显现者,名所知障。所知障者,以执遍计所执诸法见以为上首,所有无明法、爱、恚等诸心心所法,及所发业并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法执及无明等为根本故。

《佛地经论》云:「无二障体,若善无覆无记心中无法执者,云何不能了达法空;亦无我执,云何不能了达生空;此既由与第七识中我执俱故,不达生()空,亦应由与第七识中法执俱故。不达法空,既似相分、见分而起。云何不名法执所摄,诸佛菩萨无漏智等亦有二分。云何非执,是故缘生相分、见分,依他起摄。若于此上,妄计心外,或定性有,方名为执。故所知障在第七者,遍与六识三性心俱,非相应品且止广诤。」

(三)通情本

三境中带质境有三种通情本,即性通情本、种通情本、界通情本等。而情本者是何意?「情」者谓能缘之见分,缘一切法尘;「本」者即为本质。「情本」可说是依何种本质而生其情见者,其着境后生功用合称为「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详前期文章之带质境解释文)

(四)我执

第七末那意识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之境,它于所缘境上虚妄生起一个我相,思虑起均以我为中心,认知第八识的相分法尘是我、我所,这是末那识的错觉,所以在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上属于非量,故非我计我,是谓我执深。护法论师曰:「五八无法亦无人,六七二识甚均平。」是指五识八识无我法二执,六识七识有我法二执。有我执生起,与众生易生争端,有法执不灭,永执业缘为真,脱离不了轮回。

以摄大乘所说,能遍计心唯是意识,故知五识不缘遍计所执自性,如无分别--无推求等诸见,故不能计有我,故亦不能计度诸法。然而由意识起计我、计法、起爱恚等,引五识中非见所摄,爱恚识等起。虽无有见而有爱、恚、无明等法二障所摄,是故二执分别推求。

唯有在第六、第七意识,若爱、恚等非见所摄,不推求者亦在五识,诸我执等烦恼障碍体性,唯在不善、有覆无记等二心中有。若法执等所知障碍体性,亦在无覆无记心中。二乘无学亦起现行故,无学位(八地菩萨或阿罗汉)中无有不善有覆无记,此就二乘名为无覆。若对菩萨言还是染污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无覆,亦名有覆,一体二名所望别故。烦恼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体虽无二而用有别,如一识体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种子体亦有多用,起时虽俱而渐次断。圣道势力有分齐故,若所知障就二乘说无覆无记,四无记中何无记摄,异熟生摄,以从异熟识生起故。若尔何者非异熟生。如增上缘余所不摄皆此摄故。威仪等心不坚执故,非普遍故。

(五)三量

三量者是现量、比量、非量,以心与心所缘对之境,量者有测量、量知其所缘境相之意。(详前期之文章说明)

(六)八大

是唯识五位百法法相中的名词,在心所法51位阶中,廿随烦恼法中有八大随烦恼法,即是(1)掉举、(2)昏沉、(3)不信、(4)懈怠、(5)放逸、(6)失念、(7)散乱、(8)不正知等八,也是有点境界的行者所具有的烦恼法。(详前期五位百法图表及说明)

(七)遍行

是唯识五位百法法相中的名词,在心所法51位阶中,五遍行者为(1)触、(2)作意、(3)受、(4)想、(5)思。(详前期五位百法图表及说明)

(八)五别境

是唯识五位百法法相中的名词,在心所法51位阶中,别境者是修行人所特有的境界,非修行人虽具有,但不强烈,五别境为(1)欲、(2)胜解、(3)念、(4)定、(5)慧。(详前期五位百法图表及说明)

 

三、颂文解释

带质、有覆、通情本。」

这是在说第七意识的行相,所缘的境相中,第七意识以带质境为境缘,另外第七意识又称末那识,末那识才是真正的思量意识(第六识虽称意识,实即在于分别及了知其境缘而已),又第七意识虽缘带质境,但以非实有本质的似带质境为所依缘,故所缘大都是些前尘影事。因为第七意识善于思量,但无善恶心性感知,故善、恶、无记三性中是属于有覆无记性,有覆者系受烦恼障及所知障所覆,虽烦恼障较前淡薄,但还是留有一些。本来清净体能知一切境,了知十方界一切事,但为何不能如佛的知见,都因妄执我、法而障碍自性,故末那识的所知障大于烦恼障。但以非实有本质的似带质境为所依缘,故有三种通情本,即性通情本、种通情本、界通情本等。

「情本」可说是依何种本质而生其情见者,其着境后生功用合称为「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

(1)性通情本:

第七意识之见分,本缘第八意识见分所生之相分(真心所映照之相),故说一半与本质同种生,另一半与本心(第七末那识)能缘之见分同种生。前者(第八意识)为无覆无记性,后者有覆无记性,故其性可谓不定。简而言之,行者心缘无覆无记性真如自体,则是真心实境所现,此心为净念善心遍一切境;若随而偏缘第七末那种性起心法,并执迷造诸恶业;反之,则能悟我法二空理,断烦恼诸业。

(2)种通情本:

谓此带质境相分之种子,亦随本质来源不同,与能缘之见分不同而不定。简而言之,行者心缘第八识之根本种子,再缘前七转识见分之自种子,若能住法不动,则是真心所现实境;若随而遍缘前七转识自种子而起心法,并执迷不放,此是妄想种性,无真实可言,亦是烦恼法尘而已。

(3)界通情本:

谓此带质境相分所显示之界地,通于本质与能缘心见分之界系不同而现不定相。行者入禅定中,禅心觉知历历而入无所有相(有法无住),则证无生法忍。若行者心现三界九地诸相,则心随各界系而转。因各界系为带有本质境,吾能缘之见分随而通此情本,故入灭后当生入此各界系中。菩萨悟无生法忍,住境不生心,有界系不被缚,可谓脱离三界九地。

随缘、执我,量为非。」

第七末那识所缘之境为带质境或似带质境,以第八意识见分所现本质境缘为所依缘,非如第六意识所缘的为真实法尘境,所转的为似带质境(虚幻法尘)。故初机行者第六意识未调伏时,第七末那识随外缘(来自第六意识的强分别心)起烦恼思量,当第六意识妄执分别我执灭时,第七末那识依内缘(八识种子法尘)起烦恼法。

在第七识妄执内缘诸法尘时,都认为诸法中有一我相,还以我为中心,故我执深重,对一切法起我喜欢、我讨厌等以我中心的思量。当然第七末那识所缘诸缘所生之忆想,都是空花水月,故其境为非量之境。且末那识属有覆无记性,不会去做善、恶事,常常保持一中庸无记的态式,行者灭第六意识后,会觉得不想做善事,当然坏事更懒得去做,不会做坏事。

此心量为非量的毛病不去,无法开发出佛性的大圆镜智,要能灭所知障之知见,发起大圆镜智,得非量之心不要起。而压抑所知之能力者为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根本惑及八大烦恼中的不信、放逸、懈怠等烦恼所缠裹,因而把清净体能见的大圆镜智隐藏覆盖起来。

缘起法相说明:第八意识的清净缘声尘,有声音飘到我们的体性,依它起性起闻性、起自性,会法性生起,而生法相,法相即是声音。第八意识大圆镜能够鉴照声尘,在心中的境即相分,有本质(声音)是为带质境。而第八意识大圆镜鉴照的如果为人或者山,山为色相,色相消失时,内心仍然存在有山的行相,形成一个种子,种子现起时,山的形状乃现,以其观想乃现出影像,因此没有一个本质,却可以缘起的称为「似带质境」;没有一个实际的影像来缘,以现其相,却能从脑筋记忆去唤起相,为带质境中的似带质境。

第八意识本身亦有见分,是为本觉(《楞严经》所示),第八意识觉知的境界为证自证分,是为本体界,虽然是空无,却能映照一切境,生起法时的是自证分,产生影相的是相分,一切法皆如是。

第八意识有时所映照的是实境,有时是虚境的,或者此世界,或者他世界,所现化出的境界,皆是虚幻不实在,在心中皆是属于幻化。因此不可相信脑筋所现的境是真,皆是虚幻不实。譬如以前记忆的人或亡者,只要想起仍然能够唤起影相,虽非实境,但却仍然留有影相,所以是虚幻不实,皆是(大多)第八意识所变现。第七识对一切缘非真认为是真,妄执为我,因非我计我,其量为非,仅依妄想而执为真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修证到第六意识妄执心调伏之行者,已经由51善恶心所法中,去掉了33个心所法,尚有18个心所法相应。留存有基本心识的功用---五遍行(1.触,2.作意,3.受,4.想,5.思。),胜别境中的慧心所,以此慧力已破灭了33个善恶法的执着。至此阶段的行者,还留存着八大随烦恼法(1.掉举,2.昏沉,3.不信,4.懈怠,5.放逸,6.散乱,8.不正知等八)。更留存有四大根本烦恼待破解,若此四根本烦恼(贪、痴、我见、我慢)不灭,平等性智无法显露,大圆镜智更无法生起,故到此境界的行者,烦恼障少了点,俱生法执犹强,能知的神通力犹被四大根本烦恼所覆蔽,故大圆镜智能知一切境的功用一定要证得,使我、法二执永伏。

行者开始学习打坐,或许定力较好不胡思乱想,当修证到第七意识时,念与定似退失,必须以智慧去破解一切烦恼法。禅定中所产生的智慧,可化解一切的烦恼,而世间禅定中有定而烦恼不起,下坐后烦恼又起,却无法克制。而般若智慧于行、住、坐、卧之间,即可照破一切烦恼境。一切的行法,皆是必须以般若智慧来主导,方不至于偏差。如果心有丝毫的偏差、不正知,即是有病(心病)。贡高我慢心有时甚为微细,有正知见时举止谦卑、有礼,修行者常常是不依附权贵,却照顾低下的众生。

在开悟的行者即有八大随烦恼境,此等境困扰着修行者,前已有略述,现再述说。

(1)掉举:是指心妄动、浮躁不安,心眼开的行者,灵知灵觉知一切事,若不能放下,内心深处、今生不如意事,小时候障碍养成的执着心,都放不下时称为掉举,障碍行者定力。

(2)昏沉:心眼开者遇障碍,身不能自主,或打坐时姿势不对,气机不能循序进行于色身时,所诱发的昏睡状,应使身体气脉维持畅顺,才不致于昏沉,而不能照一切境缘。

(3)不信:修行时境界频频出现,产生信心危机,疑神疑鬼无智慧把持,对心虚俇不实不能认知,更对所皈依的诸佛、菩萨信心动摇,甚至在遇到业缘逆境时,心生起怀疑心,是信心不足。

(4)懈怠:行者毁戒、破戒,护法神他往不护,自力无慧自持,造成无修行的原动力,若处懈怠不精进时,当再多结善缘。

(5)放逸:戒律不守,谓要得解放,故有意无意间毁戒,造成行为放荡、纵逸,不肯向上前进,规范自心。

(6)失念:心眼开者失去一般的记忆力,常常造成生活、行为上的无奈,此是二地菩萨的烦恼障,待身体气脉多余的气消退后,营养平衡时,睡眠正常时,当可恢复相当的记忆力。

(7)散乱:开悟行者心很敏感,又无能力摄受自心,让它不乱攀一切感知的境缘,故造成心思旺盛而不能自止,心成散乱状。

(8)不正知:开悟行者受魔扰,行者执着自以为是的感知,想当然耳的心念当做真实,并加以传播徒众,无正知见,故属恶慧之见。

四根本烦恼中,仅余贪、痴、我见、慢等相随。贪、痴是三毒(贪、瞋、痴)中的二毒,此时行者瞋心已能控制,奈无始劫熏习的贪毒还未灭去,不知因缘果报真实的痴心也还没破解,这些都是俱生我执、分别法执在做怪。此时行者因已有心通力,能觉知一切境,会因不察自心的虚实狂妄,很容易看不起别人或初机行者,产生贡高我慢心还不自知。除非是不动地菩萨或大阿罗汉,很少修行者不带有贡高我慢心的,行者当体知心有分别高下,你修得好,我修得好,你层次在那?即是有所见,即有贡高我慢心。或见出家众不想顶礼参拜者,均是心中有我见,亦有我慢心者。(待续)


[ 《八识规矩颂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