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證小參 --
修行中要遠離戲論始能入空性!
七十五、參問:
尊敬的張老師:
阿彌陀佛!您好!我是齊老師灌的頂,雖然接觸佛教是1992年,96年皈依的,但因我有個缺點,不願經常去寺廟,更喜歡在家看書打坐,或者拜佛誦經,這都是我的驕傲心和懶惰心所導致,所以也一直沒有遇到善知識和心中心法,後來因經常在網上流覽佛經講解及有關修行的文章,直至05年初才在網上瞭解到心中心法,立刻歡喜雀躍,覺得這個法最適合我,於是聯繫到北京的李居士,得到齊老師的灌頂。
我開始修的是六字大明咒,修了有半年後,05年10月24日才開始的心中心法,剛開始修法時的前幾天,每天都做夢,夢到過慈悲的老人給我加持,還夢到過吐出很多髒東西,還有一次身體突然膨脹到無限大(此時我心裏一直有些害怕\緊張和期待),但並沒有爆炸;後來有兩次清理身體的過程,但修行的前半年進步較大,經常坐後好像心態\思想都有所轉變,會自己突然明白一些道理,還有一次夢到老人說我悟性還可以,但定力不足,可現在卻感到停滯不前,只是身體上的舒服的感受多了一些,再也沒有夢到過老人。我又有不太愛四下交流的毛病,所以每到自己有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事,才會四處找尋答案.
尊敬的張老師,我現在雙盤只能兩個小時,還不能四個小時,四個小時需要換腿,在打坐過程中,耳朵常聽到嗡嗡的聲音,不打坐時常能看到紫色的光,但一留意又沒有了,我念咒時總感覺咒語在腦子裏或上半身轉圈,這是不是我以前自己胡亂打坐時留的後患?(我在接觸佛教之前就比較愛自己打坐,從那時就感覺一直有氣在整個頭部盤旋,並閉眼時會看到一個總也看不到頭的黑洞,睜開眼時卻能看到紫色光),我曾就此問題諮詢過齊老師,他說我著相並說我修念佛法門更合適,我接受了他說我著相的指點,但並不認為心中心法不適合我,所以我就繼續修法,並又看上師的很多相關文章,很多道理我是明白,卻是苦於不能身體力行。
我從心念耳聞上體會到耳聞並非耳朵聞,因為聞性能同時聞到咒音\聞到雜念\聞到其他各種聲音,而且都是一時聞到,並無先後次序,所以聞性是遍一切處的,是佛性的一種體現,人因為執著有我,所以才會以為是耳朵聽到的,其實是佛性的妙用。您說我的認識對嗎?
再有,我還體會到,我(佛性)是本來就能聽\能見\能聞具足一切的,因為執著了這個"我能",就生出一個假我(六根)來,並同時產生了假我能(六識),這個"我"和"我能"也是佛性的體現和妙用;因為有了我能,就要有能覺的境界,所以又將所有一分為二,就有了內外之境(六塵),您說我這些胡思亂想對嗎?還有那個分成六合和的一精明,應該不是本來才對,是不是初悟的境界(比如羅漢)才是如此?這一精明只是滅掉了虛幻的執著,了知一切是空了,卻還沒有把空放下回歸佛性的大海裏,就像是九九歸一了,但一還沒有歸到地方,是嗎?我現在打坐用功時,就想要通過持咒把這六個先合成一個後,再打破它並和無處不在的聞性合歸一處,這樣的想法不知對否?是不是放下這種思量心持咒反而會見效?
我還體會到,即是法身佛了,就不受後有了(不再繼續造業了),以後的事情就是把以前生生世世產生的那些妄想經歷一遍,並在這個過程中因緣救度眾生,其實眾生就是自己的習氣的體現,心中有一個眾生就有一個習氣未了,在其中圓滿德行,最後成就報身佛,才能達到救度眾生又無眾生可度的境界,而我現在經歷的不過是以前一些妄想執著的生滅而已,所以隨其前顛後伏,都隨它,不必在意,您說我的理解對嗎?。
尊敬的張老師,我曾經把一些體會寫MAIL 給齊老師,他老人家總是一揮而就,掃個精光,若未見性,我真不敢向他老人家囉嗦了,後來在網站上瀏覽到您的慈示那麼細緻懇切,所以就又斗膽來麻煩您了,請別見怪。
您說的這兩本書應該正是我需要的,找了很多地方都難找到合適的,非常感謝您!我以前讀的是南師的相關著作,但卻沒有循序的指導,在北京也因為我的懶惰,沒有接觸到合適的善知識指導我,都是自己摸索,吃過很多虧。我需要:《佛門禪修與色身功用行》、《楞嚴經五蘊魔相解說》和健康綁帶,非常謝謝您,如果您有機會來京,請一定聯繫我!非常期待能和您見面.阿彌陀佛!謝謝您慈悲開示。
後進學人 汪xx 敬
師答:
汪大德:
阿彌陀佛!2007年2月8日mail收悉,您能夠雙盤兩小時已經很不錯了,是非常人所能做到了,若能進行打七,應該可以有翻種子的體驗了。還有您提到老人為您做何事,此老人是元音老上師嗎?因您沒有寫出來,不管真假,不能著相,過後就算了。有關您所提問題回答如下。
1. 尊敬的張老師,我現在雙盤只能兩個小時,還不能四個小時,四個小時需要換腿,在打坐過程中,耳朵常聽到嗡嗡的聲音,不打坐時常能看到紫色的光,但一留意又沒有了。修法有氣感時,氣走入耳朵就會有異聲,有時可能還會造成重聽或根本聽不到聲音,但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正常的。打坐修法中看到紫色光,這還是眼睛紫質的反射,可不必在意,也不必故意要看它,因起分別心時,真心所映現的境就會被分別心所取代,此境當然沒有消失,但因您分別心一起就交換了心識,可見心識已轉換了空間,當然就看不到原有的了。
2. 我念咒時總感覺咒語在腦子裏或上半身轉圈,這是不是我以前自己胡亂打坐時留的後患?(我在接觸佛教之前就比較愛自己打坐,從那時就感覺一直有氣在整個頭部盤旋,並閉眼時會看到一個總也看不到頭的黑洞,睜開眼時卻能看到紫色光),我曾就此問題諮詢過齊老師,他說我著相並說我修念佛法門更合適,我接受了他說我著相的指點,但並不認為心中心法不適合我,所以我就繼續修法,並又看上師的很多相關文章,很多道理我是明白,卻是苦於不能身體力行。一切的異相都因各人妄想、習氣而化作,若心較不打妄想者,這種變化境就比較沒有。就是有異相出現,也是修行上身體的自然變化、物理與心理互相作用而生得,這也是一種善境界,只要您能不執取就好了。此種不執取一切境的智慧,佛法叫般若波羅蜜智慧,此智慧具足者,異境現起時也就能輕易地不執取一切法。您打坐功夫不錯,當然適合修心中心法,只要您能增強您的般若智,不去執取一切相,這樣就是善境界。若常執取異相,或常希望有異相產生,可能有一天就會真的著魔,這樣就不好了,初階修行人閉嘴少說、止心意念是很重要的。
3. 我從心念耳聞上體會到耳聞並非耳朵聞,因為聞性能同時聞到咒音\聞到雜念\聞到其他各種聲音,而且都是一時聞到,並無先後次序,所以聞性是遍一切處的,是佛性的一種體現,人因為執著有我,所以才會以為是耳朵聽到的,其實是佛性的妙用.您說我的認識對嗎?理論上講是沒有錯,聞性能聞有聲、無聲之相,所以聞性能聞心念(默念的念),其實以佛性覺知來說明此境界更恰當。這些佛性之功能理論上能懂,並不代表您有解脫能力,因這些能力修世間禪定者都能有的真如性功用。修佛法不在於此等境上著墨,而是著重於您對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無去除,有無證得三結使去(身見、戒禁取、疑),有無淡薄三毒(貪、瞋、癡),有無去除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疑、貪、瞋),有無去除五上分結(色界縛、無色界縛、掉舉、慢心、無明),若能除此四不等的心病,依次就有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若能得阿那含果以後之果位,就有五神通(阿那含果)及六神通(阿羅漢果)了。
4. 再有,我還體會到,我(佛性)是本來就能聽\能見\能聞具足一切的,因為執著了這個"我能",就生出一個假我(六根)來,並同時產生了假我能(六識),這個"我"和"我能"也是佛性的體現和妙用;因為有了我能,就要有能覺的境界,所以又將所有一分為二,就有了內外之境(六塵),您說我這些胡思亂想對嗎?一切法根本由六大而成,空大為其基本,識大是輪迴因,因識大感召業緣而成就四大種(地水火風),因而有報身、有器世界。現在您思慮這些都是多餘的,懂了就好,您應該認真去開悟自心性,然後再去掉妄習,這樣您就能有清淨自性,清淨自性稍為現起,能映照十方界、十方界一切眾生,還有練到您有不執取這些境的能力,就有實相觀、有般若智,這樣就是真菩薩的境界。佛法是開悟後才能談的,未開悟者談論這些理論都是戲論;而開悟後證悟而得空者,又會無所談、也不想談,諸法都是因緣法,但因自性不動故,所以諸法不可說、不可說。您少打妄想,不然齊老師又會說您不適合修心中心法了,執著有為相者、善思慮者是不適合修此法的,因不能契入佛心故。
5. 還有那個分成六合和的一精明,應該不是本來才對,是不是初悟的境界(比如羅漢)才是如此?這一精明只是滅掉了虛幻的執著,了知一切是空了,卻還沒有把空放下回歸佛性的大海裏,就像是九九歸一了,但一還沒有歸到地方,是嗎?我現在打坐用功時,就想要通過持咒把這六個先合成一個後,再打破它並和無處不在的聞性合歸一處,這樣的想法不知對否?是不是放下這種思量心持咒反而會見效?修行是有次第沒錯,先悟得空,得空、無相、無願等三昧,始能得真解脫知見。然後進入陀羅尼門,以佛法真實義理而悟入,及能依陀羅尼產生神變,這樣講大概就是您要表達的意思。未悟入談論這些都是戲論,也是意解,不是證解,就是沒錯得離譜,也是不究竟的理解。六合一者是悟空者之境界,回到空性即能以一空應萬種緣,所以能達到六根互用;一化為六者是聖者神通變化之用,這些不是未證悟者所能談論的,因以凡人層次來論聖境,真有點不自量力,待您開悟自心後自己再去體會這些楞嚴大義。要能得護法神加持,持咒就是單純持咒,像您修法中去思慮、打妄想這些行為、動作,應是不會有成就的,所以要放下這些思慮。好在您能雙盤2小時,是靠自力所得之進境,可惜自力不管多用功,氣機多旺,也不會悟入佛法解脫的身體路徑,因要能悟入特殊經絡的路徑而得般若智,是要有基本的清淨心,然後菩薩才會安排,因緣成熟時才有可能讓您開悟的。
6. 我還體會到,即是法身佛了,就不受後有了(不再繼續造業了),以後的事情就是把以前生生世世產生的那些妄想經歷一遍,並在這個過程中因緣救度眾生,其實眾生就是自己的習氣的體現,心中有一個眾生就有一個習氣未了,在其中圓滿德行,最後成就報身佛,才能達到救度眾生又無眾生可度的境界,而我現在經歷的不過是以前一些妄想執著的生滅而已,所以隨其前顛後伏,都隨它,不必在意,您說我的理解對嗎?。您把修行說得像吃飯一樣簡單,一下子就能得法身佛、報身佛,這些都是悟空以後的行者在討論的了,您現在就講這些都是太太早了。原則上講起來,先讓法身活起是不錯,但活起後也要再經歷二大阿僧祇劫,才能修到法身清淨,法身最清淨覺後始能有報身土,也就是真的成為如來佛了。未成如來佛前之菩薩能依如來佛的他受用土而住,在清淨佛土中依止如來佛的佛剎土中,這些您還沒有機緣去懂,這些才是高層次的體驗。至於您對於習氣斷除的妄想思慮,剛好是主客易位來說就合理,因自心有一份不淨,所以眾生因緣來而起法時,您都會被感召,自己又無有禪定力,所以也還是要輪迴不止。自心清淨,眾生照樣是眾生,因緣感召照樣是因緣感召,聖人確能做到感召懸絕,才能從眾生因緣中脫黏而出,才能得自在解脫。至於救度眾生是悲願,也是成佛的因緣,而不發願度眾生就不會有累積成佛的智慧與福德,未來是不可能成佛的。而發願度眾生了,就只要去做度眾生的事就好了,不要去執取眾生救度了沒。若沒有此種體會,要度眾生者反而有掛礙度眾生之心,此種人是沒有般若智慧的。您毛病特別的大,古德云:「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您若不閉嘴、止心思,這樣下去也僅是一個虛論行者而已,盼能深深體會之。我對於修行人的肯定,是在於他的無話可說者,不是善思慮者,未究竟而善思者,都是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佛法不是從戲論中成就,而是證空無等相而得,有此境界再深入經藏,自然能智慧如海,不然會被妄想迷敝真心、智慧的。
7. 尊敬的張老師,我曾經把一些體會寫MAIL 給齊老師,他老人家總是一揮而就,掃個精光,若未見性,我真不敢向他老人家囉嗦了,後來在網站上流覽到您的慈示那麼細緻\懇切,所以就又斗膽來麻煩您了,請別見怪。您是要閉嘴的,他是以禪宗高智慧者教法來要求您,但您又不會體會到不語、不動心的好處、殊勝。未開悟者心不明,修法、論法無益,未見性者不知自性真實,懂一些真如性用,也沒有辦法做到感召懸絕,還是沒有解脫知見。所以齊老師告訴您還是老實修淨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比較踏實一點。我是可以幫您解答戲論,但怕您對於我所說又不能契入,引生更多的妄想、思慮,這是修行者的大忌,也許您應該從《阿含經》看起,懂得如何控制此心不亂動,這樣就能做到法無我。以後像這種戲論性文章少mail來,因要花我很多時間,又不能全盤解釋清楚,佛法不是講一次就能解釋清楚了,若解釋了,但您的理解又不是那回事,這樣有何意義呢?您要的書已寄出,收到後可以好好研讀,尤其是《楞嚴經五蘊魔相解脫》。謝謝您的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