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名相篇


永平寺七堂伽藍之佛法僧堂

七堂伽藍─具備七種主要堂宇之寺院。又稱悉堂伽藍。七,表示完整之義,是宇宙數字之最大數。寺院之諸堂表佛面之義,則七堂係指頂、鼻、口、兩眼、兩耳;或相當於人體之頭、心、陰、兩手、兩腳等。然未必只限於七堂,凡大寺皆具多種堂宇,如南海寄歸內法傳謂印度那爛陀精舍,有八院、三百房舍。又如我國五臺山之竹林寺有六院,大華嚴寺有十二院,此皆不侷於七堂之數。

【佛堂】安置佛、菩薩像之堂宇。又作佛殿、大雄寶殿、大殿等。印度稱佛堂為健陀俱胝(gandhakutī),意即香室、香臺、香殿,乃為尊佛,故但稱其住處,此與我國尊皇帝為陛下之理同。故知我國不稱香堂而直稱佛堂、佛殿,蓋有別於印度。此外,我國古代禪門中多不建佛殿,此係禪宗特殊用意,如百丈懷海於禪門規式中,不立佛殿,唯樹法堂,表佛祖親囑授,為當代之尊之意。又德山見性禪師凡住寺院,則拆除佛殿,獨存法堂。日本禪宗建築多仿我國宋代樣式,於法堂前方正面建立佛殿,再以廊連接二堂。

 【法堂】七堂伽藍之一。即禪林演布大法之堂。位於佛殿之後方,方丈之前方。相當於講堂,而「講」通於「講教」,為別於他宗,且示其教外別傳之宗旨,故於禪宗特稱為法堂。一般禪剎之法堂係模倣帝釋天之善法堂而建者。據禪苑清規載:「不立佛殿,唯搆法堂。」可知禪苑古來不存佛殿,只建法堂;後始於佛殿之後方建法堂;或於小寺院中,衍為佛殿、法堂兩者兼用。

 【僧堂】─指禪林中僧眾日常修禪起臥之堂舍。又稱雲堂、坐堂、選佛堂、聖僧堂、枯木堂。禪宗七堂伽藍之一。即凡於禪剎掛搭者,悉依戒臘而安排位次,舉凡坐禪,起臥、飲食,皆於此堂,係兼有古代僧房及食堂之功用。僧堂係禪寺最重要之場所,故對僧堂之位次及日常之進退行法,敕修、備用等諸清規,均有極嚴格之規定。

僧堂多建於寺之東側,隨堂之廣狹設四板、八板、十二板等床位。就四板之情形而言,中央為聖僧龕,安置聖僧像,聖僧像前、後方之左右各有床,前方稱為前堂,後方稱為後堂。於前堂兩側之床,稱為東北床、東南床,又稱首座板、西堂板;於後堂兩側之床,稱為西北床、西南床,又稱後堂板、立僧板。每床各安排五人,大眾之被位(坐位),由東北床之首座板,依戒臘次第排下,經由西北床、西南床,終至東南床之西堂板,更由北床移向南床。各床有板頭,稱為四板頭,即指坐首位者。又在聖僧龕之左右稱為出入板。東北床之首位,稱為前堂首座;後堂之首位,稱後堂首座。在僧堂,各人之座位橫占三尺,頭上之椽有三條,故古來有「三條椽下,七尺單前」之語。又僧堂內所定之座位,稱為堂位。敕修百丈清規卷六日用軌範條:「齋罷不得僧堂內聚頭說話,不得在僧堂中看經、看冊子,不得上下間行道穿堂直過。」蓋看經讀誦於眾寮,說法、問答於法堂行之。於此堂須保持緘默,因此與浴室、西淨共稱為三默堂。此外,掛錫於僧堂之修行者,稱為堂眾、堂僧。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