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楞嚴經》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是何義?


三十 三、參問:

您好!在下未留真名是網路上的安全守則,末學龍某。對不起!我談了很多的戲論造成你的不便,不過張老師修學佛法,有見地才好上路不是嗎?進入唯識的自證分、證自證分。其實我受你的教導才知我看的光只不過是幻相罷了,還以為是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所說的一顆圓光色非色,還有古時禪時說的大道即在目前,原來差太多了。都是因為先前見地不足,功夫才不上路,永遠在這個光色。

末學還有一個問題,「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這個文句我還是不懂的意思,哪一個是能見哪一個是所見。還有我看過南懷謹老師說的,世間一切色想幻法都是本體所產生的現象作用,要還到能產生本體的這個才能見到空性(記憶中好像是這麼說的),可是《楞嚴經》之觀音圓通,不是能所雙亡嗎,能產生作用的與所產生現象的都空了,末學在此疑惑不知。

我找到南老師所說的,如下:如《楞嚴經》所言:「見見之時,見非所見,見猶離見,非見所及。」什麼是見道?第一句話兩個見,「見見之時」,第一個見是能見之見,第二個見代表所見道這個道。當我們心眼要見道的時候,我們普通講明心見性總以為看到一個東西,尤其在外道的法門裏頭,譬如人在打坐時,定中看到內在一片光明,以為這個是見性,這是錯誤的。那個光明並不是見性,只要你心誠修正法,都可能呈現這種光明的狀況,那是相,那是用,是四大的變化。真正見道時,「見非所見」,見道那個見,所謂明心見性,這是代名詞,並非像我們眼睛看到一個東西那麼地見。所以「見非所見,見猶離見」,見道那個見,離開心眼意識分別所有的見,「非見所及」,不是我們肉眼看東西或慧眼瞭解,不是這樣的見。是一切見都空了,了不可得,這是見道的境界。」他這段解釋這句話,我還是不太懂什麼意思,第一個見是能見之見,第二個見代表所見道這個道。

 

 師答

龍大德:

阿彌陀佛!216日連續兩封mail都早已收到,因為事情繁多,參問者mail亦多,您所提的問題都是還沒到那個境界,就要去了解那麼高的境界,且問題所涉及是很龐雜的戲論,故祇得等到較有空時再來談論,或許您已等得不耐煩了,在此致歉。

您所提「見見之時,見非所見,見猶離見,非見所及。」是在說明「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的形象及功能,跟見性不見性沒直接的關係,只是世尊在教導阿難尊者等有漏學者未見性者如何認識真心、妄境,因阿難尊者這時還沒有能力體會見性不見性之別,阿難尊者等未得淨圓真心,故祇能以普通比喻在說明真心之見及妄心之見,此段若涉及菩薩的真心之見,或言見性之類的話,未免有點牽強。但下面說明時,還是要以菩薩、佛的境界來闡述,不然您又會用世間人的眼根及見性在談真心之見,是無從理解佛的真實義的。

「見見之時」第一個「見」是指「淨圓真心」能見之體,第二個「見」是指「淨圓真心」能見之功能---見性,當真心見(或言「映照」)到所見之世間萬相,或菩薩境界所見之十方世界、十二類眾生相時,這是第一句「見見之時」的意思。第二句話「見非所見」者是指眾生或無學菩薩等雖然以真心能見(或「映照」)之見,產生有所見的境相,但要知道所見要非有見想,這才是真見,才是菩薩、佛等之見;若真心見後有見想時,就是動了凡情見性,見性 之外即時會生妄想之「見」,這是世間禪凡夫之見,常會認此妄想成相為真,終不能得解脫之知見,即是《楞嚴經》經典中所說:「妄為色、空及與聞見。」若以淨圓真心而言,「見」而不執是為真見,才是正見,故佛說「見非所見」,因真心映照萬相而不動,有所見者凡情起才稱為見,聖人才能「見非所見」,這就是第二句話的意思。

後面兩句話「見猶離見,非見所及。」是世尊更進一步闡述「見非所見」之義。無學菩薩或是佛等聖人,真心能映照萬相、十方世界、眾生相時,但因真心能無住,故能「見猶離見」,也可以《金剛經》中所說,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心」既然無住,就是淨圓真心,故能「見猶離見」。

最後一句話「非見所及」者,當要以前後經文連結,才能知道全貌。經文: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世尊在言:見實非明、暗、空、塞等四義成就,故無學菩薩、佛等淨圓真心所映照世間相或超世間相,諸見都不能及其真心淨圓之體,若因見猶能離見,故能有境無著,有所黏著都是凡夫世間禪行者之見地。既然諸無學菩薩、佛等能「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那怎能再說淨圓真心映照諸相生相時是因緣法、是自然性或因緣和合而成相呢?縱然世間相中有因緣法、有真心現自然性能應一切因緣,也確是依因緣和合成一切相,但相歸相,淨圓真心是淨圓真心,諸相與淨圓真心本不相干,故諸見所現之見相,不能擾及淨圓真心之真如性,故說「非見所及」。以上依我所了知,做成如是解。

您所提的問題都是要無學菩薩才能知道的道理,連剛開悟的登地菩薩或七地以前的菩薩都不大能懂的,就是連阿難尊者也都搞得迷迷糊糊,何況是我們世間凡夫,我雖勉強依您所問說明如上,亦不知是否能契如世尊的本來意思,若有所誤解而造成您知見的偏差,那真是罪過,還是讓我懺悔。最後還是再提醒您一句,應該努力在色身上用功,突破色身束縛,如此才能去討論見性不見性的大問題,或認識自性的大道理。謝謝您的mail。


[ 參證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