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之5)
三、经典文章解说(续)
「菩提根本者,从柔和善忍生。」
菩提根本者从柔和善忍生。修行主在修柔顺心、随和心、无诤三昧心,偶柔软心,就能不与缘起法相违误,有此等心即能产生菩提智,菩提根本心生就能成佛道。心地柔和者应该什么都好,不要有主观意念,不要有这个好、那个不好,要什么都觉得很好,顺逆缘都能安住此心,你懂得佛法一切都是因果关系,这个人跟你好、是善因缘,这个人跟你不好,那是恶因缘,哪一世一定有结过恶因缘,所以你要忍耐、要忍受、要谦让他,不要再跟他再一般见识,你要修自己,不是叫他不要怪你、不要怒您、不要害你,要从你内心里面坦然去承受这些,这样让你的心能够变得柔和、能够善于忍耐一切境界,这样才能生起菩提根本。
谈到柔顺法忍anulomika-dharma-ksānti,anulomika是愉悦、柔顺之意,dharma是法,k=ānti是忍之意,合称柔顺法忍,又作思惟柔顺忍,意指心地柔软,般若心生,能随顺真空理地不执一法,是不住有为、不住无为。修行人心能柔和,就能质直,而菩提根本是从心地柔软者生、顺一切法缘无黏者生。柔顺,指其心性柔软,其智慧成时,即能顺一切法而生忍功,于实相、中道之理上不会乖违;忍,是指能安住其地位,慧心安住于空无法体中。古德慧远大师之《无量寿经义疏》:「三地已还,舍诠趣实,名柔顺忍。」这是指三地菩萨以上,心已大明,能安住于空真如自性中,祂能离言说相、能离文字相,趣入于实相无黏、无着中,是为三地菩萨─又称明地菩萨。所以地前菩萨须修柔和善忍法,入地菩萨更应修柔和善忍法,到三地菩萨是正修柔和善忍法。到达三地菩萨道者,于此以后,般若智慧会即急速增长,般若智有如火焰般能灭无量烦恼。
若修行者不能安住柔和善忍,就祇有求诸佛相助,求佛光加注,缘自于何佛,都无所谓,如阿弥陀佛第第三十三愿触光柔软愿所云:即愿佛之光明照触十方世界众生,令得远离罪恶、身心柔软。修行者心常忆念佛,即能得佛光触照而慧生、烦恼断、得菩提。甚至于我们持忏悔印、诵《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也是能得诸佛佛光加持,如毘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如来、十方三世一切佛所佛光所加持,这样能早日得心地柔和,让菩提根本生起。
「从勇猛精勤生。」
菩提根本者从勇猛精勤生,大家都知道菩萨要修第三精进波罗蜜,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能生根本菩提。精进即勇猛修善断恶之心理及行为,不是只有精进于打坐、诵经、念佛而已,主要还是在于除掉心识中之恶习、微习、妄执、…等等。精进有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毘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勤修摄心、禅定;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精进中不执精进,随缘管住此心识,不造恶业,又于度众生中无度众生想。
菩萨之精进还是依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再紧修习精进婆罗蜜法,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精进吃搏 vīrya,音译作毘梨耶、毘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简称进、勤。或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向无上如来菩提前进;精进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此处要生菩提根本,要怎么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一归依品所举,修习佛道之三种胜勇猛精进:
(1)愿胜勇猛:谓初修行之时,发菩提心时,当要发愿度一切众生,然后自修自利,最后能利他,也就是发四弘誓愿,即:
➀众生无边誓愿度,谓菩萨誓愿救度一切众生。
➁烦恼无尽誓愿断,谓菩萨誓愿断除一切烦恼。
➂法门无量誓愿学,谓菩萨誓愿学知一切佛法。
➃佛道无上誓愿成,谓菩萨誓愿证得最高菩提。此四弘誓愿可配于苦、集、灭、道四谛,前一誓愿为利他,后三誓愿为自利。发大勇猛,成佛菩提,广化有情。
(2)行胜勇猛:谓至心学道,能行妙行,发大勇猛,决趣菩提。发菩提心者,先学四圣谛、十二因缘关、卅七道品,六波罗蜜、十波罗蜜、…,最后入无学道
aśaiksa-mārga,śaiksa者正道、正法之学习,aśaiksa是无学之意,mārga是道。无学道、无学位、无学地,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与见道、修道合称为三道,修行者入无学道,所作已办,能守住空寂,得真解脱道者,此人即尽证真谛之空理、实相观,解脱一切烦恼,学道圆满,而不更修学胜果之道,也是即指阿罗汉果。但大乘佛法得无学道后,当转修菩萨道,学习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所以大小乘无学道内容是有所不同的。小乘以阿罗汉果位为无学道,以其余四向三果为有学道。大乘则以菩萨修行阶位之第八地不动地为无学道,再继续修学十波罗蜜法、一切陀罗尼法,得十地菩萨位满后,再转入金刚菩萨道、如来十地中修习,直到累劫行菩萨道后成就如来果位为止。(3)果胜勇猛:是谓一心精进,修诸妙行,发大勇猛心,决求成佛,故修因而感果,与佛平等无二。
另据《成唯识论》卷六举出五种精进:
(1)被甲精进:是最初发勇猛强烈之誓愿心,如先着盔甲而后见贼,不怖种种难行,修诸胜行。
(2)加行精进:谓生起坚固勇悍之方便,以策励其心,决定勇行,从事于修一法前之前加行法(parayoga)。如修心中心法,可修前加行法─六字大明王咒,我们还加以忏悔印,做为心中心法前加行。
(3)无下精进:谓不自轻蔑,亦不畏惧修法之困难,能更生勇猛励行而无怯下之心,别人能做到,我也可以做到,别人可以坐到两小时,我也可以坐到。
(4)无根精进:从无善根产生精进心,要让自己成就有善根之精进。要如何来做到,努力从无根信开始,本来自己开始之初,不知皈依三宝,不知恭敬佛、法、僧三宝之无根(无善根)者。后因皈依三宝蒙佛力而生起信心,称为无根信,也就是无根而起信根,再进而获得无根精进心。若有造五逆极重罪,无善根可以解救,命终必趣无间地狱者,要能殷重忏悔,更不重造,然并净信三宝成就信根,亦称为无根信。如此无根信具足,即能产生无根精进,当然是因善根发起,得能有精进心来精进修菩提道。
(5)无足精进,谓于下劣之善无厌足,欣求最上之胜功德。或修行中不要以得少为满足,以求无上菩提为依归。或知转烦恼依菩提、转生死依涅盘极其难证,菩萨闻而生退屈之心;当此之时,须思劣善因即得妙果以磨练自心,希取无足心作先导,善到一切智城。
诸经论中就精进之种类而论,亦有多种说法,兹列举如下:
(1)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偈曰:增减及增上,舍障亦入真,转依与大利,六说精进种。此偈说精进种差别种差别有六种。一增减精进,谓四正勤,二恶法减、二善法增故。二增上精进,谓五根,由于解脱法为增上义故。三舍障精进,谓五力,由彼障碍不能碍故。四入真精进,谓七觉分,由见道建立故。五转依精进,谓八圣道分,由修道是究竟转依因故。六大利精进,谓六波罗蜜,由自利利他故。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本论又谈到:彼人有七品精进:一学戒精进,二学定精进,三学慧精进,四身精进,五心精进,六无间精进,七尊重精进。
(2)上述身精进与心精进,有如《大智度论》卷十六所述,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
➀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
➁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
➂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
(4) 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
(5)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➀得现法乐住,➁得世间法,➂得出世间法,➃得资财,➄得动静,➅得解脱,➆得菩提。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有的人一听闻到佛法就很积极的用功,我知道最近有两位,一听到佛法以后就过午不食,过午不食一段时间以后,你的身体就会改变、气机就会旺盛,打坐的时间就会加长,当然要注意微量维他命、矿物质的补给,因为我们不希望过午不食,造成营养失衡,到最后把身体搞坏了,很多出家师父都是这样,大道场的师父也是一样。有位比丘尼认识我,有次请我去宜兰某一寺庙,她们在结夏安居,我去后看到他们共修出家众,里面的百分之九十八都是生病的,因不懂得去调理色身,所以她发慈悲心,请我花一天的时间去跟他们讲营养课,讲:「如何保健?如何把营养调理好?」修行的第一关──养生,虽然是世间的智慧,但是你要懂得,懂得才不会造成修行上的一种副作用,因为我们在修行过程之间,难免都是在还债的,冤亲债主一大堆、牵扯一大堆,这边不舒服、那边不舒服。
身体不好在经文上讲的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好好的保重自己,是因为不懂,第二种就是业力,业力是没有话讲,是以前无明与人家造业的,它现在出生在非人、鬼神道,要找你算帐很简单;不知道自己好好保养的,不要说我不是学生化、不是学营养的、不是学医学的,所以我什么都不懂,不要有这种观念,既然要有菩提智慧,拿什么书来看都应该会看的懂,要有这种信心,拿来看你就会吸收,慢慢的你就会懂了,这是般若智慧里面的世间智,般若智包括有世间智、出世间智、出出世间智三部分,若是缺少了哪一部分?就不是真的般若智慧,光会有解脱知见、光会什么都无所谓,却没有世间智慧,般若智并非仅如此!释迦牟尼佛可以讲世间智慧讲了一大堆,虽然没有学,祂照样会讲如何治病!
我认识一位师父,是广钦老师父的徒弟,上传下畅师父,他也不认识字,但是他对世间一件物,可以讲一大堆的道理,譬如说种竹子,他可以讲笋子怎么栽培?关于笋子种种的一大堆道理,这种智慧不是你去学的,应该是从内心里面碰到什么事情,就会激发智慧而讲出一大堆道理出来。所以你不要害怕,既然要求得如来菩提,什么都要学,世间法也要学,要把这个身体照顾好,照顾好以后才能够去发心精进、去长期打坐修行。
「从怜愍一切众生生。」
菩提根本者从怜愍一切众生生。先说怜愍性具足,怜愍性者有二种,一者至心,二者如法。至心者,施众生以安隐,是名为性。如法者,菩萨摩诃萨如己乐事以施众生,是名如法。菩萨当有柔软性者,先意语、欢喜语,远恶语、利益语,是名柔软性。菩萨要怜悯众生要有勇健性者,心无所畏、猛健、果敢,就能破众生畏惧之想,是名健性。菩萨亦应有不贪性,不贪性者,一切施一切,施一切施要清净施,即施已无悔,是名不贪性。
又菩萨要生怜愍心者有五因缘:一者受苦众生,二者行恶众生,三者放逸众生,四者邪见众生,五者乐烦恼众生。所谓受苦众生者,常受苦恼乃至无有一念之乐,是名受苦。又有众生虽不受苦,却是造身口意十恶业道,如十六恶律仪,是名行恶众生。十六恶律仪者,如涅盘经云,一者为利餧养羔羊,肥已转卖。二者为利买已屠杀。三者为利餧养猪豚,肥已转卖。四者为利买已屠杀。五者为利餧养牛犊,肥已转卖。六者为利买已屠杀。七者为利养鸡令肥,肥已转卖。八者为利买已屠杀。九者钓鱼。十者猎师。十一者劫夺。十二者魁脍。十三者网捕飞
鸟。十四者两舌。十五者狱卒。十六者咒龙。菩萨当能为众生永断如是十六恶业。众生不行恶业、不受苦恼,贪着五欲(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耽乐嬉戏,贪爱已身不修善法,是名放逸。众生不受苦恼、不行恶业、亦不放逸,为求解脱非因见因、非果见果,是名邪见,如外道等。众生不受苦恼、不行恶业、亦不放逸、亦不邪见,具烦恼系,烦恼障故不修善法,是名怜愍因缘,以是因缘怜愍之心遂得增长。
又菩萨生怜愍心有七相,据《菩萨善戒经》卷八如法住定心品载,菩萨于诸有情起七相怜愍,即:
(1)无畏怜愍:指菩萨于诸有情,以无畏力,起怜愍心,随顺众生身、语、意三业,利益安乐。
(2)真实怜愍:非烦恼爱故,菩萨于诸有情,如法怜愍,利益一切,而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劝化有情,乖违于理。
(3)不愁怜愍:指菩萨于诸有情,殷懃怜愍,随其所宜,发起一切饶益事业,而心无忧悔。
(4)不求怜愍:指菩萨于诸有情,不待求请,而自起怜愍,为作利益。
(5)不爱怜愍,指菩萨于诸有情,无爱染心而起怜愍,广饶益于他,不祈恩报,亦不希望当来之果。
(6)广大怜愍:指菩萨于诸有情,起怜愍心,至广至大,虽遭遇一切不饶益事,宁可自身受苦,终不弃舍,令其安乐。
(7)平等怜愍:指菩萨以如上种种怜愍众生功德相状,普于一切平等饶益,无有分限。
若修行者发菩提心而没有慈悲心,对众生就没有一种好像感同身受的亲切感,就不会发起救度心,也就没有办法得到如来菩提,真正的行者都是对比较下
级的、贫穷的、受苦的,抱着一种感同身受的心,反而不会去巴结高官显贵,对高官显要他们要保持一个距离,因为他们的福报已经很好了,不必去照顾他,如果有缘他要修学佛法,你是可以度他,无缘的也是没有办法,佛不度无缘人,而能够对一般的这些中、下的众生要怜愍他。若是高官显贵本有善心,是有钱、有势的但迷糊掉了,菩萨是要怜愍他这一点,若有能力与因缘去转他是最好的,若是没有、你是你、他是他,是没有办法的,出非是大菩萨。有的祖师大德不攀显贵,当帝王要召见祂,祂就不去想入灭,就是死掉、死给你看,就是不去!因为祂可以马上入灭,修到一个境界者是生死自如,帝王的召见,若是祂没有道德高超,祖师大德宁愿入灭也不愿去见他,就是这样子。 要求得菩提,要从怜愍一切众生生,当然众生是包括全部,不是只有人,连鬼神、畜生、地狱众生也一样的。不要去学道家符咒那一套,或者是学密教里的黑咒那一套。我们这里也是在学密教,我常常在讲密教,是在讲初级的密教,有的是学一些咒语,然后趋鬼神去害人、趋鬼神去怎么样的,那是学黑咒、恶咒,世尊说这是不好的,死后要下地狱的。我们修习佛法要有慈悲心、要有忍耐心,鬼神欺负我没有关系,我不要用一个法去趋鬼神,跟前面的:「从质直无为生」这一句很有关系,所以不要去学一些比较初浅的密法,去趋鬼神、更不能去害人,干什么要害人的?这都是不好、乱了自己因果。
「从大慈悲生。」
菩提根本者从大慈悲生。慈悲与智慧可说同为最高之德性,如来心即以大慈悲表现之,才能度尽一切众生。慈与悲均以无瞋善根为本性,无瞋者apratigha,又作不瞋、不瞋恚,修行者逢违缘而心不瞋恨之谓,又能于有情、非情,无恚害之意,修行者用此法能对治瞋烦恼之精神作用。慈悲恒与诸善心相应,以其能生善法,故与无贪、无痴共称三善根,成就断三毒。
慈悲一语,就是菩萨给予众生喜乐而言,称为慈(maitrī);就拔除众生苦而言,称为悲(karuna)。慈悲系以无量之众生为对象,而能爱念怜愍无量之众生,进而根本救度之,此种慈悲则为佛、菩萨所独具之德性,我们要发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就要有具足慈悲心的培养。
凡夫是无慈悲心,凡夫虽有慈悲之对象,然即使行慈悲亦不完全,故谓其无慈悲心。天趣之众生,也有天性之爱心,为有漏善之异熟果,仅享受乐净之境界,缺乏利他之行,故亦无慈悲心。又地狱、饿鬼、畜生等三趣之众生,为苦所逼迫,谈不上慈悲,故亦无慈悲心。
而二乘修行有学之圣者,则侧重自利之行,这样也被称为无慈悲心者。但《大毘婆沙论》卷一四○却谓,有学之圣者,不论现在修与未来修,皆无法成就无量之慈悲。然二乘至阿罗汉位,因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四无碍智而得利他之口业力;因修愿智,而知众生之一切念愿希望;因修无诤智,而能消弭一切众生心中之诤执以及众生间之斗争;故不可谓阿罗汉们为无慈悲心。
菩萨应有慈悲心,当然慈悲有大有小,菩萨只有小慈悲心,世间禅定的行者根本没有慈悲心,他自修都来不及了。而谈到大慈悲心就是要量力而为,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所讲的,要为众生离苦得乐来修佛道,就要发大慈悲心;有的人很有愿力,上一次(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时,那是在九月份,当年元月份我收到南部一位女孩的mail ,她说预感会有大地震,然后她就发了大慈悲心:「我愿此共业之业力由我来承担!」这个愿力一发起,她天天就在生病,写mail 来问:「我要怎么办?」我说是你发大慈悲心,要怎么办?你还是要去承受!这种人未来比较会早成佛,有几个人可以发这种大慈悲心?不怕自己受苦难,众生的业由我来承担,也有人因为发了这个大愿,马上舍报的也都有,这些都可说是大菩萨,未来要成佛的。我们虽然起不了这个大慈悲心,可能成不了佛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学习发大慈悲心。
「从无畏生。」
菩提根本者从无畏生。无畏vaiśāradya或abhaya无恐怖,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降伏魔外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修持密法真言行者有六种无畏,其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位别,称为六无畏。即:
(1)善无畏:行十善业,止十不善业,常生于人天,远离三途之苦,为第一苏息处。十善业者:➀杀生。➁偷盗。➂邪淫。➃妄语。➄两舌。破语。➅恶口。➆绮语。➇贪欲。➈瞋恚。➉邪见。离以上十恶,则为十善。依此顺序,属身业者三,属口业者四,属意业者三,称为「身三、口四、意三」。除意三外之七支,称为七支业(口四亦称语四)。
(3)无我无畏:了知我乃取蕴之积集,求之不可得,离我之扼缚,为第三苏息处。
(4)法无畏:观察诸蕴即空,远离诸蕴之扼缚,为第四苏息处。
(5)法无我无畏:观察法无我性,觉了本不生之理,远离法之扼缚,为第五苏息处。
(6)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观自心毕竟空性,我、蕴、法及无缘等皆同一性,即了知自性无性而生空智,远离有为无为界之二种扼缚,为第六苏息处。
无畏有时面对逆境时起,甚至于造成菩提心退转,修行尽量不要害怕逆境,很多人稍微一生病就害怕,或者家人有发生一点问题就害怕,或者是有钱也怕、没有钱也怕,什么都怕!不必要这样,抱着坦荡荡的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若是有害怕的心,我常常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心里以最坏的打算就不会害怕了,如果是生病,顶多死了以后还你解脱了,你就不用再害怕生病了。若是人家要怪你,我顶多辞掉这份工作,我不干算了!你有这种心理准备,就不会战战兢兢的,天天造成神经紧张,看到老板就一直害怕,这是心理与智慧的问题,只要抱着最坏的打算,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对于生命而言,就是今生死了,可以还有再来受生,所以不必去害怕死亡。至于打坐痛苦,脚痛也不怕更痛,当然不必造成负作用发生,要量力而慢慢增加分秒数,天天增加一点点,一个月就可以增加20、30分钟,半年所增加的时间就无量,这样慢慢有恒心去做,不要害怕这个身体做不到,只怕没有心去做,有心的话就能成就。
我们这个肉体要多动、多用功,我们已经找两位同学教你们动功,台中的徐师兄、台北这边的吴师兄,讲他的修行过程,他们的脚以前也是很僵硬的,也是坐不来的,有的已经是七十出头了,你们在座的年纪都还很轻,没有什么可怕的,要抱着这个心去学习、去坐,才能够成就佛道。(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