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LO.JPG (7767 bytes) 行者开悟后如何进行任运

法尔禅修中心 善祥比丘(俗名张玄祥)撰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所说的这段话:「顿悟之人还有修否?」什么叫「顿悟」?一下子色身变化,世界消殒,你开发出你的灵知灵觉,对诸境能体知,对人事物能遍知,这才是开悟的境界。在枝节上六根中每根都有动、静、根、觉、空、灭这六个结使毛病,动、静、根三是对外境修的,顿悟以后就进入第四个层次---灵知灵觉,觉知外界、觉知众生的心态,觉知未来,觉知你业力的牵扯,觉知你的魂魄进进出出。觉知业力的牵扯,这些觉知后要怎么转?转时就是在修呀!哪里不要修?

开悟后才是真正要修心,没有开悟的人修个小毛病,也许要花费好几千次的去执,转来转去还是那个毛病。叫你不要执着,听了!听了一下就忘记,做不到!因为无始劫以来所熏习的习气太重了,哪有叫你不要执着,一下子就能不要执着了,但开悟的人可以做到,只是对很重要的事还会挂碍,然挂碍之下也稍能放下。如叫悟者去做一些名闻利养的事情,他不屑去做,但是内心的某些执着,情爱也好、亲情也好,叫他放下却不简单!叫你对你父母亲的亲情放下,做不到!无始劫以来因缘关系呀!

嫉妒心!夫妻之间,爱人、同事之间,难免有一些会产生让你嫉妒的,另一半跟异性谈谈话,你心里可能就不爽,为什么?是嫉妒心在作祟,要不要修?如像释迦牟尼佛就不必修了,因为他是果地佛,因地菩萨、因地佛都还要修,因地佛二地的时候还有微习,三地以上才清净,清净还要不要修?还是要修!修什么?不是断内心的妄想、习气,是在修神通变化,到六地如来境界就有六通具足,进而能获得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在这里讲的都不是在讲这些,我们没能力讲这些。

我们顿悟看到自性以外的妄想、习气要不要修?讲是要修,怎么修?不必修!「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果你开悟了,你的自性显露出来了,你不会做错事情。很多同学有那个样子,但就是做不到清净,习气毛病没智慧控制,面对境界定不住,随境流转搅和,这就是没有真正悟得本,也就跟外道一样。外道有没有色身变化?有!但他没有悟得本,「本」是什么?是「何其自性,本自清净」,这样本自清净,你还会去想发财吗?还会去想增设一个又一个的道场吗?纵使有几十个道场,你又不能亲自照顾,能达到亲自教化的目的吗?悟得本后,还会去受你的心起、心灭那些妄想生灭法左右吗?如是,那是没有悟得本!「悟得本」就是什么都不必做,什么都随缘,很被动。

要记住「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无生灭。」所以不清净的那个不是你,有生灭的法那个不是你。自性「本无动摇」,会动摇的那个,不是你,怎么动摇?当下不动摇,过一阵子就动摇了。举个例子:如果你被骂(被我骂),被骂当下,你如如不动,听也听了,没有感觉,也不会悲伤,也不会知对错,那就「本无动摇」。骂完了回去之后,你越想越是不甘心,越想怨恨声越起来,越想越委屈,所以这边冒一个念头,那边再冒一个念头,再自我解释、自我安慰、自我找理由,这就是当下不动摇,过一阵子却又动摇了,当下不动摇是你的自性,过境以后那些乱七八糟的念起就是你的妄想、习气,那有没有悟得本?

「悟得本」只有妄想不会去做事,不会去做太离谱的事情。哪一个人没有习气?都有习气的!「本」是清清净净的存在,但是!你不能让习气不起灭呀!当起灭的时候,你看着它,不会在意它,不会跟它起哄,不会采取行动配合它去做。我常常讲到这里,就会举一个同学为例,他进去是进了,但一想到什么事就要去满足他想的,半夜两三点钟突然间来个念头要到300公里外的高雄,然后他就起来了,也就去高雄了,这不是神经病吗?想到就做;如果你不理它,可以吗?可以呀!它也动不了你,你悟得本,身跟心一致的,心不动,身就通,气脉就通了;心乱了,气就不通,气不通心就更乱了。所以只要你抓住本来自性的样子,你要不要修?自知修与不修是两头话,说修!要修什么?无可修。不修!清净的自性以外还有很多的妄想在那里冒,要不要修它呢?要修,如何修?就用执杖牧牛的公案去修,念头起就压它、揍它,压不住,念头起就观照它。

今天旁听的林小姐前曾修「内观」,没有进去时,修内观很容易,要观也好,不观也好。进去以后,观、不观它,心都会冒出来,你清清楚楚,这是后面《解深密经》中世尊讲的:「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你不观它,它照样一直冒出来,你看不看它?不看,它也会给你看,看了又怎么样?压不住它,就像石门水库开闸门一样,倾泄而出,这样怎么看得仔细?

所以真悟得本,以及没有真悟得本,两者是什么样子,要搞清楚。你的习气毛病大于你的自性,显露不出来自性,出来了没有智慧,却管不住它,事实就是这样。本来一个真正开悟的人,他起心动念会知道哪一个是真、哪个是假,但不管真假,悟了以后就得放下,不会跟它起哄,不会去做什么事,况且还有真正诸佛、菩萨在加持,更不会做错事,一句话,一个动作,不会去犯错,这是真正悟得本的,是自己开悟的。

现在看很多人不是自己开悟,是怨亲债主把他「整」进去的,进去后没有碰到善因缘就变成神经兮兮的,因为他认为他所想的都是对的,他会感觉一切都是真的,说不真嘛!每个事情后来好像都成真了,他不知道这些怨亲债主,给他一个预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然后才去制造那个事端,让它真的发生了。你认为这是你的神通,悟到的吗?真正悟到的是你自性现出那个境,不是你的妄想心在冒来冒去,只要有起心动念,离谱的念头,你马上警觉了,甚至于你只要打一个妄想,你就警觉了,当起念---「我今天要‧‧‧」,你看着它要什么,它就不下去了,心就自然灭了,胡思乱想干嘛?这样执杖牧牛的用功,认真的去观你的心,其实也不必很认真,为什么?你已经悟得本了,所以那个警觉力量很强,只要你心起了一、两个制止的念头,他就马上回过头来看你,你又能想什么?那里还会打妄想。如果你起了妄想还去做,那就更离谱了。

所以碰到怨亲债主而悟心者,就会修得特别辛苦,为什么?因为你周围之间都是敌人,没有一个佛、菩萨在给你加持,所以就要行忏悔法,多诵经典、拜忏,不要常常跟那个念头在搅和,这个念头想这样,就去配合它做,那个念头想那样,就配合它去做,若你无始劫来没有修个非常锐利的智慧,可以照破你心内的习气、毛病,那不是真的悟得本。如此若能走出来的还是菩萨,走不出来的照样沦坠,如果再用这些心力量,去做一些招摇撞骗,骗财、骗色的事,那更是入地狱有份,现在还有好几个还在打官司。这一类被怨亲债主、魑魅魍魉附身的行者,不知佛法是何指,故不得解脱。

真正悟得本的行者不会走错路,我一直强调他们的行为、语言都是中规中矩,你看我们请几位师父来,他们走到那里都是皆大欢喜,法喜充满,那是佛、菩萨。如果你认为修得很好,自称是开悟了,行为却是不正当的,走到那里都造成困扰,道场就乱到那里,那是魔的化身,没有智慧分辨。

所以悟得本这个「本」很重要,修不修?说修也对,说不修也对,刚刚讲的修无所修,要修嘛!怎么修?把你的妄想习气的心,让它清净就是修了,不修!不像诸佛、菩萨悟了就开悟,同时证悟了,我们没有那个福报。下一位佛是弥勒佛,他才有这个能力,那是五亿多年后的事了。

「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不是你想开悟就开悟,要有因缘让你开悟,这个因缘主要是看你的德行,你的德行够不够,每一个人修行都要求开悟,外道他也想开悟,但要看你的德行够不够,基本的德行好吗?一个嘴巴天天嘀嘀咕咕讲不停,放不下口业,怎么开悟?两舌犯了太多了,怎么开悟!五戒十善做不到还想开悟。

五戒十善是什么层次?只有天道而已,连做天神的资格都不够了,你还想开悟,开悟是登地菩萨。所以一切「从缘得」这句话,看起来没有什么,但很重要,你因缘具足了没有?你表面上的贪、瞋、痴、慢、疑习气有没有清净点?完全清净是不可能,少一点可以吧!你贪在内心里面这一次如果给我中六和彩多好呀,你可以想一大堆,说我中了后可以做很多事,找了很多的理由,可以去建道场,可以去帮忙那个受苦难的人,这些都是你的妄想,假借贪心的名义,假借帮助人来得到贪心的目的。

那想一想无所谓,你没有去做,也没有直接去买六和彩,有想买股票、六和彩,就有贪心的影子在里面。若不真去做,偶尔想一想总可以吧!没有人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这就是还有微细贪心的毛病,这无可厚非。求名求利也是一样,不要假借一个理由,达到你自己欲望的目的。光「想」是微细的毛病,去「做」是一个很重的习气。那你贪、瞋、痴、慢、疑比较没有了,甚至于连想的念头都没有了,这种人不开悟也难,真的修到那个时候,诸佛、菩萨会给你加持、跟你灌顶,你自然就会悟得本了,所以开悟不是靠你认真念经、念佛、禅坐就行,还要靠你在德行方面多下功夫,眼睛少看,能够视而不见,耳朵少听,能听而不两舌。很多同学这个毛病犯得太大,看不惯时,那就真看进去了,嘴巴这边讲、那边讲,如此有亏自己的德行;你能够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不是不知不觉,而是我都看了、听了,但都能到此为止。

一个心常常乱动,常常喜欢讲话,就是在造业,连两舌都管不住了,还想要开悟!所以,若你要看一个师父德行好不好,默默无闻的、不喜欢讲话的就是良师,像畅师父,你认得他的,他就是良师。你说他没什么呀!那是你没有眼光,你无法体会他修到哪一个境界,要讲佛经的大道理,他讲不出来,但是无论谁站在他旁边,都能觉得心平气和。所以,你要从心地去感触,不是看他有没有神通,纵使他有神通也不会现给你看。谈到神通,我就讲给你听,他有次来我梦中,我警觉了,他却盘着双腿飞上天了,那他有没有神通?所以不要以会讲才是开悟了,开悟的人越是谦虚,越不敢讲,行为越安详,生活中有吃也好,没吃也好,天天吃地瓜也吃得很自在。回想当初我们去帮他盖那个草寮,几根柱子架起一个草寮,那已是十数年前的事了,他安于贫苦,觉得很自在,这就是真正开悟的行者。反观你自己,五戒十善犯了多少?把它勾出来,勾了出来一定很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十善里面那一条没有犯?心地不清净,还想要开悟?

「如今初心从缘而得」,为什么不叫「已经成就的心」,而叫「初心」呢?上师讲的「法身出现」为素法身,法身现起来的时候,本来悟得本了,应该有很大的灵通力,但没有!他只会觉知,没有办法去克服一切觉境,就像小孩子一样,出生的时候,哇!哇!哇!叫他吃饭也不会吃,叫他走路也不会走,那就要人照顾。这个时候要学习,学习认识环境,学习试用心法,学习面对外境、逆境如何去克服,不要执着诸境,要能去转诸境缘。

「一念顿悟自理」:如果你是自行开悟了,就可以拿捏得住,有的人不是真正的修行,练气功也可以开悟,练瑜珈也可以开悟,诵经、念佛那是比较修行方面的,像这些练气功、练瑜珈的身体通的时候,没有一个佛法熏习的底子,所以这种人也比较麻烦,要花很长的时间,慢慢的去认识佛法,从性空缘起,去认识八个心王,然后慢慢搞懂了以后,哦!原来是这样子,那我以前乱七八糟的行为,也是情有可原。

顿悟自性的道理以后,「犹有旷劫习气未能顿净」:你喜欢吃咸的,你喜欢吃酸的,这是你个性呀,什么叫个性?是你无始劫以来所熏习的习惯,这些都是不正当的,原来一味平等,为什么你喜欢咸或者喜欢酸呢?味本来就是味,没有什么分别,因为你有分别心才有酸甜苦辣的感觉,所以自你坠落以来,无始劫养成很多的习气、毛病,你喜欢这样、喜欢那样,不喜欢那样、不喜欢这样,都是习气毛病,没有办法一下子把它弄清净。

「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告诉你,如何来清净移除你内心的这些现业流识,每一个念头就是一个业,每一个种子就是一个业源,你本来要去应的缘,本来你要随缘去受生、去还债、去讨债,在悟的时候整个都现出来了,有的人假借开悟的时候,去出生好几世了,也就是去还债,还了好几个,一下子你梦到出生做鱼,一下子又出生做兔子,..,虽然你脑筋清清楚楚你人在这里,但另外一个魂魄跑到六道里去出生做好多类众生,每一个种子都是要还的,因果历历不爽是要还的,你做了什么,坠落到什么,借这个机会去还,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但不要太当真了。

所以你业不能够控制得好,想要一下子顿净是没办法的,顿时不能净也要慢慢的能不随业流转,要转回来,怎么转?让你的心不要一直想那境界下去,就是这样来转。这样就是在修,你说不用修,但不用修之时,在管你内心的妄想就是在修啦,不要随你的妄想让它满足要做这做那的行为,这样就是在修了。

「不道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有一个法教你怎么修吗?没有!好像落地灰尘给你这样扫过去,它又飞扬起来的时候,再拿电风扇来吹,吹到屋外去,虽在屋外,无论怎么吹,它还是在,如果你让它慢慢沈静下来,或者这些灰尘不造成你的困扰,就是无所谓了。我讨厌灰尘,我讨厌它的起起伏伏,讨厌它这边飘、那边飘,连这些讨厌的心态都没有的话,灰尘就归灰尘了,真我是真我,有什么关系?

有没有净尽?这里写的净尽,好像要把它清除掉,把它倒掉,把它扫掉,不可能的,如这样全部扫掉的话,你阿赖耶识所种的种子,变成一片的空白了,进入了断灭外道的断灭理论。种子不会没有去,以前你杀了人,不管怎么修,那个影子还是在,那要修什么?

要修的就是说,这杀人的镜头出现在我脑筋里面的时候,我可以坦荡荡的,好像不是我杀的,好像在看电影情节一样,跟我无关,不痛不痒,这样你就是解脱了。那个因不会灭的,你不要想说:「我是不是把脑筋掏空了,我就真的清净悟道了。」不是的!是要学习面对过去的错误,能够坦荡荡的面对它,人家还没有来要债的时候,不要先自己吓死自己,当真的人家来要债的时候,还他一命就了。像禅宗二祖一样,迎头引白刃。禅宗二祖往世杀过人,达摩祖师传法给他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达摩祖师说为了不使后代众生诽谤正法,所以许二祖不去受这果报。照道理二祖不必再去受这个杀头的业运,但是他看开了,悟道了后,觅得传人,把棒子交给三祖以后,他就自己去应缘,结果刀子砍下去颈部时,血本来是红的,却变成白色的,喷出来的是白血。

所以一个悟道的人,不是去断因果,而是面对因果报应的时候,能坦荡荡的去承受,这就是解脱的智慧和魄力,不是怕死,不是逃避。很多人生病身病、心病就很在意,所以你要练得一身铜墙铁壁,怎么苦难都要坦荡荡去承受,就是「千万人吾往矣!」,这样你才有成为一个菩萨的份量,才可以当菩萨帮众生化解苦难。

教你修也没有一个方法来修,没有!「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因为素法身起时因很少接触佛法,慢慢听慢慢体会,这个时候要多去看经典,也有能力能了解经典了,哪一个人说的对,哪一个人说的不对,哪一个可是在胡说八道,你前后一对照就清清楚楚了。听一句话能触类旁通,听一法懂了以后,什么经典都是一样。譬如:《金刚经》来讲,它是般若智慧;《圆觉经》讲来只是角度不同,对象不同,但你了解后却都能懂,所以几位在苦战的同学,要多读经典,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也要让你从苦难中走出来,让你以后也能讲,能够依你看的经文,融会贯通以后才可能讲得出来,道理懂了,听了以后,你能够去了解深一层的道理,再从心地里面去印证,原来是这样、是那样。

讲五阴魔相,你有没有这些魔相?「有」是个善境界,怎么度过去呢?好久以前有位大学生,一提问题就提十几个,这就是妄想一大堆,如此不大适合修行,也可以反应出,很多时下的青年大概都是这种心态,不懂又喜欢问。在修行来讲,常常发问是会被打的,一个心常常胡思乱想,怎么修行呢?但是他也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他说:「你讲五阴魔相,这五阴修行有没有次地,我能不能先破想阴、破行阴,再回过来破色阴、受阴呢?」那一位会解答?举手看看!帮他解答。都没有半个呀!这就是没有实证的功夫,他是有点境界,他也可以感觉阴神、鬼神,也可以知道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要讲他色身破了没有,是有点样子,但不能跟他肯定。

所谓色身破就是你可以感知天地之间,不是只有人,还有诸佛、菩萨、鬼神众生,你可以感觉这个人的心地好不好、坏不坏,有这样的现象,可说色身就是破了;色身破了跟你修得好不好,没有直接的关系。要谈感知诸多现象,这些外道人一大堆,你走出去百个可以碰到两、三个,精神病院大概都是这样的人,他不是自称菩萨再来,就是诸佛化身,三太子下凡,它们都是有这个能力,可惜心智被鬼神蒙灭、被破坏了,除非能走出来,不然要沦坠的。

要怎么度过去呢?要先让色身破才可以修心,现在讲的是色身破了以后悟得本,如何来修心呢?这里没有分得很详细,感情领纳作用归入在修心,《楞严经》就有分别了,第一破色身,第二是破你的忧、喜、苦、乐,七情六欲的觉受,如果这两个都不能通过,很有着魔的机会。如果这两个都斩断了,六亲不认,心像顽石一样,没有一点点缝罅可以被外在的感情、亲情、..,什么境相渗透到心里面来,到这样你才可开始修内心-想阴魔境。

现在你对外境,这个看不顺眼,那个看了要讲几句话,怎么样好,怎样不好,人对外境都还没修好,怎么来修内心!因为你心都还往外放,所以色身、觉受这两个是对外境的感受,如何拔除你对这些境缘的执着,完成了以后才能修内心。

内心怎么有想?像梦中一样,梦中怎么会有那个种子?阿赖耶识的种子无量无边,那个种子起现行的时候,第六意识执着它的话,梦中独头就现了,缘就起了,阶段性的,你可以体会那一个人出现在你梦中的那个时段,此等跟你都有缘,有缘也不太在意,缘就是缘,这一生要求解脱,你为什么要跟他扯因缘呢?为什么不能让心把那个缘转掉呢?让你自在、超越,所以先修外境再修内心。

妄想灭了,再修潜意识那个神通力,了知因缘果报的种子,那是行阴魔相,为什么我们这一班讲到行阴魔相就讲不下去了,因离实证的境界太遥远了。证到行阴灭的行者就有宿命通了,八万大劫五亿多年前、后的众生,每一个人的因缘果报都要能清楚,这能力离我们太遥远了吧!末法时期谁可以修到这样,但这也只是阿罗汉境界而已,不是很高不可攀的。如果你有心,好好辞掉工作,出家也好,不出家也好,到深山里面去好好用功,闻理深妙懂了,也可以好好去用功。现在这种脱离社会的人越来越少,想想!目前的生活多好呀!天天醉生梦死不是很不错吗?

「闻理深妙,心自圆明。」---慢慢的经书读多了,道理懂多了,你自然心就自行圆明,圆满你的菩提自性,让你的心开始发光,不随你的烦恼转,因为已把法相搞得清清楚楚了,不随外境转,外境谁在搞什么,你都能坦荡荡的不受他左右,他搞他的吧!你还是你,你心发光不灭,所以就不会随境来转。

「不居惑地」:还有什么可迷糊的,迷糊是他在迷糊,他害人也好,他要有所居心也好,人家不随他起哄的,也不随他的心转的,因为回到自性清净的话,你可以现十方虚空因缘,体性自然清净,自然自在,怎么会有迷惑的时候,没有!心圆明以后不会迷惑,知法清清楚楚的,虽称不了大圆镜智,但已能圆明自性了。

「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你体会很多境界、佛理,在你内心起起伏伏、生生灭灭,见到这个境界,你的内心起了一个什么法跟它相应,把它摆平了,甚至于你心中动都不动。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在那个时候心起法来时,不好的压抑下去,好的让它起起伏伏、生生灭灭而不着。

那位同学问的问题也有蛮不错的,我看不错的就跟他回答,看他胡说八道的就不理他。他还问了一个问题:我修行(他很少问佛法,但是他自己会乱搞)现在有妄想习气,我警觉我有习气起时,怎么来断它呢?我断不掉它,所以就用一个念头说:「我以后会好一点,我以后会把这习气改好的,这样好不好呢?我这样发心,是不是有个『我』的执着在呢?」举个例子,经典上世尊叫菩萨要发愿我当..,他把这个「我」看进去了,认为这个「我」就是我的执着,天天念我得怎么样,我..,那不是加深「我」的意念吗?这都是妄想,你心中无我的话,讲了一万次的「我」,还是没有我呀!

你心中说没「我」,但是看到「我」这字就害怕,表示你对「我」字还很重视,这个道理很浅显,他搞不懂就问了:世尊告诉菩萨发愿的时候我当怎样..,提这个「我」字不是加重我的执着吗?现在告诉你自己说:我会好一点,脾气会灭一点,这样跟我讲「我」的印象会不会更突显呢?他很怕这个「我」字,这些讲起来都是妄想,白担心了,如果是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本自清净,我管你的,那就没有了,你有没有回到本,没有悟得本,悟得本这些都是枝枝节节的末,末还没有灭,就让它不灭嘛!有一天它会灭的。我就针对这个问题,举了五个修行人境界的层次跟他解说。

第一个无上心法,面对一切法、境界,如如不动,感知而不迷惑,居于不惑地。是果地菩萨没话讲,坦荡荡的不随境转的。

第二层次是感知了,但是转不了,就用很大的力量去转,那也不错,已经有感知,我起念不对,感知我这个毛病不对,那我怎么修?无始劫以来的习气还在,所以要修呀!

第三层次是感知转不了,转不了就呼口号,要把你经典所学的背一背、念一念,安慰他(自己)一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所有相都是假的,那还要相信它干嘛呢?你不要伤心、不要..。

第四种是怨亲债主搞得你进去的,他也有灵知灵觉,偏偏看不清楚,没有悟得本嘛!所以智慧不具足,这种人只有求菩萨保佑,礼佛、拜忏,求菩萨灭他的业障,能够这样,慢慢怨亲债主不在里面搅和,你也可以比较有理智来分析事情。如果有怨亲债主在跟你心相通,跟你搅在一起,然后制造一些境界给你身不通,身体很痛苦,你天天都在搞这些,迷迷糊糊的;所以本来没有很强定力的,就不会有很锐利的智慧现出来。如果障碍拔除、排除了,或让它们有所成就,所谓成就,就是归于善趣去了,让它升天去吧!让它投胎去吧!去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因它没有修呀!能够上欲界天就很不错了,或者再出生做人吧!多去参加法会把它超渡,让它出生做人或者是往生天上。在没有人搞鬼的情形下,你自己就会慢慢熏习,然后就可以闻理深妙,自心清净,也是可以走出来的。

第五个就像上述同学一样,他知道但做不到,做不到就鼓励它、安慰它、苛责它,看你现什么心态?如果是害人的心就要骂它,你怎么可以有害人的心!你气不够他,就要诅咒他死,你怎么可以有这种心态呢?你瞋心怎么这么重呢?就是他很无礼、很迕逆,他把你整得很受不了,即使这样你也不能有害心!你不能说我学了一个法,我就要诅咒他死,我要把他害死,或像时下外道人写个符咒或做个草人把它钉住,这个心怎么可以起呢?表示你害心的毛病太重了。

修行人不是没有办法,我也懂一些方法,我也可以让你生病,让你怎么样..,但是我不能有这种心态,我要修忍辱法,所以当瞋心要起来的时候,我就要警觉了,哦!原来我的瞋心还这么重呀!我还想害人,这跟魔有什么不一样呢?所以我还有魔的种子在,不拔除怎么行,贪心、怀疑心、傲慢心、..等等的这些只要起心动念,你要警觉,能骂它就骂,如果觉得很委屈,你就安慰它!算了吧!放下吧!过两、三天再来看看,过两、三天就没事了,当下骗骗它,过了就好了。

佛法不是在于高深不高深,而是在于当下能不能安住你的心,我说很简单的「放下」两个字,「放下」是不是佛法?说佛法又好像那么通俗,你应该讲说「不执着」!「进入空性」的呀!讲一些冠冕堂皇的名相就显得有佛法的味道?

其实「放下」也是一样,随它去吧!你在挂碍一件事情,那件事也许会死人,也许天会塌下来,也许..,那你感知了以后就开始担心,你如果说:「随它去吧!该死的就死,该活就活,管他的!」唉!也没事呀!此同学他说我以后习气会改,会好一点,..,那是半疏导、半安慰,我知道我的习气不好,他如果有智慧的话,这个习气是熏习而来的,现在不能转、不能灭有什么关系呢?

有个公案其参问者名叫绍卿的,记得吗?绍卿悟道以后,有一天傍晚,跟师父出去寺庙旁边走动走动,那时看到芋叶很大,露珠刚好集结在叶子上面,亮晶晶的,然后加上夜光、星星照到那个水珠的时候,风又一吹,芋叶就摇动,水珠就摇晃,这个情景绍卿一看就吓坏了,为什么?他看到那个境界会怕,在夜晚的时候,那个水珠晃来晃去的,他会怕!他告诉师父说:「绍卿甚为怕怖!」他心里非常害怕,禅师就告诉他:「自家里面的东西怕怖什么?」芋头是种在我们寺庙里面,寺院里面的事事物物,每一个人都很清清楚楚,这里种一颗树、那里种一颗花丛,你也很清楚,怕什么?

此公案的意思是在讲什么呢?一个开悟的人,内心悟得本,本来菩提自性存在,但是你另一面龌龊的心、乱七八糟的心一大堆,这个也是你里面的东西,你要不要爱它?虽然不至于珍惜不放,但现在有的话,也不必那么害怕,好像没有把它拿掉就很不舒服,也不必怕得这样子吧!自己屋里的东西怕什么?善恶俱足,都是你心里的东西,知道就好了,以后要把它慢慢拿掉,现在拿不掉也不要紧张,你一排斥它,就会变成另一种烦恼,你的习气不是一下就可以拿掉,所以安慰它,随它去!以后再来吧!

「此乃得上座披衣自解作活计」:因为以前造业像穿衣服一样,一件一件的自己穿上去,现在己经知道了,闻理深妙悟得本,我要怎么修?不修还有很多的妄想习气,要修!那怎么修?也无所修,修到你的心清净就是修呀!所以刚刚讲的不如意的习气毛病要拿掉,拿掉是要一件一件的拿耶!不是整个一把丢出去就算了,是一个一个来,还有新种的种子,要千百次的磨练才能净尽、无着。

譬如说你瞋心很重的话,天天跟另一半吵架,现在在修行,怎么可以吵架呢?不行!但因为看到他就讨厌,不管他做什么事情,不顺眼就骂,现在修行了,不能这样,慢慢修,修了几年以后,他要怎么做,随便他了!看是看了,虽然不如我意,我们为什么那么注重人家一定要跟你一样呢?做法不一样你就很痛苦。

今天班长没来上课,班长他太太满有智慧的,有一次她讲一个故事,我印象很深刻。「她有一朋友出家当沙弥尼,女孩子在道场当沙弥尼都要扫道场,扫地在她的观念里,就是从里边那角落扫到外边来,再用畚箕把它装进去。有一天领班看到她这样扫法,就说:『妳怎么从那边扫呢?过来!从这边扫过去。』哇!这下跟我的想法、观念都不对了,那里有人这样子扫法呢?应该从里面扫出来,现在叫我从这里扫过去,不听也不行,听了心里就很不舒服,所以一边扫,一边嘀咕。之后很难过,越想越痛苦,最后整晚都睡不着。自己想还是回家去吧!出家那么痛苦!」

后来打电话跟班长太太讲起这件事,她就说:「妳怎么这么笨!这边扫过来跟那边扫过来不就都一样吗?你管它的,从那边扫过来也可以,为什么要执着以前习惯从那边扫出来才痛快呢?」这沙弥尼觉得也对,我为什么要执着心那么重,转个边就好了,不是吗?不然连一个扫地的方式就可让人还俗哩。生活上的习惯养成了以后不这样就不痛快,你修行就是在修这些。

修什么?修得可以背《楞严经》、《金刚经》、..经,或是修得身体气很多,很多也没有用,心没有打开,就没有用,没有办法打开你的心结,还是没有用的,所以都是要上座你自解做活计,既然以前造业是一件一件像穿衣服一样的穿上去,现在要解了,那就要一件一件的解下,自己去一个一个的把它拿掉。

「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如果你从真正最精粹的无上心法进去的话,你悟得本,理地空性现,不管它应什么缘,不管它对外境怎么去弄,它能不受一尘,一丝一毫的微尘沾不上它,就像我们说修行要用无为法,你说偶而用用有为法,就会觉得很罪恶,不应该用有为法。也不必这样,因为实际理它也不沾一尘,我用有为法,用了以后放下,有没有用法?没有呀!我没有用呀!这个就是说你懂得悟得本的话,有为、无为,自然而不在意,所以从理地观你自己体性的话,它能不受一丝一毫的微尘。

「万门行中不拾一法」:不必说这个我要,那个我不要,像禅宗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祖师大德常常跟徒弟打架,修行怎么可以打架呢?棒喝!他们打架就是在教化,他心地有没有在打架?就像你教你的小孩一样,你心里面清清楚楚的,但是你嘴巴骂得好大声,脸也不是很好看,棍子一拿起就打,那是在教化,但是内心那个坦荡荡的我是不动的。

所以你随缘而出,要度化你的同事也好,与同事也可以常常发生吵架,或者是朋友也会争吵,学禅的人就是能率性而起法,不故意跟你吵架,但是因缘成熟时要吵,也不必掉头就走,说我在修行怎么可以跟你吵呢?也不必这样子,为什么?因为因缘成熟刚好要假借这个吵架来教化他,吵完了问题才开始,不是吵架那当下。你会吵的话,很有意思的,几位功夫比较好的,吵完以后对方的影像一直在你脑筋里面现,其实他的另一个神我被你抓住了,你不能说:「我抓住你好好修理你。」不是!抓住他以后用我的空性加持给他,让他安详,他那边在气头上,也许心在颤抖,但是你心空荡荡发出去的信息,让他得到安详,把他的瞋心灭了一大半了。

禅宗祖师大德很少讲话,他是用心在度化众生,所以他不怕打架、不怕吵,他可以打完了后说:「好了,不要打了,喝茶去吧!」说什么也要有这种自在,所以你会观因缘的话,吵架也是必然的。那不会吵架的人是什么样子?吵完以后心有千千结,越吵就越绑住,越绑就越紧,越紧就越死了,这就是凡夫,因为他不会吵架。

每一个祖师大德处顺逆境都很自在,我们要学习那种自在,你看他万门行中不舍一法,不是说只有用好的法,有时候你看起来不是修行人用的法,他也会用的,为什么?他自在,悟得本的话,他不会真的跟你吵,吵架只是一个表象,是一个度你的方法,已经当禅师了,还真的会跟你吵架,那心就不清净了。因为假借这个吵架来虏获你另一个神我。但你如果被坏人抓去的话,那就很很惨!给圣人抓去的话,回来后你就脾气少一点,心清净一点。给外道抓去的话,他不是用心抓你,但他可以用草人、划个符,在你心脏钉个大头钉,你就会常常心脏痛、气不顺、不舒服。

所以还没有境界就少抛头露面,如果碰到外道,听说你行,他会不服气的!就要来考你。元音老上师大概常被这些人考,说他有没有神通什么的,所以他在演讲中曾提说,修得好不好,有没有开悟是自家的事,何用你来考!

所以有为、无为要搞清楚,理地不受一尘是你的体性,本来清净。在万门行中不逃避,一方面不清净,一方面我该用法就用,清净也好,不该用也好,这些有为法用完就放下,这要去学习的。

「若也单刀趣入,则凡圣情尽」:修到圣人的境界,圣人是悟入体空,是没有烦恼,此时还执着空,不想讲话,不想动心,那种样子是很舒服,如果你还执着这种圣境的话,那你还是走到一半;所以不必要执着圣境,圣境很舒服,一个人不想讲话,看到事情都无所谓,连饭也不想吃,连耳朵、眼睛听到、看到都不想反应,回到本来的样子就像这样。所以真正悟入空要有这些体会,这个体会越是长久的话,你的定力才会越来越大。如果你处在这种阶段的时间很短,你就马上回凡的话,脚根还没站稳,之后小事可以看得开,大事就看不开了,大事你没有那种魄力,让你了了知觉的体会,悟了一切境界,你可以守住他、配合他,不必被境转,你没有那种智慧,也没有那种能耐,也没有那种定力。

什么叫「大逆境」?现在你夫妻都上班收入合起来也蛮高阶的,有一天夫妻两人都没头路(职业)了,哇!又给人家担保,倒了一千多万,钱也没有,头路也没有,什么都没有,如果又碰到灾病再来的话,那时候你自在不自在。看一看!这种大逆境能承受得了后,其他的「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都能看开了,那还有什么样逆境可打倒你呢?

你现在不是熬腿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哦!我熬过去了,就觉得我定力很不错,你看我的脚可以克服,稍稍的不如意,你就觉得我克服了,好像很不错,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什么定力!我们常常讲修行在逆境中去磨,这「逆境」是大逆境,逼得你走头无路的那种逆境的话,你能够像石头一样,没有缝隙让烦恼透入,那真的定力就来了。所以真的悟空的人就有这种力量,如果没到这个,你就没有到圣人的境界,就是没有解脱,那怕你身体破了,可以觉知灵敏,可以知未来,可以知过去,但这种都是没有用的。「那一个人在想我,要赶快打电话给他」,你都断不了此忆念,因缘感召不能悬绝,那你还是受胎去了,怎么解脱?很可怕的!

现在心跟心的纠缠你都断不了,怎么解脱呢?一个人的心怎么样,这个人心意想你,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断掉?没有!没有断掉是凡夫嘛!还是结缘嘛!不管结父母、儿女之缘,或是夫妻之缘,还是..缘,总是要来受生的,所以我们不能够把握自己,就是没有证到圣境,圣境是六亲不认,所谓六亲不认是去掉感情的牵扯,心的牵扯。

对众生的祈求,不是六亲不认的,倒是以方便、自在法,你说这样好吗?好!你说怎么上课?只要你提出来,你说不上课也好、上课也好,只要你敢提出来,那一位师父说不好的,一定随你们,随顺众生嘛!这才是修证到圣人的境界。

那凡夫境呢?永久住在圣境也不行,不能够把你的心圆融,所以要回到凡夫的境界,以前我在修行,认为容不下外在人、事、物的境界,所以我现在一直超越,超越!认为逃避到深山里面去,认为不见他们,我就解脱了,不是!现在要悟到空以后,要回过来突破,接受他们,我很清楚某甲、某乙的心怎么样,但我再回过来接受他们,不是这个不行就抛掉,那个也抛,不是的!要你心空以后再回过来接受芸芸众生,那个叫陈某某罪大恶极,你能看着他坏得也蛮可爱的,也不会一直恨他,大家说这个应该杀千刀的,杀千刀不够要杀万刀,你就是没有这种心态,虽然这个世界不太美丽,人的心太坏,但是你可以坦荡荡的来接受它,他们做这些行为都是业障、业力的牵扯,牵扯来牵扯去,你有这些见解的话,你才可以坦荡荡接纳芸芸众生,好人、坏人、不好不坏一大堆,都可以接受,这就是「回凡」。

「回凡」可以说一方面你有内心解脱的情操,慢慢的回到芸芸众生跟他们打成一片,慢慢潜移默化来度他们。圣人的境界、凡夫的境界,这时候要彻底解脱,一定要断掉,不能有这些圣境、凡情的执见。这里讲的是凡圣情尽,也不偏于圣境的智慧,也不偏于凡夫的境界,凡圣情尽,凡圣心都把它断掉。因为这里在讲解脱,要做到这个境界就要六亲不认,也不偏离修行那个高层次守住不放,也不逃避现实芸芸众生的境界,好!这边也好,那边也好,偏执的心态都把它灭掉,这时候真正体空会露出真常,佛性完全显露出来了。

什么叫「体露真常」?因为我们的体性有空、不空的两面,刚刚讲圣人要悟空,空的如来藏境,也有一个不空的如来藏境;在讲凡的境界,圣不执着入凡的时候,空有不二的境界就会现出来,你真正的佛性才会现,这时候就叫做「体露真常」。

真正的佛性是永远不灭的,这「空」、「有」都是由我们的空性而起,佛性它可以对「不空」的境界产生应缘,你可以以佛性应万种缘,清清楚楚不迷惑,也不会偏执于空。如果偏于空有什么好处?会断业的牵扯!刚刚讲的你悟到未来的、过去的,好像有那么一回事情,但是你没有把它空掉,你随业流转,有没有解脱?没有!现在我说我悟到了有这么一回事,我就把它转成没这回事情,也就是断业、业缘,所以我常讲的断业最厉害的经典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部经。当我体会真的,没有错!真的!我就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想,即见如来。」的经文,把真的转成虚幻不实在的,到最后真的没有了,这样才能解脱。不要说我觉得三天后要发生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就心慌意乱,就求神、求佛的保佑,不是这样!你体会好像有事,有事那心情放下,一放下入空的话,业越抓不到你,抓不到你,就转业了,没有了,三天以后没事了。

你如果天天感觉,每一次都是真的,而且不如意的事都是真的,那你要被打屁股了,你修什么佛法呀?哦!我感觉某某亲人三天后会发生车祸,真的发生了,你能够感觉,那你怎么不能够转它呢?还让它发生?你在搞什么?只会算命不能转命,那有什么用,我花一百块去给人算命就好了,那一年有刀光劫,那一年会出什么事,..。修行人最好能吃素,吃素可能还会转命!

你感知有什么用?转不了,真的发生了,不要以灵知灵觉真的发生为满足,那你太菜了,我们感觉的都不真实,没有一个事发生的。所以悟「空」是有其必然性的,悟到空的人才能转业、才能解脱,也不是说他不好,他第一步一定要走到这里,没有走到这里就是没有断业,无法转业之能力。

悟到我们的佛性—空有不二的道理,「常」是不变的空性,它是永恒不变的,如果现象界里面起一个法,那个法都是无常的。你生起一个念,那个念会不会灭?一定会灭,我们这世界会不会灭?会灭!为什么?因为法都是一样无常,世界也是一个法,法生起,成、住、坏、空这四劫,我念头起来就成,念头刚开始在进展的时候是住,念头没有了就灭,灭后入空。我们世界也是一样,世界开始阿赖耶识共业感召的时候“啪”的一下,地球开始冒出来、发热了,那时候很热,还没有人迹,慢慢「住」劫时就有人类、畜生类了。到最后缘尽了,要灭了,灭时就是空了。

证到空,一切法都是这样,所以只要有法、有相就是无常,不管怎么变,我们的体性、空性是永远不变。刚刚讲的「何其自性,本无生灭。」生灭法是有为法,是无常,我们有一个不生灭本来清净的,那个就是我们的佛性的空体。

所以凡圣情尽,体露真常,这是已经在讲到结尾最后了,你开始悟得本的时候,枝枝节节的习气毛病要修,修到最后入空,入空就解脱了,解脱但也不要一直守住这解脱的境界,要再回凡,但凡夫的情境也把它断尽。

「理事不二,即如如佛」:「理」是清净自在的体,「事」就是因缘假合而所成的现象法,住在空境你可能很容易接受,为什么?因为它是安详、无碍、..、空空如也的,那不是很好,但是因缘所产生的一切法,这事相呢?你也可以自在,那才真正的解脱,不是像这个磬在这里,你不碰它,它没有声音,它空空自在解脱,你敲它的话,就发出声音,觉得这声音很痛苦,那它就没有解脱,好在它是解脱了,因为它自性跟我们佛性一样,你敲它,它有反应,它不会觉得很痛苦的反应,它不会说你敲得我好痛,它没有这个错觉,它也有佛性,我们也要这样,我们也要悟到空的时候-自在,因缘所发生一切事情来时,我亦无碍、自在,这叫做理事不二。

不要喜欢圣境,不要喜欢凡夫的境界。凡夫情尽的话,要怎么来应对,都无所谓,这样是不是成佛呢?这就是佛性出现了。沩山灵佑禅师是很有修证的,教导很多徒弟成就,懂得他前面讲的话,他把修行开悟以后的现象都讲出来,怎么走,走到最后怎么样,讲得清清楚楚的。我们每天讲的都是在重复这些,不管那一段经文,不管那一段祖师大德讲的话,都在讲同一件事,只是度化对象不同,语言不同而已。

( 88 11 21 日 讲于 法尔 )


[ 修心法门 ] [ 修行法门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