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055.gif (23008 bytes) 十二正经与经筋别循行路径
            - 足太阴脾()


第四节、足太阴脾

脾经共廿一穴,原穴为太白穴,络穴为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是阴气最盛的经络,所有本经络穴善于对里寒里虚发挥效用。

1. 经中穴道

起自足大趾外侧趾甲角后之隐白穴(井穴),往后侧缘行至太白穴(原穴),上循经足大趾侧后方之公孙穴(疗穴),而行至足内踝骨下,微前方陷中之商邱穴(经穴),再向上至踝上三寸之三阴交(疗穴),三阴交上三寸为漏谷穴,上循膝内侧有一高而凸起胫骨内侧髁凹陷处为阴陵泉(合穴),膝膑上内廉为血海穴(疗穴),上至大腿内侧箕门穴。再上行经腹横骨两端约纹中动脉,去腹中行旁开三寸半是冲门穴,再上行经府舍、腹结至乳头直下与脐平之大横穴(疗穴),从腹哀穴上行三寸,离胸中线旁六寸(第五肋间)之食窦穴,上行第四肋间之天溪穴,上行第三肋间之胸乡穴,上行胸外缘至二肋间,离胸正中线六寸之同荣穴,至此再往外斜下行,止至第六肋腋中线处之大包穴。

2.循行路径

(1)足太阴脾经部分:起自足大趾之端隐白穴,上循内侧白肉际达大都穴,从大都过核骨之后太白穴,后延公孙、商邱穴,在内踝前前廉三阴交,上循胻骨经膝里胫骨后漏谷穴,从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为地机穴、阴陵泉穴(合穴),至此上膝股内前廉血海穴、上至腿中箕门穴,入腹末端之冲门穴。从冲门穴属脾、络胃。再循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等穴,而上行咽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2)手少阴心经部分:其支者从胃之络,别行上膈,注心中以交于手少阴心经。

3.疾病症候

患足太阴脾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胃肠疾病为主,有下列病候:舌根强硬、食后呕吐、胃痛、腹胀、嗳气、便后或屁后腹中宽舒、身体粗重、面目身发黄、强迫久立则股膝内侧肿胀。

 

足太阴脾经经筋

 

足太阴脾经别循行路径图
 

 

循行路线:

  1. 起于大趾之端

  2. 上膝股

  3. 入腹

  4. 属脾络胃

  5. 上挟咽

  6. 连舌本,散舌下

 


[ 经络穴道介绍 ] [ 健康教室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