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LO.JPG (7767 bytes)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之4)


三、经典文章解说(续)

「菩提根本者从一心生。」

根本者根本智,梵语 mūlajñāna,是谓真如,又作根本无分别智、如理智、实智、真智,是无分别智之一。相对于后得智。乃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之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故亦称无分别智。于《摄大乘论释》卷八中,称此智乃为正证之慧;盖以此智远离各种推求考察之行解,亦无分别之智用,然此智之任运可烛照法体,契会真理,故为正证之智慧。又以此智为智之正体,而非化用,故又称之为正体智,乃十波罗蜜中之般若波罗蜜。

菩提者菩提心是,也就是一心生菩提,菩提者梵语 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又一心,梵语 eka-citta,指真如、如来藏心。(1)即宇宙万有之根本原理,绝对无二之心性。如《入楞伽经》卷一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又宗密之《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二云,以一心配列五教来说明,即:

(1)假说一心:小乘行者承认心外另有一外境存在,故心系有名无实者。

(2)事一心:乃大乘权教所谓异熟之阿赖耶识。

(3)理事无碍一心:即大乘实教之如来藏藏识。

(4)绝对一心:指大乘顿教中超越染净者。

(5)总赅万有一心:别教一乘已尽舍万有者,别教称一心为一真法界或一心法界,亦即一心不外宇宙本体之意。

行者一发菩提心后,此菩提一心,即需经五种菩提熏习,是为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详述如下:

(1)发心菩提:于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或由声闻乘发菩提心,由小向大而修习菩萨道,是为发菩提心。

(2)伏心菩提:指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3)明心菩提:指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

(4)出到菩提:指声闻证阿罗汉果位之菩提,或菩萨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

(5)无上菩提:指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证如来佛果位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

所以要修,菩的根发起、从一心生起。此一心有真心与妄心,这一心是从真的真心里的,不心、不的心、不是七情六欲的心、或者是二十个随烦、六大根的那心,那些不真心,要从真悟知此一心,这起要修到初禅以的境,才能够心是什么?开的人就懂得第八意的真心是怎么样?今讲这,以机会再说真心与妄心之的关

 

「从一法生。」

整句应是菩提根本者从一法生,一法者指唯一无二之绝对法,是空寂无住、无执之法,是真实法、是般若智,是人人本具之真如法性,是不住有为、不住无为之法,这是终极目标。惟过程中是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之法,是用忍辱一法、是用各种般若蜜法、…。《六十华严》卷五云:「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道者即是一法,一法是离相法,[1]所以唯是一法出生佛,惟是菩提心出生佛。你现的这心法,能菩提心咒之咒,也就心真言(佛心咒),能学多,你现在还不可能去学:「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以后也、片地这去教学,然去学而后持诵。

 

「从异见生。」

菩提根本者从异见生,是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四分律卷三十二:「依于异见,乐于樔窟众生。以是乐于樔窟故,于缘起法甚深难解。」佛弟子应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见、异执、异学所迷而有所退失倾动。[1]学佛从正异两见都能学到佛法,世尊所教导者是正知正见者,正知正见当直下思惟,依教奉行。异见者当远离,做反面的教学。什是异见呢?这你看了觉会起烦的,就产不正当之知见,对、耳、鼻、舌、身,所面对的五尘境,都不去执法,所听、所看的、所闻的味、所尝到的酸甜苦辣、所接触到的软坚实,都不会有烦心起,我从妄所产的,这的,第个要先修六根面六尘境,不起自的见,境就是境不去起烦。当异见生起时即能知,不执一法即能看破,看破后即放下,放下即自在,所以古德云:看破、放下、自在。

 

「从断爱憎生。」

菩提根本者从断爱憎生,若爱不、憎心不,没生起菩心,由这简的几句话可以去思,应?要从心去转!离爱、离增则能生菩提。

爱超出圣情即成见,爱者意为贪恋执着于一切事物。若爱与见之并称,即指对事、对理所起之烦恼,分别言之,爱系属情意上之烦恼,由于执着事事物物,故易障道。见则指执着于错误之理论导致谬见,并妨碍悟道,为理知上之烦恼。

经云「爱见大悲」,系指不离于爱见之大悲。当行者未证实相之理,承认有能爱、所爱二相而起大悲之谓。有此爱见大悲,即生对众生之怜爱,有时就忘记证入实相中,被爱见执。爱见大悲于《注维摩诘经》卷五,曾举诸家之释,鸠摩罗什大师云:「未能深入实相,见有众生,心生爱着,因此生悲,名为爱见大悲。爱见大悲虚妄不净,能令人起疲厌想,故应舍离。」

基督教向来被视为爱的宗教,佛教中则以「慈悲」为中心,而不直言「爱」字。佛陀曾喻示有关爱者,谓:「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故佛教言爱言憎,恰若手心、手背,为一体之两面。爱之愈深,则憎怨之可能愈大。人类不仅能感受自己之痛苦,亦能感受他人之苦恼,若对所有苦恼之人,皆以亲切、友情待之,则可称为慈(maitreya),而慈乃由「友」(mitra)演变而来者,其意即含深刻之友情,故慈悲实为爱之代名词,惟不能落入爱见而执着。
     《法句经》偈中有言:「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继于同偈之中,又从「爱」转变,而依次列出亲爱、欲乐、爱欲、渴爱等四种。所谓爱,乃指对与自己有亲族血缘关系之情爱而言;所谓亲爱,乃对他人之友情;所谓欲乐,则是对某一特定人物之爱情;所谓爱欲,专指建立于性关系之情爱;所谓渴爱,指因过份执着以致于痴病之爱情。此五阶段皆属人类之爱,其本质皆以自爱为前提,由自爱出发而至性爱,更甚者,以自爱为主而形成变态情爱乃至于渴爱,此中层次逐渐加深,而未曾更变其型态。渴爱乃人类之爱的本体,由此种爱乃产生苦恼,更由此苦恼而生悲,悲者原意即为痛苦。

憎往往由怨而起,怨憎会苦可谓众生不由自主,不得不与憎恶者会合之苦恼。又作非爱会苦、怨憎恶苦、不相哀相逢会苦。据《中阿含》分别圣谛经:「谓众生实有内六处,不爱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同会一,有摄和集,共合为苦。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此皆因不爱之境与身心会合而引发之痛苦,称为怨憎会苦。又《五王经》载,世人薄俗,共居爱欲之中,共争不急之事,更相杀害,遂成大怨,各自相避,隐藏无处,各磨刀、错箭、挟弓、持杖,恐忽相见;会遇狭道,各自张弓注箭,两刀相向,不知胜负是谁,怖畏无量。

能怨亲平等即生菩提以大慈悲为本,对于怨敌,心无憎恨;对于所爱,亦无执着,而以平等、爱怜之心接待众人。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二云:「先于一亲一怨一中庸所,发起胜解,于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作意,欲与其乐。」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云:「诸有情类平等,平等无有亲怨。」

中国禅德六祖慧能大师入寂后,有盗墓者欲夺六祖之首作为供养,后来被官府捕得,未即加刑,先至曹溪问六祖之上足令韬大德,说应如何处置,令韬大师答云:「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此公案载于景德传灯录中,是为冤亲平等之伟范,实已悟得菩提心者之明证。 

 

「从离杀业生。」

菩提根本者从离杀业生,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于人中,则得二种果报,一为短命,二为多病。离杀业这的,你去受个就不杀戒,凡亲自下手杀害人命,或持刀予人而劝人自杀,皆属犯波罗夷(极重罪)。要离杀生当从戒修,如依不杀生戒而修。不杀生戒又称断人命学处、杀人戒、杀戒,指针对杀害人命一事,所制定之戒,为四波罗夷(淫盗杀妄)之一。

大乘菩萨以大悲为本,且杀为体性罪,故于五戒或十波罗夷中列为首位。故
菩萨以大悲为本,大乘以杀戒为第一,能戒杀使能生菩提根本心。而声闻戒不以杀戒为先,而以淫戒为第一,亦即出家人犯杀戒者甚少,且声闻戒为随犯随结之戒,而淫欲易起,故诸律中以其次第为淫、盗、杀、妄。

梵网经卷下载: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卖酒)、说四众过戒(谈论出家、在家男女佛教徒之过失)、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悭惜财、法,毁谤布施财、法之事)、瞋心不受悔戒(起瞋心亦不接受对方之追悔)、谤三宝戒(谤佛法僧),不论自行,或教唆他人行事,皆为其所禁,五十重戒还是以戒杀为第一戒

在家人多求福德,杀戒之犯相,各经论所说略异,然约可分为五相,即:起杀心、有众生、作众生想、用方便加行、断其命。依所杀众生之不同,而分:杀人者为波罗夷罪(意为极恶、重禁、断头、无余),杀畜生者为波逸提罪(意令堕、应忏悔);或大别为三品:杀害诸佛、圣人、父母等上品众生为五逆罪,杀害人及天等中品众生为波罗夷罪,杀害畜生等下品众生为轻垢罪。

 

「从无始净土生。」

菩提根本者从从无始净土生。无始anādikālaana是无,ādi开端、门户,kāla始时间,合成为anādikāla无始。无始者谓一切世间如众生、诸法等皆无有始,如今生乃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前世而有,如是辗转推究,故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称无始。万法均从因缘生,亦由因缘灭,言无始即是显因,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有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即显佛法是因缘之义。《华严经》卷四十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

无始净土是为佛所居之所,即是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剎。无始净土系指无有时间之开端,当知吾人自性本自清净,是清净国土,故经云,心净则国土净,此净土自无始即存在的净土,非因修而有,非因迷而失。能知去除无始无明,无明尽则无始净土生。认知此事实,则无始无明当真要断除,此菩提根本心发,即累劫即能修成,恢复自己清净国土处所,

关于无始净土,能产生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佛之变化身示现八相居秽土,受用身住于十八圆净之莲华藏世界,即随佛之报化有净秽之别。《唯识论》卷十有四身四土之说;《大乘义章》卷十九,分别净土为事净土、相净土、真净土三种;《维摩经略疏》卷一,则立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四种;《华严经探玄记》卷三,依三乘一乘之别而说不同之净土。

对此无始净土而言,众生居住之所,有烦恼污秽,故称秽土、秽国。净土,系专于大乘经中所宣说,以灰身灭智无余涅盘为理想之小乘教无此说。故大乘佛教认为涅盘有积极之作用,而得涅盘之诸佛,各在其净土教化众生,故凡有佛所住之处即为净土。因此用菩提根本心,即能度化众生,此乃诸佛于因位行菩萨道,起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誓愿,为无量永劫积功累德以建立之庄严清净世界。

进一步言,菩提根本心生前,要断无始无明,无始无明是无始以来即恒常存在之无明,为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众生有无始无明,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如是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无始无明又作间隔讲。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烦恼,造种种业,受种种果报,故无始无明,则称为无始间隔。

从无始劫以,本就有很多的净土,净很多,喜往生哪?有方便土,世间,每个圣地、每个道,其一个净,在台的佛寺庙就,在大的四大名,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这大菩所住的地。有的人死时就到那里去,是方便,要往生天上的兜率天也,要往生各个佛净,是依你的愿,也是可的,但重要的要从心净起,心净自性净就生了,若,净你心。古僧大所常讲的:「心净则国净」,若现心净了,你要?当心就,这人都、没的,故菩提根本者从无始净土生。

 

「从决定生。」

菩提根本者从决定生。什是决?为何菩提一心从此决定生,不我要成可以成佛的,是要这去修证,修到最心清与所的佛心相。所以决有两,不要成就能成,是要先修行六波罗蜜法,若要修菩行,菩的行相是怎么样?决定有六,做到了即能生菩提根本心,六决定梵语 sad-vidha-niyati-pāta=a7六,vidha创作、产出,niyati必需,pāta到达,依梵文知作六种决定、六事决定。此乃菩萨依修六波罗蜜之力量所获得之六种功德。即:

(1)财成决定,由布施力必定常得大财成就。

(2)生胜决定,由持戒力而得随欲生于殊胜之所。

(3)不退决定,由忍辱力而使所修善法,必定常不退失。

(4)修习决定,由精进力,常时修善,无有间息。

(5)定业决定,由禅定力成就众生正定之业,永不退失。

(6)无功用决定,由智慧力,不加功行,得无生忍、无分别智而自然住理。

如此发菩提根本一心之后,即能开悟自性,生起六种决定善相,即能得佛心决定相。故知六种善决定为地上(登地位以上)菩萨,依圣智证真顺理有六种善决定,即:

(1)观相善决定,系指菩萨之正智,决定观照真如之理,契同一味无杂之相。

(2)真实善决定,系指菩萨之实智出世间,决定离颠倒迷惑之过,证理不虚。

(3)胜善决定,系指菩萨之行广大如法界,为一切佛之根本,决定具足胜德。

(4)因善决定,系指菩萨之行因,决定能有成果之功能。

(5)大善决定,系指菩萨利他之行,决定覆护一切众生界,而无局限。

(6)不怯弱善决定,系指菩萨证果德,入一切诸佛智地,决定而无法惧。

在《佛心经》里所讲的,一个开悟行者要先有佛心决定相应相,有此佛心决相,才能成就佛心,里面十二种佛心决定相,这在网路上我已把它列上去,老上师还没有这里,也就是一位行修到心地差不多时,就十二种佛心决定相,因你要地,所以要有此十二种佛心决定相;有兴趣的可网络去看一看,佛心的十二种相是甚?第个就为众的苦,你有这心就佛心第相,第二、第三、第四、、、总有十二个佛心决定相,这都不是由得你去决要成,是从心去修,修到与十二种佛心决了,在未就一定会,是从决定生。

 

「从质直无为生。」

菩提根本者从质直无为生。质直无为能生菩提一心,此质直指正直之心。佛道在悟达诸法实相,古德云直心即是道场,故质直心为修行者必具之心行。据《维摩经》佛国品载,即谓直心者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意思是说直心乃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质直之心直若如是。《法华经》寿量品亦云:「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

《法华经》寿量品云:「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质直者又指意柔而随顺于道,心正而无伪曲者,若基本上讲,修行中执杖牧牛、断诸于习,无不是做质直之工作,让自心意柔和、随顺。

要修到佛的这无为相貌,要从哪去成?从质直菩提根本中生,在十持心里,在心的质地要清、不质直,也就是心柔了,心不柔、瞋心、贪就重,是成不了佛的,质直也是心柔软,能,好照收、顺逆都无所谓,也

至于菩提根本从无为中生,无为梵文为asa3sk4ta,又作无为法 asa3sk4ta- dharma无造作之意,心质直即入无为境,无为是空体之相,是诸法之本。无为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无为原系涅盘之异名,后世更于涅盘以外立种种无为,是修行过成中阶段入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最后当证入真如无为之境界,始是究竟,我们无力分辨,可能就误认境界,不知去取得真如无为境。

三无为者小乘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者即立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合为三无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于三无为之外,又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处,及缘起支性(十二缘起之理)、圣道支性(八圣道之理)等,总为九无为。化地部则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取代四无色处,亦作九无为之说。

大乘唯识家于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等三无为外,别立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合为六无为;或开立真如无为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而为八无为。然无论开立为六无为或八无为,非谓无为有多种别体,而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只是修行阶段不同所现的一种解脱知见;复以此一法性从所显之诸缘而称种种之名。而究竟果地之真如,除名真如无为外,亦有名真如、法性、法界、实相、平等性、虚空性、…,等亦皆为无为法。又以涅盘而言,上记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盘;而涅盘乃一切无为法中之最殊胜者。
   关于无为法之体,说一切有部主张其为有体,经量部及大乘唯识家以其为无体,不承认其实相。其中,唯识家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种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即说明如下:

(1)虚空无为:指远离烦恼所知障之真如,以其无有障碍,恰如虚空。

(2)择灭无为:指远离一切有漏之系缚而显之真理。

(3)非择灭无为:指本来自性清净之真如,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而来。

(4)不动无为:指显现于第四静虑(第四禅)之真如,以第四静虑已灭苦、乐二受,寂静不动。

(5)想受灭无为:指显现于灭尽定之真如,以灭尽定已灭六识心想与苦、乐二受。

(6)真如无为:指真实如常,无有丝毫虚妄变异之法性真如。

所以从无生者,无观一法无所、不可,不用有法去事,是让心回复到最原的空性,这就是无为,无为以能力去承的逆,有能力去承冤亲债讨回的那,要能的去面它,它要怎么样?你就怎么样!到最了无为法,所要成修无法无成佛的。

而我在修心中法,心中法也半有法,因不用观想,是用佛的手、念佛的心咒,这有一法,让气能通,到最有一天你开了,还是要修无法,开的人一要修无法,才能够,若不修无法,在中卡到一个法,你认玩法,在五阴魔相里的这,你都会去它,就了,没断五阴魔相就没一个修佛的基

五阴魔相的境,有幸今过五蕴魔相,那?是六十四位阶的十信位满位而,在座很学佛的,知道十信位是多高?是连贤人的位都还不如,不入贤位,要从十住才算是贤位,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这是四十四位阶,加上十地菩萨是五十四位阶,四十四位阶都是贤位而已。以得五阴灭尽终无所,才十信位住,这还会退转的,要十住位不会退转,是阿毘跋致是不退转位,所要懂,不高骛远,懂点点、或者是一点点外的天、或者是,就觉自己怎么样了!这与求解、求如都根址不上,连一点点果位都没,这地前菩 

贤位就地前菩,地是开的,在这之前的,没用眼看、耳听,开的人只行六根之用;你一个观,有小开,心开是可外界,但第八意开没有用!四十四位阶都是地前菩萨,开了就没色身,色、受、想、行、识这五阴也一样的这么通,到最无所,就可以证得无余依涅,因他身没有了,无余依是身见没有了,地前菩纵使是能证到声闻乘、缘觉乘,是有余依还有余依身,有身但心没,是住有依的涅

登地以,用来感境,地前菩萨还用种性用,如见性、闻性、嗅性、味性、触性,来发他的真,而懂不会,以为有多了不起了!人是越修越觉得渺、越修是越谦卑的,看这一张讲,想一想我到老几?今到佛把方向找对,现又看这一大忏法的忏印,经咒是量去念、要背。今还会发C片给你们,要把咒语背起,背了以你结这,就要修忏悔印、去念咒语,好好的忏业障!(待续)

 


[ 法门介绍 ] [ 修行法门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