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唯识学(一)《八识规矩颂》
      --前五识颂(52)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认识五识:

颂一曰:「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颂二曰:「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颂三曰:「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二、认识本颂相关名辞

()、五识与八识:

1. 内涵

五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称五识,若与八识一同论述时,又称前五识。而八识者即是前面五识再加上第六识称意识、第七识称末那识、第八识称阿赖耶识。

2. 六识与八识争辩

相宗讲心识共有八识,此是针对大乘行者讲的,因大乘行者禅修后会发觉有很多个心识,而小乘行者只能认知六个意识。心识多少的认知与打坐气旺与否有关,若气旺者很轻易地可发觉八个意识之现象,若不打坐或打坐气不旺者,难体会心识有八,仅能体会到心只有六个,依世尊的小乘经典说法,亦仅谈到六个识心,故小乘行者对大乘行者论著所说的八个心识,一直很不以为然。但不用争辩,打坐体会看看即知。

3. 识生起之原理

(1) 小乘认知

一般唯识学讲根、尘和合生识,五根者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各别面对相对的五尘境如色、声、香、味、触等五尘而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识。小乘行者仅依小乘经典所讲,五根对五尘和合生五识。

(2) 大乘认知

然大乘行者讲五根在不在、能不能用没关系,五识照样可产生五识认知各尘境,此系因五识是依托八识而产生见性、闻性、嗅性、味性及触觉性等,因八识才是佛性的真实现量意识,故五识依托八识而生识。这不经见根而见者属于神通的范畴,因佛法是要修证得佛性,若用根修只是一工具,最后还是以悟得佛性为主。故阿那律陀尊者七日夜不睡用功眼瞎后,世尊教以乐见照明三昧,而证得佛性现量的半头天眼,此可见自性是不依根而现而是依托八识而见,如世尊说:「识之所缘,唯识之所现。」故八识即是佛性本来,它具有直接量知一切尘境的功用,故八识证得就有隔见等之能力。

 

(二)、性者

性者能起善、恶、无记等三类,而所造之业,不属于善、恶之业者谓无记。

1.性起善业:能随顺众生且利益此世或他世之法,均得谓善法。

2.性起不善业:对众生造诸恶业,违损此世或他世之法,是谓不善法。

3.性起无记业:所造诸业不属善恶,不能记为善或恶,故称无记业,或谓不能牵引异熟果者,不能记异熟果,故曰无记,此类种子卑劣不能成果报诸缘。

 

(三)、界地者

有情众生依其心性、戒性或修性所受感召之依报场所,而得依报所居住之场所有三界、九地者。而所谓依报是众生的福禄寿及器世界(居所),而相对的正报是谓众生所受报的正身,如人身、畜生身及天神个体等。

1. 三界者:

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欲界者六欲天以下诸有情众生所居住所,色界者修梵行禅定众生所居处所,无色界者破色身束缚,仅心识而无色相者。

2. 九地者:

即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苦妙乐地、舍念清净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等九地。第一地属欲界众生住所,第二至第五地为色界四禅天众生所住之地,第六至第九地为无色界众生所修证之境界,但无有住所,因此界众生无有形相故,亦无宫殿居住处所,仅心识能到之境界。

 

()唯识学识之四相分:

吾人心识的认识尘境作用分四等,是谓四分,此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前二称为对外尘二分,后二称为内本体二分。此四分前三分为能熏种性,故能受熏习养成习性,而成一切业的种子,故行者宜深知其行相,然后始能严加以控制。后一为无能熏之势用,因系本体故,不受染亦不受熏习,故经曰: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者,即在说明此本体分。

1. 相分者:

吾人心识主体所认识的对象,认知后在心识中变现出对象之相状,若直接认识的对象为实体,则称为影像。而影像实质所根据的或所依的自体,称之为本质,此系内心数(所)间接认识的对象。因之相分可分为影像相分及本质相分,经云:「识之所缘,唯识之所现。」故知全是心缘心相者,直接缘者为影象相分,间接所缘者为实质相分,也就是说直接所缘的是心识的相分,间接所缘的才是真实的外尘相。

另如眼识攀缘色境,除眼识所现之影像相分外,另有第八阿赖耶识根本种子所生之色法,此亦称本质相分,乃为眼识所现影像所依托,称为带质境,此与本质相分有别;又如第六意识自浮现之空花兔角之相,唯有影像而无所依托之本质者,则称为独影境。

2. 见分者:

心识自体能取其尘相者谓之见,故见分有能缘、能取、能照见之义,此精神实体能见取一切尘境或法相者。而心识取意识境或取相分后,则能生起影像相分。见又分有五种,推度取义名见---第六遍计所执属之。念解成意名见---第七识审慎思量属之。能缘诸相名见---前五识缘诸外尘,了知其尘境。照触诸境名见---起分别认知诸外尘境。证见本来名见---见自本性,法眼明一切境属之

3. 自证分者:

心识自体上能证知见分的作用,亦即自体能了知自己心识活动之作用。例如禅者在禅坐中,有一觉知能见到识之起灭,所见起灭之念为相分,能见相分之觉知为见分,行者能体知此能见的觉知就为自证分。此即说第八阿赖耶识能持见分、相分,而能证得自见分缘于相分之不谬。此境界若能现出,即禅者能体会自证分的事实,则禅者似已至初禅之境界。

4. 证自证分者:

谓能证体自证分之作用者,证者即能证之体,自证为能自觉知一切法之真实,亦即阿赖耶识持自证分、见分、相分成为其本体及其功用,而阿赖耶识能亲自证得自证分缘于见分之真实。行者若能悟得证自证分之体,即是见性成佛;六祖云:「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此本元清净体,能觉知自证分、见分、相分不谬,一切法生灭澈知但无住,此法尔现象是真心所现也。再者证自证分是一空体,当初应缘时,缘起的剎那间以自证分诱起始觉相,才生起一切法尔。故前者是为本觉相者即是空,而后者是为始觉相,即是有。始觉生法入有相时即是缘起生灭法,缘灭时法亦灭,是谓生灭法者。而本觉空体当始觉相生起生灭法时,不因始觉而变异,故还是住不生灭法的另一边,是谓真如空体。

 

()境的认知

了知四相后,再谈境之三境。一般说来,境是感官与心识所认识的物件,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缘虑心后起了别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六境又称六尘,这即是我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但在唯识学上,不认为此客观世界是识心外之尘境,而是第八意识变现的相分,故内外境是一体的,应无内外之分。譬如说你修观音法门时,心能突破色身的束缚时,外尘境不成为外尘境,而其声尘是由内心发起,不是在外而入。证得此境,始相信外尘、内心本是一如。

唯识家以八识变现尘境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三类境,即是性境、独影境与带质境。「境」是能缘心王面对所缘尘境而现的一种识之「尘相」,依其性质可分上三种类,性境者「真实」之境,独影境者「无实」之境,带质境者为「疏所缘缘」之境,均是阿赖耶藏识所起现行者,非有实质尘境者,但却成内心可认知的心境,故言心中一切法均是虚幻不实者。何谓「疏所缘缘」之境,是间接缘所缘的境,有如旁系亲属之间接关系。其境相略说如下:

1. 性境:

在空体之中,因有实体可缘而起自性后,此自性对尘境而起相分,故称为性境。故性境者即是指具有真实之体与作用,由实种子所生起之境,即能缘之心对所缘之境时,唯以现量如实量知彼境之自相者,称为性境。此性境包括第八意识之相分(种子、五根、器世间),前五识及五俱意识之相分等,第八阿赖耶识中的根本种子及五根对外尘(色、声、香、味、触)及阿赖耶所变现的器世界等,均得为第八识之相分,依此相而生的境,称为性境。

例如意识与眼、耳、鼻、舌、身等五识同缘五尘境时,初心(阿赖耶识)取境未有分别,五识依托八识相分,同缘此相分而生五识,此仅止于了知其尘境属之。不加以分别其尘境,住此境能不动心意念者称为悟第一义谛空。此境自守其性,并不随其心,故不能有其它心念分别善恶等觉知。而不随其心者,又分为三种,即性不随、种不随、系不随等,是谓「性境不从心」,若也随从心意而转,即入第二念、第三念,是谓妄想境而非原来真实境的性境,行者当好好鉴知,始能悟得四禅一境性的境界。

(1)性不随心:

谓能缘之见分通于三性,而所缘之相分境唯通无记性,所缘之相分境并不随能缘之自性通于三性,三性者即于善、恶、无记(无善恶之记)等三性,于中决不与能缘之心由同一性源起故。例如前五根缘五尘境生五识时,五识之见分,虽遍通于三性,但五尘境都各守无记之自性,决不随顺五识之见分而变异于善恶无记三性中,故古德云:「万境本闲,庸人自扰之。」庸人对境能起善恶无记念之三性,但所缘之境却不为三性所转,亦即境无善恶,仅是此人之好恶生心而已。

(2)种不随心:

见分从见分种生,相分从相分种生,见分、相分各不随能缘之种子而生,即生此境之种子,由见分以外之东西缘生起的,故不随能缘之见分或由其同种而生。例如眼识所缘之色尘境是必有本质的(有外在实境者),可是眼识却离开能缘之见分,而另由其它异种所生,此处异种系指阿赖耶识所现相分,此相分为眼识所托,故说由异种生,故知五识见、相分不随自识而生心。

(3)系不随心:

所缘之界地系境(三界九地),不随能缘之心而现。即此境之界系(欲界、色界、无色界)善能自守岗位,决不与能缘之见分同系之意。例如色界禅修者之眼、耳识,缘欲界之境时,能缘(眼、耳识)之见分,虽然系属于色界,但其所缘之相分(欲界之睛)决不随识系属于色界。简而言之,色界行者以眼识来识知欲界之境时,亦不能转欲界之境成为色界之系属。

2. 独影境:

由于能缘之心(第六意识),不经缘五尘实境,而依空花、水月,妄想分别所变现之境界,称之为独影境。独者因无第六意识透过前五识之所缘,故说独,属非本质;影者即相分(影像)。故独影境可说依能缘之心或妄分别,而变幻起之境,实无本质,仅为虚无不实的影像。例如第六意识不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即缘过去、未来所变现之法相,或缘空花、水月等虚无之相,因无五识缘尘境,故无尘境可对,故称独影境。

独影境与性境之三义相反,此境有三种随心,即性随心、种随心、系随心,是谓「独影唯从见」。上面所述五种见中,因独影境不依五根、五识现量而生识知,故均属遍计所执及妄想思量之见。

(1)性随心:

指独影境的善、恶、无记三性,皆随能缘之见分转变之意。故知所现境与能缘之心,共来自同一性也。行者于定中起独影境时,其境可随心意转变成善或恶,因境不真实故,所变之境亦不真实。行者当知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性,故证入真如体者,唯能见自性而不转易于三性中,若面对独影境起时,当能入无记性心境,不为梦中或定中所现之境来转入善恶等情见中。

面对独影境当能入无记性心境,不为梦中或定中所现之境来转入善恶等情见。

(2)种随心:

指生起此境的种子与能缘心之见分属相同来源之意,故知其境与能缘之心同一种子而生。此处言能缘之心为第六意识,所起之境为第六意识之自种子,故言种随心意识变化也。例如行者在禅定中,依第六识种子起一独影境如释迦文佛佛像者,当行者心念转及观世音菩萨,此佛像境立即转成观世音菩萨像,此即种随心而转境也。

(3)系随心:

指此独影境的界系,皆随顺能缘之见分界系而转之意。故知独影境与能缘之心,属同一界系。例如入初禅界系行者,在定中其心可见自身高大;入二禅境界,行者心可见自性光明,入三禅时,行者体知身净无碍,故此界系境与随能缘此境的心相随故。行者直入四禅境时,才能住一境性中,独影境不再随意生起,因行者心已能不随意动故,入世间最殊胜禅定中,可能入定千万年。

行者心可见自性光明,此界系境与随能缘此境的心相随故。

3. 带质境

境相兼带有本质者,即主观之心缘客观之境时,虽有所依之本质,但此本质来自于心缘另一心相,而非有所缘彼之自相,称为带质境。换言之,带质者即兼带有本质者,即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其相分(影像)有所依之本质或实体境,而不得其境之自相。此境系由心与境两者合力而成,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例如第六意识于五尘境上,能分别方、圆、长、短、好、坏、美、丑,以有尘相可分别,故称带质境。

另有一似带质境者,系言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现之境相,为第六意识所缘,其所缘之境相其实无有真实尘境,但却是第六意识藉以生起法相的依缘,此称为似带质境。

带质境有三种通情本,即性通情本、种通情本、界通情本等。而情本者是何意?「情」者谓能缘之见分,缘一切法尘;「本」者即为本质。「情本」可说是依何种本质而生其情见者,其着境后生功用合称为「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略说如下:

(1)性通情本:

第七意识之见分,本缘第八意识见分所生之相分(真心所映照之相),故说一半与本质同种生,另一半与本心(第七末那识)能缘之见分同种生。前者(第八意识)为无覆无记性,后者有覆无记性,故其性可谓不定。简而言之,行者心缘无覆无记性真如自体,则是真心实境所现,此心为净念善心遍一切境;若随而偏缘第七末那种性起心法,并执迷造诸恶业;反之,则能悟我法二空理,断烦恼诸业。

(2)种通情本:

谓此带质境相分之种子,亦随本质来源不同,与能缘之见分不同而不定。简而言之,行者心缘第八识之根本种子,再缘前七转识见分之自种子,若能住法不动,则是真心所现实境;若随而偏缘前七转识自种子起而起心法,并执迷不放,此是妄想种性,无真实可言,亦是烦恼法尘而已。

(3)界通情本:

谓此带质境相分所显示之界地,通于本质与能缘心见分之界系不同而现不定相。行者入禅定中,禅心觉知历历而入无有相(有法无住)则证无生法忍。若行者心现三界九地诸相,则心随各界系而转。因各界系为带有本质境,吾能缘之见分随而通此情本,故入灭后当生入此各界系中。菩萨悟无生法忍,住境不生心,有界系不被缚,可谓脱离三界九地。

 

(六)、量的认知

以「心」与「心所」(或翻「心数」)缘对之「境」而分立成三种量。量者即是测量其所缘之境相,分为现量、比量、非量等三。

1. 现量者:

心对境时,无任何分别推计之意,各各显现分明、照了其境。如五识缘五尘境是。例如吾人对某一声音、言语,闻而只知其是声尘,而不起喜爱、厌恶情境觉知,是谓耳识的现实量知其是声尘也。前五识虽能展示现量尘境,然其境尚有虚狂不实之时,例如眼见事情发生是其真实,但不知其背后因缘真实;又如耳闻某人声音,其声有时是受模仿的,何是真实?

且此五识现量,当身体死亡时已不再起功用,故行者不应追逐此五识所起的神通异能,应确实找回吾人的真心现量。真心现量者为吾人之阿赖耶识,此才是真心实识,它能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了知一切法、应一切缘,且能转化一切境,故解脱靠它,但轮回也是它。

2. 比量者:

由已知之境,来推测未知之事,似能确实推知过去、现在、未来之境况。例如眼见远处有烟,当能推知彼处有火,因只知有火,但不知远处为何有火,火又是何起、何用,故比量亦属不真实境,不能当真执取,不然常常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为自身带来诸多误解、烦恼。

3. 非量者:

非正确无讹之现量、比量,可统谓之非量,或者非有可量知之境,但由心识妄起,故属不真实之境。如吾人无事找事想,由心深处浮起一些前尘影事,住此法尘中胡思乱想,此即是非量。喜欢出神打妄想者,善用第七末那意识,均是非量之辈,虽有时能得创见,但常会得神经衰弱症。

(待续)


[ 《八识规矩颂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