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名相篇


分衛與托鉢

paindapāta意譯為乞食、團墮、分衛,即比丘依一定之行儀而乞食。又因印度多摶食作團,墮疊於中,故就乞得之食而釋之,稱為團墮。細述之,分衛即是托鉢、乞食所引伸出來的意義,詳如下解。而托鉢一詞,分衛、托、行乞等。漢語如此翻譯,難知其真實義,若是從梵文paindapāta觀知,作團墮義解(即取置食物於中之義)。paindapāta是團墮(一團食物墮下)儐荼波多paindapāta,或賓荼波底迦pindapātika,亦簡稱為賓荼夜paindaya

分解字詞如下,Painda食團─any round or roundish mass or heap , a ball , globe , knob , button , clod , lump , piecea roundish lump of food , a bite , morsel , mouthful ; (esp.) a ball of rice or flourP2ta(墮下、倒入)fall , downfalldescending or causing to descend。分衛與托鉢、乞食這是指比丘乞食時,托著鉢至施家,施家將食物()倒入鉢中,是為墮。賓荼夜paindayaroll or press together, heap up,collect

分衛者是比丘托鉢後,於半途或回宿處將乞食之物,分給別比丘(如病比丘)或上座、長老等,以保衛他們身體,並維護其修行。也有比丘尼托鉢後自動轉供養比丘,亦是為分衛。此舉後來造成某些比丘懶於托鉢,故有人專強食比丘尼分衛,造成比丘尼無食可用而饑餓昏倒,後來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再接受比丘尼分衛。所以分衛如《釋氏要覽》卷上引《僧祇律》謂,以乞得之食物分與僧尼而衛護之,令修道業,故稱分衛。 

托鉢乞食乃古印度僧人為資養色身而乞食於人之一種行儀。係十二頭陀行之一,其原始意義有二,即:(1)自利,為杜絕俗事,方便修道。(2)利他,為福利世人,予眾生種福機會。故乞食屬僧人清淨之正命;若自作種種生計以養其身,則為邪命。

行乞之方法與威儀,依《增一阿含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專一坐而食,汝等亦當一坐而食。今汝日中而食,不得過時。汝等亦當學乞食之法。云何比丘學乞食之法?於是,比丘!趣以支命,得亦不喜,不得亦不憂;設得食時,思惟而食,無有貪著之心,但欲使此身趣得存形,除去舊痛,更不造新,使氣力充足。如是,比丘!名為乞食。汝等比丘,應當一坐而食。

 

《毘尼討要》載:入城行乞時,道側而行,左手持,次第乞食;以維持生命為限,心不貪著,故得食時不喜,不得亦不憂,唯以除舊疾,養氣力為要。另據法集經卷一載,如來乞食有三意,即:

(1)不貪珍味,美惡均等。

(2)為破我慢,於富貴貧賤等家皆無揀擇。

(3)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又佛制以「過午不食」為律,此乃源於面貌極黑之迦留陀夷比丘,曾於日暮雷雨交加之時,入城乞食,一孕婦見而驚怖,誤以為鬼,以致胎墮;由此,佛遂立過午不食之制。

 

此外,《寶雨經》載,菩薩以成就十種法而行乞食,稱為乞食十為。即:

(1)為攝授諸有情故,菩薩見一切有情受諸苦惱,雖能成就微少善根,但為時不久,為欲攝益諸有情而行乞食。

(2)為次第故,即入城邑聚落時,住於正念,具足威儀,諸根寂然,依次乞食,不捨貧窮家而入富貴家(唯除惡種類家、諸外道處)。

(3)為不疲厭故,菩薩次第乞食時,不生厭離,亦不疲倦,於諸有情無所憎愛。

(4)為知足故,以其不疲厭,遂能知足。

(5)為分布故,若得食後,好壞食物皆當隨應受取,返己住處,先於如來像,或舍利塔前供養讚歎;復以所得食物分為四分,三分施與同梵行者、貧窮之人、惡道有情,所餘一分自食。

(6)為不嗜故,謂菩薩雖食,而於食事無貪、無染,亦無愛著。

(7)為知量故,受食唯為活命,不使身體羸弱,亦不令其過量;若極虛弱則影響修持,若極重則增長睡眠。

(8)為善品現前故,菩薩如法行食,能令善品增長現前。

(9)為善根圓滿故,以其勤修而無怠惰,故得圓滿菩提資糧。

(10)為離我執故,由彼一切之善,能成熟菩提分法,遠離我執,遂能捨身肉,施與有情。我國自古則稱乞食為托,托時當心念威儀,專注於道,若無道心而僅存形式,則與一般乞者無異。

 

又據《顯揚聖教論》云:比丘乞食,有五處不可往,以避嫌疑。

(1)唱令家,歌唱曲令,但取歡娛,能亂禪定。

(2)婬女家,其處行止不潔,聲名不正,色欲因緣為障道根本。

(3)酤酒家,酒是起罪因緣,能生過失。

(4)王宮,乃貴戚之處,嚴禁之所,非可干冒,故不可往。

(5)旃陀羅(candāla執惡),即屠者之家,此處殺心盛大,惱害眾生,見者傷慈,壞善根本,故不可往。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