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名相篇


律師

律師vinaya-dhara又作持律師、律者。即專門研究、解釋、讀誦律之人。如北魏慧光、唐朝法礪、道宣、懷素等皆稱律師,以嫺四分律見稱。後則指通達律之人而言,與經師、論師、法師、禪師等相對。據《寶雲經》卷五載,菩薩以十法,得名為律師,即:

(1)善解毘尼所起因緣、

(2)善解毘尼甚深之處、

(3)善解毘尼微細之事、

(4)善解毘尼此事得彼事不得、

(5)善解毘尼性重戒、

(6)善解毘尼制重戒、

(7)善解毘尼制起因緣、

(8)善解聲聞毘尼、

(9)善解辟支佛毘尼、

(10)善解菩薩毘尼。

以上十德,方不愧稱為律師。故古德云,夫律師者,啟毘尼之法藏,傳壽命之遺風。洞持犯而達開遮,秉威儀而行軌範,牒三番羯麼作四果初因,若非宿德白眉焉敢造次。

基本上簡言之,律師具三法:

(1)本毘尼藏,毘尼,律之義。謂為律師者應本於律藏而諷誦通利,辯習句義、文字,而後教授於人。

(2)堅持不雜,謂為律師者當懷謙下,堅持法律,於毘尼藏之所有文句義疏悉皆通達,且於問者次第而答,不相雜亂。

(3)受持不忘,謂為律師者應於毘尼藏之師師相承,舉凡授受之因緣、次第傳承之名字等,受持而不忘。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