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修行者之脉
伍、奇经八脉--修行者之脉
凡夫身血气方刚者,正经十二脉,五脏六腑均有一良好生机,身体情况旺盛,但奇经八脉较少浸及。依经络学来说,一般均以内气布满正经十二脉,有多馀之内气,始络溢入奇经八脉。而修行者内气诱发起後,宜先行督脉(此点修净土、修密者常反其道而行,易造成困扰),後连任脉再转冲脉(任脉旁左右两脉)。盖因此阶段过程,小腹胞中契机虽诱起,但真气仍不具足,故宜局限在重要经络上。
督脉之重要性在於循行时,能贯通入脑及连通心脏,此两部位系修行者须先调伏的重点。盖因内气由脑户穴入脑後,可开发出般若智慧;另内气通过心脏,行者始能进入微细息相,达有漏、无漏禅者境界,行者在似有若无之呼吸间,才有能力使内气遍满全身。
修佛禅行者任、督、冲脉等通达後,内气再及於其馀奇经与正经十二脉,内气布满全身所有经络,始会走入中脉(在身体正中央),由会阴穴起最後通达顶轮梵穴。此点与某些修世间禅者状况不同,盖因修世间禅者,均以两眉间之轮外连,虽有些超能力,但因不能涉及行者脑内心、意、识之修证,故不能断其根本见、思惑诸烦恼,不能得漏尽通,亦不能了脱生死。
修佛禅行者,用功较後阶段,内气由会阴穴起,通小腹胞中,经中脉过脐轮,破喉结过喉轮入脑,再破眉心内轮(不破时微细昏沉现起),达头顶囟会穴下端。若有行者能再往外前进,即能达梵穴轮。若有真修大乘佛禅行者,能破色身,则心能从梵穴轮出离色身。依《楞严经》圣教言,若行者想阴灭尽,意生身起,他往无碍,成就无量幻化叁昧。
一、奇经八脉名称:
脉有奇常,十二经脉者常也,何谓之奇?奇者不拘於常,谓之奇也。盖人之气血常行於十二经脉,经脉满溢,流入他经,别道而行,故名奇经。奇经有八,八脉总歌诀:「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司各有名,任脉衽前督於後,冲起会阴肾同行。阳 跟外膀胱别,阴起跟前随少阴,阳维维络诸阳脉,阴维维络在诸阴。带脉围腰如束带,不由常度号奇经。」
(一)冲脉: 十二阴阳经之海 起源於会阴穴,阴阳相贯,故任与督脉必相交,下交於会阴之间,上则交於唇之上下也。 (二)督脉: 手足叁阳脉之海 (叁)任脉: 手足叁阴脉之海 (四)阳维: 主一身之表,起於诸阳之会。 (五)阴维: 主一身之里,起於诸阴之会。 (六)阳 : 主一身足左右之阳。 (七)阴 : 主一身足左右之阴。 (八)带脉: 总束十二经及其他奇经七脉。 明代《医经小学》中奇经八脉歌云:
督脉:督脉起自下极俞,并於脊里上风府,过脑额鼻入断交,为阳脉海都纲要。
任脉:任脉起於中极底,上腹循咽承浆里,阴脉之海衽所谓。
冲脉:冲脉出胞循脊中,从腹会咽络口唇,女人成经为血室,脉并少阴之肾经,并任都本於会阴,叁脉并起而异行。
阳 :阳 起自足跟里,循外踝上入风池。
阴 :阴 内踝循喉嗌,本足阴阳脉别支。
阴维:诸阴交起阴维脉,发足少阴 宾。
阳维:诸阳会起阳维脉,太阳之金门穴。
带脉:周回季胁间,会於维道足少阳。
(待续)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