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一)《八识规矩颂》
--第六意识(3之1)(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颂文
颂一曰:「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颂二曰:「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颂三曰:「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二、颂一相关名相说明
(一) 三性---善、恶、无记性。(参阅三性)
(二) 三量---现量、比量、非量。(参阅三量)
(三) 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参阅三境)
有情居住之世界,可分为三界九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若界有色(形相)而无禅定力者,是名欲界。若界有色亦有禅定力者,是名色界。若界无色而有禅定力者,是名无色界。所谓九地者,系依修行层次来分,一般人有说九重天者:五趣杂居地(欲界),离生喜乐地(初禅),定生喜乐地(二禅),离苦妙乐地(三禅),舍念清净地(四禅),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后四地属无色界)。
1.
有淫欲与食欲之有情住所,上有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包括福报天、天魔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即须弥山四方咸海之四大洲也,一者南瞻部洲、二者东胜身洲、三者西牛货洲、四者北瞿卢洲),下至无间地狱等。
东胜身洲(Purva-Videha-dvipa)─毘提诃洲位须弥山东方咸海中,地形如半月,人面亦如半月,身长八肘,寿二百五十岁。因此洲人身形殊胜,故称胜身。
西牛货洲(Apara-Godaniya-dvipa)─瞿耶尼洲位须弥山西方咸海中,地形如满月,人面亦如满月。身长十六肘,寿五百岁。因此洲镇头迦树下有一石牛,且以牛为贸易行为而得名。
南瞻部洲(Daksina-Jambu-dvipa)─南瞻部洲位须弥山南方咸海中,地形如车箱,人面亦如车箱,寿无定限,增劫极时,八万四千岁,后每百年减一岁,减劫极时,寿命减至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因此洲盛产阎浮树之国土,且又出产阎浮檀金,故又名胜金洲,此洲人类虽有种种苦痛无乐,但唯此洲有佛法可闻,能证解脱之道。
北瞿卢洲(Uttara-Kuru-dvipa)─北瞿卢洲位须弥山北方咸海中,地形如正方形,人面亦如正方形,身长一丈四尺,寿千岁,因此洲由七金山与大铁围山所围绕,黄金为地,昼夜常明,居所殊胜。人们不造十恶,命终必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故瞿卢洲意译为胜处、胜生,于四洲中果报最殊胜,但以此洲人有乐无苦,故不畏无常,佛法不能化,被视为八难之一。
2.色界有情:
色为质碍,有形相之物质,其果报在欲界之上,已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其色身、宫殿、物质等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界有情,心一境性(意即能住境不生心)入诸禅定,由其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等,称为四禅天,共有十八天。
初禅天:初禅以上有情,不须分段食,故鼻、舌二识不起作用,唯对眼、耳、身、意等四识生起相应。以喜受与心意识相应,有乐受尚与眼、耳、身等三识相应,且尚有觉、观二者,并有思惟能力。初禅天立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此天众以身高大为其特点。
二禅天:二禅以上有情众生,已无眼、耳、身等三识相应,故无眼观、耳闻、身触觉之感,此时行者可失前五识功用。另行者亦无觉、无观,已舍初禅之有觉、有观境界,仅留第六意识与受舍相应。二禅天共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此天众以身能发光为其特点。
三禅天:三禅有情众生,亦仅具有第六意识心活动,有乐受与舍受与意识相应。三禅天共有三天,即少净天、无量净天与遍净天,此天众以身体毛细孔充满气乐为其特点。
四禅天:四禅有情众生亦仅有第六意识活动,唯有舍受与意识相应,因身与心已无悦、不悦之觉受作用,故无苦乐之受觉分别,谓舍受。此天能舍弃三禅之色身妙乐,称为舍清净,唯念修行功德,称为念清净。此地共有九天,即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以上三天为四禅天众居所)。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此四禅五天称四禅五净居天,为修小乘佛法得解脱之圣众所居之所)。无想天为诸外道不明心之真实,又不能突破色身束缚而修的行者所居之所,其寿命与广果天齐,故又称客天。
3.无色界有情:
此界天众无一色相、无一物质,无色身之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中,此界即无物质世界,则因其方所无定,但就修行果报殊胜之义而言,可谓在色界之上,故其天寿亦长于其它天众,无色界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空无边处天:又名虚空知天,指行者厌离有形色之身体,欣求虚空广大无边,由于修加行法门而入空无边定为因,所得禅定地之果报,因行者厌离色身,故无色蕴(身)之束缚,仅由受、想、行、识之四蕴而形成「异熟生」。禅宗行者谓破黑漆桶或开悟,《楞严经》谓破色蕴,行者心与虚空齐。
识无边处天:又名无边识处、识入处,指行者厌离空无边处天,由识无边之禅定所感招之果报,即以思惟清净眼等六种识之相,观察照了无边之识相,以先思惟无边之识相而修加行位,辗转引起识缘过去、未来、现在等入识无边处定。
无所有处天:指行者厌患识缘无边处,而修无所有处定者,所感召异熟果,即超越识无边处定,观所缘识皆均无所有,非真非实,思惟无所有之相,依此修行而生之处,此天为修解脱佛禅之入手处,入空后而回空有不二之中道观;世尊指此天为解脱道之有顶天,故佛弟子不以非想非非想处天为有顶天。
非想非非想处天:又名有想无想天,有顶天(三界九地之顶),此处天众非如色界四禅及前三无色处天行者,具有明了之想相,故称非想。又非如无想或灭尽定行者之无想,故称非非想。又云:非想者有想但微细难觉故,谓非有想;另因有想,故云非非想。又有云:依无识处时,即有想;依于不用处时,是无想。
三、第六意识颂解
颂一曰:「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第六意识烦恼最多,修行者学好,坏人学坏,都取决于第六意识的功用,善、恶事皆然,都由第六意识熏习、发号施令。而前五识为五根面对五尘产生五识,造业之力是间接的,没有第六意识那么大。
「三性、三量、通三境。」
第六意识所依的是精神性的心根,它是通善、恶、无记性等三性,心善者起善法,心恶者起恶法,当然不记善恶之无记性心法亦时而起之。第六意识在识知一切境时,有现量、比量、非量等三量。第六意识可通现实境界的现量意识,亦通前熏习后依经验法则而知的比量意识,也通心在无意识中而随妄尘起伏的非量意识,此种无可真实量知的境,全是空花水月,龟毛兔角等全无真实可言。
第六意识对境而执取的境可通三种境地,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当心识能住禅定中而见境不动时,无妄习与所现境相应时,第六意识只会显示其境,而能不动心,此境称为住一性境中,行者住四禅境界时,始有此性境生。用第六意识心识知欲界、色界四地之境况,且能住境不生心,是住性境中。
而行者在禅定中与睡梦中,前五识心不相应,仅由第六意识心起作用的,是为独影境。前五识在色界天境界时,鼻识、舌识于初禅天(离生喜乐地)即不起作用,二禅天时眼识、耳识、舌识不起作用,住三禅天仅第六意识心起作用,住四禅天时第六意识心灭,仅起舍受相应。前五识要起功用必须第六意识的分别,当五识在初禅、二禅天不起功用时,第六意识慢慢的对境清净,面对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不特别加以了别,超过二禅天时第六意识能了别心转变,入四禅天时意识亦能不动,是舍念清净者。
另独影境在睡梦中亦有,五根与五识虽不起功用,仅第六意识心在依前尘影事起识用,故在梦中有诸境、动作、对话,此均只第六意识在唱独角戏而已。梦境中有动身发语,这些功能还是第六意识心的驱动。
而带质境者是第六意识在起识用时,能缘外境实有本质的境,称为带质境。而带有本质之境,非仅实境,亦可缘过去的前尘影境,此尘境须变幻有本质上相似的相状而缘,故名似带质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第六意识识知功能甚健,在三界轮转变易中,因其转来转去总是离不出三界九地行相,在转换中很容易察觉诸境之现象。欲界中第六意识与前五识起识知、了别功能,其功用特胜,自不待言。禅修行者入离生喜乐地初禅境界时,舌识即不起作用,不须分段食,可不食人间烟火,主要以禅悦为食。鼻识不起功用,住二禅境界呼吸似有若无,得定生喜乐地时,仅余眼、耳、身、意等四识相应,以喜受与心意识相应,以乐受与眼、耳、身等三识相应,且尚有觉、观二行相,并有思惟能力。第六意识能觉能观,有真觉心与妄想心之别,以觉知心觉妄不真,在觉知心起,妄心不能止时,则能观之。若行者无有此觉、观功夫,即不入禅流之境地。
住二禅天时眼识、耳识、身识不起作用,故无眼观、耳闻、身触觉之感,此时行者已失前五识功用。另行者已超越觉、观之境地,故曰无觉、无观之禅,仅余第六意识与受、舍二受相应,而此受为喜、乐二受是。因二禅之意识怡悦粗大,故喜受心多,而乐受身少。
住三禅天仅第六意识心起用,得定生喜乐地禅境界,有乐受、舍受与意识相应,三禅境之舍为行舍,此舍为行蕴所摄,故称为行舍。三禅行者已可远离诸多禅病,使心具有平等、正直、无功用等作用。
住四禅天时亦仅有第六意识心相应,仅有舍受与意识相应,因身与心已无悦、不悦之觉受作用,故无苦乐受觉。入四禅天时心能不动,舍念清净是。
第六意识在无色界四空处定中,亦以此识变易于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及非想非非想处等,都是第六意识心的转换。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中,转轮变换时易可了知不迷。禅修之间,第六意识仍然有其功用,在三界之中轮来转去可以察觉、可以了知,故第六意识功用包括在三性、三量、三境之法境中。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第六意识相应心所法,总共有五十一个,包括五遍行(作意、触、受、思、想),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十一善法(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六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二十随烦恼(十小、二中、八大)及四不定法(悔、眠、寻、伺)等。
吾人面对善恶因缘时,善恶心所法始临时分别配与第六意识,使其完成善、恶及无记业。心所法中的善业或恶业,依照当时的情境而分善法或恶法,面对善恶因缘时,分配与善法或恶法。同样的法面对的因缘不同时,而产生的心态就不同,譬如对喜欢的人,忍耐的心力就很强,对于不喜欢的人,心就不是起善法,而是起恶缘相应。心究竟是善是恶,依当时的心态与情境而与之相应,而分别给是善法或恶法,故谓善恶临时别配之,使其完成善、恶及无记业。
如意识接触到善境,欲生起活动时,诸善心所法(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面对这些善法、恶法,依当下的情况、心态而定善恶。譬如面对做错事情没有惭愧的心,即起不忏悔意,就属于恶法,如果是良心发现,会起惭愧的心,而与惭愧的心所法相应,故是属善法。故第六意识是善是恶,虽然种子有善、恶、无记业,而面对51心所法,依当时的情境临时别配之。
就从自种子生起,与意识密切合作,完成其善行。反之,接触到不善因缘的,欲生起不善活动时,二中烦恼(无惭、无愧)、七随烦恼(忿、恨、恼、嫉、悭、害、覆),及根本烦恼的瞋等十心所,就从自种子生起,与意识密切合作,完成意识所要完成的不善事。生起不善的业时,51心所法的种子要发起作用,仍然需要第六意识来相应。
若意识接触到不善和有覆无记境欲生起其作用时,贪、痴、慢、疑、恶见等五根本烦恼、八大烦恼(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及诳、谄、憍等三随烦恼,共计十六个烦恼心所,就从自种子生起,与意识密切合作,完成其欲造之业。
意识接触到不善和有覆无记境,就是偏向第六意识本来的行相。善、恶、无记种种的烦恼法,一定要由第六意识自种子之间的搭配,密切合作而生起。修行即在断惑转智,断第六意识与自种子之间的关系,让善念滋长,恶念、邪念、害心、烦恼等等不正当、不好的自种子,不让其与第六意识搅和在一起而发作,故修证得好的,第六意识的活动愈来愈小,而缩减51心所法的种子。
修证到第六意识得到控制时,51心所法的种子即缩减为18个心所法(五遍行、别境之慧、四根本烦恼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及八随烦恼之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修行即在控制这些种子,不要放纵其发展与让它自由发挥,否则烦恼、造业无量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