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习禅修者从观呼吸守意即能得大利
一、前言
一个初发心欲修行者,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若不是好高鹜远,常想花点短时间就要得大果利。不然就是意志力不足,半途而废。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禅修是急不得的,若急就章就会为魑魅、魍魉、诸魔所趁。若能保持一个平常心,天天长时间打坐,尤其是出家众大德僧,没有成就前不宜作杂事、弘法事,应该专心正意于禅修,仅要信心、专心、恒心,每天有十几小时的禅修,即当能得大果利。
北传禅法是习惯用双盘跏趺坐,或用单盘盘腿而坐,没有从小训练起者,常要学打坐而与此腿过意不去,极力想把它调伏,所以常受其苦无量。而南传禅修是世尊所教导的法门,脚是可随意而坐,就如南传侧坐法,之后仅要多作呼吸观,就能依此进入身体与心理的十六种变化中。
北传藏教有《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T602),其中有谈到如何数息,初行者久坐无利都败在呼吸上,因打坐到有点境界时,即停止呼吸或忘记呼吸,所以久久不能更有进展,有人如此即过一、二十年者,若有缘经人一提醒,要如何管住此呼吸不放,最后终于能感觉出身体真有炁也。坐禅法大乘经典着重于数息法,且看《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T602)云:「一不数二,二不数一。一数二者,谓数一息未竟便言二,是为一数二,如是为过精进。二数一者,谓息已入二甫言一,是为二数一,如是为不及精进。从三至四、五至六、七至八、九至十,各自有分部,当分别所属。在一数一,在二数二,是为法行,便堕(入)精进也。」若初学者能如此用功,假以时日即能得真气发起。亦云:行数息亦为行三十七品经,问何以故为行三十七品经?该经有简略说明,请自详阅。
该经亦有提到修数息观者,能有十六殊胜境界,经云:「何等为十六胜。(1)实时自知 喘息长。(2)即自知喘息短。(3)即自知喘息动身。(4)即自知喘息微。(5)即自知喘息快。(6)即自知喘息不快。(7)即自知喘息止。(8)即自知喘息不止。(9)即自知喘息欢心。(10)即自知喘息不欢心。(11)即自知内心念万物已去不可复得喘息自知。(12)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13)弃捐所思喘息自知。(14)不弃捐所思喘息自知。(15)放弃躯命,喘息自知。(16)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是为十六实时自知也。」此境界已阐述于《佛门禅修与色身功用行》一书中,供初学禅修者参阅。
现今见有北南传二合一台湾人比丘Ven. Bhikkhu Santagavesaka(觅寂比库),此大德僧经研读巴利文有成,把小乘法修行者,从呼吸间得到法益之经典翻译出来,该经翻译被称为《呼吸念经》,其中世尊亦提到呼吸间能得十六大果利,然后阐述进一步入三十七道品中经历一番的情形,如此看来南北经典并无有差异,值得大家参阅。因本经翻译比较适合近代人阅读,所以底下摘录供网友参阅。该翻译者把「比丘」(梵文)翻译成「比库」(巴利文),为有别于北传比丘大德僧,因为怕读者不习惯,经文中还是把「比库」改成「比丘」,以适合大家阅读习惯,特此声明。
二、《呼吸念经》节录
(一)十六殊胜境界
契经云:「诸比丘,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者,有大果、大利益。
诸比丘,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者,则能圆满四念处;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者,则能圆满七觉支;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者,则能圆满明(与)解脱。
然而,诸比丘,如何修习、如何多作〔修习〕呼吸念而有大果、大利益呢?
诸比丘,在此有比丘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
(1)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
(2)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3)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
(4)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
(5)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
(6)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
(7)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
(8)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
(9)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
(10)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
(11)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
(12)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
(13)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
(14)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
(15)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
(16)他学:「我将观舍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舍遣而呼气」。
诸比丘,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者,则有大果、大利益。
(二)、入四念处
然而,诸比丘,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而能圆满四念处呢?
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比丘在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在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当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当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诸比丘,那时比丘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诸比丘,这是我所説在诸身中的一种身,这即是呼吸。因此,诸比丘,那时比丘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比丘-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诸比丘,那时比丘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诸比丘,这是我所説在诸受中的一种受,这即是对诸呼吸善地作意。因此,诸比丘,那时比丘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比丘-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诸比丘,那时比丘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诸比丘,我不説忘念(和)不正知,是呼吸念的修习者。因此,诸比丘,那时比丘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比丘-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舍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舍遣而呼气」。诸比丘,那时比丘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当他以慧观见所断的贪、忧后,(他的心倾向于)完全地(中)舍。因此,诸比丘,那时比丘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诸比丘,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者,则能圆满四念处。
(三)入七觉支
然而,诸比丘,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而能圆满七觉支呢?
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比丘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丘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丘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丘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丘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丘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丘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丘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丘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丘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舍。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舍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舍觉支;当比丘在修习舍觉支时,(该)比丘的舍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比丘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丘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丘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丘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丘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丘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丘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丘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丘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丘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舍。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舍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舍觉支;当比丘在修习舍觉支时,﹙该﹚比丘的舍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比丘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丘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丘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丘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丘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丘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丘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丘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丘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丘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舍。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舍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舍觉支;当比丘在修习舍觉支时,﹙该﹚比丘的舍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比丘)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丘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丘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丘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丘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丘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丘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丘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丘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丘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丘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舍。诸比丘,凡在任何之时,当比丘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舍时,(该)比丘已开始有了舍觉支;当比丘在修习舍觉支时,(该)比丘的舍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丘,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则能圆满七觉支。
(四)终得心发明证解脱
然而,诸比丘,如何修习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而能圆满明(与)解脱呢?
诸比丘,在此,当比丘在修习念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舍遣。(当比丘)在修习择法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舍遣。当比丘在)修习精进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舍遣。当比丘在)修习喜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舍遣。当比丘在)修习轻安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舍遣。当比丘在)修习定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舍遣。当比丘在)修习舍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舍遣。
诸比丘,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则能圆满明(与)解脱。
世尊说这(话后),那些比丘愉悦,对世尊所说(的话)欢喜。」
三、呼吸数息间得十六种殊胜境界(录自法尔网文)
初习行者得数息时,久而久之,自知依安般守意法门,令得止意。故《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云:「数息能除两恶,获得十六种殊胜境界。」两恶者即数息时失数及不及十息,是为恶。而十六种殊胜境界是行者修行过程中,身与心的种种变化,经云十六种身心的变化为1.自知喘息(呼吸)长,2.自知喘息短,3.自知喘息动身,4.自知喘息微,5.自知喘息快,6.自知喘息不快,7.自知喘息止,8.自知喘息不止,9.自知喘息欢心,10.自知喘息不欢心,11.自知内心妄念不实喘息自知,12.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13.弃捐所思喘息自知,14.不弃捐所思喘息自知,15.放弃躯命喘息自知,16.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
兹将其略解述如下,往后当详细说明。(注:详解已录于《佛门禅修与色身功用行》一书中,有意阅读者可来本中心索取。)
1.自知喘息(呼吸)长:因心缘息,心不散乱故,久之丹田成形,行者觉得似有一管,由喉头伸入小腹中,连结入丹田,此境成,息愈来愈长,行者可自知之。
2.自知喘息短:因小腹胞中(丹田)气弥漫小腹周围,而未入他经络,故行者呼吸,似球灌满气后,再进气有困难,故呼吸变为缓慢而短,行者可自知之。
3.自知喘息动身:因小腹拙火升起,内气转入奇经之脉,脉不通欲通之际,致身体震动,此乃意动之相,行者自知之。此时宜放松色身,告诫自己勿助其动,调整或缓慢呼吸,可突破此境。
4.自知喘息微:因部分经脉已通,内气前行似无阻碍,呼吸绵绵可进入微细似有若无之境界,行者自知之。
5.自知喘息快:当呼吸入微时,气随循经脉前行,遇未通待通之经穴(尤以心轮为甚),因内聚气不足,气壅不前,当引发快喘息以调适,惟喘息快非正常,行者自知之。
6.自知喘息不快:行者逢喘息快时,宜意守小腹,放慢呼吸或暂闭气数十秒,放松色身,待呼吸能恢复顺畅后,微闭息即可突破穴道,随着呼吸又进入正常速度,行者自知之。
7.自知喘息止:行者数息得定后,全身充满内气,再引入丝微外气,即可转成无量内气,短暂间不须再呼吸,故喘息止,行者自知之。
8.自知喘息不止:待有新经穴脉络开引,内气形成不具足,当再诱发呼吸以补其气,故至此境界息止,息不止,交互功用,行者自知之。
9.自知喘息欢心:行者数息、随息得定,突破色身束缚,入心之觉受,因息止,定生故,心生欢喜(喜受),行者自知之。诸法本幻有,何喜之有。
10.自知喘息不欢心:行者数息、随息得定,入心之觉受,因内气入头部甚深部位,诱发根本烦恼起故,心生不欢喜(忧受),行者自知之。惟知一切法均妄而不实,何烦恼之有。
11.自知内心妄念不实喘息自知:行者内气,入头部甚深部位(禅宗谓黑漆桶),引发诸多妄念,谓自心现妄想之相,经真心实相鉴照,均非实有,行者自知之。
12.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行者内心自现妄念息而不生,末那意识审慎思量心不起,令内心脱黏内尘影事,无所复着,行者自知之。
13.弃捐所思喘息自知:行者已知诸法无常,知心本寂,捐弃一切思想,让心大死一番,让禅定力坚固,行者自知之。
14.不弃捐所思喘息自知:诸法无常,本因缘而生,缘灭法灭,如是认知,不再厌恶而弃心之所思,世间森罗万象,坐观成败,行者自知之。
15.放弃躯命喘息自知:色身依靠喘息而生,识神执此五根,息才可以继。一口气不来,识神离躯体,是谓命尽,如何在命终时舍命,行者自知之。
16.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生死事已知,道业已成,空体寂灭已知,若此逃避,是谓自了汉,有违世尊再造之恩德,为继佛慧命、利益群生,当发菩提心,不放弃躯命,广作佛事,最后才能圆满菩提,行者自知之。
四、结语
人要活命是依风大,修行要有成还是这风大,此在前引用的《正法念处经》身念处品已充分阐述了风大对于身体的影响。现在以下列该经文中内观脉流之现象来作结束,下面经文中所谓脉流者,还是风大所主导。
《正法念处经》身念处品云:「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其身中几脉常流,饮食消化。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其身中有十三脉。若脉流注,令身肥悦。譬如槹汲水,流注溉灌,令其增长。身脉溉灌,亦复如是。何等十三?一名命流脉,二名随顺流脉,三名水流脉,四名汗流脉,五名尿流脉,六名粪流脉,七名十流脉,八名汁流脉,九名肉流脉,十名脂流脉,十一名骨流脉,十二名髓流脉,十三名精流脉。观流脉已,如实知身。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如彼流脉,与谁为本,令身肥悦。复有诸虫,处处遍行。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命流脉,心为其本。随顺流脉,两脇为本。水流脉者,生脏腭心以为根本。汗流脉者,毛根及脂以为根本。尿流脉者,根胞为本。粪流脉者,熟藏下门为本。十流脉者,咽喉及心以为其本。汁流脉者,肺为其本。肉脂流脉者,筋皮为本。骨流脉者,一切续节为本。髓精流脉者,卵及身根为本。如是行者,观流脉已,如实知身。」(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