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聖眾篇
菩薩--出家眾
淨檢尼師─中國第一位比丘尼(5)
十九、淨檢尼師所受何戒?
傳戒─指傳授戒律予出家之僧尼或在家居士之儀式,又稱開戒、放戒。就求戒者而言,則稱受戒、納戒、進戒。按照佛教規定,出家男女,必須授、受戒律(又叫傳戒);授受戒律必須設立戒壇(又叫法壇),即為出家的僧尼或在家的教徒傳授戒法的一種宗教儀式,也叫開戒或放戒。就求戒的人說,是受戒、納戒或進戒;就傳戒的人來說,叫授戒。
戒分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等。具足戒為授於比丘、比丘尼者;十戒為授於沙彌、沙彌尼者;八戒及五戒為授於在家之優婆塞、優婆夷者;菩薩戒則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傳授。在印度,比丘尼要重受戒,就是先於比丘僧處受戒,再於比丘尼僧處再受戒。後來就形成二部僧受戒,就是於比丘、比丘尼處先後受戒,這樣才是如法。佛教初傳入中國時,並無傳戒儀式。據佛教史籍記載,當時外國僧人度漢人出家,只為剃髮披服縵條,但沒有條相袈裟(據《釋氏要覽》的說法),以不滿五人,不能受具。所以大概也只用三皈、五戒、十戒重複傳授罷了。
而(1)比丘(bhiksu),(2)比丘尼(bhiksunī),(3)式叉摩那(śiksamānā),(4)沙彌(śrāmanera),(5)沙彌尼(śrāmanerikā)稱為出家五眾。其中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沙彌、沙彌尼受十戒。以上五眾佛教稱謂,都是指六朝、隋、唐時代佛教授戒制度完善之後的說法,例如具足戒,是指相對於兩晉及其以前比丘、比丘尼只授十戒來說的,認為現在的戒品具足,所以叫具足戒。所謂具足戒,是中國僧尼隋唐以後按用《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是250條,比丘尼戒是384條來說的。一般稱為具足戒。
佛教傳入中國後,歷經東漢、三國的兩百多年間,沒有女性出家的,男性出家都是授十戒,這就成為樣板;直到西晉,洛陽出現了第一個女性出家者,當然依照樣板,也是授十戒。所以淨檢尼師是受「式叉摩那」śiksamānā戒,此戒有十戒,必須從大和尚(一般戒臘廿歲以上者)才能受,如果沒有大和尚,那比丘尼的出家就沒有憑証了。
佛教大、小乘的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和菩薩戒等,越到後來.一切制度越嚴格越完善,比丘、比丘尼戒,除規定的戒律必須遵守外,還必須具足一切條件,就是說,要有一定僧數(中國十人,邊地五人)、一定範圍(結界立標)、一定程式(白四羯磨,即會議式),才能授受,所以叫受具足戒,簡稱為受具。
還有一出家比丘尼等有五事當為:一出家師所依得出家,二羯摩師授戒作羯摩,三教授師教典威儀,四受經師受經四句等,五依止和尚學戒,兩年後始能受具戒,具戒後十夏與人為師。還有未來事亦當說:《律典》云:比丘尼受三般具足戒十年,應作沙彌尼和上。比丘尼受三般具足戒十年,應具足戒作威儀阿祇梨。比丘尼受三般具足戒十五年,應具足戒作大阿祇梨。比丘尼受三般具足戒二十年,應具足戒作和上。
廿、淨檢尼師創辦竹林寺
315年六月初八這一天,24歲的仲令儀,正式成為佛陀傳法的沙彌尼了!沙彌尼指初出家受持十戒而未受具足戒之女子。據《四分律》卷四十八比丘尼犍度所載,十八歲之未嫁女出家,受沙彌尼十戒,復受兩年式叉摩那階段,年滿二十方受比丘尼戒;若是十歲之曾嫁少婦(印度婦女早婚),亦應受二年式叉摩那階段方可受比丘尼戒。此法係為防範不知有孕之婦人出家受戒而制者,在此之前,可能無年齡之限制,沙彌尼唯受持十戒,其後直接受具足戒。
經過法始大師的介紹,終於,仲令儀和她的那班貴族女弟子們,總共有二十四人,一起向西域沙門智山大和尚拜求授沙彌尼、式叉摩那十戒。受十戒後算是出家了。淨檢尼師被二十四個志同道合的信友和幾十個佛教信土,簇擁著回到了她暫時留住的寮房,大家似乎有了一個共同的願望.趕快發動信友幫忙建造一座尼寺,作為敬佛弘法的處所。誰知一人倡導,大家不約而同地鼓掌歡迎,淨檢激動得滿面紅光,耳鬢的靜脈血管仿佛在跳躍一般,心臟的泵力似乎也在不斷地加強。
停了一會兒,淨檢尼師說:「偉大智慧無上的佛陀呀!您的力量真是偉大呀!我們一定要請佛陀您坐在我們的前面,時時刻刻指導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我與大家發願,只要有人皈依佛,就找到了歸依處,我們要為女眾建造一處禮佛、弘佛的話動場所。」
然後淨檢尼師對大眾說:「今天我們一同在此發願,從明天起就著手為建寺做準備,大家要深入信眾,做好自願工作,一切不能勉強。」大眾附和著。
一位信眾說:「寺院地址選在哪裡呢?」
淨檢尼師說:「我老早就看中了一個地方,跟法始寺南北相對,在宮城西門外一里大道的北邊,寺院坐北面南,名字我也想好了:竹一林-寺!」
「為什麼叫竹林寺呢?」一位信眾好奇地問到。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寮房裡一片寂靜,大家在洗耳恭聽淨檢尼師的回答。
淨檢尼師說:「我把這個未來的寺院叫竹林寺,是有道理的。根據佛教歷史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傳教時的天竺,當時有十六個小國。其中有一個國家叫摩羯陀(magadha),是為中印度最大國家,當時執政的國王叫頻婆沙羅王(Bimbisāra),釋迦牟尼佛於此國中菩提伽耶處悟道,在度五比丘與迦葉尊者三兄弟共有徒眾一千人(各有徒眾五百、三百、二百)後,為要遵守對於頻婆沙羅王的早先諾言,說成佛時當要前往度頻婆沙羅王,於是就前往揭摩陀國傳教弘法。
(註:摩羯陀國是中印度之古國。意譯無害國、不惡處國、致甘露處國、善勝國。為佛陀住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今南比哈爾(Bihar)地方,以巴特那(Patna,即華氏城)、佛陀伽耶為其中心。)
「當時,摩羯陀國王信仰外道婆羅門,首都王舍城外,有一處竹林,原來屬於一個名叫迦蘭陀(Kalandaka)富貴人家所有。迦蘭陀已經把這個竹林施捨給了他很相信的婆羅門外道,作為傳法道場。
「當摩羯陀國王聽了釋迦牟尼來王舍城傳教弘法之後,十分高興,經聽釋迦牟尼佛對他說法,甚有證悟,隨即改信了佛教。為了讓佛教能夠在自己的國家生根發芽、發揚壯大,國王想盡辦法,將此竹林要了回來,轉贈給釋迦牟尼佛,還在竹林裡建造了莊嚴的殿堂和居室,讓釋迦牟尼佛和他的弟子們永遠居住下來,傳教弘法。釋迦牟尼佛便將這個地方取名稱為竹林精舍(Venuvana-vihāra) 。所以我們稱此為”竹林寺”,這就是竹林寺名稱的來源。」
(註:竹林精舍Venuvana-vihāra,乃中印度摩揭陀國最早之佛教寺院,又稱迦蘭陀竹園、竹園伽藍。為迦蘭陀長者(Kalandaka)所奉獻之竹林,由頻婆娑羅王建造伽藍而成。與舍衛城之祇園精舍並稱為佛教最早之二大精舍。如來在世,多居於此說法開化,導凡拯俗。)
「好啊!此寺名真的深具意義呀!如世尊一樣,第一個寺廟叫竹林精舍。」大家聽了,一片歡呼雀躍,十分贊賞淨檢尼師的遠見卓識。當大家靜下來時,淨檢尼師又進一步說:「竹,在中國文化裡有其特殊的象徵性含義,也就是說,把竹子的形象人格化了,咱們中國最講究人的品德叫”節”,貞節呀、節操呀。」
「還有個官職的名稱叫”使持節”,你們大概知道魏晉之交以嵇康、阮籍為首的「竹林七賢」吧!開始多有氣節的七個人吶!我之所以把咱們禮佛的地方叫”竹林寺”,直接的取名是佛祖的傳教地,間接的還有咱們的傳統文化含義,所以內涵是夠豐富的了。」
(註:使持節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時,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軍政權力的官職,權力次之的又有持節、假節。“節”是中國古代常用的信物,因用途不同而種類繁多。封建帝王所遣使者規定持“旌節”﹐使命完成後歸還。)
「西漢旌節簡稱節,“以毛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節”﹐持節者是欽差,權力極大。朝廷命將,以節為信,以指揮軍隊。也用于其他使命,如汲黯持節發河內倉粟以賑貧民,蘇武持節出使匈奴,…,等等。」
(註:汲黯(?~前112年),西漢濮陽(今濮陽西南)人,字長孺。漢景帝時汲黯為太子洗馬(太子家宦,太子出入時為先導),漢武帝時任中大夫;汲黯為政,以民為本,同情民眾的疾苦。一次河內郡失火,武帝派他去視察,他到河南郡,見正遭水災,饑民塞路,父子相食,餓死溝壑者不計其數,汲黯不畏矯制之罪,便以皇帝使臣的名義,持節開倉放糧賑濟貧民,人民大悅。因常規勸武帝,武帝不耐,調為東海郡太守,繼為主爵都尉,是漢代著名的直諫之臣。)
大眾聽了,更是歡欣鼓舞,精神振奮。第二天,淨檢尼師在徵得智山和尚和法始法師同意下,盡傾主要力量去營造“竹林寺”。於是仲令儀和弟子們一起,就在洛陽宮城西門,創建了一寺廟,取名為竹林寺。
於是,淨檢尼師的道友們開始活動了,一傳十,十傳百,不久之間,傳遍了整個洛陽城,達官顯要,貴族、土農、工商,無不驚訝。這幾乎成了洛陽第一大新聞,更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話資料。
「哪有女人出家的呀!?哎呀,這世道不古,是個啥名堂耶!」
「聽說她父親當過武威太守啊,她曾嫁給一個縣令的兒子,命多好啊!可是運命不好,在那次刁民王彌打洛陽之戰中,她爸爸和丈夫都成了烈士,一下子家破人亡,這女人也是夠可憐的了!」……。
這是洛陽城裡不知道淨檢尼師(仲令儀)的人,這樣傳言著。可是,認識仲令儀(淨檢)的人,是什麼看法呢?那天,和淨檢尼師在一起的信眾們,信誓旦旦地要完成這一偉大的營造工程,他們怎麼做呢?
通過家庭關系,有的人找了能找到的人,爭取到官方批准了在宮城閶闔門外建寺的地址;那天與會的所有人家裡,也發動了捐資、捐物,並紛紛將這些物資送到宮門外的臨時營建處,且分別登記在冊。淨檢尼師(仲令儀)原來做家教的第一屆、第二屆的學生家長們,得知此消息後,也都紛紛慷慨解囊,送錢的,送物的,還有的家長原是做營造的,更就自告奮勇,願意參與策劃營造竹林寺,盡一點做家長的力量,來報答當年的仲老師的恩德。
還有很多素不相識的在家居士和信士,一聽說這個消息.更是忙不迭地把自己家裡能用的木料、磚瓦,用車拉、肩扛、擔挑等各種方式運來,絡繹不絕地送到宮門外的營建地處。洛陽城內外四十一個寺的住持及其佛弟子們,聽到有沙彌尼及其正建寺消息後,也都喜出望外,他們責無旁貸地捐助錢物和佛教的重要法器。
更有司州(行政機構所在地在洛陽縣)之河南郡,共十一個縣(洛陽、河南、鞏縣、河陰、成皋、緱氏、陽城、新城、陸渾、梁、陽翟)及弘農郡之新安縣等十二縣的佛寺當家和當地的佛弟子等,聽到洛陽有女子出家的消息,有的到寺裡祝禱,有的在家念佛助願,有的把錢捐到寺裡來,讓寺裡當家集中起來,送到洛陽建寺籌備處去。這些地區,還有不少畫匠、塑匠、建築工匠等,也都紛紛請纓,到當地寺裡報名,分文不要,要求到洛陽幫助修建竹林寺,積點功德,為自己的祖父母、父母延年益壽,為自己的家庭保個平安。
一時之間,淨檢尼師籌建洛陽竹林寺,幾乎成了洛陽城頭條新聞,白馬寺附近的宮城閶闔門外工地上,處處時時都人頭攢動,工程有計劃地進行著。這一地帶,原來朝廷的官府、官邸已被匈奴士兵燒光了,早成了一片瓦礫堆,往西眺看,一眼就可以看到西城的閶闔門。所以,老百姓運來的建材,都從西城閶闔門進來,一直運到路北的寺廟工地上。
不知道為了什麼,宮城西門和洛陽城西門,取了同樣一個名字:閶闔門,都是用隸書漢白玉石雕鑲砌到門額上去的,城門上的閶闔門字要比宮門上的閶闔門字大一倍多。這個宮城西門外到西城門一帶,是過去一般老百姓很難能走得到的地方。因為此處是朝廷人員經常進進出出的交通要道,守衛把持得相當嚴密,盤查得更是厲害,幾乎成了禁區,所以一般人不便到這個地方來。
自從皇宮被匈奴人燒毀之後,皇帝移在長安繼位.洛陽城南北二宮的周圍,算是開禁了,這次趁著給竹林寺送材料的大好機會,老百姓也算大開眼界了。雖然今非昔比,輝煌的建築色彩沒有了,而莊嚴的內勁兒還在,那一溜煙高大的城牆,半人高的城垛,看上去,仍然是威武莊嚴的;這宮城西門(閶闔門)威武壯觀的雙重樓閣,四角的風箏(一種風鈴),依然是隨風響動,聽起來宏亮悅耳,催人振奮;那三道城門,仍舊是方正嚴密、銅牆鐵壁似的,根本看不出是一座破落的城門。
由於社會各階層的同心協力下,到了同年年底,也就是半年的光景,一座三進院的大佛寺已建成了:
山門─一道大門,因為是初建,又不屬于叢林性質。所以,只開一道大山門。門楣上方,鑲砌著用青石雕刻的“竹林寺”三個大字,很是顯眼曜目。
一進院─是天王殿,護世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等四大天王,手持各自的法寶,一副護國、護法的形象。此四天王居須彌山四方之半腹,常守護佛法,護持四天下,令諸惡鬼神不得侵害眾生,故稱護世,又稱護國天王。
二進院─正殿是佛祖殿,殿堂正中的佛祖釋迦牟尼金身塑像,端莊、慈祥、智慧,人們瞻仰之際,肅然起敬。
三進院─是三世佛殿,這是接受智山大和尚的建議而建造的,採用了橫三世佛的塑像,即右邊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中間是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其他的建物還有配殿、寮房、伙房、庫房等等,都是在計劃時間內完成。由於技術人員的齊全,分工的細致,監工指導的認真,伙食、茶水供應無虞、周到,所有工人的分工合作下,工程就圓圓滿滿地完成了。這正是─天時、地利、人和所匯成啊!
寺院整體落成、佛像塑好之後,在淨檢尼師的主持下,召開了「洛陽竹林寺落成暨佛像開光典禮」慶典,特請智山大和尚為佛像開光,由法始法師作「司禮師」。黃道吉日選在十二月初八日,為佛祖成道記念日來行開光典禮。
那天,前來祝賀和看熱鬧的僧眾與居士、百姓等特別多,智山、法始兩位大和尚與淨檢尼師一起,協同白馬寺等寺院請來的十幾位法師,做了隆重的法事,香火特別興旺,鐘磬聲、誦經聲,一起一伏,牽繫著許多信土的心靈。晚上,又舉行了一場放焰口法會,不光為大晉國的和平做祈禱,也為幾年來在國難中喪生的亡魂做超度。所以,這次的佛事,是深得人心。
這天是佛陀的成道記念日,淨檢尼師讓竹林寺的居士們為大眾做了好多的「臘八粥」,除了供佛外,也是為前來祝賀的香客和遊客們準備了午餐。想想大冷天,他們是一片熱心前來祝賀,還得讓他們溫暖著胃腸,好愉快地回家去。
淨檢尼師與竹林寺借這次為佛像開光和做佛事法會的機會,磨平了不少人的破滅心靈,恢復了他們求生的欲望。在拯救動亂中人們危機心靈過程中,淨檢尼師與竹林寺成了洛陽城附近最新的亮點,因為這是天下第一座尼寺庵,她會給成千上萬受苦受難的女同胞,有一個訴苦心聲與心靈寄託的好地方,一個自我解脫苦難的清淨地。竹林寺,是成了東方世界一片淨土的象徵。
從仲令儀的大膽出家,到淨檢尼師的建寺當住持,這是有深遠的現實與歷史上的意義,它具體說明了:
第一次徹底瓦解了中國有史以來女性世界不可逾越倫理道德的森嚴壁壘;
第一次建立出女性與男性平等權利的觀念(佛教的沙彌與沙彌尼是絕對平等的,中國的女性與男性是絕對從屬的);
第一次顯示出女性獨立人格,在人生舞臺上,都能發揮她們的優勢,起了無與倫比的作用;
第一次標顯出女性要想獲得人性的自我解放,必須接受新的文化理念,進行脫胎換骨的思想轉換;
第一次揭示出女性要想完成一項艱巨而偉大的任務,必須付出超乎尋常的精神代價,義無反顧地決然行動始能。
這就是,從俗家的仲令儀到佛陀弟子的淨檢尼師的奧秘所在。她是中國女性開山入佛門的實踐者與成功者,就像一顆天上的彗星,拖著著長長的尾巴,劃過無限的虛空,那燦爛明亮奪目的光彩,永恆刻畫在人們的視覺上。
竹林寺建成不久,在竹林寺裡,淨檢尼師(仲令儀)清雅有節,說法教化廣大女信眾們,影響漸漸擴張開去,猶如風吹草靡,人家都對她非常敬仰。從此以後,中國有了尼姑,而淨檢尼師成了中國尼姑之始祖。洛陽城成了華夏第一尼的故鄉!中國的宗教文化史上,濡染大筆記載了淨檢尼師的名字,永垂不朽!
廿一、淨檢尼師受邀赴襄國
竹林寺開光典禮後恢復了平靜。俗話說,寺有千百口,處事在一人。淨檢尼師責任自負、毫不推脫,贏得寺裡上上下下、僧俗二眾的愛戴與崇敬。因此,寺裡的常住尼眾及經常來幫忙的俗眾,大家都兢兢業業地干著自己應該擔負的工作,寺裡的大殿、廣場、道路、苑圃,齋堂、宿舍,都是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堪稱洛陽城裡的一片淨土。
寺裡雖有尼俗二眾,但不分彼此,值殿誦經,迎送香客,幫廚采買,衛生洒掃,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有條不紊,秩序井然。寺裡經常保持著自然、和諧、平等、互助、熱情、溫馨的氣氛,幾乎成了一個人理想中的極樂環境,無怪乎,洛陽竹林寺不光是女性信眾常來常往的活動場所,也是男性信眾非常嚮往,經常朝拜的菩提場。這裡香火旺盛,施捨不斷,詢疑問難,有求必應。香客遊客,懷揣疑懷而來,滿載喜悅而歸,口碑相傳,譽滿洛陽。
話說石勒逝後,子石弘繼位,以石虎為相,封為魏王。石虎(295∼349)延熙元年(334),虎殺弘自立為帝,稱大趙天王,定都於鄴。對外遠伐近攻,內則大興土木工事,賦重役繁,民不堪其苦,國力日衰。然其在文化方面,繼石勒之後,尊禮佛圖澄尊者,且許人民出家,華北佛教因而隆盛。
東晉康帝建元二年(344年),石虎已稱帝10年,而淨檢尼師已53歲,出家為尼已近30年。佛圖澄尊者為了給徐媛出家授二部戒,特意上書趙天王,請他下令特派一支騎兵,到洛陽請竹林寺住持淨檢尼師來襄國,舉行北國第一次佛教比丘尼授戒大典,344年安令首尼出家受具戒。請見《高僧佛圖澄尊者(5)》
趙天王欣然同意,於是,就按照佛圖澄尊者的要求,派了一支36人的騎兵。為了迎接淨檢尼師,其中就有十一人是青年女子,一位女性為首,十位各自照顧其他尼僧。北方的女子也善於騎射,這是受民族生活習性的影響。
北國天氣,八月是秋高氣爽時,度河南下騎兵,飛一般地奔馳到了洛陽地界,下了邙山(黃河南岸,是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支脈),進了大夏門,找到了竹林寺。由後趙國的洛陽留守之士兵,安排了旅舍和馬廄,同來的十一位年青女子暫住竹林寺。
淨檢尼師為了給遠道的客人,提供食宿各方面的方便,就和她的弟子們忙個不亦樂乎。領首女客人在大佛殿前向淨檢尼師呈遞了佛圖澄大和尚的一封信,淨檢尼師展開一看:
淨檢道友慈鑒:
我佛慈悲,護佑大德尼弘法利生順利。光陰荏然,卅一年(313~344)匆匆逝去。祝福東方的大愛道!震旦中土婦女界之表象,佛光普賦大德靈根智慧。大趙國京都要舉行二部僧授戒,重任將由您來承擔、實現,願勿推託!
吾順著白馬馱經路線前來洛陽,東方比丘尼將要順著您入佛的路線,永遠傳承地走下去,以至於百千萬年,佛國的光輝,從您以後,有尼僧出世,佛教將更增添異彩!
洛陽僧尼已經後繼有人,可喜可慶。北國華夏,尚屬比丘半邊天。今大氣勢已到,首要由您我啟始尼眾僧團,見迎騎即來十尼僧眾!切記!切記!
佛光普照三千界!
僧尼共弘慈慧光!
佛圖澄 合十
淨檢尼師越看越覺得心潮起伏,思想翻江倒海。佛圖老太器重自己了,深深地感到大千世界,自我渺小得連芥子也不如,說的做的,少得更不足掛齒了,何況更未授具戒。惟為今後尼眾發展,不得不方便行事,隨緣而行,只要能有佛圖老做為精神支柱,也就心不躊躇了。
由於時間緊迫,需要匆匆起行,於是淨檢尼師首選其尼眾弟子與徒孫共九人,與自己合共十人。但淨檢尼師等人不會騎馬,還需要有個熟悉馬性、馬語之過程,哪怕是一霎那的練習也可以呀!她們就在竹林寺後花園的草坪上練習著。來迎接的十個人中,個個都是騎馬英雌,簡直熟練得不得了。馬是那麼樣的通人性,聽話,左右手韁繩輕輕地一勒,馬蹬輕輕地一夾,馬就立即按照主人的意願來行進,哎呀,真是新經驗呀!
淨檢尼師為了完成佛圖老交給她這偉大歷史使命,學騎馬成了她眼下的頭等大事。在十個北國道友的熱心護持下,不到一天的工夫十個尼師都學會上下馬了,仿佛是馬懂得了這些陌生新主人的心意,親自附力讓新主人沒有煩惱地學會了騎馬的技術。
之後,竹林寺的工作一切安排就緒,淨檢尼師決定隔天就起行。
洛陽距離襄國有一千二百多里,這一支騎兵來時,只用了五天的時間,去的時候,因為淨檢尼師等十位是生手,行程的速度可要放慢一些,當然這還要看淨檢尼師等的身體情況,到底是五十來歲了。誰知道,馬不停蹄,一路順風,淨檢尼師也沒有感到意外的不舒服,尤其是,她們廿一人走在前面,二十五位男騎走在後面維護著,所以,行程的速度逐漸加快,仍按預期到達了襄國。
後趙建國,以襄國為京都,此時整個襄國京城裡,以爭戰勝利凱旋歸來似地慶典來隆重歡迎,此時人山人海,群眾簇擁著來看淨檢尼師等眾。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才,竟然驚動佛圖澄大和尚和趙天王,如此這般勞師動眾南下洛陽,去請一個僧尼與僧尼眾!
當四十五個騎兵列隊緩步走在襄國南大街上的時候,前面兩列女騎引路,淨檢尼師十騎跟隨於中;之後,又另兩列女騎殿後;最後是廿五男騎單列壓陣。襄國人從沒有見過這樣的騎兵進城,特別的莊嚴而優雅,又是光頭的僧尼更具特別顯眼。
為首的淨檢尼師挺身馬背,威儀顯彰,態度翩翩,落落大方,不為群眾所驚擾。慈祥柔和的目光,與大街兩旁成百上千人的目光交流,顯示慈愛而祥和。
馬隊伍魚貫似地前進著,到了襄國十字街,引領人回頭示意大家下馬。於是,二十五人跟著先後下馬,男騎土分別將馬牽引到國家馬場去了。
淨檢尼師被五位女騎手引領著向東大街走去,就在不遠處,便看見佛圖澄尊者和一群比丘們,在當街站著迎接淨檢尼師一行人。淨檢尼師望見佛圖澄尊者,他仍是矍爍有神,滿面紅光,不禁喜出望外;佛圖澄尊者看見淨檢尼師光頭更具眉清目秀,渾然青春,步履穩健,佛光籠罩,確然是大愛道尊者再現世一樣!真有說不出來的高興。彼此,面對面雙手合十,連連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問訊禮畢後,由佛圖澄尊者引領淨檢尼等,先到大佛堂向釋迦牟尼佛行三頂禮扎,後引領淨檢尼等到大佛堂東側一個幽雅僻靜的三合院的上房,然後在一明兩暗的中堂坐下後。兩人坐定之後,於此處,淨檢尼正式向佛圖澄尊者三頂禮請安。之後,淨檢尼知道佛圖澄尊者掛礙兩位西域老道友的事,就先開口說:「大和尚走後,法始大法師一直很好,度了很多弟子,法始法師佛寺香火向來很旺盛。佛堂的事務基本上由他的弟子們來管理,上上下下一片和諧,在洛陽城裡名聲很大。我來的時候,特意去看他,他委托我給您老帶個口信,有兩件事:一是佛會保佑您長命百歲,您老要保重身體健康;二是讓您老免念他。他說:「我們都是在外之人,在佛的護照下,互相勉勵。各自保重!阿彌陀佛!」
佛圖澄尊者高興地插了一句說:「阿彌陀佛!是啊!我大略知道他們的概況!」
淨撿尼接著說:「智山大師給我授戒之後,於當年(314)年底回罽賓國去了。我當時再三挽留他,說等到來年春暖花開時再走要好些,他堅決不同意,說:「弘法不分季節,不分時間,佛在前頭頂著,隨時隨地都可以走人。佛在引領人們度苦海到彼岸的過程中,那要經受多麼大的風浪磨難啊,這個本身就是對人的意志與信心的考驗,您沒看,佛圖老都80多歲了,還在為佛的事業奔波,哪還說什麼時間可以,什麼時間不可以?佛學講究”剎那”,時間多短吶!而中國人把時間過得很快比作彈指、流水、如箭等等,這空間都很大,沒有時間的緊迫感,所以,事情即使做成了,也耽誤了很多寶貴的時間。」
「智山大師的這段話,我深受感動,因此,我也就不再挽留他。他走的那天,送行的人很多啊!洛陽城學佛子念念不捨呀!祝大法師一路順風!阿彌陀佛!」
佛圖澄尊者聽後雖有點動容,不過馬上又回復篤定態勢,對淨檢尼說:「現在這裡形勢,要比洛陽城好多了,此處幾乎成了佛教的天下,到處都有佛弟子,後趙十八個郡,郡郡都有建造寺院,共893寺。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比丘尼僧團。而現在這裡的女子得知洛陽有比丘尼,紛紛要求削髮出家受戒,一天到晚來到寺裡說。後來,我想既然她們有著強烈的要求,現在條件也基本具備了,還是如法依佛制二部僧授戒,雖十尼僧未受具戒,總比一部僧授戒要好,所以特請您等前來,不然我與另九僧擔不起來呀!」
(註:四分記載:「淨撿尼初請出家,名為淨檢,初於智山邊,受三歸五戒。而已後至第五穆帝昇平元秊(357—已66歲)。檢等四人,汎舟于泗(水),於法泰邊,准五分(戒)。愛道初緣從一眾,受大戒。倣大僧戒本,撰尼戒本,令念此,即江南尼眾,一眾受戒之物也(鈔並略不敘也)。」而完整的二部僧如法授戒始於南林寺立戒壇,為僧尼受戒,尼惠果等,於戒壇依二眾重受具戒──十僧十尼為二眾)。
淨撿尼接著說:「大和尚慈悲開方便門,我理解您老人家的心意!阿彌陀佛!」淨檢尼站起來再次地向大和尚三頂禮。她這一番話叫別人聽起來,是一般地謙虛和奉承,讓有心人聽起來卻是一個啞謎。事實上,他(她)們二人心照不宣,淨撿尼所說的:「理解、心意」,說白了就是佛圖澄尊者要讓淨檢尼在北方擴大她的影響力,造成一種聲勢,對發展佛教事業是有利的。
接著佛圖澄尊者將偽趙徐忡之愛女徐媛拜見大和尚,要求給她剃度之事說了一遍。佛圖澄尊者當時即向徐媛說:「既然洛陽已有尼僧團,要如法授戒得於二部僧中授。到時,還是要請洛陽比丘尼淨檢尼僧眾前來,倆部僧授戒,她亦可當依止師。這是人生大事,萬萬不可草率!且是中國北方第一個女性出家人,那影響有多大呀!所以不得馬虎從事!」
於是偽趙外兵郎徐忡之愛女徐媛出家了,得法名為「安令首」,《比丘尼傳》云:「(安令)首便剪落,從澄乃淨撿尼受戒,立建賢寺。澄以石勒所遺剪花納七條衣,及象鼻澡灌與之。博覽群籍經目必誦,思致淵深神照詳遠,一時道學莫不宗焉。因其出家者二百餘人,又造五、六精舍。匪憚勤苦,皆得修立。石虎敬之,擢父忡為黃門侍郎清河太守。」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