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二因缘观成就佛道
一、 前言
毘婆尸佛,毘婆尸,梵名 Vipaśyin,为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过去七佛是指出现于最近的过去世之七佛,即:(1)毘婆尸佛(Vipaśyin,意译为胜观佛、净观佛、胜见佛、种种见佛。),在过去九十一劫,毘婆尸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2)尸弃佛(Śikhin,意译顶髻、有髻、火首、最上。),是过去三十一劫,应.正等觉,出现世间。(3)毘舍浮佛(Viśvabhū,即一切胜、一切自在、广生之义。),是过去三十一劫,应.正等觉,出现世间。(4)拘留孙佛(Krakucchanda,意译领持、灭累、所应断已断、成就美妙),是现在贤劫中第六劫,俱留孙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5)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uni,意译金色仙、金儒、金寂。),是于贤劫第七劫,有俱那含牟尼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六)迦叶佛(Kāśyapa,译作饮光佛),现在贤劫第八劫,有迦叶波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七)释迦牟尼佛(Sākyamuni,意译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满),是现在贤劫第九劫,释迦牟尼佛,出世间,应.正等觉,出现世间。而过去庄严劫中,毘婆尸佛、尸弃佛、毘舍浮佛,宣说尸罗清净戒律,成就智慧最上之行。
毘婆尸佛即于观察义理中,内证所体会之到理,故得自内证,即谓自己内心所体悟证得之真理。毘婆尸佛是过去庄严劫中出现之佛,释尊于因位菩萨道中修百劫相好业时,偶逢此佛坐于宝龛中,威光赫奕,遂七日七夜翘足赞叹之。巴利文大史(大史Mahāvajsa,是五世纪末由大名(Mahānāma)所编纂)谓毘婆尸佛乃以燃灯佛为首的二十四佛中之第十九佛。另根据《长阿含》卷一大本经所载,此佛出世于过去九十一劫前,其时人寿八万岁,其父名盘头,剎帝力种,姓拘利若,母盘头婆提,子名方膺。其时之王名盘头,王城名盘头婆提。此佛于波波罗树(pātalī)下成道,初会说法度众十六万八千人,次会说法度众十万人,三会说法度众八万人,其中有骞陀、提舍二高足,执事弟子名无忧。
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缘。而每一佛都会悟此十二因缘法,毘婆尸佛亦不例,依《毘婆尸佛经》所记载,毘婆尸佛是太子,像悉达多太子一样,毘婆尸太子亦出门见人世间生老病死事,即发心出家修道。出家后静坐思维生老病死源由,即开悟解脱之道,这就是十二因缘法。
三乘人观十二因缘因智慧不同,各有得解,境界亦各异。据《北本涅盘经》卷四十载,天台四教─藏通别圆之通教言,声闻、缘觉、菩萨虽同观十二因缘,然随智浅深,法成高下,故有三种之异:(1)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谓声闻之人以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证真空之理。(2)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谓缘觉之人亦以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更能渐除习气。以其能观之智稍胜于声闻,故所证真空之理亦深。(3)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谓菩萨亦用体空之智,观十二因缘之生灭,了悟非生非灭,顿断见、思之惑及其习气。以其能观之智复胜于缘觉,故所证真空之理是最深。
下经文节录是毘婆尸菩萨思维十二因缘观及从十二因缘反省中解脱出来,悟得成佛的过程。
二、《毘婆尸佛经》节录
时,毘婆尸菩萨既出家已,与彼八万人,离自国城游行诸处,至一聚落结夏安居。过是夏已而自思惟:『我今云何如迷醉人游行诸处?』作是念已,心得清净至本住舍,于夜分中复自思惟:
又复思惟:『此老死苦因,何缘所生而得老死?』入三摩地谛观此法,从生支有。
又复思惟:『此生苦因何缘所生?』入三摩地谛观此法,从有支有。
又复思惟:『此有苦因何缘所生?』入三摩地谛观此法,从取支有。
又复思惟:『此取苦因何缘所生?』入三摩地谛观此法,从爱支有。
又复思惟:『此爱苦因何缘所生?』入三摩地谛观此法,从受支有。
又复思惟:『此受苦因何缘所生?』入三摩地谛观此法,从触支有。
又复思惟:『此触苦因何缘所生?』入三摩地谛观此法,从六入支有。
又复思惟:『此六入苦因何缘所生?』入三摩地谛观此法,从名色支有。
又复思惟:『此名色苦因何缘所生?』入三摩地谛观此法,从识支有。
又复思惟:『此识苦因何缘所生?』入三摩地谛观此法,从行支有。
又复思惟:『此行苦因何缘所生?』入三摩地谛观此法,从无明支有。
如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集成一大苦蕴。
尔时毘婆尸菩萨又复思惟:『此老死苦因云何得灭?』入三摩地谛观此法,生灭则老死灭。
又复思惟:『此生苦因云何得灭?』入三摩地谛观此法,有灭则生灭。
又复思惟:『此有苦因云何得灭?』入三摩地谛观此法,取灭则有灭。
又复思惟:『此取苦因云何得灭?』入三摩地谛观此法,爱灭则取灭。
又复思惟:『此爱苦因云何得灭?』入三摩地谛观此法,受灭则爱灭。
又复思惟:『此受苦因云何得灭?』入三摩地谛观此法,触灭则受灭。
又复思惟:『此触苦因云何得灭?』入三摩地谛观此法,六入灭则触灭。
又复思惟:『六入苦因云何得灭?』入三摩地谛观此法,名色灭则六入灭。
又复思惟:『名色苦因云何得灭?』入三摩地谛观此法,识灭则名色灭。
又复思惟:『此识苦因云何得灭?』入三摩地谛观此法,行灭则识灭。
又复思惟:『此行苦因云何得灭?』入三摩地谛观此法,无明灭则行灭。
如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一大苦蕴而自不生。」
「时,毘婆尸菩萨复观色受想行识,生灭不住,如幻如化无有真实,智观现前,业习烦恼一切不生,得大解脱,成正等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