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055.gif (23008 bytes) 中藥理念--補益類中藥簡介(28) 
        
補氣類中藥---肉桂


一、產地

原產於亞洲、中美洲,主產地為斯里蘭卡、東印度群島,現今產地有印度、印尼、埃及、鍚蘭、瓜哇、馬達加斯加、日本、中國及臺灣等。主產於雲南、廣西、廣東、湖南、福建、浙江、江西等省。

 

二、原物狀

為樟科樟屬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elCinnamomum Zeylanicum的樹皮,英文名:Cinnamon 樟科:Lauraceae。別名有:玉桂、牡桂、菌桂、簡桂、筒桂,油桂,桂。入藥用其樹幹皮及樹枝(桂枝)皮,幼果(桂子)也可入藥。肉桂取自於肉桂樹的樹皮,是經由捲成條狀乾燥後所製成的,越接近樹幹中心的樹皮所製成的肉桂品質越上等,此品有發汗、止吐的功效。

肉桂是樟科植物的乾燥樹皮,桂皮為珍貴中藥及調味品,有溫腎補陽,散寒止痛的作用。從桂樹、桂葉蒸餾得到的桂油,是珍貴香料。和多種有機香料的合成原料,可做藥用。如今桂油已大量用於飲食行業,其木材是傢俱的良材。肉桂呈筒狀塊片,質硬,呈棕色,以香氣濃厚,身乾者精油含量高,黏性少為佳。質量好藥力足的肉桂稱“紫油桂”;刮去外面粗皮及裏面薄皮的稱“桂心”,性不太燥,適用於助心陽、交心腎:幼桂樹皮,稱“官桂”,力弱性燥,適用於溫中燥濕。

肉桂為常綠喬木,莖高10~15公尺,全株有芳香氣味,樹皮不裂、灰褐色,葉互生或近對生、草質、橢圓狀披針形,葉基部鈍形,先端尖銳、全緣;表面綠色無毛,有光澤,背面灰綠色,被細柔毛;5~7月開花,圓鈍花序腋生,花小而黃綠色;花被片6,白色;能育雄蕊93輪,內輪花絲基部有腺體2,子房卵形。每年10月至次年2~3果實期,漿果橢圓形或倒卵形、黑紫色,果托淺杯狀,種子長卵形、紫色。

肉桂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怕乾旱;土壤以排水良好而土質肥沃的沙質壤土或呈酸性反應(PH4.7-6.0)的紅色沙壤土為佳。採制:多於秋季剝取栽培510年的樹皮和枝皮,曬乾或陰乾。

本品淺槽狀或捲筒狀,長30~50cm,寬或筒徑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橫向微突起的皮孔及細皺紋;內表面棕紅色,平滑,有細縱紋,劃之顯油痕。質硬脆,斷面顆粒性,外層棕色,內層紅棕色而油潤,兩層間有1條淡黃色線紋(石細胞帶)。氣香濃烈,味甜、辣。

肉桂精萃取:

取:蒸氣蒸餾,樹葉、樹皮或花蕾。以肉桂葉為好。

萃取量:100公斤萃取0.5~1.4公升。樹皮出油率為2.15%,桂枝出油率為0.35%,桂葉出油率為0.39%,桂子(幼果)出油率為2.04%

澤:深黃(肉桂葉),較淺(肉桂皮)。

味:肉桂葉味道較肉桂皮淡,較不刺激。肉桂皮為甜甜的香味,刺激,並且聞得出香料的味道。

點:肉桂皮較肉桂葉刺激,肉桂醛含量高,較易引起過敏,所以常用肉桂葉精油。

 

取自:kminter.coa.gov.tw

 

取自www.chownet.com.tw

 rg1.jpg (55399 字节)rg2.jpg (61597 字节)www.familydoctor.com.cn

 

三、肉桂培植法

1、選地、整地

苗圃地宜選在排水良好、濕潤肥沃、土層深厚、疏鬆的砂壤土。坡向宜朝東南方,接近水源,以利乾旱時抗旱。選定後要經2~3次犁耙,同時施入廄肥或堆肥等有機肥料,然後作成寬1~1.2米,高15~20釐米高畦。

肉桂林地應選在陽光充足,無寒風浸襲的東南坡地,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又無沖刷的山中部地帶。呈微酸性的砂壤土為好。

2、繁殖方法

1育苗:生產上主要採用此法

①播種育苗:播種最好隨採隨播。播種前種子用0.3%福馬林液浸種30分鐘。採用點播,行距20~25釐米,株距6~9釐米,覆土2釐米左右。每畝播量為16~18千克。床面覆草保濕,每隔4~5天澆水一次,播後20~30天發芽出土後,即可揭草,隨即進行搭棚遮蔭。一年生苗高20釐米,地徑0.5釐米以上即可選林。

萌蘖促根法育苗:此法專供栽培大樹所需的苗木。4月上旬先在萌芽株中選擇1~2年生、高1.5~2米,直徑2~3.5釐米的萌蘖,在緊接地面處,進行割皮處理,隨即培土,促進生根1年後即可移栽。

2造林:造林時間以春分前後為宜。每畝施入豬糞5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造林密度因矮株作業或喬木作業的不同而異。矮株作業株距為1~1.2米,行距為1.2~1.5米,喬木林作業則株行距分別為4~5米和5~6米,栽植穴規格為50釐米×50釐米×40釐米。

3、撫育管理

苗木定植後,要及時覆蓋遮蔭,栽後2~3年後,可進行林糧間作或種遮蔭作物。夏秋季注意鋤草,冬季進行追肥。通過加強撫育管理,5年即可採剝桂皮。

4、病蟲害防治

1)根腐病:黴雨季節,在排水不良的苗圃,地表現嚴重。

防治方法:防治積水;及時發現病株並拔除燒毀,以生石灰消毒畦面。

2)桂葉褐斑病:4~5月發生,為害新葉片,可用波爾多液噴灑。

3)肉桂木蛾:是肉桂的主要害蟲之一。

防治方法:在其幼蟲孵化時期,可用50%磷胺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敵殺死4,000倍液噴霧,10天一次,共噴2~3次;用白僵菌噴粉防治;結合剪枝,剪除害枝。

4)卷葉蟲:幼蟲于夏秋間,將數葉捲曲成巢、潛伏其中,食害苗葉。

防治方法:用敵百蟲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1,500倍液噴霧。

5)肉桂褐色天牛、幼蟲為害樹幹。

防治方法:夏秋季用鐵絲插入樹幹幼蟲蛀乳內,刺死幼蟲,或用敵敵畏棉塞入蟲孔毒殺。4月初,發現成蟲,進行人工捕殺。

5.採收與加工

矮林作業目的是採葉蒸油和生產桂通、桂心等產品。在造林3~5年後,平均每畝可採剝桂皮40~50千克,同時每年還可採收桂葉蒸油1.5~1.7千克,桂皮採剝時間以3月下旬為宜,這時樹皮易削離,且發根萌芽快。
  喬木作用目的是培養桂皮,桂子和種子。造林後15~20年採伐剝桂皮,2~3月採收的稱春桂、品質差,可在6月下旬,在樹基部先剝去一圈樹皮。既可增加韌皮部油分積累,又利於剝皮。

6.桂皮採收後,加工規格

全邊桂:剝取10年以上的桂皮,兩端削齊夾在木制的凹凸板內,曬乾。

板桂:將桂皮夾在桂夾內,曬至七八成乾,取出縱橫堆疊加壓、乾燥即成。

官桂(桂通):剝取5~6年生幼樹的幹皮和粗枝皮,晾曬1~2天,卷成筒狀陰乾即可。

 

四、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桂皮油),油中的主要成分為桂皮醛(cinnamaldehyde)、次為桂皮酸、丁香酚、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等,還含韖質、粘液等。也含有醋酸桂皮酯(cinnamyl acetate)、苯丙酸乙酯、桂二萜醇(cinnzeylanol)、乙醯桂二萜醇(cinnzeylanine)

 

五、性味歸經

性大熱,味辛、甘。歸腎、脾、心、肝經。

 

六、藥理作用

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歸脾祛寒,溫經止痛。用於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痛經、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寒疝、奔豚。

肉桂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香料植物,一般於臺灣栽種的品種為土肉桂及楊蘭肉桂。肉桂之利用範圍很廣泛,可用來做為食品、飲料、調味香料、香辛料、茶點、各種料理佐料,製作糕餅、麵包、甜點,亦可使用於百草香、工藝等用途。樹皮、花蕾和葉片蒸餾萃取香精,其主要成分為桂皮醛75~90﹪及少量乙酸桂皮醋、乙酸苯丙酯等(50)。精油是一種具有強勁的殺菌消毒劑。亦是收斂劑,很適合油性肌膚,有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惟精油強勁,孕婦避免使用。

 

1.古代藥理

有溫補腎陽、溫中逐寒、宣導血脈的作用。其性渾厚凝降,守而不走,偏暖下焦,能助腎中陽氣(舊稱命門之火),並能納氣歸腎、引火歸元。肉桂主治效用為清熱去濕、解毒、利尿、消瘀、解渴之功效。

功效應用:

(1).補火助陽: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腰膝冷痛,陽痿尿頻等症;或脾腎虛寒,脘腹冷痛,食少便溏者。

(2).散寒止痛:主治寒凝諸痛。如風寒痺痛,血寒痛經,實寒胸腹大痛等證。

(3).溫通經脈:可用治瘡瘍日久,氣血虛寒及陰疽等,每配伍即有益氣養血溫陽藥之用。此外,還可用治氣血衰少及陰盛陽浮,上熱下寒之證。

《神農本草經》謂“利關節,補中益氣”。王好古謂“補命門不足,益火消陰”。《本草求真》謂“肉桂,氣味辛甘,...有鼓舞氣血之能”。

《藥性類明》謂肉桂能“調和營衛之氣”。

早在《神農本草經》已用本品治“上氣咳逆”,有人用肉桂醇浸液加普魯卡因作肺俞穴注射,

本品既補命門火又“利關節”,故《本草綱目》用“治寒痹”,常與附子、熟地等合用。

 

2.近代藥理

(1)近代研究,本品有中樞性和末梢性擴張血管作用,能增強血液循環。

(2)有抗凝作用。

(3)據近代研究,本品所含之揮發油,有緩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強消化機能,排除消化道積氣,緩和胃腸痙攣性疼痛。

(4)鎮靜、鎮痛、解熱。

(5)抗菌。

1.對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影響:

(1)肉桂醚提取物雖能使幼年小鼠的胸腺萎縮和大鼠腎上腺中的維生素丙含量下降,但不能延長去腎上腺大鼠的存活時間,故不具糖皮質激素樣作用。

(2)肉桂附子二味組成的複方對腎上腺皮質高血壓大鼠(灼傷一側腎上線所形成的)模型有降壓作用;對腎性高血壓大鼠(8字型結扎腎臟所形成的)模型則無降壓作用。服藥4週後,用1-C14-乙酸鈉的滲入實驗證明,此方對腎上腺皮質性高血壓模型的腎上腺內膽固醇代謝有明顯影響,使灼側腎上腺活動加強,健側腎上腺活動亦有所增強。

(3)臨床上肉桂促進尿中17-羥皮質類固醇增加。故肉桂有興奮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

2.對胃腸道的影響:

用小黑鼠試驗,桂皮油尤其是桂皮醛,對胃的運動有抑制作用,使胃張力下降,且能對抗乙先膽鹼或組織胺所致的離體腸管痙攣,並能輕度促進膽汁的分泌,對胃液分泌無影響。又有人謂有緩和刺激作用,促進唾液及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並解除內臟平滑肌痙攣,給家兔口服桂皮油能增強腸管張力,促進蠕動。上述結果的不同,可能與實驗條件、方法等不同有關。據臨床觀察,對胃腸張力下降、蠕動減弱者可用;對胃腸痙攣者亦可用,似呈調節作用,但總以虛寒證為使用之指徵。《藥性類明》謂肉桂能“調和營衛之氣”。

3.對白細胞、血小板的影響及抗放射作用:

桂皮醛、桂皮酸鈉可使家兔白細胞增加,犬皮下注射酸鈉也有此作用。用鈷60丙種射線致死量照射後的小白鼠給以桂皮酸鈉,給犬以桂皮酸鈉並在放射病極期合用長效磺胺治療,均可提高動物的存活率,且周圍血液中有較多的白細胞及血小板數。

4.對抗體生存的影響:

用肉桂、仙茅、菟絲子、瑣陽、黃精等組成的補陽方,對胎兒甲種球蛋白免疫的家兔,其抗體開始產生時間顯著提前。

5.體外,對乙型肝炎抗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對“陽虛”證動物的淋巴細胞等,有一定的影響(見淫羊藿)。

7.對補體的影響

(1)在體外,肉桂乙醇浸液在0.1%濃度下,能抑制75%以下的補體活性,其水提物亦具有抗補體活性。

(2)在體內,肉桂的水浸液對Forssman 抗體反應(異性抗體反應),也顯示抑制補體活性的作用,對此抗體產生的全身反應試驗中,預先注射者,能顯著延長(兔)致死的時間。

此外,肉桂還對變態反應Ⅲ型的Arthus 反應引起的炎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小鼠和家兔的實驗性血管球腎炎,肉桂水浸液有較明顯抑制尿蛋白上升的作用,但對補體無影響。

 

七、臨床應用

1.支氣管哮喘及喘息性氣管炎:

早在《神農本草經》已用本品治“上氣咳逆”,有人用肉桂醇浸液加普魯卡因作肺俞穴注射,治支氣管哮喘21例,19例控制發作,1例症狀減輕。臨床上對支氣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氣管炎,屬腎陽虛者配附子、胡桃肉、熟地等用。常用方有蘇子降氣湯、附桂八味丸等。

2.白細胞減少症:

屬氣虛者配黃耆、黨參之類,屬陽虛者配補骨脂、枸杞子等,屬陰陽兩虛者配山茱萸、女貞子等。本品能“鼓舞氣血”。

3.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

屬陽虛、寒濕盛者宜之。因本品既補命門火又“利關節”,故《本草綱目》用“治寒痹”,常與附子、熟地等合用。

4.糖尿病新天然療法---肉桂

糖尿病在九0年代期間增加了三分之一,原因在於肥胖盛行與老化人口增加。據國際糖尿病協會統計,目前全世界超過194百萬人罹患該疾病,倘若沒有採取任何減緩其流行的措施,那麼2025年時罹患人口估計將超過333百萬人。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肉桂可在人體內發揮類似胰島素的作用,進而達到調節血糖的作用。在巴基斯坦進行的小型實驗顯示,30個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肉桂的水溶性萃取物長達40天後,就可顯著降低血糖、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壞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種水溶性萃取物具有類似胰島素的結構,化學分類上屬於前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的一種。

前花青素的相關研究顯示,具有這種結構的物質可以對血糖及膽固醇的生理反應產生調節。此外,西方人本來就有使用肉桂的民間草藥習慣,肉桂可當作一種芳香劑之外,也可殺菌及促進身體氣血循環,因此廣泛地應用於感冒或消化不良之症狀緩解。若本研究可以把肉桂的結構及其生理調節作用加以具體應用於臨床上,對於糖尿病的治療而言,將是相當有應用潛力的。

美國新研究:肉桂藉由於替代胰島素的作用能緩和第二型糖尿病。美國加州大學 Don Graves說:「肉桂具有與胰島素有相似的作用,而且還能促進胰島素的活性。因此肉桂在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上可能相當地重要。」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與Sansum Diabete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研究肉桂對肥胖老鼠有何影響,餵以攙有肉桂的水,並在六個月後檢視其結果。

Graves說:「世界上超過1.7億人罹患糖尿病,而且其中人大部分沒有接受任何藥物或是其他形式的治療。這可能是因為大部分人經由天然的產品而得到適當的控制,如肉桂。」

研究人員使用核磁共振儀取得研究結果,NMR可以描繪肉桂的化學分子結構,判斷其是否具胰島素活性。Graves與其研究同事表示該化學分子是proanthocyanidin(前花青素),此分子能影響胰島素在脂肪細胞的訊息傳遞。

美國農業部 Richard Andeson近來完成一項在巴基斯坦進行的人體與肉桂攝取的研究。研究以30位第二型糖尿病患為研究對象,服用肉桂為期40天。研究數據顯示,受試者的血糖、三酸甘油酯、低密度脂蛋白(LDL)還有膽固醇均明顯下降。

研究人員希望能在美國進行人體試驗---給予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肉桂與水溶性萃取物。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其身體會對胰島素產生抗性,因此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所進行的研究把焦點集中在肉桂在細胞與分子的作用機轉,並觀察它如何和細胞膜上胰島素接收器與其他與胰島素作用相關的蛋白質反應。

Graves 說:「許多重大的疾病肉桂也許能幫得上忙,如胰臟癌,由於腫瘤促使胰臟異常產生過多胰島素,導致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抗性,使得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近來的研究發現胰島素抗性也可能與神經性退化疾病有關,如阿茲海默症。

第二型糖尿病(Non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Type-   Ⅱ Diabetes Mellitus):又稱成年型糖尿病,與遺傳有關,近年來由於兒童體重過重的情形趨增,因此第二型糖尿病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不需要胰島素注射治療控制體重可以改善病情。

肉桂對第二型糖尿病患好處多,根據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每天飲食只要加點肉桂,就可幫助第二型糖尿病患降低血糖、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並改善胰島素功能。

美國洛杉磯時報指出,美國人類營養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食用一到六克的肉桂萃取物,可減低第二型糖尿病患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病患食用肉桂四十天後發現,空腹血糖降低達百分之十八,三酸甘油酯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五,壞膽固醇則降低百分之七。

報導指出,未來肉桂萃取物可以食品添加物方式加入汽水或含糖成分高的食品中,以減少在食用這些食品後,血糖快速增加引起胰島素功能障礙的問題。研究人員表示,在很多案例中,每天只要食用約半茶匙的肉桂粉,肉桂降低膽固醇的神奇效果,就有如降低膽固醇的處方藥一樣有效。所以每天飲食中,灑些肉桂粉或是用肉桂棒煮茶喝,都是不錯的辦法。目前還沒有發現食用肉桂的負面效果;副作用的出現,可能要吃非常過量的肉桂才有以致之。

最近發表於《糖尿病護理》上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每日服用少量肉桂,可改善其血糖、血脂和血膽固醇等指標。研究人員使60名糖尿病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每日分別服用不同劑量的肉桂136克,另一組服用麵粉為對照組,肉桂和麵粉均以膠囊形式服用。40天後實驗結束時,發現所有服用肉桂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血脂、血膽固醇水準降低30%,而服用麵粉的糖尿病患者的以上指標沒有變化。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肉桂中含有一種特定化合物,可促進胰島素發揮生理效應,從而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準。

 

八、用法比較(附子、肉桂、乾薑)

附子的作用迅速急烈,能回陰寒證中幾欲散失的陽氣(回陽救逆),故前人稱它能救陰中之陽。肉桂的作用和緩渾厚,能補下焦腎中不足的真火(溫補腎陽),更能引火歸元,以息無根之火,故前人稱它能救陽中之陽。所以救急藥中多用附子,補益藥中多用肉桂。乾薑溫中逐寒,偏入脾經氣分,回陽通脈,兼通心陽。肉桂溫中逐寒,偏入腎經血分,抑肝扶脾,兼交心腎。

 

九、用量用法

0.5~1.5克,研末,焗(泡)服。

510公克/日;科學中藥:0.52.0公克/日。可依病症與體質酌量增減使用量。

25g;研末沖服,每次12g,或入丸散。入湯劑應後下。官桂作用較弱,用量加倍。

一般用量為二分至一錢半;特殊重症可用三至五錢。不宜久煎,後下。

外用:研末調敷或浸酒塗擦。

 

十、禁忌

陰虛火旺、熱病傷津、假寒真熱等體質的人,不宜食用肉桂,懷孕中的婦女也該禁食。

1.《別錄》: “得人蔘甘草麥門冬大黃黃芩調中益氣得柴胡紫石英乾地黃療吐逆

2.《藥材》: “忌石脂

3.《本草經疏》:“血崩血淋尿血,陰虛吐血咯血,鼻衄齒衄,汗血,小便因熱不利,大便因熱燥結,肺熱咳嗽,產後去血過多,及產後血虛發熱,小產後血虛寒熱,陰虛五心煩熱,似中風口眼歪斜,失音不語,語言蹇澀,手足偏枯,中暑昏暈,中熱腹痛,婦人陰虛少腹痛,一切溫病熱病口渴,陽症發斑發狂,小兒痧症腹痛作瀉,痘瘡血熱乾枯黑陷,婦人血熱經行先期,婦人陰虛內熱經閉,婦人陰虛寒熱往來,口苦舌乾,婦人血熱經行作痛,男婦陰虛,內熱外寒,中暑瀉痢暴注如火熱,一切滯下純血,出於心經伏熱,腸風下血,臟毒便血,陽厥似陰,夢遺精滑,虛陽數舉,脫陰目盲等三十餘證,法並忌之。

4.《本草通玄》: “忌見火

5.《得配本草》: “痰嗽咽痛、血虛內燥、孕婦、產後血熱,四者禁用。

6.《本草求真》: “精虧血少,肝盛火起者切忌。

 

十一、方例

1.十全大補湯()

組成:黃耆 3錢、肉桂5分、人參3錢、白朮4錢、熟地黃4錢、當歸3錢、白芍4錢、川芎2錢、茯苓4錢、炙甘草1.5錢。以上十全大補湯,可以另加大棗、生薑適量。

說明:

本方出自和劑局方,為諸虛百損,補益氣與血之方劑,是四物湯加四君子湯成八珍湯,再加黃芪與肉桂而成。本方治氣血俱衰、陰陽俱弱之症。適用於治諸虛不足,食慾不振,胃腸機能衰退,羸瘦,久病虛損,時發潮熱,筋肉抽搐疼痛,皮膚無光澤而粗糙,夜夢遺精,面白痿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元氣衰弱,憂愁田慮,傷動氣血,喜用手按其腹,而一般無熱症徵者,至於潰瘍若膿清而少,或久不化膿,或膿成不潰,潰而不歛等亦適宜使用本方。

適應症:

病後產後衰弱、諸貧血病、心臟衰弱。

運用參考:

虛勞虧損加小建中湯。心虛驚悸加養心湯。

辨別比較

本方與歸脾湯、六君子湯皆可應用於治貧血,本方以治全身衰弱,氣血俱虛寒。歸脾湯用於胃腸虛弱,易疲勞、不眠。六君子湯以治胃腸虛弱,平常手足易寒冷,痞滿痰多者為主。

使用注意

本方為氣血雙補劑,其性偏於溫熱,若虛勞雜病有熱者,不宜使用。另如病勢激烈而活動性者或熱度高者,即不宜使用。

 

2.八味地黃丸(又名:八味丸、大八味)

組成藥物:熟地8錢、山茱萸4錢、山藥4錢、澤瀉3錢、茯苓3錢、牡丹皮3錢、炮附子3錢、肉桂 5分。

主治效能:治虛羸少氣,命門火衰,喜煖畏寒,腰腎酸痛,腰足無力,咳嗽痰喘,陽虛水冷,四肢腫脹等症。應用於慢性腎炎,糖尿病,腰部神經痛,腳氣,水腫,膀胱炎。

運用經驗:本劑為溫腎消腫,主治腳氣及心臟或腎臟性水腫,經驗上治老年腰痛,糖尿病,慢性腎炎,萎縮腎,及產後尿閉等亦頗應驗。

宣導血脈:血在脈中流行,寒則凝澀,溫則流通。

如氣血虛弱,寒邪阻滯,氣血流行不暢而生陰疽,或手指、足趾發涼疼病,或指節黑爛,甚則趾(指)節腐爛脫落(脫骨疽,近代稱閉塞性脈管炎)。可用肉桂溫通血脈,常配熟地、麻黃(同搗)、白芥子、鹿角膠、附片、紅花、乾薑、細辛、桂枝尖等同用。如氣血虛弱的人,癰疽潰爛後久不收口,也可以本品配合十全大補湯等同用。

引火歸元:腎陽虛衰而致虛陽上越,出現面赤、虛喘、汗出如油、足膝寒冷、脈虛無根、尺脈微弱等症,此為真寒假熱的戴陽證,須速用好肉桂引火歸元,納氣歸腎,常配合熟地、山萸、五味子、人參、附子、龍骨、牡蠣等同用。

如胃火上浮而出現上熱(口乾、喉痛、牙痛,不紅不腫,夜間加重,痛連齒頰)、下寒(腰痛,腿足發涼,便溏,尺脈弱)之證,也可用本品引火歸元,常配合元參、川斷、牛膝、熟地、知母、細辛、桑寄生等同用(這時肉桂用三至八分即可)。

 

3. 各種症狀的肉桂治療法-源自新編中藥大辭典

(1)治腎氣虛乏,下元憊冷,臍腹疼痛,夜多旋溺,腳膝緩熱,肢體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飲食;腳氣上沖,少腹不仁;虛勞不足,渴欲飲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婦人轉胞,小便不通等證: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熟乾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附子(炮,去皮、臍) 、肉桂(去粗皮)各二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五丸,溫酒下,空心食前,日二服。(《局方》八味丸,即《金匱》腎氣丸)

(2)治元陽不足,命門火衰,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噁膨脹,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臍腹多痛,或大便不實,瀉痢頻作,或小溲自遺,虛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節痺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腫,及真陽不足之神疲氣怯,心跳不寧,四體不收,陽衰無子等證:大懷熱地八兩,山藥()四兩,山茱萸(微炒)三兩,枸杞(微炒)四兩,鹿角膠(炒珠)四兩,菟絲子()四兩,杜仲(薑湯炒)四兩,當歸三兩(便溏勿用),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製附子二兩(漸可加至五、六兩) 。上藥先將熱地蒸爛杵膏,加煉蜜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景岳全書》右歸丸)

(3)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水穀不分,清濁相干,陰陽氣逆,霍亂嘔吐,臟腑不調:甘草(銼、長寸)三十斤,乾薑(炮炒)四斤,杏仁(去皮、尖,砂炒)四斤四兩,肉桂(去粗皮,炙)四斤。上先將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黃熟,次入乾薑同炒,令薑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聲為度,用篩隔淨,後入桂一處搗羅為散。每服二錢,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煩燥,井華水調下,不計時候,以沸湯點服亦得。(《局方》大順散按乾薑杏仁製法藥量原缺據《普濟方》引三宜湯補)

(4)治冷氣攻心腹痛,多嘔,不欲飲食:桂心一兩,高良薑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草豆蔻一兩半(去皮),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令香熱﹞,人蔘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盅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聖惠方》桂心散)

(5)治久寒積冷,心腹痛,肋脹滿,泄瀉腸鳴,自痢自汗,米穀不化:蓽茇、肉桂各四斤,乾薑炮 高良薑各六斤。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飲湯下,食前服之。(《局方》大已寒丸)

(6)治九種心痛,妨悶:桂心半兩。末,以酒一盞,煎至半盞,去滓,稍熱服。(《聖惠方》)

(7)治濡瀉水利久不止: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薑()、赤石脂各一兩,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日三服。(《聖濟總錄》桂附丸)

(8)治寒疝氣,來往沖腹痛:桂心四兩,生薑三兩,吳茱萸二兩,上三味,切,以酒一大升,煎至三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六、七里,一服。忌生(《姚僧坦集驗方》桂心湯)

(9)治奔豚疝瘕沖筑:肉桂、乾薑、小茴香各五錢,牡丹皮、木香、檳榔各二錢,甘草五分。水煎服。(《方脈正宗》)

(10)治真寒腰痛,六脈弦緊,口舌青,陽囊縮,身戰慄:肉桂三錢,附子三、四錢(急則用生附子),杜仲二錢。熱服。(《會約醫鏡》桂附杜仲湯)

(11)治產後腹中瘕痛:桂(),溫酒服方寸匙,日三。(《肘後方》)

(12)治產後餘寒,下痢便濃血赤白,日數十行,腹痛時時下血:桂心、甘草各二兩,白蜜一升,甘薑二兩,當歸三兩,赤石脂十兩(綿裹),附子一兩(炮,去皮,破)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納蜜,再沸,分三服。(《千金翼方》桂心湯)

(13)治小兒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桂心、黃連各等分。上為末,白糊丸小豆大三十丸,米湯送下 (《普濟方》桂連丸)

(14)治小兒睡中遺尿,不自覺者:官桂為末、雄雞肝一具,等分。搗爛,丸如綠豆大,溫湯送下,日三服 (《萬病回春》桂肝丸)

(15)治鶴膝風,貼骨疽及一切陰疽:熟地一兩, (《千金翼方》桂心湯)

(16)治打撲傷破,腹中有瘀血:桂心、當歸各二兩,肉桂一錢(去粗皮,研粉),蒲黃一升。上三味,治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千金方》)

(17)治牛皮癬:官桂、良薑、細辛各五分,斑蝥十個研碎。白酒三兩,浸漬七天,每天震搖一次,浸出有效成分,濾取清汁,為緩和白酒的局部刺激,將入甘油三十毫升。先將患處用溫水洗軟,再用藥水塗擦,每日或隔日一次。不宜飲酒和吃刺激性食品。(《中藥通報》1:19,1957)

(18)治虛寒陰火之喉痛喉痹:肉桂、甘薑、甘草各五分。各研極細末,滾水沖掉,將碗頓於滾水內,再掉,慢以咽下。但先以鵝毛醮桐油,入喉捲痰,痰出服藥更效。(《外科全生集》桂薑湯)

 

十二、肉桂藥膳

1.前言─肉桂有何食療價值?

中醫藥古籍記載:肉桂味辛甘、性熱,具溫補腎陽、溫中逐寒、宣導血脈等作用,而且肉桂的作用和緩溫厚,能補下焦腎中不足的真火,並引火歸元,平息無根之火,古代的人認為它可以救陽中之陽,是很好的補益藥品。

現代醫學則研究指出,適量食用肉桂可以擴張末稍血管、促進血液循環,而肉桂所含的揮發油,能緩和地刺激腸胃功能,幫助腸胃排氣,避免腸胃痙攣,也有促進消化的作用。此外,肉桂還可以強化胰島素的分泌,並清除血中壞的膽固醇,不但有助於降血糖、降血脂,而且還有預防癌症發生的食療效果。

添加在咖啡的肉桂粉、充滿歐風的肉桂麵包、香香脆脆的肉桂餅乾,都少不了「肉桂」這種味道獨特的香料。事實上,肉桂的用途多多,也許在未來,還可能用來治療慢性病呢!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可以利用肉桂、達到控制體內血糖的治療成效。

肉桂的外形有粉狀、片狀兩種,片狀的肉桂可直接用來燉煮湯及菜餚,可去除肉類的腥味,或是當作咖啡的攪拌棒;而肉桂粉多使用在甜點上,是作蘋果派時不可缺少的必備香料!另外還有將肉桂粉加白砂糖的肉桂糖粉,常使用在甜甜圈或撒在冰淇淋等甜食上。

有糖尿病的人當然不宜食用肉桂蛋糕或蘋果派等甜食,建議只要在日常飲食中,適當的將肉桂粉撒在肉類、菜餚中,或將肉桂片用來加肉類燉煮,不但增加湯的風味又可去除肉的腥臭。

在日常生活裡,亦可見到肉桂的蹤影,比如芳香劑、香水、乾燥花等等都是。此外,肉桂非但可做藥用甚至還有防霉、防腐的功效。既芳香又辛辣,帶點兒木頭味的肉桂,真是可愛的生活幫手。

另外有一種與肉桂非常相似的桂皮,顏色較肉桂深,表面也較粗糙,吃起來的味道較苦澀,其實在味道上並不是十分容易辨別,因此也有人混用。

 

2.十全大補湯

組成: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肉桂枝等十味藥物等分,或有加生薑、大棗。

烹製方法:食物一公斤、藥約一帖。

(1).先將藥物迅速洗淨,加水煎取藥汁或隨食物同燉均可。

(2).將食物如排骨、雞、鴨、魚肉,或素食如香菇等洗淨切片。

(3).將藥物和食物同時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後,初用武火煮沸,移至文火或入悶燒鍋中一小時,即可食用。

療效:

本方為四物湯、四君子湯加黃耆、桂枝所組,其功效即四物湯補血作用、四君湯補氣作用,為補氣血及諸虛不足、久病及一切病後的調養。常應用於手術後、生產後、胃出血後的貧血症狀者;或皮膚枯燥、手腳冰冷者;或癌症病患接受放射性治療、化學治療引起的免疫力低下,服用後可減輕藥物的副作用;或肺病、慢性病久不痊癒者;或增強體力。

服藥膳時間:

宜以飯前、空腹。民間大多臨睡前服用,用畢後即睡眠,勿使風寒吹襲。

禁忌:

本方為補養方,風寒感冒、實熱證者不宜,女子月經期間、剛手術傷口未痊癒者、疾病感染期,均要避免使用。

特別注意事項:

1.十全大補湯方中亦有以黨參代人參。

2.十全大補湯中的補血、補氣,均強於四物湯或四君子湯。

3.藥物性味,簡單地說,性即藥理,即四氣;味即成分,即五味。

 

3.碧井珍肉

材料

大黃瓜1/2條、油1小匙、肉桂粉2小匙、豬絞肉1/2碗、鹽1小匙、太白粉1/2小匙、糖1/2小匙、水2杯

作法

(1) 豬絞肉洗淨,加入糖、油、桂皮粉、酌量鹽拌勻後靜置25分鐘。

(2) 大黃瓜去皮洗淨,切約2.5公分厚的圓環塊狀,並將當中的籽去除。

(3) 在每個圓環塊狀大黃瓜的四週抹上少許的鹽,並在其中間的大圓孔裡塗一點太白粉。

(4) 將圓環塊狀的大黃瓜排列在深盤中,約5個左右。接著,再逐一塞進適量醃好的豬絞肉。

(5) 在電鍋裡放入2杯水,然後擺進作法(4)準備好的材料,大概蒸20分鐘便可上桌。

 

4.桂冰蛋糕

材料

麵粉約1碗、奶油1/2碗、水1/2杯、糖2~3小匙、蛋1個、肉桂粉2小匙、葡萄乾30顆、櫻桃6粒、油少許

作法

(1) 將麵粉、奶油、水、糖、蛋、肉桂粉混和攪拌成黏稠狀態。

(2) 將櫻桃切碎粒與葡萄乾一同混和於作法(1)的材料中。

(3) 準備2~3個小鐵杯模型,用油稍微在內部刷一下,然後將作法(2)調好的麵糊倒入模型中。 

(5) 用165度中溫烤35分鐘左右即可。烤好的小蛋糕,放入冰箱冷藏1小時便能享用。

 

5.圈圈脆餅

材料

麵粉1/2碗、奶粉1/4碗、水少許、杏仁粉3小匙、果糖3小匙、肉桂粉1又1/2小匙、香草精1/2小匙、蛋1個

作法

(1) 混和所有的材料,使之攪拌呈糰狀。接著,由圓糰中抽取出數個小圓糰,並將小圓糰搓圓一點成球狀。

(2) 拿出烤盤,把球狀的小圓糰逐一排好,繼而用手指頭在每個圓球糰上壓個小洞。

(3) 以170度的中溫烤12分鐘就行了。烤好的小餅干在食用時,沾巧克力醬或果醬皆可。

 

6.肉桂糖酥餅

中式油酥皮包入西式肉桂內餡,口感一點也不奇怪哦!這個內餡是模擬肉桂卷麵包的內餡。不喜歡中式酥餅的外國人也許可以接受這種吃法。將另一半油酥皮做成甜燒餅,所以這裡的餡料份量只有8~10個.

材料

加糖的油酥油皮麵糰 1/2份(以下份量可自行調整,肉桂粉因品牌不同而有濃淡差異)

a.細砂糖 1/2杯、b.中筋麵粉 1/4杯、c.肉桂粉 1大匙、d.蔬菜油 3大匙、e.蛋黃 1個f.芝麻(黑或白. 裝飾用) 少許

做法

(1).1/2份量的油酥皮,約8~10個份。

(2).混合a,b,c拌勻之後加入d.再攪拌成略濕的粗糰粒,分成8~10份。

(3).將油酥皮桿開成圓型,包入一份肉桂糖,將封口捏緊,放抹油的烤盤上,稍微壓扁,蓋上保鮮模。

(4).烤箱預熱至190 °C,將蛋黃攪勻刷在(3)表面,灑上芝麻粒,入烤箱烤15分鐘,轉165 °C,再烤10~15分鐘。(餅體積越大烤越久,請自行調整時間,若怕內皮不易烤熟,可略悶一下再出爐)。

 

7.肉桂葡萄乾貝果

材料:

(1).泡葡萄乾、葡萄乾 3/4杯、水 1/2杯

(2).主材料

細砂糖 3大匙 (tablespoon)、乾酵母 1包(約7-8g)、溫水 1+1/2杯 (105度f~115度f,手指測試微溫 )、中筋麵粉(all purpose flour) 4+1/2~5+1/2杯、肉桂粉 1小匙(teaspoon)、鹽 1小匙、蔬菜油 一些(抹發酵麵糰以保溼,及抹烤盤用)

(3).烘烤之前抹麵糰表面

蛋白 1個(稍攪拌)、牛奶 1小匙

做法:

(1). (準備葡萄乾)將葡萄乾及水放在一個小鍋內加熱至滾,轉小火煮一分鐘之後熄火,放在一旁,覆蓋悶30分鐘,濾掉水份。

(2). (將乾酵母復水使用) 將水加溫至手指感覺微溫(41-43度c),即熄火,倒入大盆中,放入乾酵母及糖,稍攪拌,靜置5-10分鐘使其發泡,完成之後加入『4杯』麵粉及鹽和肉桂粉,攪拌並塑成球狀

(3). (揉麵糰) 桌上鋪撲上麵粉雙手撲上手粉,將麵糰置於桌上推揉10分鐘,揉至麵糰光滑有彈性,接近過程尾端時加入葡萄乾一起揉,其間若麵糰太濕,需加入適量麵粉(一次加入1大匙,可能需要加很多次)

(4). (第一次發酵)取一大盆,用油塗抹內部,將揉好的麵糰置於其中,表面沾到油之後翻面一次,讓另一面也沾油,蓋上濕毛斤或保鮮膜,放在室內溫暖無風的地方(約85度f)使其發酵20分鐘或更久,或至麵糰膨一倍大為止,接著將麵糰翻面,用手拳頭往中心點重擊一兩拳(使內部空氣跑出),蓋上布,繼續發酵五分鐘。

(5). (成型)從盆中取出麵糰,分成16-19等份,將切好的小塊麵糰用一隻手在桌面上輕揉成圓型(可用兩隻手,但不要像搓湯圓那麼用力,表面會變醜),將麵糰壓稍扁,用手指於圓心點戳一個洞,然後用兩根食指互繞將洞撐成1-1.5吋寬.。

(6). (第二次發酵)將繞好的bagel置放於烤紙上,蓋上保鮮膜,再發酵20分鐘並使麵糰鬆弛(同樣在溫暖無風的環境下,溫度約85度f),這次麵糰不會再膨成兩倍(此時可將烤箱預熱至375度f)

(7). (川燙)將大量水煮滾後轉小火,準備一只大杓(可用炸鍋用的大杓),一次處理一個bagel,將bagel放入水中,隨即用大杓翻面,迅速取出,瀝乾置放於烤紙上備用, (網路上看到另一個tip是:燙後隨即將麵糰浸於冷水中再瀝乾)

(8). (烘烤)烤盤抹油,放置bagel於烤盤上(我一盤放五個),混合C料塗抹在bagel表面。隨後置入烤箱內烘烤。(約烤20分鐘)

 

8.全手工肉桂卷

(1).揉麵糰大概半個小時不到,整個麵糰便揉好了。

(2).奶油後面加入才不會減慢筋性的形成。加入順序是a.蛋一顆打勻b.加入以1/3杯牛奶和1/6杯糖、1/2茶匙鹽煮好不沸的溶液c.等稍微冷一下加入2all purpose d.加入泡了11/2茶匙乾酵母的1/3杯常溫水(因爲是夏天)e.充分甩揉幾分鈡之後,加入20g奶油,繼續揉甩。

(3).揉成不會拉斷的平滑團就放進抹油大碗裏轉一圈,讓表面有油覆蓋。然後蓋上保鮮膜,找到不通風的角落發酵。約45分鐘左右兩倍大。

(4).拿出來用力大摔幾下,趕走空氣。然後桌面撒粉,用擀麵棍成擀薄薄的。長方形是最好的,厚薄均勻比較重要。

(5).均勻抹上肉桂奶油糖液(11/2茶匙肉桂粉+3湯匙紅糖+2湯匙溶化奶油)

(6).卷起來,放一下,大概十來分鐘,將長卷切成小小卷。排到塗一層奶油的盤上。放進去放了兩杯熱水的潮濕烤箱裏再發酵。

(7).撒上碎核桃。放入預熱170度的烤箱。烤二十分鐘就金黃色了。

烤好前五分鐘。製作糖霜(2/3杯糖粉+1.5匙融化奶油+幾滴香草精+1.5湯匙牛奶)。出爐就淋上去~~~~

(8).裏面的餡料改一改,花生醬、芝麻醬、豆沙醬就可以搖身變味了。

(本節完,待續)


[ 中醫藥介紹 ] [ 健康教室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