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證小參 --

             我們不是佛,教內、外道幾人能真解佛意?


六十五、參問

法爾禪修中心您好:

何以亂指見聞覺知諸性等第二妄月為真心呢?《大佛頂首楞嚴經》明說: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故《楞嚴經》明說:

見性離暗離明,無有見體。
聞性離動離靜,元無聽質。
覺性無通無塞,嗅性不生。
非變非恬,嘗無所出。
不離不合,覺觸本無。

知性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見性'聞性'覺性'知性等六識功能性離開諸緣則無實有,是緣起法。故楞嚴經明說:真性(阿陀那識性)寄居在全部色身的勝義根(無緣地)中本無,見性'聞性'覺性'知性,只要離根脫離諸妄塵便是靈光獨耀的真覺體。識性目前就在我們全身的勝義根中,本離一切緣(無緣地),故我們假名稱祂為[空性]

獨覺及中觀稱祂為無自性性體,唯識宗稱祂為圓成唯識性,天台宗稱祂為真空妙有,禪宗則稱祂為本源自性天真佛。

**既然如此,為什麼當今很多修行人(包括出家法師們及大師級的修行人)對於想真心修行的人都亂指見性'聞性'覺性'知性等[第二妄月為真心]來誤導'斷眾生法身慧命? 這不是謗佛、謗法嗎 末學 淨堂 合十
 

師答:

淨堂大德:

阿彌陀佛!2008年224mail收悉,您對於真正佛法被人誤解,抱著憂心沖沖之情,其實您也多慮,這是末法時期的必然現象。但您指責這些人是謗佛、謗法,這種說法未免嚴重了一點,因此等人僅是不明究理,非真悟道者,若有此等說法,也僅能說是邪知、邪見,尚不涉及謗佛、謗法。連佛弟子也一樣,不經過數十年的修持,不能知道真正佛法是什麼,更何況是外道人或依佛外道。還有外道人他們所依、所學均非人,所以更會修得不究竟,有偏頗立論是必然的。這些人沒有要故意謗佛、謗法,只是好發表修行己見,僅是會影響到無智慧之後學,若強指責他們謗佛、謗法,這樣是不好的,若真犯謗佛、謗大乘法,他們是要下地獄的,您何忍心讓他們墮入地獄?看來您是過於憂心了。若您對於經文已徹底的了解,也能做到真實義、實證得其義,也就是說,不是僅止於意解,那您又何必在意他們有意、無意的誤解佛法,這樣您也不是眼猶不淨,耳猶不順,意猶乖慮,若以己悟之理去指陳他人之錯繆,經云:還是有諍心、鬥心,實非真悟道人。既然您知見雖正,但又有此二種心,不知道去證得真實義者,不是同於他們認義錯繆,這樣大家不也是相當、相當,如此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耳。若是為文指責到未真悟人、外道人,他們會與您結怨;若是您指責到出家人、優婆塞等,那是犯了戒律,毀謗四眾之罪,所以您若真確地懂得您自己所引用的楞嚴經義,那您就要能心平氣和地面對此世間事,我是說您不必太認真了,這就是究竟義,自性離言說義。進一步來說,您引用的《楞嚴經》所闡述的義理,也僅止於解根脫黏的地步,就是真做到也僅能明心見性而已,尚不能得法解脫、圓滿佛性,更未涉及心地的神通變化,所以就此停止進修,則修佛法也不是究竟,還是五十、一百之悟境差別而已,所以請您閒言語,好好用功吧!契經云:「諸法本不生,自性離言說,清淨無垢染,因緣等虛空。」希善思念之。謝謝您的mail

 


[ 參證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