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經典選讀--唯識學簡介(2)      


壹、唯識導論

二、唯識理念的重要性

唯識梵語vijñapti-mātratā音譯毘若底-摩呾喇多。jñapti是理解、認知義,vijñaptivi是指在…之處,vijñapti此言在智慧認知上,中文翻成「識」。mātratāmātra+tātā有指「相」之意。mātra是量化、極小之量化,意思是用微量到不受其影響,中文翻成「唯」。唯識學者講「唯」是極少量之心識,近於微,就以「唯」稱之,即是有近空之義。「識」是有覺、有知、有念之義。所以「唯識」用「唯」來遮偏「有」,用「識」為有來遮偏「空」,如此唯識二理並用,菩薩行者能證得空有不二之實相觀、中道觀,就是要懂得「唯識」理念。

一般而言,修持解脫道、守住空寂,以禪宗最為得利,達摩(dharma)祖師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執杖牧牛、守住一心」,這樣修起來是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容易悟得真空理地。然達此境亦非究竟,之後還得用識心來產生鑑照功能以及神通變化。所以有相宗的道理,有時不容於他宗,不是在於理念的互相辯駁,而是修行層次的體驗與否,若能有所體驗,就不會互相諍論。世尊說法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所以諸法都是世尊所說,應不會互相矛盾,只是後學之人無知,智慧狹隘,知見局限,故落於分別諸各別經論中,始有諍論或貶抑之詞。

吾人自己心外之物心諸現象,皆由八識自體所變現之主觀(見分)與客觀(相分),又將所認識對象之相似形狀視為心內之影像所映現而認為實在實有,且作為認識對象之物境自體(本質)亦從阿賴耶識中之種子變生,故唯識以外無其他實在,稱為唯識無境,或據萬有從識所變之意義,而稱為唯識所變。此理論見於成唯識論卷二。可分為:

(1)因能變:又作因變、生變;所有之存在皆從阿賴耶識中之種子變生。

(2)果能變:又作果變、緣變;其結果在八識上起主觀與客觀之區別,而向對象作用。

《觀心覺夢鈔》卷下分為以下二種道理說明:

(1)熏習道理:即生變之義,種子係由自心之作用深植於識中,一切種子是因熏習、學習而成種子,因果種子亦不例外。若有人對於一件事能熏習不停,其種子力道自會增強,果報機緣大增。

(2)轉變道理:即緣變之義,由識變現見、相二分。有種子遇緣能轉變,轉變力道強弱在於各人對於緣的控制能力,若不能自在控制,就是隨緣發作。所以懂得唯識學,就可以熏習善種子,不然就是識轉變時能控制得住,這就是認知心識,隨緣覺觀,不隨境轉。若不懂得唯識,修行者遇境則迷,當然會執著識為真,不能超然解脫。

一個修行人不懂唯識,等於不認識自己心地,淨染、真妄不分,胡修一通,著魔難亦不自知,遇境界亦不能分辨,外境、內境亦不能知悉分別。修行走到何層次,去除何污垢亦不知道,無一法可知、無一法可驗,解脫體是什麼,執著又是什麼,永遠沒有辦法搞清楚,這樣子修行怎能不出皮漏。


 [ 唯識學簡介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