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名相篇

法爾禪修中心 善祥比丘(俗名張玄祥)撰 


梵天的天眼難窺自身,因未得法眼淨!

一、前言

梵天神之世間禪定得天眼,能見千世界卻不能見自己衣飾,即是見遠不見近,就是能見近不見自身,何以故未得法眼淨故,而欲得法眼淨者當持清淨戒毫釐不犯,如是持戒當得真正天眼、法眼淨,是具足無上智慧眼,能見一切賢聖,天地鬼神地獄更不用說了,當然亦能見自身及自身衣飾。

阿那律梵名 Aniruddha又作阿尼盧陀、阿 樓馱、阿難律、阿樓陀。意譯無滅、如意、無障、無貪、隨順義人、不爭有無。古代印度迦毘羅衛城之釋氏,佛陀之從弟、堂弟。佛陀成道後歸鄉,阿那律與阿難、難陀、優波離等,即於其時出家為佛弟子。出家後阿那律,嘗於佛說法中酣睡,為佛所呵責,遂立誓不眠,修道精進,而罹眼疾,至於失明。然以修行益進,心眼漸開,終成佛弟子中天眼第一,能見天上人間六道眾生。

如《增壹阿含經五戒品》中云,要得法眼淨者須要守清淨戒始得,當諸塵垢盡,就得法眼淨。能見釋、梵、四天王及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等等,當然亦能見千萬外世界。

 

二、守清淨戒得法眼淨天眼

《增壹阿含經五戒品》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那律在拘尸那竭國(Kuśinagara)本所生處。爾時,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便往至尊者阿那律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復以此偈歎阿那律曰:

「歸命人中上,眾人所敬奉;我等今不知,為依何等禪?」

爾時,有梵志名曰闍拔吒,是梵摩喻弟子。復至尊者阿那律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梵志問阿那律曰:「我昔在王宮生,未曾聞此自然之香,為有何人來至此間,為是天、龍、鬼神、人、非人乎?」

爾時,阿那律報梵志曰:「向者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來至我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復以此偈而歎我曰:

「『自歸人中上,眾人所敬奉;我等今不知,為依何等禪?』」

梵志問曰:「以何等故,我今不見其形?釋、梵、四天王為何所在?」

阿那律報曰:「以汝無有天眼故也,是故不見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及二十八大鬼神王。」

梵志問曰:「設我能得天眼者,見此釋、梵、四天王及二十八大鬼神王耶?」

阿那律報曰:「設當得天眼者,便能見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然復,梵志!此天眼者何足為奇!有梵天名曰千眼,彼見此千世界,如有眼之士,自手掌中觀其寶冠。此梵天亦如是,見此千世界無有罣礙,然此梵天不自見身所著衣服。」

梵志問曰:「何以故?千眼梵天不自見形所著服飾?」

阿那律曰:「以其彼天無有無上智慧眼故,故不自見己身所著服飾。」

梵志問曰:「設我得無上智慧眼者,見此身所著服飾不耶?」

阿那律曰:「若能得無上智慧眼者,則能見己形所著服飾。」

梵志問曰:「願尊與我說極妙之法,使得無上智慧之眼。」

阿那律曰:「汝有戒耶?」

梵志問曰:「云何名之為戒?」

阿那律曰:「不作眾惡,不犯非法。」

梵志報曰:「如此戒者,我堪奉持如此之戒。」

阿那律曰:「汝今,梵志!當持禁戒,無失毫釐,亦當除去憍慢之結,莫計吾我染著之想。」

時,梵志復問阿那律曰:「何者是吾?何者是我?何者是憍慢結?」

阿那律曰:「吾者是神識也,我者是形體之具也。於中起識生吾、我者,是名為憍慢結也。是故,梵志!當求方便,除此諸結。如是,梵志!當作是學。」

梵志即從座起,禮阿那律足,遶三匝而去。未至所在,於中道思惟此義,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有天昔與此梵志親友,知識梵志心中所得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彼天復往至尊者阿那律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即以此偈歎阿那律曰:

「梵志未至家,中道得道跡;垢盡法眼淨,無疑無猶豫。」

爾時,尊者阿那律復以偈告天曰:

「我先觀彼心,中間應道跡;彼人迦葉佛,曾聞此法教。」

爾時,尊者阿那律即其時離彼處,在人間遊,漸漸至舍衛國,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世尊具以法語告阿那律,阿那律受佛教已,便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弟子,得天眼第一者,所謂阿那律比丘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