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名相篇


附佛外道與刀途

日昨網上見有毀謗出家僧人,真是怵目驚心,幾乎到處都可見到,大膽無慚地言僧寶說是附佛外道。不知北傳法師,都是經三壇大戒如法白四羯磨,而得成出家法師。初壇授沙彌、沙彌尼戒,二壇授比丘、比丘尼戒,三壇授出家菩薩戒。依據我國佛教界之傳承習慣,出家者必須受足此三壇大戒,始被公認為合格之大乘出家人,這種僧眾,被此等人指為是附佛外道?不知他是受幾壇大戒了?用幾個羯磨法而得的?

還有不知他所指的佛是哪一尊佛,也不知他依佛之何理論在學佛?所謂佛者是等正覺者,是無一心於一切者。若自己認為是佛弟子,自當一心清淨依戒而修,依三寶而住、而入,除滅身口意三業,怎可自己口刀亂砍出家僧人,罵詈僧寶是附佛外道?不知此等人有無歸依?若有皈依,當初皈依三寶是何義理?是真懂了沒有?此等人可能接引的師父沒教導好,導致已失皈依三寶戒體,自己已不是佛弟子,都還無所知覺地以罵街似地說,誰是附佛外道?不管僧寶所談理論對與否,要者受其教,不同意者可另行修學,不要於網站上強要「求明」或「求名」因而造業。學佛者要明佛教義理,佛已言當深入三藏、五藏、八藏,依自己能力而學習。所以不管出家眾或居士身,都得依戒而修學諸學處。若居士不知依戒而修,說要能悟道,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於網路上能學到真正的佛法。

又佛教名相有「刀途」一名,又作刀塗,三途之一,為餓鬼道之異名。途有二義,一為分別、殘害、塗毒之意,一為道途、歸趨之意。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二載,以餓鬼道之眾生常受刀杖驅逼、屠殺、殘害,故稱為刀途。現觀末法眾生無明業重,假借網站論壇、論談等等,於刀途中又自未明,時用口刀到處亂砍,亂玩口刀以為痛快,實不知已造口業無量。網路無罪,用者無明自招總報之體,如刀者無罪,能用於劈柴、切菜、剃頭等是善用其器,若是用刀於傷人造業,是得三途之果。修行路無他,一刀兩段情見、情執,始用戒修,即有個入佛處。今反其道而行,強說自己是佛道,外行人始能相信。佛所說法不談,如中國古德大慧普覺禪師,其語錄已示方機宜:「雖未得一刀兩段,直下坐斷報化佛頭,然卻自有箇信入處。」《緇門警訓》鍾山鐵牛印禪師示童行法晦云:「若是大丈夫漢,興決烈之志,屏浮濫之行,從腳跟下一刀兩段,向佛祖外一便透,身心俱了,亦不為難。」處處所言,無非止口斷意,無有天說從談論中可悟聖地的。

《集門論》云:爾時舍利子,告苾芻眾言:「此波波村(Pavaa place near Rajagrha)離繫親子,處無慚眾,自號為師。其人命終,未逾旬月,諸弟子輩,兩兩結朋,諍訟紛紜,互相凌蔑,各言法律,我解非餘,如我所知,是法是律,我之所說應理合儀,汝等於斯悉皆絕分。於其師教,各隨己執,迴換前後,或減或增,破析支離,遂成多部,欲知勝負,便共激論,為脫過難,遞相誹斥,雖有論言,而無論道,口出刀矟,以相殘害。諸有白衣,信彼法者,見其弟子,乖諍如斯,皆共瞋嫌,毀而捨去。」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此波波村離繫親子,所有法律惡說惡受,不能出離,不趣正覺,是可壞法,無趣無依,我等如來、應、正等覺大師法律,善說善受,能永出離,能趣正覺,非可壞法,有趣有依。我等今應聞佛住世,和合結集法毘奈耶(Vinaya),勿使如來般涅槃後,世尊弟子有所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毘奈耶藏(Vinaya pitaka)者,經律論三藏之一,又稱毘尼藏,意譯為律藏、調伏藏。調者,和御;伏者,制滅之義。亦即調和控御自己身語等作業,以伏滅諸惡業,最後達「意業」清淨。佛所說之正法者此也,其他佛所說大乘佛法者,非一般凡夫所能理解的,是給有智慧者,能一見即能悟自心源而守住本無,空其本有,若無此智慧,強要論說大乘法,佛說是食石蜜卻中毒而亡,非石蜜有毒,是自己無智慧,食後難消,被邪見所迷、所倒也。

佛嘗言:非依戒而得的定是「非真定」,非真定而生的慧是「非真慧」,非真慧者是邪智、邪見者之善言論說,實非佛道。故戒定慧三學都當依次而學、而得。若有人無戒而說有定,此定是為邪定聚,依此邪定聚而大談佛理,是為邪智、邪見者。真要入佛教真正道理處,當要捨棄身心,讓身心真的出家、離俗,若不受具足戒,即不能依法而利益眾生,所說都是似是而非,不依戒而言,背離戒而言說,非是佛陀所教導的。故誰是附佛外道?一個連袈裟都穿不上的人,怎能用此話語來毀壞三寶之一的僧寶,還連帶地毀滅其他佛寶、法寶?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中之善住天子,因語言忤逆其母親,都得要入地獄罪,受地獄報後,還要受七世無眼、無耳聰、嘴闇啞之果報,此等謗僧寶者,要多多深入經藏,讀讀因果道理為要,不要以為自己是俠客,想要伸張佛理,若要談佛法,好好弘揚諸戒律法學處,才比較實際也,也才對於初學佛者有益焉。

***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