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名相篇

法爾禪修中心 善祥比丘(俗名張玄祥)撰 


如來智印

如來智印從修三摩地(samādhi)、三摩鉢提(samāpatti)而得,菩薩住三摩地,得佛智慧,心無動轉,以無動心,了悟諸法,終得三摩鉢提。《大乘密嚴經》云:「阿賴耶識雖與能熏及諸心法,乃至一切染淨種子而同止住,性恒明潔。如來種姓應知亦然,定不定別體常清淨。」

何為智印?出世智道,是名為印。智印有五,一者羊乘行,二者象乘行,三者月日神通乘行,四者聲聞神通乘行,五者如來神通乘行。所乘強劣,有定不定入,聖說定入、說不定入,言中義理如是!如已決定名印,究竟者是住如來智印,不必定而入智印。是故修習後三菩薩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無上智道,得如來智印。

般若流支尊聖所翻有經名《不必定入定入印經》,意為不必定入定入印,是為如來智印。所以此經譯名,是說不必入定即能住於定中(入定)與時時具出世智(入印),是為真實如來智印。三藏法師義淨尊聖譯者同經異名是為《入定不定印經》,係依所修境界來譯名,入定而住智印是會再退轉,所以是初二種菩薩所修,就是得智印亦當有退轉,不定而得智印,菩提智堅固得不退轉,最後當得如來智印。《入定不定印經》者,此明退不退之心,前二後三,雖有遲速,如來設教,同趣菩提。

經云:不來不去即如來,當體即住智印,緣起不假造作,亦時於無感中,隨時隨緣入世間智利益眾生,即名如來智印。是故如來智印者於《諸佛慧法身經》、《諸佛法身經》,又稱《如來智印經》中如來佛所宣說。

後世菩薩如何得此一切智智?《入定不定印經》云:「妙吉祥!若善男子、善女人,造立十方一切世界微塵數寺,供養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獨覺,其僧房舍皆以閻浮檀金之所成就,以電燈末尼寶而為莊校,一切光寶以為階陛,末尼真珠眾寶瓔珞以為嚴飾,幢蓋繒幡處處懸列,如意珠王寶網鈴鐸以為其帳,龍護栴檀以為香泥用塗其地,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蘇末那華、嗢鉢羅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婆利沙華、咀羅尼華、瞿咀羅尼華、跋羅華、蘇健地華,如是等諸上妙華而為散布,以天妙衣天百味食而供養之,乃至恒河沙劫如是供養。」            

以上所造功德是大,但不如禮敬、讚嘆諸佛功德,故經云:「若復有人得聞佛名,若一切智名,若世間主名,若觀形像乃至經卷所有畫像,其福勝彼無量無數。何況有人合十指爪而為恭敬,其福勝彼無量無數。況復以諸燈明香華,乃至讚佛一相功德,其福轉勝,於當來世受大富樂,乃至到於一切智智。」   

禪宗所謂佛心印者何?禪宗行者認為,依語言文字無法表現之佛陀自內證,稱為佛心,其所證悟之真理,無相不得知,如用世間之印形決定不變,故稱為佛心印。不依文字即可見性,讓自己悟知自己之本性,佛佛相傳,不會移易故,稱為傳佛心印,有所傳者不真實耶,非佛心印,此即是如來智印。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