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LO.JPG (7767 bytes) 從十二因緣觀成就佛道


一、 前言

毘婆尸佛,毘婆尸,梵名 Vipaśyin,為過去七佛之第一佛。過去七佛是指出現於最近的過去世之七佛,即:(1)毘婆尸佛(Vipaśyin意譯為勝觀佛、淨觀佛、勝見佛、種種見佛。),在過去九十一劫,毘婆尸佛.應.正等覺,出現世間。(2)尸棄佛(Śikhin意譯頂髻、有髻、火首、最上。),是過去三十一劫,應.正等覺,出現世間。(3)毘舍浮佛(Viśvabhū即一切勝、一切自在、廣生之義。),是過去三十一劫,應.正等覺,出現世間。(4)拘留孫佛(Krakucchanda意譯領持、滅累、所應斷已斷、成就美妙),是現在賢劫中第六劫,俱留孫佛.應.正等覺,出現世間。(5)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uni意譯金色仙、金儒、金寂。),是於賢劫第七劫,有俱那含牟尼佛.應.正等覺,出現世間。(六)迦葉佛(Kāśyapa譯作飲光佛),現在賢劫第八劫,有迦葉波佛.應.正等覺,出現世間。(七)釋迦牟尼佛(Sākyamuni意譯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滿),是現在賢劫第九劫,釋迦牟尼佛,出世間,應.正等覺,出現世間。而過去莊嚴劫中,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宣說尸羅清淨戒律,成就智慧最上之行。

毘婆尸佛即於觀察義理中,內證所體會之到理,故得自內證,即謂自己內心所體悟證得之真理。毘婆尸佛是過去莊嚴劫中出現之佛,釋尊於因位菩薩道中修百劫相好業時,偶逢此佛坐於寶龕中,威光赫奕,遂七日七夜翹足讚歎之。巴利文大史(大史Mahāvajsa,是五世紀末由大名(Mahānāma)所編纂)謂毘婆尸佛乃以燃燈佛為首的二十四佛中之第十九佛。另根據《長阿含》卷一大本經所載,此佛出世於過去九十一劫前,其時人壽八萬歲,其父名槃頭,剎帝利種,姓拘利若,母槃頭婆提,子名方膺。其時之王名槃頭,王城名槃頭婆提。此佛於波波羅樹(pātalī)下成道,初會說法度眾十六萬八千人,次會說法度眾十萬人,三會說法度眾八萬人,其中有騫陀、提舍二高足,執事弟子名無憂。

據《長阿含》卷十大緣方便經載,緣癡(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而每一佛都會悟此十二因緣法,毘婆尸佛亦不例,依《毘婆尸佛經》所記載,毘婆尸佛是太子,像悉達多太子一樣,毘婆尸太子亦出門見人世間生老病死事,即發心出家修道。出家後靜坐思維生老病死源由,即開悟解脫之道,這就是十二因緣法。

三乘人觀十二因緣因智慧不同,各有得解,境界亦各異。據《北本涅槃經》卷四十載,天台四教─藏通別圓之通教言,聲聞、緣覺、菩薩雖同觀十二因緣,然隨智淺深,法成高下,故有三種之異:(1)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謂聲聞之人以體空之智,初觀十二因緣生,次觀十二因緣滅,觀此生滅,即悟非生非滅,破見、思之惑,證真空之理。(2)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謂緣覺之人亦以體空之智,初觀十二因緣生,次觀十二因緣滅,觀此生滅,即悟非生非滅,破見、思之惑,更能漸除習氣。以其能觀之智稍勝於聲聞,故所證真空之理亦深。(3)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謂菩薩亦用體空之智,觀十二因緣之生滅,了悟非生非滅,頓斷見、思之惑及其習氣。以其能觀之智復勝於緣覺,故所證真空之理是最深。

下經文節錄是毘婆尸菩薩思維十二因緣觀及從十二因緣反省中解脫出來,悟得成佛的過程。

二、《毘婆尸佛經》節錄

時,毘婆尸菩薩既出家已,與彼八萬人,離自國城遊行諸處,至一聚落結夏安居。過是夏已而自思惟:『我今云何如迷醉人遊行諸處?』作是念已,心得清淨至本住舍,於夜分中復自思惟:

『我今何用世間富貴?眾生愛著輪迴生死,苦蘊相續無有窮盡。』

又復思惟:『此老死苦因,何緣所生而得老死?』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生支有。
又復思惟:『此生苦因何緣所生?』

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有支有。

又復思惟:『此有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取支有。

又復思惟:『此取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愛支有。

又復思惟:『此愛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受支有。

又復思惟:『此受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觸支有。

又復思惟:『此觸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六入支有。

又復思惟:『此六入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名色支有。

又復思惟:『此名色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識支有。

又復思惟:『此識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行支有。

又復思惟:『此行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無明支有。

如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集成一大苦蘊。

爾時毘婆尸菩薩又復思惟:『此老死苦因云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生滅則老死滅。

又復思惟:『此生苦因云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有滅則生滅。

又復思惟:『此有苦因云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取滅則有滅。

又復思惟:『此取苦因云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愛滅則取滅。

又復思惟:『此愛苦因云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受滅則愛滅。

又復思惟:『此受苦因云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觸滅則受滅。

又復思惟:『此觸苦因云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六入滅則觸滅。

又復思惟:『六入苦因云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名色滅則六入滅。

又復思惟:『名色苦因云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識滅則名色滅。

又復思惟:『此識苦因云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行滅則識滅。

又復思惟:『此行苦因云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無明滅則行滅。

如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一大苦蘊而自不生。」

「時,毘婆尸菩薩復觀色受想行識,生滅不住,如幻如化無有真實,智觀現前,業習煩惱一切不生,得大解脫,成正等覺。」

 


[ 法門介紹 ] [ 修行法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