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大乘名相篇


七妙非妙法 

七妙法

七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信、二慚、三愧、四精進、五念、六定、七慧。云何信?答: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已忍樂,當忍樂,現忍樂心清淨,是名信。云何慚?答:諸慚慚性,乃至廣說是名慚。云何愧?答:諸愧愧性,乃至廣說是名愧。云何精進?答:諸非下精進性,乃至廣說是名精進。云何念?答: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是名念。云何定?答:諸心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云何慧?答:於如理所引簡擇覺,為如理所引,於不如理所引簡擇覺,為不如理所引,是名慧。如是七種名為妙法。問:何緣是七名為妙法?答:妙謂善士,此是彼法故名妙法,謂此諸法唯善士邊可獲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現有故,說是七名為妙法。

另一種說法,七妙法梵語 sapta sat-purusa-dharmāh。據《北本涅槃經》卷十五梵行品載,佛於涅槃會上,告諸菩薩,住於大乘,知七善法,稱為具足梵行。七知即:

()知法,知十二部經能詮之法。乃知悉經中所說之法,即了解能詮之教法有十二部經之別。

()知義,知經中一切文字語言所詮之義理。乃分別說法所表詮之義理,於文字不壅塞。

()知時,知可修寂靜、精進、捨定、供養佛師、布施、忍辱、般若等之時。知時,乃知悉適合修行之時宜,即適宜修止時修止,適宜修觀時修觀,乃至語默誦授皆適時而行。

()知足,於飲食、衣、藥、行、住、坐、臥等,知所止足。即知節、知量。乃知悉飲食、衣服、行、住、坐、臥等之節量。

()知自,知悉自己之戒、多聞、慧、正念、善行等。即知己。即了知自己之德多少,信戒聞施,乃至族姓、辯才等之分。

()知眾,知分別剎利、婆羅門、居士、沙門之眾,而為應機之說法問答。乃知悉集會大眾之族姓、身分等差別,而決定如何對機說法。

()知人尊卑,知信者與不信者之別,又知自度與他度之尊卑。即知人勝如,又作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乃知眾人德行之優劣。

七非妙法

七非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不信、二無慚、三無愧、四懈怠、五失念、六不定、七惡慧。

云何不信?答:諸不信、不信性,不現前信性,不隨順、不印可,不已忍樂,不當忍樂,不現忍樂心不清淨,是名不信。

云何無慚?答:諸無慚,乃至廣說,是名無慚。

云何無愧?答:諸無愧,乃至廣說,是名無愧。

云何懈怠?答:諸下精進性,劣精進性,怯精進性,懼精進性。廣說乃至,心懈怠、懈怠性,心不勇悍、不勇悍性,是名懈怠。

云何失念?答:諸空念性、虛念性、失念性、心外念性,是名失念。

云何不定?答:心散亂性。云何心散亂性?答:諸心散性,若心亂性、心躁擾性,心流蕩性、不一境性,不安住性,是名心散亂性。

何惡慧?答:於不如理所引擇,執為如理所引。於如理所引擇,執為不如理所引,是名惡慧。

如是七種名非妙法。問:何緣是七名非妙法?答:非妙謂非善士,此是彼法名非妙法。謂此諸法非善士邊可獲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現有故,說是七名非妙法。

《異門足論》云:復有七非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不知法。二不知義。三不知時。四不知量。五不自知。六不知眾。七不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不知法者,謂不了知如來教法,謂契經、應誦、記說、伽他、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是名不知法。不知義者,謂不了知彼彼語義,謂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是名不知義。不知時者,謂不了知是時非時,謂此時應修止相,此時應修舉相,此時應修捨相等,是名不知時。不知量者,謂不了知種種分量,謂所飲、所食、所嘗、所噉,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睡、若覺、若語、若默,若解勞悶等所有分量,是名不知量。不自知者,謂不了知自德多少,謂自所有若信若戒,若聞、若捨、若慧、若教,若證、若念、若族姓、若辯才等,是名不自知。不知眾者,謂不了知眾會勝劣,謂此是剎帝利眾,此是婆羅門眾,此是長者眾,此是居士眾,此是沙門眾,此是外道眾。我於此中應如是行,應如是住,應如是坐,應如是語,應如是默等,是名不知眾。不知補特伽羅(pudgala,人)有勝有劣者,謂不了知補特伽羅德行勝劣,謂如是如是補特伽羅,有如是如是德行,或勝或劣,是名不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

如是七種名非妙法。問:何緣是七名非妙法?答:非妙謂非善士,此是彼法名非妙法,謂此諸法非善士邊可獲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現有故,說是七名非妙法。

  ***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