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根大悟入法门
---修行法门25之24
一、根大圆通法门经文
《楞严经》曰:「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叁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专为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於此界,摄念佛人,归於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叁摩地,斯为第一。」
二、经文大意
1.大势至菩萨因地愿行
阿弥陀佛在久远劫前曾为转轮圣王时,其名为无量净,发愿於叁月之中以诸所需,供养於佛及比丘僧,如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终不愿取不净佛土。无量净转轮圣王发一切愿已,宝藏如来为其授记,後来真成就佛道,号无量寿,世界名叫极乐世界。
无量净转轮圣王共有八太子,未来均将成就佛道,我等熟悉者为第一太子是观世音菩萨,第二太子是大势至(得大势)菩萨,第叁太子是文殊师利菩萨,第八太子是普贤菩萨。(
参阅普贤菩萨耳识圆通法门)《悲华经》卷叁云:「尔时宝海梵志复白圣王第二王子尼摩言:善男子!汝今所作福德清净之业,为一切众生得一切智故,应回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善男子。尔时王子在佛前叉手白佛言:世尊!如我先於叁月之中,供养如来及比丘僧,并我所有身口意业清净之行,如此福德我今尽回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不愿不净秽恶世界,令我国土及菩提树,如观世音所有世界种种庄严宝菩提树及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复愿遍出功德光明佛(观世音成佛名)始初成道,我当先请转於法轮。随其所说法、所经时节,我於其中间行菩萨道。是佛涅盘後正法灭已,我於其次成就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我成佛时所作佛事,世界种种庄严,般涅盘後正法住世,如是等事悉如彼佛等无有异。」
2.大势至菩萨授记
「宝藏佛告第二王子:善男子!汝今所愿之最大世界,来世当得如是大世界,实如汝所愿。善男子!汝於来世当於如是大世界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号曰善住珍宝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男子!由汝愿取大世界故,因名汝为得大势(大势至)。
尔时得大势前白佛言: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我今敬礼於佛,当令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动、起、涌、震、吼、摇等六相),雨须曼那华(属灌木有香气,译悦意花),其中现在诸佛各授我记。尔时得大势在於佛前头面顶礼着地,寻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六种震动,天雨须曼那华,其中现在诸佛世尊各与授记。」
3.先认识根大圆通之理
行者当知根大圆通法门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非仅运用一根而修,果如是则与前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各别圆通者同,故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叁摩地。
修根大圆通者,行者应摄住耳、鼻、舌、身等四根,使耳根住音声不着,鼻根主气入出绵绵不断,舌根出念佛音声、身根静止至生内气而不动。然後眼、意根交互运用,作忆佛念佛想,终至见莲花、见佛之境。
4.陈述宿世修习念佛叁昧
大势至菩萨法王子与其在一起之五十二位阶诸菩萨众,即从其座位中起,五体投地顶礼佛足,而白佛说:我忆往昔恒河沙无数劫前,有一佛出世间,其佛如来名无量光,随後每一劫中均有一如来相继出现於世,其名曰(1).无量光佛、(2).无边光佛、(3).无碍光佛、(4).无对光佛、(5). 王光佛、(6).清净光佛、(7).欢喜光佛、(8).智慧光佛、(9).不断光佛、(10).难思光佛、(11).无称光佛,(12).最後一佛名为超日月光佛。也就是超日月光佛教我修习念佛叁昧法门。
5.念佛叁昧法门理论基础
念佛叁昧者是何法门?念者忆念,佛者是佛陀,叁昧者是正定,忆念佛陀而入正定中的法门。念佛叁昧法门约有四种:(1).持名念佛---取一佛名,一心称念、(2).观像念佛---设立佛像,注目念佛、(3).观想念佛---观想佛像,由上部起观,佛像全现心中、(4).实相念佛---即念自性,法身真佛,与空无二。
大势至菩萨所提的念佛叁昧是持名念佛,因意根是第六意识,是起心动念之源头,唯识学言第六意识动身发语独为最,故能以第六意根来摄受其它五根(眼、耳、鼻、舌、身等),在念佛时使六根都摄入,达净念相继之地步,是为念佛叁昧。
经文言,念佛者意如有两个人,其中一人某甲专为忆想某乙,而某乙专不忆想某甲,如此两人若相逢时,亦不得相逢,或相见时亦不得相见。盖此因两心不灵通故,逢等於不逢,见等於不见,两人无有道通神交之感觉。若果两人互相生忆念心,且其互忆之念甚深,如此乃至於从今生至他生,此两人皆能形影相随,不相产生乖违离异之现象。就像一般众生具互爱心念强者,即是忆念深,则此两人生生世世,均得再相逢,甚至常相左右或结为夫妇。
6.念佛者必定见佛
十方一切如来均有大慈悲心,怜悯忆念众生心,佛忆念众生有如同母亲忆念自己之子女一样。设若母亲忆念子女心甚强,但其子女确逃避而消逝不见,那其母亲光忆念其子女又有何用,当然起不了忆想之功用。反之,若其子女忆念其母亲心很强,就像母亲在忆想子女之情切时,此母子生生世世,亦不相违离疏远。故说子忆母容易感知其母心意,而母忆子时,子难以感知其母心忆念殷切。
如此之故,若众生心中常忆想佛,心中常念想佛,则现在当前或未来,必当见佛。一个人若修行境界已接近於开悟阶段,粗心垢已去除,微细心垢未尽,但已有基础,故不必假藉一切方便法门,以念佛法门自己将获得开悟。
此种念佛行者,有如染香的人,在染香中熏得无量香气,故其身体也具有香气,此则名为香光庄严。故一行者如果是常念佛,则天天熏着佛身佛法身,久而久之,亦像染香人具有香气,故念佛之人亦将有佛踪也。
7.述己自利利他之行
我在因地修行中,以念佛之想心,清净我内心垢,摄受诸根清净,得悟入无生法忍。今在此娑婆世界,摄念诸念佛的人,使他们如其所愿,归於弥陀西方净土。
8.结酬所问
世尊现问藉用根、尘、识、大等四,以何法修入圆通,如我本修因缘,并无选择,都摄六根,使六根性清净,众妄不生,而得净念诸佛之念相继不断,如此而获得叁摩地。行者用第六意根来念佛时,同时使眼根观鼻头不动,耳朵听闻念佛声不放,鼻子呼吸气进出能感知,舌根振动念佛不放,身根因殷切而气机发动,行走各处而意根能知之。如此用功,而能都摄六根,使净念相继不断(
详金刚念佛法门)。今佛问我圆通修证方法,就我所修证者,乃因统摄六根,成就无上道。故根大本修因缘,对我而言,最为殊胜第一。
叁、修习方法
1.先在耳、鼻、舌、身根中用功
行者欲修习念佛法,必使耳、鼻、舌、身诸根先有所成就。首先以舌根出声念佛洪名,再以耳根摄念佛声音逆流照性。行者念佛用功中以鼻根控制空气出入,先吸一口气後闭气念佛,随之,气绵绵微细而出。如此用功,将使色身起变化,内气充满色身,此时行者能舍一切识心得入根性之中,谓识心止住。如上所说,行者用动身发语独为最的第六意根来念佛时,使眼根观鼻头,耳朵听闻念佛声,鼻子注意呼吸气进出,舌根振动地以金刚持念佛,身根气机发动而行走各处。如此用功能都摄六根入一念中,使念佛心净念相继不断。行者至此境界时,在心、意、识中都能摄住後,始能起观想念佛,否则观佛念佛境界不生,下述观佛之次第。
2.次观莲花座想
(1)观莲花叶
《观无量寿经》佛云:欲观彼阿弥陀佛者,当起想念,於七宝地上作莲花想。令其莲花一一叶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一一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花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花有八万四千大叶。
(2)次观莲花叶间摩尼珠光
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3)次观莲花台
释迦 楞伽摩尼宝(帝释所持之宝珠)以为其台,时莲花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赤色摩尼宝珠),梵摩尼珠(大梵天王所持)妙真珠网以为交饰。
3.次观一切幢
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缦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4.现种种变化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花云,十方面,随意便现,施作佛事,是为花座想。
5.若观成即灭无量罪
佛告阿难,如此妙花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妙花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百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6.念佛叁昧修行法门
(1)行者心想始能成就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如去,意为乘真如之道往佛果涅盘)阿呵叁藐叁佛陀。
(2)眼、意根共用忆想佛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像既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缦弥覆树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3)想念左右两菩萨座安菩萨像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放金光如前想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妙光,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宝树下亦有叁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4)成就念佛叁昧相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鹰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佛前所说经文)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想像,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於现身中得念佛叁昧,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四、修习优劣
久远劫以前,念佛圆通法门早是修定法门之一,上印下光法师剖析念佛入禅定之道理,尤见精专。渠谓修禅定人或参禅人,唯仗以自力,不求佛加被,故於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时,将有种种境界,幻出幻没,若非真具道眼者,不能辨识真伪。若参禅修行者,心忆念着佛,有诸正观,不取邪观,则不易出差错。唯上印下光法师所称念佛法门者,为称名念佛法门。
故念佛人以真切之信愿,持万德之洪名,念至功纯力极,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如果能念佛念至此境界,即可再进而修习念佛叁昧法门矣!亦即了知心性之相,悟知体性本自空寂,在空中依他因缘起自性。随之能以忆想念心,念诸佛法界心,成就一切念佛叁昧法。
( 法尔禅修讲义 --- 参证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