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證小參 --

             網友禪修經驗談及請問修行如何把持!?

法爾禪修中心 善祥比丘(俗名張玄祥)撰  


五十九、參問

頂禮法界 諸聖賢

頂禮 張老師

弟子於網路上看到弟子先前的參問,於 老師的回覆中,稱呼弟子為"得德",弟子愧不敢當。幾年前偶而發生的一次情況,並非弟子每座真能如此,因此不能說已得。如果說真能每座皆現此情況,甚至是日常生活中要則即有,那弟子也只是在有所得的情境中用功,未入實修之大門。因此弟子斗膽,再向 老師參問,期能覓得標月指。

     經過上次 老師教導後,弟子最近正在閱讀"般若文海"網站上有關圓覺經的文章,因此於思路上,對於先前的迷惑較能有個模糊的方向。由於怕自己又錯解作者用意,因此將先前的經驗提出參問。不是要證明自己比一般人厲害,只求能有較正確的用功方式, 而於未來的路上能少走些錯路,並藉此參問與大眾結緣。

弟子將靜坐時,自己身心變化的順序,用弟子自己的語言表達,祈請 老師指正。

 一,靜坐前先有一較以往正確之理念,就像以前弟子求解脫,雖仍有所求,但應比求神通好些(曾祈求 觀音菩薩,在弟子無法負荷時,別讓弟子起感應);現在弟子期望能發菩提心,應該又比求解脫進步了些。

 二,靜坐時,端正姿勢後將身體放鬆,讓它自行運作(酸脹痛麻,晃動,搖動等等都不管)。此時心中若起了想法,則檢視自己為何要如此想。喜歡逃避皆是執著外境,把原因找出來。如此漸漸的身心會較寧靜。此時似乎前六識漸伏。

 三,身體和想法越來越寧靜,漸漸與自己分開。似乎不大想動,若念佛也會漸漸不自知的停止下來,似乎是第六識暫伏。此時或許會出現一些異能,還是不理他,喜歡或逃避都是執著。

 四,慢慢會出現非理性的亂想(非邏輯的,合或不合心意的),若把注意力拉回來,則亂想不見;若繼續放鬆,這亂想會像演電影一樣在眼前亂演一通。一樣不理他,喜歡或逃避皆是執著。此時會發現"心"有些奇怪的能力,好像心中一轉,身體狀況就會跟著轉,似乎是第七識在亂動。

 五,僅有一次這樣的經驗,就是一直不理他的情況下,突然感覺不到眼耳鼻舌身(不見了),在空盪盪中剩下剛剛"能看的"和"成串的思緒畫面"。此時覺得已經無法思考,想起心動念都不能,想修什麼也不能。接著突然就醒過來了,猜測是定力不足,不曉得是什麼一起來,就又迷糊了。事後回想,實在不知該如何繼續修下去,再更仔細去分析,即使那個時刻,仍認為"能看"是自己,似乎是第七識在執著第八識見分為我。

 以上是以前在靜中的經驗,另外有幾次日常中起心動念的經驗如下

一,在 老師那裏上課時,被 老師磨外,家中同修的不諒解更是磨的厲害。幾番掙扎,決定先顧好家庭,因此向 老師遞出辭呈, 老師先慰留了自己。隔天於公司佛堂作早課時,誦經誦到亂想浮現時,滿腦袋想著自己若能再堅持點,跟著 老師定能有所成就,甚至早日成佛。就在想的不亦樂乎時,突然一閃,為何這些妄想都只想到自己?突然心也清楚了,意志也堅定了,心情也愉快了,整個人輕鬆無比。中午向 老師報告辭職一事時,未開口, 老師就說"照你想的就對了"。那一閃(不知是否可說是靈光一閃)真好,若分分秒秒皆在這一閃中,應該不會做錯事吧!

二,因工作需要去拜訪客戶,於大廳登記簿中填寫自己名字時,突然在心中找不到自己叫什麼。和接待小姐對望約十幾秒,只好拿起自己的名牌看看才知道。以前有過電話地址突然想不起來,但轉個方式就能想起。這次卻是名字,而且轉了幾次都想不起來,小姐和我都覺得好笑。

三,有次和同修起衝突(為了什麼以及說了些什麼已經記不得),當時自己丟出一句話語,接著同修回了一句。此時心中一股怒氣衝起,但是自己卻是和這股怒氣分開的(能看著他不與其相合),然後立即又丟出一句話語,同修回幾個字時,心中已起另一句話語,待同修說完整句,立刻又將那句話丟出去。突然同修臉色鐵青,走掉了。然後我又看著這股怒氣,即使想和他相合也合不起來,想提也提不起來。一不理他,不見了。好像有點神經病,前一秒還氣沖沖,後一秒又沒事了。另外想自己和同修這樣吵,未來幾天要倒楣了。沒想到幾個小時後,同修打電話來道歉,我也趁機趕緊道歉。怪了,反而沒事,和同修反而更好了些。

上面是日常中的經驗。此外這次閱讀有關圓覺經文章,最大的獲益是了解自己以前心存"有空可證","有解脫樂土可去"的想法,目前則盡量轉成"本來就是"的想法。回想以前的想法,既然有空可證,則定有證空者。雖在初期能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度過,但到後來則自己設限,無法突破,而且周圍的人老是被我嚇的半死,擔心我是不是入魔了,明明就有啊,怎會是空,因此障礙較多。現在則是告訴自己"本來就是",不過是自己妄自分別,妄自執著。如此與周圍人相處,盡量去找到自己的分別執著,別人較不會出難題,而且哪天福德具足,搞清楚了,妄用或許即是妙用。

雜七雜八寫了一堆,叩請 老師指正在大方向上以及過程上,弟子是否錯誤?該如何繼續用功。謝謝 老師指正! 祈請 諸佛菩薩加持法界眾生,早日回歸本源!阿彌陀佛!

 弟子 xx 叩上

 

師答:

得德大德:

阿彌陀佛!4月6日mail收悉,您所提問題討論如下。

1.     靜坐前先有一較以往正確之理念,就像以前弟子求解脫,雖仍有所求,但應比求神通好些(曾祈求 觀音菩薩,在弟子無法負荷時,別讓弟子起感應);現在弟子期望能發菩提心,應該又比求解脫進步了些。修行盡量能無心用功,自然就會在身心上有進展,您要求發菩提心,先要去求受菩薩戒,受了菩薩戒就是發菩提心的開始。當然受菩薩戒後,就要素食不能吃葷了。不管求解脫、求菩提,看起來是兩回事,其實是一回事,有了菩提智慧,能對任何事物就都能解黏,這就是現世的解脫,練習久了,等到要往生時,能不起顛倒想,也能做到解脫了。

2.     靜坐時,端正姿勢後將身體放鬆,讓它自行運作(酸脹痛麻,晃動,搖動等等都不管)。此時心中若起了想法,則檢視自己為何要如此想。喜歡逃避皆是執著外境,把原因找出來。如此漸漸的身心會較寧靜。此時似乎前六識漸伏。當然每個人的方法都是依自己的智慧而產生,並不能說對與錯。觀心最好是能以覺知心面對心念起時能不動,僅觀照著它,它就會衰滅。但此時您也能知悉自己還有何事在掛礙。掛礙是潛意識裡頭的習氣,是自己無明的根本,還是要斷除。如此了知心起滅與自性間之關係,這是初步的覺照。打坐如此用功,平時生活中若也能做到如此,那就進入初步實修的境界。但這樣第八意識沒有全打開,還不能算大徹大悟的一種,不能完全掃除舊貨,這點您要認識清楚。

3.     身體和想法越來越寧靜,漸漸與自己分開。似乎不大想動,若念佛也會漸漸不自知的停止下來,似乎是第六識暫伏。此時或許會出現一些異能,還是不理他,喜歡或逃避都是執著。對!但是這種暫伏是石壓草,氣與心合一,或氣不足,草又生。所以應該專心專意呼吸,讓氣佈滿全身體,息能綿延不絕,這時可能身體就會進入氣脈全通期。這才能開發出第八識裡種子起現行,才能真正對根本種子修理、斷除。當然能不能做到這樣,依各人福德因緣,但不得不告訴您開悟的真正境況,並非僅如此而已。

4.     慢慢會出現非理性的亂想(非邏輯的,合或不合心意的),若把注意力拉回來,則亂想不見;若繼續放鬆,這亂想會像演電影一樣在眼前亂演一通。一樣不理他,喜歡或逃避皆是執著。此時會發現"心"有些奇怪的能力,好像心中一轉,身體狀況就會跟著轉,似乎是第七識在亂動。注意力拉回是第六意識心,非理性的念頭是第七識執取八識的種子,此等種子無量無邊,尚且不能完整看到何事、何意。但這是更深一層的修行,您不要把心拉回來,一拉回會錯過了更深入的機會,放心讓它去發展,您只要專心呼吸下去,靜觀其變。心動就有其怪能力,但這些都是魔相,您太愛去起心動念,也就是沉不住氣,才會於靜中起意。深入第七意識,就會有意想成真的魔境,您執取它就很容易著魔,所以要修無為法。修行就是在超越六、七識的妄想、執著,若不能超越就不能恢復清淨自性心。

5.     僅有一次這樣的經驗,就是一直不理他的情況下,突然感覺不到眼耳鼻舌身(不見了),在空盪盪中剩下剛剛"能看的"和"成串的思緒畫面"。此時覺得已經無法思考,想起心動念都不能,想修什麼也不能。接著突然就醒過來了,猜測是定力不足,不曉得是什麼一起,就又迷糊了。事後回想,實在不知該如何繼續修下去,再更仔細去分析,即使那個時刻,仍認為"能看"是自己,似乎是第七識在執著第八識見分為我。這是有點要入世間初禪定中,再下去就會失去身覺,第八意識也控制不了身體,待氣退失才會出定。一入第八識中就沒有思緒,那是種子,一個一個存在倉庫裡的種子,不是可以想的,所以您觀照它就有知道過去世的事,但知道又有何用,修行就是在否定這些,不要成為因緣果報的輪迴現象。還有第七意識執取八識種子為自我,就是這樣才會起想,我執深就是這樣。但它看到的是八識的相分,不是見分,八識見分是鑑照外境,譬如說外在的虛空世界,自身外的眾生因緣等,那才是八識見分的真實功能,除此八識就是儲存種子、執取其為真的妄執性。此八識見分所得相分,由無知的七識所執,依習而進行造業。八識另有相分是種子,就是倉庫裡的種子,此相分是七識時時刻刻執取種子為我的根本習性。修行人為什麼要念起不隨,由真性主行,因諸法都是虛幻故,所以不能把一切法當真。

6.     在 老師那裏上班時,被 老師磨外,家中同修的不諒解更是磨的厲害。幾番掙扎,決定先顧好家庭,因此向 老師遞出辭呈, 老師先慰留了自己。隔天於公司佛堂作早課時,誦經誦到亂想浮現時,滿腦袋想著自己若能再堅持點,跟著 老師定能有所成就,甚至早日成佛。就在想的不亦樂乎時,突然一閃,為何這些妄想都只想到自己?突然心也清楚了,意志也堅定了,心情也愉快了,整個人輕鬆無比。中午向 老師報告辭職一事時,未開口, 老師就說"照你想的就對了"。那一閃(不知是否可說是靈光一閃)真好,若分分秒秒皆在這一閃中,應該不會做錯事吧!自性真如是沒有念頭的,只能說沉靜地依覺知走,覺知不會想說話,也就是不想離識,就這樣順著覺知(感覺)走。記著覺知僅是覺知,沒有念頭的,一般人無從認知此境況。您所謂的一閃,可能是外緣給您的一閃,不是我所說的自我佛性的覺知,因前些時誦經您還亂七八糟,心突然一振,那可能是護法神之類給您的示意吧!內外緣源要搞清楚,不然把外緣當自性真如,那可能是要認賊為父了。此就是您要去揣摩的,何謂自性佛心,何謂是外緣左右您的行為,若內外心性分不清楚,如何明心,更何談見性,未空性就不知所為為何了。

7.     因工作需要去拜訪客戶,於大廳登記簿中填寫自己名字時,突然在心中找不到自己叫什麼。和接待小姐對望約十幾秒,只好拿起自己的名牌看看才知道。以前有過電話地址突然想不起來,但轉個方式就能想起。這次卻是名字,而且轉了幾次都想不起來,小姐和我都覺得好笑。初地入二地菩薩是有此煩惱,契經云初、二地菩薩有失念煩惱,此是修行過程中必然的現象,先捨才能去除舊煩惱、垃圾,而後才能得解脫的能力。往後再熏習好的東西進來,如佛號、咒語等。此失去記憶會有好一陣子,若要早點改善,注意一下營養、中藥調理也可以,但一切隨緣就更沒有掛礙了。

8.     有次和同修起衝突(為了什麼以及說了些什麼已經記不得),當時自己丟出一句話語,接著同修回了一句。此時心中一股怒氣衝起,但是自己卻是和這股怒氣分開的(能看著他不與其相合),然後立即又丟出一句話語,同修回幾個字時,心中已起另一句話語,待同修說完整句,立刻又將那句話丟出去。突然同修臉色鐵青,走掉了。然後我又看著這股怒氣,即使想和他相合也合不起來,想提也提不起來。一不理他,不見了。好像有點神經病,前一秒還氣沖沖,後一秒又沒事了。另外想自己和同修這樣吵,未來幾天要倒楣了。沒想到幾個小時後,同修打電話來道歉,我也趁機趕緊道歉。怪了,反而沒事,和同修反而更好了些。從此事中您可以知道如如不動的真如性與習氣的邪真如性是不一樣的東西,您要找的那個就是如如不動的那個,要能時時把握住它,不要背離它;而要去除的是會發脾氣的那些壞習氣、邪真如性。要反省的是:您不善觀外緣,應看看有無受外緣業力的影響,才發生此夫妻吵架的事,若有,就知道業力不可思議,該報還是要受報。若無有外在因緣,也許是因緣成熟,要讓您體會真我、假我是何,我們無知人們天天就是生活在以妄我為主的業緣中,輪轉於六道中不能脫黏。再來要反省自己瞋心的可怕,您瞋心還很重,瞋心不滅連最低的須陀洹果都沒有,還想要成佛?成佛、成阿羅漢是不簡單的,就是心地要清淨,永斷三毒(貪、瞋、癡),還要斷十結(身見、戒禁取見、疑、貪、瞋、我慢、掉舉、根本無明等十),所以成個須陀洹果都要斷身見、戒禁取見、疑、瞋等毛病,還有瞋心等才行。趕快從心地中去除心病,不要從自性中去求什麼能力、神通呀!佛教導我們佛子在心完全清淨時,神通自然就會現,不是像外道的神通是修練來的。

9.     上面是日常中的經驗。此外這次閱讀有關圓覺經文章,最大的獲益是了解自己以前心存"有空可證","有解脫樂土可去"的想法,目前則盡量轉成"本來就是"的想法。回想以前的想法,既然有空可證,則定有證空者。雖在初期能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度過,但到後來則自己設限,無法突破,而且周圍的人老是被我嚇的半死,擔心我是不是入魔了,明明就有啊,怎會是空,因此障礙較多。現在則是告訴自己"本來就是",不過是自己妄自分別,妄自執著。如此與周圍人相處,盡量去找到自己的分別執著,別人較不會出難題,而且哪天福德具足,搞清楚了,妄用或許即是妙用。平常心就是道,不要把修行的境界或內心的覺受當真,或讓它發作出來、講出來,這樣會嚇到別人,別人也會看您是否發了神經病。修行人有好幾重人格,要隨時能掌握,由真性主行、隨自性而運轉,自能趨吉避凶。還有無為法才是真正的境界,無為常為,依自性應緣去常為,若能這樣,順逆境緣都隨它,自己卻也能自在,結果事情都會圓滿落幕的。不要妄用心念,妄用心念屬有為法境界,這樣是沒有辦法見性的,連心也明不了的,何況要見性。入魔也有可能,若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就要小心,是否有外力附身了。不然有超能力時,體會一下,放在心中,不能常去玩,除非要暗中利益眾生才可一用,用完放下不執。

10.  雜七雜八寫了一堆,叩請 老師指正在大方向上以及過程上,弟子是否錯誤?該如何繼續用功。謝謝 老師指正!若五蘊身心毛病不去,就有可能著魔,守住無為境界,即不會走錯路,面一切境能以般若波羅蜜智觀其無所有、不可得,往後還有很多佛境要學,不走過去此魔境,怎能得更高的佛法。現在要做的:平常心是道、無求心是道、平凡心更是道,潛默將養十幾、廿年,無有人知,才能走到最後。若能得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才有可能走入修行的下一站──陀羅尼門(密教領域)。還有,深一層的心您是看了一下,但還沒有完全打破窠臼,這是您要加緊禪修、打坐的地方,讓黑漆桶全打破,讓自心現妄想之相,讓思潮如瀑流般流出,然後再讓其自然靜止,這樣才能真見空性。若做不到,依您境況進展,能永斷三毒(貪、瞋、癡),斷十結(身見、戒禁取見、疑、貪、瞋、我慢、掉舉、根本無明),總可以有個有餘依涅槃的體證,但不具足六通,僅有漏盡通也不是阿羅漢。若有五通,又能斷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見、疑、貪、瞋),就有阿那含境界,若沒有五神通,那連阿那含也不是,所以修行是很難也。果位證不得,只有放在未來世去求,今生改修菩薩道,自利、利他雙行,未來那一世定可以成就如來菩提的。不知您受菩薩戒了沒,若還沒有一定要去受顯教的菩薩戒,一切菩提從戒中得,入佛門始能得諸佛、菩薩加持,也才不會走錯路。謝謝您的mail。

 


[ 參證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