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055.gif (23008 bytes) 素食者的飲食經典(3)
             六大類營養素的簡介及其重要性

版權宣示:

本單元是祥比丘的精心傑作,歡迎上網者載錄自用,但若要轉載刊登或出版,均需取得祥比丘的同意。


(十一)蛋白質品質的評估

如何判斷蛋白質品質好壞?食物中的蛋白質係由各種胺基酸所組成,不同種類和不同含量的胺基酸組成,形成不同蛋白質品質,故蛋白質種類繁多且營養價值各異。決定蛋白質營養價值的主要因素為必需胺基酸含量的多寡,以及是否具有很高的生物價(Biological value)。一種食物中其所含有各種胺基酸組成比例,最符合人體胺基酸組成的比值,就是生物價。其比值越高其生物價越高,品質就越好。生物價─人類食物中生物價最好的是牛乳(85%)與蛋(94%),也就是說牛乳與蛋中的胺基酸組成比例,最靠近人類身體蛋白質組成份。

1.胺基酸分數(amino acid scoreprotein score)是指以必需胺基酸含量對蛋所含有的比例。

2.生物價(Biological Value---BV)是指蓄積氮被用來生長或身體利用的百分率。

3.淨蛋白質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 ---NPU)是指由消化係數試驗所得的蛋白質被利用率。

4.蛋白質效率比值(Protein efficiency ratio)是指蛋白質能用來生長或生產的比率數值。

 

各種食物蛋白質品質評比結果,最好蛋白質品質的是蛋,其次是牛乳。黃豆類雖然胺基酸或蛋白質含量較少一點,但它的生物價(BV)、淨蛋白質利用率(NPU)、蛋白質效率比值(PER)都與肉、魚、禽肉等相當。當素食者能吃黃豆、黑豆類,並喝牛乳時,其每天蛋白質攝食量若足夠時,就跟吃葷的人沒有兩樣。美國有很多吃蛋乳素的,那蛋白質營養攝食品質,已高過於葷食者。

 

(十二)、取用各類穀類、堅果類用來組成優質蛋白質源

1.穀類:大麥 離胺酸(68%),玉米片 離胺酸(53%)、色胺酸(57%),燕麥片 離胺酸(73%)、糙米 離胺酸 (75%)、白米 離胺酸 (71%)、全麵粉離胺酸(56%)、白麵粉 離胺酸(41%)

2.豆類、堅果:黃豆、黑豆、紅豆、豌豆 離胺酸(73%)、色胺酸(95%)、花生離胺酸(70%)、色胺酸(96%)、甲硫胺酸(92%)、杏仁 離胺酸(44%)、色胺酸(80%)、腰果離胺酸(91%)

   註:(  )中為胺基酸化學價

 

(十三)做個優良的素食廚師條件─

1.考慮多元化蛋白質來源的食物種類

2.穀類僅做為碳水化合物之來源

3.豆類、堅果類做為胺基酸主要來源

4.牛乳做為鈣質主要來源(注意維生素D補充)

5.以全豆、全穀去做菜、做飯,可以獲得優良的未飽和脂肪(維生素F)

6.多供應生蔬、鮮果,確保含有維生素C

7.台灣目前較缺乏的維生素B群之B1B2 B12

 

(十四)葷食者較素食者易得嚴重的慢性病

能量的來源:多餘的胺基酸被用來做產生能量,有40%能量儲存,產生溫熱約比脂肪與醣類多20%,亦即攝食蛋白質較不易肥胖,惟蛋白質食物吃多了,也要注意維生素之補充。蛋白質是多種胺基酸合成的,對動物而言,總共有廿二種胺基酸來組成身體所需的物質,它除了碳、氫、氧三種元素合成為胺基酸外,尚有含容某些氮和硫的胺基酸等,再由好多的胺基酸來合成蛋白質。舉凡身體肌肉細胞、器官、消化酵素、抗體、紅白血球、賀爾蒙等,都是由蛋白質所構成,故蛋白質是構成細胞質的重要物質。

人體基因中DNA中亦含有35%的蛋白質。各組織器官主成分:肌肉、神經、結締組織、重要器官及血球、毛髮、指甲等。各種消化酶成分:唾液的澱粉酶、麥芽糖酶,胃液的胃蛋白酶、胃凝乳酶、胃脂肪酶,胰液中的胰澱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凝乳酶,腸液中的胜肽酶、麥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

各種賀爾蒙成份:甲狀腺素、胰島素、升糖素、腎上腺素、腦下垂體分泌的激素、生長激素。生化過程中的各種酶,如溶小體(Lysosomes)中有核糖核酸酶(DNA) 、去氧核糖核酸酶(RNA) 、磷酸酶、配醣體酶、芳香基硫酸鹽酶、膠質蛋白酶、組織蛋白酶等。腦細胞的營養分之一,除葡萄糖外,腦還需要利用到支鍵胺基酸。

Ig:免疫球蛋白,俗稱抗體,約有IgGIgAIgMIgDIgE等多種,各司不同功能。B細胞成熟的場所是在人體脾臟,但抗體分泌的細胞不完全局限在脾臟,大多數被分泌的抗體細胞都是在血流迴圈中流轉,或者在抗原密集的部位存在。

葷食最大毛病在於攝食過量的蛋白質,除它不能充分被利用而浪費外,也造成肝臟分解胺基酸時增加很多的工作。若再加上所攝食的營養代謝時,其相關的維生素又攝食不足,不能滿足多攝食的胺基酸要分解所需要的維生素,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慢性病的爆發。此種趨勢越來越明顯,詳下疾病預防。

蛋白質是構成細胞質的重要物質,素食者最怕蛋白質或胺基酸攝食不足,若蛋白質攝食不足時,如身體肌肉細胞、器官、消化酵素、抗體、紅白血球、賀爾蒙等都會發生問題,

 

二、維生素缺乏對於疾病之影響

在美國高劑量的維生素購買是自由的,所以缺乏維生素的人口,應比台灣人來得少,但根據 Ames,1999葉酸(folic acid)10%、維生素B6pyridoxine)10%、維生素B12 4%、菸鹼酸(niacin)2%、維生素C 15%、維生素E    20%

缺乏維生素易導致癌症與疾病,缺乏葉酸(folic acid),易發生直腸癌、心臟疾病、腦功能障礙、嬰兒產後缺陷。缺乏維生素B12易造成直腸癌、心臟疾病、腦功能障礙、嬰兒產後缺陷、神經元受損。缺乏維生素B6 易造成直腸癌、心臟疾病、腦功能障礙、嬰兒產後缺陷。缺乏菸鹼酸(niacin),易造成NDA不能修復、 神經症候群、失去記憶。若是缺乏抗氧化維生素EC,易導致癌症與疾病的發生,如下表。( Ames,1999)

 

如上述缺乏某種維生素易導致DNA破損,最後導致癌症與疾病。DNA(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可組成遺傳指令的一種分子,以複製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主要功能是一個「藍圖」,可以複製細胞的資訊(指令),成為其他化合物,如蛋白質與RNA所需,遺傳訊息DNA片段稱為基因。DNA形象化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想像成台灣的鄉下甜點─索仔條,成為一種獨特形狀,即雙螺旋結構。兩股像索一樣的互繞,包含核糖、氧、磷酸的分子構成。 

維生素攝食過量的問題,脂溶性維生素(ADEK)要量出或量需攝入(AE),若不量出為入大量攝食,也僅有維生素A有中毒的報告。水溶性維生素高量攝食,僅造成功能效率較低,有點浪費而已,總比缺乏產生面性病要好。要注意的是菸鹼酸(Niacin)吃高劑量會傷及腎臟及發生過敏,可以改能Nicotiamide

 

三、礦物質

若是缺乏微量礦物質缺乏易導致DNA破損,如鐵、鋅、硒等生化過程中與氧化物有關的礦物質,Ames,1999報告,美國人有7%人口缺乏帖鐵,18%缺乏鋅。下表是巨微量礦物質對於身體的主要功能表,提供各位參考。 

 缺乏礦物質易導致癌症與疾病,鐵(Fe)會影響到 DNA破損、腦功能失常、免疫功能失常、易得癌症。鋅(Zinc)易發生,染色體破損、腦功能失常、免疫功能失常、易得癌症。硒(Selenium)易發生DNA氧化、易得癌症(尤其是攝護腺癌)。

 

四、結語

 

 

(全完結)


[ 營養學常識 ] [ 健康教室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