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證小參 --

             心眼未全開的行者諸現象咨詢!


七十七、參問

老師您好:

再度打擾老師,並耽誤您寶貴時間,實令感心。數月來,多次嘗想請教您, 但確不知如何問起,有疑惑,確無言對峙,真難阿,難在這顆心。

這一年來,可說是既敏感又遲鈍,敏感在週遭一切事務對待關係等,  遲鈍也在週遭一切事務對待關係等,看似矛盾,但確一點也不矛盾,   走過這意識紛飛種種業力與週遭人事物的牽扯,當陷入那泥沼時,差點不可自拔時,赫然發現當時因為工作繁重與人事物繁汙,便疏於靜坐,吾人的意識體竟被週遭之識體所   牽引,差點失去自我本然的意識,覺悟之時,心生恐懼,業力之可怕,無怪乎輪迴之本乃業力使然,欲脫輪迴,定要有足夠之定力與慧能,方能不隨業力牽引。

經過此番魔考,吾人無不隨時檢驗自我心識是否正確,就怕不善(貪瞋癡)之念起,卻無法有效牽制,亦要檢視外來識體之幹擾,避免攀緣之心太重,當然至今仍是瑕疵重重, 但求日益進步.滑舌之語太多,見諒了.

鈍化之覺受,初期讓吾人擔憂是否越來越無情,也或是因靜坐之因,   長久下來是否行住坐臥間氣感如影隨行,讓吾人無時無刻均受其牽引,   而益形只重自我內觀,而荒蕪週遭事物之覺受, 如是疑惑,時而自信此狀無異,   但也時而信心不足擔憂是否修行之道有誤.

另要請教老師的是,因氣感如影隨形,只要一覺醒來便覺受其啟動,有陣子真擾人,   難道從今而後都需被此氣感影響日常生活(雖知應要用更長時間靜坐,但卻無法放下身邊事務,長期靜坐), 現雖已日漸習慣,亦不至大礙,但每日在外工作回家,靜坐時便會發現身   體氣場亂,便須用較長時間靜坐將其除去淨化,穩定後,方能進入平靜,   這狀況是否會一輩子如此嗎??

另一,吾人靜坐長久來,每當靜坐1.5小時便會自然一念起而睜開眼,而後再繼續0.5小時如此是否不洽當呢?當如何對恃呢? 晚輩  感恩指導。

 

師答:

文大德:

阿彌陀佛!2008年9月25日mail收悉,很久未有您的消息了,練心本是靜靜地,只有自己知道,不必多問多說的。您所提各點回答如下。

1.     再度打擾老師,並耽誤您寶貴時間,實令感心。數月來,多次嘗想請教您, 但確不知如何問起,有疑惑,確無言對峙,真難阿,難在這顆心。自心本無掛礙,故問不出問題來,知道您正在調理任運此心,其實只要隨緣做作,不要有對錯、善惡感,做對有善報,做錯有惡報,不管善報、惡報,坦然承受,沒有痛苦想,這樣磨練,久而久之,習氣漸淨,惡緣漸少,是修行的另一層次的開始了。

2.     這一年來, 可說是既敏感又遲鈍,敏感在週遭一切事務對待關係等,  遲鈍也在週遭一切事務對待關係等,看似矛盾,但確一點也不矛盾,   走過這意識紛飛種種業力與週遭人事物的牽扯,當陷入那泥沼時,差點不可自拔時,赫然發現當時因為工作繁重與人事物繁汙,便疏於靜坐,吾人的意識體竟被週遭之識體所   牽引,差點失去自我本然的意識,覺悟之時,心生恐懼,業力之可怕,無怪乎輪迴之本乃業力使然,欲脫輪迴,定要有足夠之定力與慧能,方能不隨業力牽引。若是這樣代表您心眼並未全打開,也就是沒有禪宗講的打破黑漆桶的現象,打破黑漆桶才是真正開悟,此後全身經絡不導自轉,也不必再打坐,稍為閉目養神,就能把氣機恢復,然後面對每日人事物,能自在地運用此心轉之,隨緣體會此心之威德力,也隨緣鍛鍊此心,這樣有餘習就要斷除之,潛默將養,要十幾年會有此境況。有日到重關時,就要隨緣閉關,由諸佛菩薩把打開的門戶關起,回復到凡夫身。此後不以氣得定,而以慧得定,這就是所謂的般若智慧,無往不利,自在無礙。因您無上述究竟的身體證悟,所以人一稍疏忽不打坐,覺知力就不足以應付外緣。不過您已知道不依打坐來維持氣機,就會應付不了日常的人事物,有朝一日這種現象不除,這是心還不淨故。往後若也能做到面境如如,那也就有解脫知見了,此是地前菩薩的隨順覺性,也是一個很好的善境界。

3.     經過此番魔考,吾人無不隨時檢驗自我心識是否正確,就怕不善(貪瞋癡)之念起,卻無法有效牽制,亦要檢視外來識體之幹擾,避免攀緣之心太重,當然至今仍是瑕疵重重, 但求日益進步.滑舌之語太多,見諒了。一個開悟的人,一般都要遠離宣鬧,獨居潛默將養。若福報不足,要賺錢養家活口,那就要有超人的智慧,才能自在運轉於凡夫族群中,但因自性已能先知先覺,故能無往不利,掌握先機。修行人不要亂攀緣,但不能不應緣,緣來應緣,這是佛弟子所當為,但應緣要用於度眾上、利益眾生上。若自己無餘習,即能於應緣中自在無礙。原則上,遇緣數秒遲反應,可以避免惡習發作而造業,若也阻止不了而習氣發作,既造了業也就隨緣受報,這樣也是另類的自在。若是一兩年間,恢復能自在講話的功能,那是不能徹悟性空,所以最後會導致凡夫性再起,這是證悟得不真切,所以不能徹底摧毀八識心田諸種子習氣故,但這也是因果,才會有此半掉子狀況,因果事是不能太勉強也。

4.     鈍化之覺受,初期讓吾人擔憂是否越來越無情,也或是因靜坐之因,   長久下來是否行住坐臥間氣感如影隨行,讓吾人無時無刻均受其牽引,   而益形只重自我內觀,而荒蕪週遭事物之覺受, 如是疑惑,時而自信此狀無異,   但也時而信心不足擔憂是否修行之道有誤。禪宗講不破本參不入山,不到重關不閉關。一個開悟後心未淨者,是沒有閉關的因緣,若心能修得稍清淨,菩薩就會使您有閉關的順因緣,菩薩將封閉您打開的門戶,既然已至重關,就不必依靈覺應緣來修行自妄習。之後氣機就當漸漸消失,回復到凡夫的有氣但不致太多的境界。目前只要隨緣,不迷失於破戒、違反律儀中,就不必怕走錯路也。不經鈍性學習,顯不出真空理地,像我廿五年埋沒自己,才有絲微的定力,但一經菩薩考驗,還是差得太遠了。何況您僅有一兩年的磨練,不能如預期而被牽引著走,這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定力不足,才會隨時受外境牽引,但不用太過自責,趕快再好好打坐,一邊打坐、一邊培養練習般若智慧。一般初得氣脈通的人,是以氣得定,趁此時間趕快把餘習斷除,然後邊學習以慧得定。這樣才能在氣機退失後,充分誘發出自己潛在的世間智、出世間智、出出世間智。修行本來是先無情,不落於世間人情世故中,等功夫練足夠了就有定力,然後隨緣開發出慈悲心,慈悲心起轉而入化導眾生事,所以先要自己身心成就,才能有智慧、定力來度化眾生也。

5.     另一,吾人靜坐長久來,每當靜坐1.5小時便會自然一念起而睜開眼,而後再繼續0.5小時如此是否不洽當呢? 當如何對恃呢?身體經絡已通時,再坐下去就是在浪費時間了,古德雲:「禪不在坐」,這是言已有身體成就者,就是要「禪不在坐」,日用應緣中修心養性。像您身體氣機已有通,這時您要運心於日常應緣處,不是在坐中修,因身雖未全開,已有初步成就,所以現在打坐到氣通就可以了,此時當然您會自己就睜開眼睛,是自心性不想再坐了,這是您覺性知道身體充電是夠了,不用再虛耗時間坐下去了,您就隨順自己覺性,這樣生活就能自在無礙了。現在的您若還想繼續在身體經絡上用功,可以用寶瓶氣功法來突破未走到的經絡處。謝謝您的mail。 


[ 參證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