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變為不喜說話是何因?
胸悶悶不樂時要如何化解?
六、參問:大德善知識,末學有一小問題,想請教大德,但不知於此留言是否能得解答。
1. 末學近來越來越不喜歡說話,然而處在世事工作場所中,如此似乎又不恰當,然末學覺得即使開口,所言非自己真心所欲言,故還是寧願不語。但不知這樣的情形代表的意羲為何?
2. 近來己身遭遇許多事倩,都讓末學心中難受,有的在內心充滿疑惑,常常有身心不安之感,且胸中常常悶悶不樂,請求大德開示指點末學,如何能走出眼前困頓呢?阿彌陀佛!
(Judy所提問題,同意上網周知)
師答:
阿彌陀佛!對於您的e-mail至今才遲遲回信,感到萬分的抱歉!因Y2K及道場共修故,至今才有時間來談談您的問題,也很高興您能信任我們而提出您心中的困擾點,當然有問必答,希望您能從回答中,好好理解所提的問題重點及處理的方法。
不喜歡說話有五種情況,有的是被動造成的,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如下列情況所說:(1)自從生下來後,就喜歡聽人講而自己不喜歡說話,且表現出心平氣和的心境,聆聽別人說話,此現象是與前生修行有關,因前世修行的因緣,致使今生不善於言談,常保持心的寧靜而聆聽他人述說。(2)今生不是沉默寡言者,但突然間變為不喜歡說話,此有可能是對外在環境調適不佳,致使心性慢慢在改變,此等人應多加小心,不然心情被壓抑,長久以往會生出心病的,也就是精神會不健康。(3) 閱讀修心養性的書籍,自己因靈修故,靈性提高,與周遭人產生心境落差,興趣無從搭調,只能以早安、問候語維持禮貌性的和諧關係,因不能深談,談也不能剖心故,與人相處,只能漸漸沉默寡言。(4)因與修行有關係,長期念佛、禪修,慢慢改變自己心性而讓自性顯露,回歸自性清淨體,當然自性無執、無煩惱故,對一切事事物物,認為是因果的現象而已,沒有什麼可說的,當然不喜多言費舌。(5)禪修有成,以真心觀照一切境,了知一切狀況,有些不可說、不能說的事物,不能隨興而說。也有因為要去除法執故,不執一法,更無言說。此等行者更不落於語言文字,常以自性體知一切境,生活在心知先覺中。
從您所提的第1點來看,您覺得處在工作場所中,與同事間終日所言,言不及義,或心境層次不同,所言不能貼心,也不能講出真心話,故越來越不想說話。我們相信您是有靈修的人,正在改變您的習氣,不喜歡隨世俗事同流,這種狀況是回歸到本來清淨自性的一種必然過程,也就是禪宗祖師大德常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的話語,此心能死而不妄動,才能顯出示自性的境界。
現在的問題是:您對目前所現的境況還放不開,怕同事見怪您不說話,不喜社交;您不喜拍馬屁,有礙前途。您也警覺如此並不恰當,才會造成您徬徨不安。但古僧大德言:「人情不親,道情親。」超越世俗,當然人緣會變差,但內心的境界卻能安然自在,即所謂安貧樂道、知足常樂。您也許對道情尚無深遠的體知,才會感覺得迷惘而不知所措。有朝一日,當您體會吾心的宓靜解脫,勝過為眾人而活時,您自然就會怡然自得的。
關於所提第2點,未述明境況、事例,只能勉以試答。若有不契合您本意,當再來言,舉例說明清楚,當更能提出解決之道。
(一)、週遭發生許多事情,且讓您難受?家裡或同事間所發生事?若是偶發事件,不管多嚴重,都是自心的執境不放,才會越想越放不開,造成負面的影響。把心境轉後,自然沒事。如何轉,設想一最壞的境況,然後承認它真的現出來時,我要坦然去接受它(當然不見得會真出現)。不要避重就輕,心常存一絲希望:不會這樣、不會那樣。譬如,這件事發生後,會造成我失去我的愛人,那頂多失去他,有什麼會比這個更嚴重?若真的他離我而去,那也是我們無緣,怎能常相廝守?如此一想,不是很坦然?注意不要鑽牛角尖,當知:「萬境本閒,庸人自擾之。」
(二)常會心感不安,胸部會悶悶不樂,這問題就比較麻煩。此又可從兩方面來說:(1)若是工作壓力造成,主要原因還是營養不平衡,不能抵抗工作壓力故。(2)若是流年不利,有冤親債主來糾纏,所發生事當然事出其因(冤家糾葛),事情發生過後,深感不安的情形一再出現,當然是它在搞鬼、影響您心意念。若久不處理,久而久之,會造成經神衰弱的。
解決辦法
(一)、解決辦法一:(1)攝食抗壓力食療食品,如能入《食療同源》中去找而後用之。(2)每日早上一顆維生素、礦物質營養補充劑如"善存",然後下午再吃一顆維生素B群。(3)馬上攝食單味的維生素B12、B1、B6、葉酸(folic acid)、泛酸(pantothenic acid)、菸鹼酸(niacin)等維生素,吃一周後即停止。而後維持每日只吃"善存"、維生素B群各一顆。若是吃常素,單味維生素B12不能斷,一定要每日一顆。此些維生素是穩定您的情緒所必要用的,請務必要買到而後按時按量吃,慎記!慎記!(若單味維生素自行購買不方便,可再進一步連繫本中心,本中心有附設健康教室。)
(二)、解決辦法二:除上述吃的以外,要多念佛號,並至佛寺去點"光明燈",去參加消災法會,迴向冤親債主,讓它們能離苦得樂。功德圓滿,業自消滅,也可得一心安宓靜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