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經典選讀--雜經典

                              為什麼要去西方極樂世界?

 

法爾禪修中心 善祥比丘(俗名張玄祥)撰


佛法言不問不說,有緣則說,很多不學佛者,對於人間事或學佛者,有諸多疑惑,如(1)為什麼要去西方極樂世界?(2)我覺得人間沒什麼不好!何必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從第(2)問題先回答。我覺得人間沒有什麼不好?說這種話的人應有三種:一者是聖人已悟心解脫,所以天上、人間,六道輪回中示現度眾生當然都會覺得人間沒有什麼不好的。二者上一世出生於天界,天壽盡了、死了,這一世淪落來人間,這種人福報還沒享受完,所以又來人間享受福報,當然就不會覺得做人有何不好。三者先世於人道行善,能守五戒,今世又出生做人,也能遠離四惡一者殺生、二者盜竊、三者婬逸、四者妄語,這種人福報不錯,還在享福,當然不會覺得當人有什麼不好。

若是今生來人間,年少即父母雙亡,從小就要自力更生,照顧弟妹長大;或是小時候即成單親家庭,經濟來源又不好,不能享受溫飽;或是雖有父母而三餐不繼,不能受好教育;或者一生下來就是五根(眼、耳、鼻、舌、身)等殘缺,甚至都要人家照顧一生;。等等舉不盡的世間不如意境況,若是這些發生在您身上,您都能說:「當人真的很好,我下一世還要當人,。」果然是這樣的話,那才是真心話,起碼這世當人總比當畜生、餓鬼、地獄道眾生都好。

那這些人怎麼這樣不幸,那麼天生就不平等,不能跟您們一樣覺得出生做人真的是很好?依經典講,像這樣的人,有的是依佛菩薩的威德,暫破地獄果報來出生做人,所以福報當然就淺薄,才有那麼多的不如意加身。或者過去世有守戒修行,但是犯某一戒行,所以雖出生為人,但不如意事都是發生在自家裡,或是自己的身上。

但今生不如意的人,若今生能知道要修行,齋戒積福德,就不會再墮回地獄去,有的可升天,有的下一世再出生做人,再來人間福報就會好一點。若今生福報不錯,覺得當人真好,但不知繼續積福修德,天天沉迷於酒色、財利之中,犯殺盜淫妄之業,身三、口四、意三等十不善業中,不善業者仔細說即是

(1)殺生、

(2)偷盜、

(3)邪淫(身業三)

(4)妄語、

(5)兩舌、

(6)惡口、

(7)綺語(口業四)

(8)貪欲、

(9)瞋恚、

(10)邪見(意業三)

這種人就已造了地獄因,今生若不知懺悔,趕快修心養性,當然以為做人真好的角色就會換人做做看。

若今生有人處惡運,但有善行者死後會升天、或下一生做有福報之人。今生有福報的人,卻造諸惡業者,業滿感招則地獄有份。講這些科學都不能證明的話,有誰會相信?有善根的人會相信,過去世若是修行者會相信,今生不如意事發生有善因緣指引,找到了信仰者,他也會相信。

若有人說您講的我不信,您要讓我親自看看菩薩、佛在那裡?因果真實事例怎樣的?這樣我才會相信。這是廿年前有位中高位階同事對我說的話,我說您是顛倒,您不修行怎能感受到佛菩薩的存在,因緣果報的道理已存在人世間,您看不見、不知其所以然而已,這就是顛倒想。佛說顛倒有三種:

(1)想顛倒,

(2)()顛倒,

(3)心顛倒。

談這些就扯得太遠了,總之,既然別人講,您不相信,要知因果真實就要自己去印證,那就從打坐、禪修開始。

人不管今生過得好不好,總會有痛苦的事實,佛陀說人有八苦

(1)生苦當然您不覺得出生時有何苦,苦的是媽媽生產的痛苦,若是有人發生出生時即死亡事,那當然也不知其苦。但有生以後,人生中對於後七種,您若不能適應,就會覺得是苦。

(2)老苦老來無人理您,老來體力衰,老來不能走,。等待您老時再去體會其苦,或到老人院看看那些子女不理的老人,看看他門是怎麼生活的,活得多沒尊嚴,

(3)病苦沒生大病不知其苦,有生過重病,幾次化療、折磨,才知生病是不好玩的,若治療不好可馬上體會死苦。

(4)死苦有生就有死,所以說非死不可。這是世間最公平的事,福報好、命運差都是要死的,要死時一口氣要斷不能斷,看您苦不苦。若是要於死時不覺得苦,就要學佛、念佛,死時有人助念就不會覺得苦,安祥壽終正寢。或您們有信耶穌者,唸耶穌、唸耶和華主都行,升天也不大會痛苦的。

(5)愛別離苦所親愛之人被搶走,或您愛的人不再愛您時,或要與人共愛一個異性時,就要痛苦,心如刀割。或您所敬愛的父母要走了,您能不痛苦?

(6)怨憎會苦您所怨惡的人,醜惡不喜之人,就常要在同一公司聚集,互相諍鬥,真是易聚不散,此是因緣所使然,這是怨憎會苦。

(7)求不得苦世間一切事物,甚至於有緣無份的異性,心所愛樂者,人家就是不愛您。若您看不開的話,強求不能得而不會覺得痛苦?

(8)五陰盛苦這是學佛者始能懂的名相,非學佛者不易懂得是何道理。五陰者即是色、受、想、行、識。此五蘊是虛幻不實法、非我法,對於身心二法所現境況熾盛,不能把持而受其苦。

此五蘊實非是我,但無知者會認為是我,色者是指身體,受者是憂喜苦樂,想、行、識可簡化說是心、是念頭,此身心二法都不是我,非我計我,所以佛陀說我們是顛倒想。若色是您,您就叫它變漂亮一點,若是身有疼痛,您就叫它不許痛!可惜您指揮不了它,表示它不是您的。心不是您,您所愛、您所恨,您就叫它不許愛、不許恨,但它照樣愛、照樣恨,您左右不了它,所以它不是您的。這樣聽得懂嗎?五蘊實非是我。

若您能左右五蘊身心與不受這些苦楚,那您是聖人,而不是凡人。若不是聖人,那當了人就要受這八苦,若還沒體會到苦,當然不覺得有苦。若這樣不知苦,那只有一法,求諸佛、菩薩讓您知道未來世您將出生於六道中的哪一道,有幾世會入地獄道?幾世會入惡鬼道?幾世會入畜生道?若知道未來世當出生於地獄道受苦,您才知道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要趕快修心養性,求個保險的未來世。

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祂有無量神通能知無量事,眾生心悉知悉見,眾生因果亦盡能知。話說難陀Nanda尊者意譯作歡喜、嘉樂,生得高強美貌,是釋迦牟尼佛之異母弟弟。其妻孫陀利(Sundarī),也是有名的美人胎。佛陀就用方便法度難陀尊者出家修道,然他出家後猶難忘其妻,因為其妻是太美麗了,所以常藉機跑回俗家探看其妻。佛陀有天以神通力帶難陀尊者到忉利天(三十三天)處,我們中國稱玉皇大帝那裡,看到每個天女都比他太太孫陀利要漂亮得幾千倍。其中有一仙女在整理一屋與床,難陀尊者就問世尊,世尊帶我來此何為?又問此仙女整理這房子要給誰住?佛陀說未來此屋主人就是難陀您。難陀一聽就好高興,有那麼美貌的仙女侍候,那真太好了。接著佛陀又用神通力帶他入地獄,見一獄卒燒烤鐵棒之類的,難陀尊者就問佛陀,那這又是為何?佛陀說您死後生天,天報完了然後就會墜入此地獄,這間就是您要受苦刑的地方。難陀尊者一聽被嚇得不敢再放蕩,受佛陀這樣神通方便教誡後,難陀尊者回人間後就斷除愛欲,趕緊認真修行了,後來就證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者是為無生,無生就不會死,可以跟非死不可(facebook)說再見了。

我們生不值佛世,所以沒有佛來示現神通,讓我們知道未來那世會入地獄道,但我們每個人總是有過去錯誤的因果之因緣在。人生有什麼好呢?想想已發生的,待發生的,有沒有先見之明,早點避免這些苦。

出生做人最大的風險就是一念錯而造惡業,有錢有勢而無德行時造業將會更多。世尊在世時,有五百比丘未證阿羅漢果(無生果),但已獲得不來果(不來世間,居於五淨居天上,即能悟阿羅漢果證無生),因證不來果者就有宿命智通,能知過去、未來八萬劫之因緣果報。也就是說能隨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壽命、苦樂等之神通力。此五百比丘都睹見自己過去世中,都曾造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種無間地獄罪,此等罪在等著他不修行時,哪一世就要受報。連修到快成阿羅漢果的人,都有五無間地獄業報在等著受報,而況是我們。

所以出生人時,哪一世失去造善業的機緣,失去修行的機緣,淪墜時就會受惡報了。這就是所謂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1)為什麼要去西方極樂世界?

    先示結論不來受生有三途,一者自修成阿羅漢(無生),二者求生方便淨土,三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其他佛淨土。宇宙間有不可說、說不盡的無量世界存在於虛空中,有是像人的世界,也僅有聖人住的世界,證阿羅漢者可以見到三千大千世界(3X10-9次方)之範圍。每個世界居住者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僅有聖人才能出生的好世界,有的世界是無女生,有的世界不像此娑婆世界,是無地獄、惡鬼、畜生道的。

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叫娑婆(saha堪忍)世界,此世界是最複雜、最多種眾生的組合,此世界不是只有天上、人間、地獄之分法,共有六道。一天道、二阿修羅道(asura)、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前三者勉強可說是三善道,後三者可說是三惡道。嚴格講來,只有天道與人道是屬於真善道,阿修羅道之天人是善嫉妒、嗔心很重之天神,可以說心是不大好的,但享受與低天天神(四天王天、忉利天)無兩樣。今生不能往生佛淨土或不能證得無生(阿羅漢果)者,就一直要在此六道中輪回不止。

不來生此世界(無生)之方法有三種:(1)一者自修成阿羅漢(無生)

教授無生法的釋迦牟尼佛已入滅2500多年了,古代每個出家人認真依正法戒律而修,都可以得無生阿羅漢果,現在雖然這些法都還在,但是大家僅知道其名相、名稱而已,就是連出家人也不大懂得要如何來修持了,所以釋迦牟尼佛預言,在祂入滅後,以五百年為一期,各分五個五百年期來說眾生之修行狀況

(1)第一個五百年因戒律正法尚在,證果的人還有,互相教導,所以能得無生,悟阿羅漢果,故說是解脫堅固期,悟道解脫者為數甚多。

(2)第二個五百年修行者喜歡修禪定,但不大依戒律嚴謹修行、規範身心,雖有禪定、有境界,但不得無生果。但或得無生,然而其人數已減少很多了。

(3)第三個五百年這時期大家喜歡聽聞解脫法、佛法,但光說不練,連打坐、禪修都不大想做了,所以要悟無生法者,已如鳳毛麟角了。

(4)第四個五百年這時期大家喜歡修福報,所以造寺、建廟、供佛者很多,出錢很願意出,但並不熱衷打坐、禪修,所以說此時期熱心建立寺院者甚多,生欲界天果報就很多了。

(5)第五個五百年此時期因已不懂真正佛法,有修有證有經驗者已不見,不懂者、懂一點者愛說自己體悟,這種人就很多,但說來說去不能說服別人,所以就互相攻伐,所以佛說:以自說為優、他說為劣之鬥諍風氣盛行,這就是鬥諍堅固的時期。目前是佛已入滅2556年,比此時期第五個五百年還要多一點的時間,所以是什麼狀況更不用說了,看看大家都愛辯論所修之體驗,說別人不是者,是否在網上或是書本中,都是處處都可見?

若再以證聲聞果位來講,釋迦牟尼佛說,祂入滅後2,000~3,000年間,有人修佛正法律,僅能證得「愛盡阿羅漢」而已,愛盡者是斷了淫欲心,或是無淫欲心而已,不能證得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六神通(前五通加漏盡通煩惱盡悟無生果)更是遙不可即了。現在是佛入滅2550餘年,不是剛好落在此時期中?有誰可以證得多高的境界呢?

所以前述無生法不來受生第一條路已沒希望了,誰叫我們要生在此時此刻,而生不值佛世呢?

自修成阿羅漢(無生果),末法時期已無望,那現在來解說:「二者求生方便淨土」。為何不直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要求其次?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要修得福德到達一定的程度,如《佛說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也就是說不能僅具足一點點善根、一點點福德,就要求往生極樂世界。

您們中間有的人信耶穌基督、天主教的,也是要依十誡而修,求生天上──

(1)不能禮拜別的神,

(2)當孝敬父母。

(3)不可殺人。

(4)不可姦淫。

(5)不可偷盜。

(6)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7)不可貪戀人的房屋。

(8)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在佛陀的教導中言,人能遵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若無有犯戒者,下一世得自能升天或重新出生做人。若是有人能守十善或稱十戒,則定能生欲界六天,都可以依自己守戒清淨程度而去受生,包括耶和華菩薩(天主教所謂之天主)的欲界最高天之他化自在天(欲界第六天)。十戒者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身三)、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口四)、不貪、不瞋、不癡(意三)等十戒。

光守五戒、十善者只能升天,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謂善根者無貪、無瞋、無癡三者為善根之體,合稱為三善根。也就是對於貪、瞋、癡三毒清淨度不足,僅有少少一點點福德而已,就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那裡起碼都是準聖人了,有聲聞初果(須陀洹)的境界才能往生。

一個人如何修得多一點善根呢?佛陀說:未知當知,已知當證;未證當證,已證當斷;未斷當斷,斷後不受後有(無生)。若不知何謂無貪、無瞋、無癡,怎能來證知自己到底有多貪、多瞋、多癡?所以要先來知此三毒之意涵。

(1)無貪善根又作不貪善根。於五欲(色、聲、香、味、觸等五,亦有云是名、色、財、食、睡等五)之境不貪不著、不愛不樂。此不著五欲無貪法是善種性,能為無量善法之根本,故稱無貪善根。

(2)無瞋善根又作不恚善根。於一切眾生不生憤恚,不欲損惱眾生,惱怒眾生。此無瞋法是善種性,能為無量善法之根本,故稱無瞋善根。

(3)無癡善根又作不癡善根。於一切諸法皆悉明了通達,能了知善法、不善法;有罪法、無罪法;應修法、不應修法。此能離因果輪迴之法,是為無癡法,是真善種性,能為無量善法之根本,故稱無癡善根。

此三善根於一心之中具足可得,通六識及有漏(煩惱)、無漏(清淨),遍與一切善心相應俱起,而為諸善之根本。

上述諸善根,是偏向於修自己的心地清淨,但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還要能多積福德,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什麼又是福德?有了上述修心的根本後,悲心自然發起,所以能來行利益他人之善行,讓人離苦得樂。

所謂福德是現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於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稱之為福德。一般佛法言,要廣行布施,於色(物質)、聲(柔語、說法)、香(香品味)、味(食物味)、觸(軟硬堅實感)、法(一切相)等都能行布施。行布施後於諸布施法應無所住,也就是不要執著,一執著您就跟您所布施的對象(人、鬼神、動物等),又結了不解之緣,又互相牽扯不止,這又是另一段因果結緣之開始,這樣就不能擺脫輪迴路了。

所以佛陀千交代、萬交代,要能用無所住心來行布施於眾生。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說,要能不住色布施、不住聲布施、不住香布施、不住味布施、不住觸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無執布施之相,其福德才能無量無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望了。

這些條件很難做到嗎?對於一般的人,老實講是不大容易的。若是心沒有相當的少欲知足(去貪),心如虛空能包容萬象(去瞋),聰敏黠慧能洞知因果道理(去癡),這樣去除貪瞋癡三毒,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不然唸佛、修善者是有,但若福德不具足,不是每個人都能去西方極樂世界的。

既然還做不到去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就只得退而求其次了。若是求升天,又怕天壽盡再落入輪迴。所以就要積極地求生「方便淨土」,到那裡再受大菩薩們的教化,這樣也保證不會淪墜輪迴中。這些大菩薩有的是過去已成佛的了,又再來人間救度眾生。也許您會發問,這些大菩薩既然都已成佛了,怎麼不用千萬億化身來度眾生,而又要再示現菩薩身來救度眾生?這是因為凡夫要能見到一個的樣子,才相信是有菩薩在教化自己。而佛如來是只用心化、語化來化導根基較好的眾生,他們是能直接受到如來心聲、語聲之教化者。若是淺基眾生都得由菩薩示現,或如來示現六道身,才能來教化眾生們。

那方便淨土又有那些?一般講是佛教的聖地都屬此方便淨土,如中國的四大名山有四大菩薩山西五臺山(大智文殊菩薩)、四川峨嵋山(大行普賢菩薩)、浙江普陀山(大悲觀世音菩薩)、安徽九華山(大願地藏菩薩),合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或是印度的各個聖地,尤其是八大聖地,都有佛、菩薩駐守於該處,或靈鷲山亦有彌勒菩薩的淨土等。補陀洛山Potalaka,於印度南海岸,傳為觀世音菩薩之住處。

談到天上的方便淨土──忉利天上有觀音殿,須彌山邊有地藏菩薩的淨土宮殿,兜率天內院有彌勒菩薩的彌勒淨土。這些都是方便淨土,若修得貪瞋癡三毒還未能盡一點,那就只得求生方便淨土了,寄居天上了。

現在來談談第三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概況,與不往生極樂淨土之差別處。

1.首先當知佛淨土是有無量無邊的多,不是僅有西方極樂世界一淨土而已。如契經云:「世尊一念間,令大眾咸見東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一切諸佛國土。彼國土中諸佛世尊未滅度者,及彼眾生一切境界皆悉現前,亦聞彼佛說法音聲,亦見彼剎清淨莊嚴種種具足。如是乃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所有諸佛淨土,一切境界明了現前,若觀掌中菴摩勒果(芒果)。」

2.佛陀所說經典有很多,大多是有因緣才說,有人請問,世尊祂才說法。總類別大略有十二部,有一部叫「自說」(udāna優陀那),是佛陀未待他人問法,而自行開示教說。佛陀不請自說的經典不多,《佛說阿彌陀經》即是一部,不請自說必有其特殊因由。

3.何以佛陀會無人問就自說此經?佛陀觀未來世眾生要能自悟道、得解脫者,能脫離魔掌除淫欲心者,就要如法苦修「心中心法」始能悟道;不然就要靠念佛法門,稱「阿彌陀佛」洪名,加上積點福德,而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必辛苦打坐求悟道而可往生淨土,也就是俗說帶業往生,去那邊以後再學習。不是去那邊玩耍的,也不是光享受快樂的,而是要去學習佛道,直到成為八地菩薩(不動地菩薩)境界,就可以自己十方國土來往自如而度化一切眾生。所以去西方極樂淨土那邊與我們在此土而上生此世界間之各天是不一樣的,在娑婆世界這裡升天還是要再輪迴的,若是僅再得人身,行為一步走錯,又要入三惡道了。

4.何以阿彌陀佛淨土叫極樂世界?《佛說阿彌陀經》云: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樂。」所以我們當知,此極樂世界沒有六道輪迴這種事,也沒有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所以不會再受六道輪迴之苦。

5.娑婆世界六道有何苦?上述已說人道有八苦外,天道天壽盡時還有五衰相生而死亡,死亡後再依過去無量劫所造業而再輪迴。阿修羅道還要受瞋心很重之苦,天壽盡還是再輪迴。其他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之苦更不用講了。所以此世界除聲聞阿羅漢入涅槃(無生)後不再受苦外,菩薩為度眾生而來此世間,當然祂們是不會覺得是苦。

三者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其他佛淨土。現在來說明西方極樂世界之概況

(1) 阿彌陀如來意譯為無量壽佛(amitāyus)、無量光佛(amitābha),故阿彌陀佛亦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其壽與光明影響所及說明如下:

(2) 阿彌陀如來,因名無量光佛(亦名無量清淨佛),其頂項中光明極大,其日、月、星、辰在虛空中住止(沒有須彌山,四天王天、忉利天都依空而住),日月星辰都不復迴轉運行,亦無有其精光,其明皆蔽不復現,受無量光佛之佛光所蔭敝故。

(3) 無量清淨佛光明照本國中,及佛焰光明照他方佛國常大明,終無有當冥暗之時。

(4) 阿彌陀如來是無量壽佛故,其國土因佛光常明故無有歲數。所以就沒有歲月,即無一日夜、無一個月、無一年或劫、無千萬劫等事。

(5) 所以無量壽佛、無量清淨國土及諸天,終無有壞敗之時。所以者何?無量清淨佛壽命極長,國土甚好,所以才能如此也。

(6) 無量清淨佛尊壽無量,劫後無數劫,都常無殃,所以阿彌陀如來無般泥洹(入滅時)也。

(7) 無量清淨佛土之子民哪兒來,都是於世間教授,所以其子民都是有意欲生彼國者,從八方上下,十方諸無央數佛國,諸天人民,甚至於蜎飛蠕動之類,都會來此國受生。

(8) 在他國受生者,欲往生其國者,都悉令得泥洹之道,得阿羅漢果、無生法。

(9) 再教化諸子民成有作菩薩,皆欲令悉作佛。

(10) 然後此等菩薩成就後再轉令教授八方上下諸國土之子民,及蜎飛蠕動之類,皆復欲令悉得作佛。

(11) 作佛之時,復教授無央數諸天人民、蠕動之類,皆令得泥洹道去。

(12) 諸所可教授弟子者,展轉復相教授轉相度脫,至令得須陀洹(初果)、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羅漢(四果)、辟支佛道(緣覺、獨覺),轉相度脫,皆得泥洹(無生)之道。

從上文諸述,我們當已了知西方極樂世界者,其實是一個菩薩成佛的製造工廠一樣,有人主動願意去者,都能去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薩道,最後成佛道。也有他國土之卑微眾生,如蜎飛蠕動之類,亦能先受諸佛、菩薩所加被,在該本土先有點成果,然後再蓮花化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受教化成須陀洹(初果)、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羅漢(四果)、辟支佛道(緣覺、獨覺)、菩薩。若已成八地菩薩後,再去他方國土教化眾生,自身終當悟道成佛外,亦能令眾生發心修行,最後再留學西方極樂世界而成就佛道。

上述西方極樂世界之殊勝,只有成如來的釋迦牟尼佛能知,因佛智慧知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無窮無極無有邊際,甚高大妙絕,快善極明好甚無比,威神尊重不可當也,故如來佛知一切宇宙之事。

職是之故,佛言:「世間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願往生無量清淨佛國者有三輩,作功德有大小轉不能相及。」只有三種人能生西方極樂世界,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有發願心。若有疑悔時,就不能直達極樂世界,中間還會有所折騰的,見下面經文。

《觀無量壽佛經》謂,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當發三種心即得往生。即:

(1)至誠心謂此土眾生欲生彼國者,當發專至誠實之心,正念真如,求願往生。

(2)深心謂欲求無上佛果者,必須心契深理,厚種善根,如深根難拔。

(3)發願心謂以真如實心、趣果善心,以此二心功德,善巧回向,發願求生淨土,速證法忍,廣拔一切眾生苦惱。

發了願求了,就要用功修持了,培養往生資糧。上等者是出家修行,次等者是持經戒無失,作布施,廣積福德。三者是無能力行布施,當斷愛欲、無所貪慕,慈心精進,不當住瞋怒,齋戒清淨。如是清淨者,當一心念欲生無量清淨佛國,晝夜十日不斷絕者,壽終則往生無量清淨佛國。

一、出家修行易往生是第一種人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云:最上第一輩者,當去家捨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就無為道。當作菩薩道,奉行六波羅蜜經者。作沙門,不當虧失經戒,慈心精進,不當瞋怒,不當與女人交通(行淫),齋戒清淨心無所貪慕,至精願欲生無量清淨佛國,當念至心不斷絕者,其人便今世求道時,則自於其臥睡中,夢見無量清淨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其人壽命欲終時,無量清淨佛,則自與諸菩薩阿羅漢,共翻飛行迎之,則往生無量清淨佛國。便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則自然受身長大,則作阿惟越致(不退轉)菩薩。便則與諸菩薩,共番輩飛行,供養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佛。則智慧勇猛,樂聽經道其心歡樂,所居七寶舍宅,在虛空中,恣隨其意在所欲作為,去無量清淨佛近。佛言:諸欲往生無量清淨佛國者,精進持經戒,奉行如是上法者,往生無量清淨佛國者,可得為眾所尊敬,是為上第一輩。

二、不出家持經戒不虧往生是第二種人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云:中第二輩者佛言:其中輩者,其人願欲往生無量清淨佛國,雖不能去家、捨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者,當持經戒無得虧失,益作分檀布施(dāna),常信受佛語,深當作至誠忠信。飯食沙門,而作佛寺起塔,燒香、散華、然燈,懸雜繒綵。如是法者,無所適貪,不當瞋怒,齋戒清淨慈心精進斷欲念。

欲往生無量清淨佛國,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其人於今世,亦復於臥睡夢中,見無量清淨佛。其人壽欲盡時,無量清淨佛,則化令其人自見無量清淨佛及國土,往生無量清淨佛國者,可得智慧勇猛。佛言:其人奉行施與,如是者。

若其然後中復悔,心中狐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諸善後世得其福。不信有無量清淨佛國,不信往生其國中。雖爾其人續念不絕,暫信、暫不信,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續結其善,願名本續得往生。

其人壽命病欲終時,無量清淨佛,則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見之,口不能復言,便心中歡喜踊躍。意念言:「我悔不知益齋作善,今當生無量清淨佛國。」其人則心中悔過,悔過者過差少,無所須及。其人壽命終盡,則生無量清淨佛國。不能得前至無量清淨佛所,便道見無量清淨佛國界邊自然七寶城,心中便大歡喜。

道止其城(七寶城)中,則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則受身自然長大,在城中於是間五百歲。其城廣縱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寶舍宅,舍宅中自然內外皆有七寶浴池。浴池中亦有自然華繞,浴池上亦有七寶樹重行,皆復作五音聲。其飲食時,前亦有自然食,具百味食,在所欲得。

其人於城中快樂,其城中比如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其人於城中不能得出,復不能得見無量清淨佛,但見其光明。心中自悔責,踊躍喜耳。亦復不能得聞經,亦復不能得見諸比丘僧,亦復不能得見知無量清淨佛國中諸菩薩阿羅漢狀貌何等類。其人若如是比而小適耳,佛亦不使爾身諸所作自然得之。皆心自趣向道入其城中,其人本宿命求道時,心口各異言念無誠,狐疑佛經。復不信向之,當自然入惡道中。無量清淨佛哀愍,威神引之去耳。

其人於城中,五百歲乃得出,往至無量清淨佛所聞經,心不開解,亦復不得在諸菩薩、阿羅漢比丘僧中聽經。以去所居處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隨意高大在虛空中。復去無量清淨佛甚大遠,不能得近附無量清淨佛。其人智慧不明,知經復少,心不歡樂意不開解。其人久久,亦自當智慧開解知經,明健勇猛心當歡樂,次當復如上第一輩。所以者何?其人但坐其前世宿命求道時,不大持齋戒虧失經法,心意狐疑不信佛語,不信佛經深。不信分檀布施作善後世當得其福。復坐中悔,不信往生無量清淨佛國。作德不至心,用是故為第二中輩。

三、不出家修行易堅守十戒往生是第三種人

上述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若不出家修行,也沒能力做功德,也不能大精進禪修、持誦經戒者,那就要堅守十戒及斷貪瞋癡等病。再自己認真用功,晝夜十日不斷絕念佛(阿彌陀經說七日),也不要懷疑自己真能往生嗎?若是起這種疑心,就又會有轉折,出生在西方極樂世界途中2,000里附近的七寶池,過一段時間才能接近阿彌陀佛的教導,這是第三種人往生西方之情形。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云:其三輩者,其人願欲生無量清淨佛國。若無所用分檀(dāna)布施,亦不能燒香、散華、然燈、懸繒綵、作佛寺、起塔、飲食沙門者,當斷愛欲無所貪慕,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淨。如是清淨者,當一心念欲生無量清淨佛國,晝夜十日不斷絕者。壽終則往生無量清淨佛國,可復尊極智慧勇猛。

佛言:其人作是已後,若復中作悔心,意用狐疑,不信作善後世當得其福,不信往生無量清淨佛國。其人雖爾續得往生,其人壽命病欲終時,無量清淨佛,則令其人於臥睡夢中,見無量清淨佛國土。其人心中歡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善,今當生無量清淨佛國。其人但心念是,口不能復言,則自悔過。

悔過者過差減少,悔者無所復及。其人命終,則生無量清淨佛國,不能得前至,便道見二千里七寶城。心中獨歡喜,便止其中。復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則自然長大。其城亦復如前城法,比第二忉利天(三十三天)上自然之物,其人亦復於城中五百歲。五百歲竟乃得出,生無量清淨佛所,心中大歡喜。其人聽聞經,心不開解,意不歡喜,智慧不明,知經復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隨意高大在虛空中。復去無量清淨佛,亦復如是第二輩狐疑者,其人久久,亦當智慧開解知經,勇猛心當歡樂,次如上第一輩也。

所以者何?皆坐前世宿命求道時,中悔狐疑,暫信、暫不信,不信作善後得其福德,皆自然得之耳。隨其功德有鉉不鉉,各自然趣向,說經行道卓德萬殊超不相及。

佛言:其欲求作菩薩道,生無量清淨佛國者,其然後皆當得阿惟越致菩薩(avinivartanīya)。阿惟越致菩薩者,皆當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八十種好,皆當作佛,隨心所願。在欲於何方佛國作佛,終不更泥犁(地獄)、禽獸、薜荔(preta鬼道)。隨其精進求道,早晚之事事同等耳。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欲願也。

佛告阿逸菩薩等諸天帝王人民:我皆語若曹,諸欲生無量清淨佛國,雖不能大精進禪()、持經戒者,大要當作善。

一者不得殺生。

二者不得盜竊。

三者不得婬妷犯愛他人婦女。

四者不得調欺。

五者不得飲酒。

六者不得兩舌。

七者不得惡口。

八者不得妄言。

九者不得嫉妬。

十者不得貪欲。不得心有所慳惜。不得瞋怒。不得愚癡。不得隨心嗜欲。不得心中中悔,不得狐疑。當作孝順,當作至誠忠信。當作受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後世得其福。

奉持如是其法不虧失者,在心所願可得往生無量清淨佛國。至要當齋戒一心清淨,晝夜常念欲往生無量清淨佛國。十日十夜不斷絕,我皆慈愍之,悉令生無量清淨佛國。

佛言:世間人欲以慕及賢明,居家修善為道者,與妻子共居,在恩好愛欲之中憂念,若多家事怱務,不暇大齋戒一心清淨。雖不能得離家,有空閑時,自端正心,意念諸善專精行道。

十日十夜殊使不能,爾自思惟熟計,欲度脫身者,下當絕念去憂,勿念家事,莫與女人同床。自端正身心斷愛欲,一心齋戒清淨,至意念生無量清淨佛國。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在七寶浴池蓮華中化生,可得智慧勇猛,所居七寶舍宅,自在其意所欲作為,可次如上第一輩。

佛語阿逸菩薩言:諸八方上下,無央數諸天人民,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其往生無量清淨佛國眾等大會,皆共於七寶浴池中,都共人人,悉自於一大蓮華上坐,皆自陳道德善,人人各自說其前世宿命求道時,持經戒所作善法,所從來生本末。

其所好喜經道,知經智慧,所施行功德,從上次下轉皆遍,以知經有明不明,有深淺大小,德有優劣厚薄,自然之道別知,才能智慧猛健,眾相觀照禮義和順,皆自歡喜踊躍,智慧有勇猛,各不相屬逮。

佛言:其人殊不豫益作德,為善輕虧,不信之然,徙倚懈怠,為用可爾。至時都集說經行道,自然迫促,應答遲晚,道智卓殊超絕,才妙高猛,獨於邊羸,臨事乃悔。悔者已出,其後當復何益,但心中悷(悲傷)(惆悵)慕及等耳。

【往生極樂世界九品差別】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時還有九品之差別,其詳情又如何?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云:往生其三輩,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者出家專修求生西方。二者若不出家,居家修行,做功德,持誦經戒者,晝夜十日不斷絕念佛(阿彌陀經說七日),死後當往生。三者自己認真用功,晝夜十日不斷絕念佛(阿彌陀經說七日),也不要懷疑自己真能往生嗎?這是第三種人生西之情形。西方極樂世界統攝九品都能往生,現在先談上品人之三品,即上品之上生、中生、下生等三。

【上品上生者】─(1)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生彼佛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即時成就佛道),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2)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花,經宿即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約合娑婆世界時間一萬六千七百萬年)得無生法忍現前受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3)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彼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并大勢至,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化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花,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花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約此世界五萬100)得百法明門(十種心數法之受、想、思、觸、欲、慧、念、解脫、憶、定等,於一數生起時,其餘九數相扶而起,遂成百法),住歡喜地(菩薩初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時還有九品之差別,中品上中下生,其詳情又如何?認真修止觀、禪觀者,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觀無量壽經》有教十六觀禪修法,念佛行者由憶念彌陀之身與淨土,得以往生西方,總其觀行有十六種。末法時期眾生福薄,在此僅提第十五、十六觀。

(十五)中輩觀又作中品生觀、中輩生想。即觀中輩徒眾受持五戒八戒、修孝養父母之行等,及感得聖眾迎接而往生等相。

(十六)下輩觀又作下品生觀、下輩生想。即觀下輩徒眾雖造作惡業,然臨終遇善知識,而知稱念彌陀名號,因之得以往生,及蒙種種勝益之相。

【細述十五、十六觀如後】

(十五)中輩觀者中品生觀、中輩生想,凡生西方有九品人,現繼續談中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

【中品生觀】

(1) 中品上生者《自觀無量壽經》云: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花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花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2)中品中生者《自觀無量壽經》云: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薰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花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花上,蓮花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花乃敷。花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以圓滿劫來計算,一劫約一百七十二萬八千年)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3)中品下生者《自觀無量壽經》云: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義。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生經七日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下品生觀】

(十六)下品生觀:

(1)下品上生者《自觀無量壽經》云: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却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哉!善男子!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花,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花乃敷。當花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以圓滿劫算為一百七十二萬八千年X10),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得聞佛名法名及聞僧名。聞三寶名,即得往生。

(2)下品中生者《自觀無量壽經》云: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法而自莊嚴。

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法身)。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花之內。經於六劫(以圓滿劫算為一百七十二萬八千年X6才出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花乃敷當華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註:發道心未證阿羅漢果)

(3)下品下生者《自觀無量壽經》云: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殺父、殺母、殺阿漢、惡意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十惡(犯殺、盜、淫、妄語、綺語、兩舌、惡口、貪、瞋、癡邪見),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一大劫為兩百六十八億八千萬年X12),蓮花方開。當花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即為其人廣說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註:一大劫總括成住壞空等四劫,稱為一大劫;乃一期世界之始末。瑜伽師地論云:「此世間,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壞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即八十中劫為一大劫,共計兩百六十八億八千萬年。)

總結:

不得以少福德而生西方極樂世界!《佛說阿彌陀經》(「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何謂福?福者可說是「福分」,為「道分」之對稱。福者,功德之義;得福德之部分,即稱為福分。如招感世俗幸福之五戒、十善等行法。反之,招感出世果之發菩提心行,則稱為道分(德分)。《華嚴五教章》云:「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臨成佛時,更於百劫別修彼業。」

佛諸教戒甚深,無極、無底,佛智慧所見知,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無上無邊幅。佛陀示現亦為制戒而來!所以要去受八關齋戒、五戒、菩薩戒等。」

其欲有甫學佛經戒者,皆是我弟子。其有欲出身、去家、捨妻子,絕去財色,欲作沙門為佛作比丘者,皆是我子孫,我世甚難得值。其有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可得智慧勇猛,為眾所尊敬,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

總結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假上面經典所述,若福德不很具足者,要靠自己修行證道是不容易的,所以佛陀就不請自說了此部《佛說阿彌陀佛經》。所以表示未來世眾生福薄,說此方便法門來利益一切有緣眾生也。

(轉載自法爾facebook)


 [ 雜經典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