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禪修法要(2)
五、四念處實修法
四念處的修習是禪修者的必修課程,世尊在《大安般守意經》言,用安般數息法三個月中即證十六種殊勝境界。契經云:「身雖安祥,內有種種惡覺觀破亂其心,以是故說安那般那十六分(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受喜、受樂、受諸心行、心作喜、心作攝、心作解脫、觀無常、觀出散、觀離欲、觀滅、觀棄捨等十六殊勝),以防覺觀。安那般那為數入出息,身既安 祥心無錯亂。然後行不淨觀安穩牢固。若先行不淨觀狂心錯亂。」經中所提身心的變化,其實就是十六種殊勝的境界。
1.先觀呼吸長短
禪修者剛上坐時,以南傳的單側腿坐法,坐好後應先練習將「覺知」注意在小腹的「上、下;上、下」、呼吸的進出、呼吸的長短等三個項目依次進行。當小腹上起動作發生時,用「覺知」專注在「起」;下伏時,則「覺知」專注在「伏」,用「覺知」專注地觀照起伏,不應用口或心念反覆這些字或名稱。在四念處禪修法中,用「覺知」認識目標的真相,比以文字或名稱來讀出它更為重要。所以初學禪修者須下功夫,用「覺知」來覺察小腹的上起動作的始與終,和小腹下伏動作的始與終,「覺知」要緊跟隨著動作,一直到整個過程完畢永不分離。呼吸要順其自然,禪修者不應該嘗試 改變自然呼吸,以減緩、加快或深入呼吸等方式進行。如果改變自然的呼吸,不久禪修者將覺得疲倦。所以,禪修者必須保持自然的呼吸,而以「覺知」繼續省察上起下伏的呼吸過程。
(1)觀照呼吸起伏
坐的姿態是南傳的偏腿坐法,上半身要能挺直的,若脊柱不能挺直,就要把內彎的腿往外擴張一點,如此就能使脊柱挺直。身體要能維持這種姿態,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心識的驅使,說坐直挺起,另一個因素是氣的作用,「氣」祇有中國人在講的,在佛經中或南傳佛教說是「風」,風也好,氣也好,總之是身體誘發出來的可以體知,但難以說明的一種東西。當身體裡有它時,身體就好像顆吹漲了的氣球,氣球能保持圓形形狀是靠球內空氣的壓力。禪修者當氣機旺盛時,坐姿即能保持身體正直不彎曲,也是靠體內能量及氣或風的產生。
(2)妄心散亂起時
當沒有特別的目標時,禪修者應練習將「覺知」專注在小腹的「上,下;上,下;上,下」。初步這樣練習時,有時妄心起而形成散亂,若初習禪修者定力較微弱時,要控制「覺知」專注於某項目是非常困難的。雖然將「覺知」導向於腹部的上和下的動作,但「覺知」不會停留在這動作上太久,即會被妄心所取代。當妄心起進入散亂時不能置之不理,要即用此「覺知」立刻專注於「散亂,散亂」之現象。當我們反覆一兩次提起「覺知」的注意力,散亂的妄心又會回復平和,然後「覺知」又會繼續專注小腹的「上,下」的練習。
(3)覺知心目標物時
當「覺知」在觀照呼吸起伏時,此「覺知」又體知某一目標時,「覺知」應起覺照為「移至、移至」的狀態。當「覺知」對新目標的注意力達平靜而清楚時,此「覺知」立刻回復專注於「上,下」的練習上。千萬不能住境生心,起意識心去認知,或起一些念頭去相應,這樣禪修者即進入散亂的境界中,也就是失去了「覺知」,故時時刻刻把握住「覺知」的存在,不要被外境及妄心所取代,而迷失掉「覺知」。
(4)觀呼吸長短
禪修者經數週的練習,用「覺知」觀照小腹起伏後,呼吸將會增長或變短。當禪修者呼吸增長時,顯示小腹丹田已經成形,可以容納更多的空氣。此時禪修者應棄除觀小腹起伏,而轉用「覺知」來觀照呼吸的增長程度,吸時「覺知」沿著鼻子、喉嚨、胸胃至丹田處。當呼氣時「覺知」反沿著丹田、胃胸、喉嚨、鼻尖的方向去觀照。有時禪修者氣旺佈滿全身時,吸氣量反會減少,此時「覺知」可以觀照到進氣較短。此「覺知」觀照呼吸時,有時會有吸氣長、呼氣短,或呼氣長、吸氣短現象發生,此「覺知」能如實地觀照它的變化,觀照也祇專注於呼吸的長、短,不在於起分別心意想等,不起心動念說長息或短息。
(5)當昏沈發生時
禪修者若頭頸支擺得不正確,應稍為收斂下顎,於禪修中會發生昏昏欲睡的樣子,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體內的「風」、「氣」被用完了,身體就無法保持挺直而會彎倒下來。當一個人昏昏欲睡時,神智是半昏迷的,因此一切的心識活動也停止。所以禪修者在此時僅以「覺知」來觀照昏昏欲睡的樣子,專注於「昏睡、昏睡」的現象。若在氣旺清醒中時,此「覺知」非常清楚敏捷,但能對身、受、心、法等事相覺知而不住,體內「風大」調理得好,則氣旺遍體,故此身軀就得以挺直不彎曲。明白這些道理後,呼吸調理及「風大」調理是很重要的課程。但「風大」要能調理至發揮其功能,一定要在丹田成形以後,才能知道什麼叫調理「風大」。
2.次觀坐姿
禪修者專注呼吸,調理風大順利後,此「覺知」靈敏,就必須觀注身體「坐、坐、坐」的樣子,不一定要特別探尋和注意身軀堅挺的感觸,但要將心專注整個坐的姿態,那就是下半身雙腳內外彎曲成圓形,而上半身挺直不墜。禪修者將會發現只觀察坐姿的練習,是太過於簡單而無需費力,此時「覺知」可能會鬆懈,故還是要一心精進地觀照。如此禪修者會感覺代謝降低,另方面卻資神安穩。
若禪修者在反覆專注「坐、坐、坐」的姿勢後,會漸漸地感覺到「覺知」懶散失焦,這便會產生「覺知」遲鈍的現象。在這時候,禪修者就有必要再專注呼吸,調理風大,誘發丹田的氣機。當禪修者在觀自己「坐、坐、坐」的姿勢時,「覺知」可能會涵蓋整個色身,久而久之,當風大具足、氣機飽滿時,也可能會覺得身體要膨漲起來,不管怎樣這是一個好現象,故「覺知」要能安祥地去感覺身體擴大、擴大,不要有驚恐的感覺。
3.再觀觸覺
如此重復呼吸長短觀照、坐姿觀照,久而久之,色身上將會起種種不同的觸覺反應。負面不好的反應是色身將起熱、脹、麻、痛、痠等相,正面良好的反應是氣在色身上依經絡行走。此時禪修者可以將「覺知」轉向色身上觸覺發生比較明顯的地方,比如手、腳、臀部或身體其他部份起反應較強烈的地方,然後「覺知」專注於「觸覺、觸覺」現象中。當「覺知」移轉到觸覺時,不再專心去注意呼吸,而將「覺知」專注在觸覺的部位。如此,「覺知」在色身上的熱、脹、麻、痛、痠等觸覺相時,這些觸覺現象可能在短期間或一段較長時間後消失。消失之後,「覺知」又要回復到觀照呼吸長短或小腹起伏間。
(1)受念處的修證
受念處的觀法,當熱、脹、麻、痛、痠等現起時,「覺知」就要省察它。覺受可能會引發心念,想要改變自己姿勢或移動身體。「覺知」應省察此心意,並要能將此欲改變姿勢的心征服下來。禪修者「覺知」每個正現起的心識是很重要的,心識被注意到時,它就會消失掉。譬如說腳痛得受不了了,心起要移動或換姿勢,此時禪修者要用「覺知」觀注在「想要、想要」的心念,則此意念馬上 就會消失掉。當禪修者起初忍受此覺受時,會感覺此覺受是苦的,「覺知」省察這些感受就是所謂的「受念處」,觀受是苦。當修禪者能以「覺知」成功地征服他的心,他將能獲得五蘊非我之證明,覺得此覺受所生的疼痛似與真覺無關,而最後得解脫生死的束縛。
(2)觀照觸覺覺受
禪修者端坐一段時間,身體將會產生熱、脹、麻、痛、痠等等覺受。這些覺受發生時應用「覺知」觀注它,將「覺知」專注於那位置。感覺到熱時「覺知」則觀注在「熱、熱」;感覺到脹時,「覺知」則觀注在「脹、脹」;感覺到麻木時,「覺知」則觀注在「麻木、麻木」;感覺到痛時,「覺知」則觀注在「痛、痛」。感覺到刺痛時,「覺知」則觀注在「刺痛、刺痛」。若感覺到疲倦時,覺知則觀注在「疲倦、疲倦」。如此,禪修者「覺知」能在打坐久一點時,體知身體覺受的反應。當「覺知」觀照到身體的覺受時,應能客觀清楚地觀照著它,暫時離開觀照呼吸起伏、長短,僅要能如實地、客觀地覺知「疼、痛」。不久此覺受就會漸漸消失,之後就要將「覺知」再拉回到觀照自己呼吸起伏、長短上。
(3)受蘊非我證明
當禪修者以「覺知」觀照此熱、脹、麻、痛、痠等等覺受,發覺色身的熱、脹、麻、痛、痠等等覺受,實與「覺知」無關,到某一境界時,也能同時不改變姿勢或身體不移位,而讓熱、脹、麻、痛、痠等等覺受化為無形。如此,禪修者在觀受是苦中,並無有苦想,即能證得受蘊非我之道理,同理證得五蘊非我之道理。若禪修者沒體會受念處的知識,通常會執著覺受為我的邪見,那就會認為:「我感覺到熱,我感覺到脹,我感覺到麻木、我感覺到痠、我感覺到痛等。」禪修者以往感覺到好的覺受,舒服、適意、清涼等,現在感覺到不好的覺受。事實上,這些是與「覺知」或真我沒關係的。
4.觀照心念
禪修者當「覺知」認真地觀照呼吸或覺受時,妄想心的活動會因「覺知」昏昧而起,或因氣旺入腦而起,此時「覺知」要做到專注於每個正在發生的心理活動現象。「覺知」依每個發生的心念動作而定,觀察正在發生的每一個妄想心的活動,這就叫做「心念處」。心念處可念及自心妄想、前塵影事、周遭事物所感應心念等,當「覺知」面對這些心念時,馬上能清楚地觀照著它,不能讓「覺知」昏昧不明,而入散亂、迷失之境況中。
(1)起思想時
禪修者要如何做好心念處,譬喻妄想念會起思、想,當「覺知」觀照到思、想時,應專注於「思想、思想」,或心起反省、計劃、知識、注意、慶幸等現象時,此「覺知」都要能清楚地觀照到這些心意念;甚至於觀照到感覺懶惰、感覺快樂、感覺討厭等等的現象,當然此「覺知」也要能清楚地觀照到,而各專注於這些現象,即體知甚麼自心妄想、前塵影事、周遭事物所起心念等,以及「懶惰、懶惰」、「快樂、快樂」、「討厭、討厭」等等的現象。
(2)幻想人事時
當禪修者有時此「覺知」會體會到幻想起,有如遇見某個人、某些影相,那時「覺知」應專注於「遇見、遇見」的狀況,然後待緣滅時,「覺知」又繼續回復到平時的呼吸觀照。有時「覺知」較昏昧時,覺得幻想中與人談話,當「覺知」恢復時才發覺到原來只是幻覺,此時即應讓「覺知」專注於「談話、談話」之現象,但不要讓「覺知」失去,而真的進入虛幻的 妄想對話中,有些人以為有菩薩與他對話,若真讓其發展下去,會失去禪定力而亂心,甚至的禪病、失心。故禪修者「覺知」有對話之樣時,就要用「覺知」好好觀照它,不久對話即會消失。
(3)境況消失時
當禪修者於妄想心現起,以「覺知」清楚地觀照到後,當此等境況消失時,即要再回來以「覺知」省察呼吸起伏、上下,禪修者應再將「覺知」專注呼吸中,此覺知還是以專注於向上的動作為「上」,向下動作為「下」。或以此「覺知」專 注於腹部吸時的起漲,呼時的伏縮,當吸時小腹起,此時「覺知」專注為「起」;下伏時,則此「覺知」專注於「伏」。當然還是與前一樣,不應該用口反覆這些字或名稱,而是僅止於「覺知」而已。
5.勤於修習當有所成
一個初學禪者來說,「覺知」不能跟住身、受、心、法等諸法而觀,因為其覺知力、定力和般若智慧還是很薄弱的。比如說眼根觀看、耳根聆聽等的發生過程非常快,發生過程好像和觀看、聆聽同時發生。有時卻三、四個觀看動作、聆聽動作和思想動作能一齊發生,有如五俱緣意識同時起。
「覺知」要分別哪一個先和後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發生得太快了。初學者當 他觀看時,是無法同時專注也能聽到的音聲,觀看和聆聽不可能同時進行。初習修禪者還未能培養足夠的「覺知」、定力和般若智慧,所以不可能一一觀察到這一連串發生的事情。哪一個先,哪一個後,初學者不須跟隨太多所發生的事件團團轉,祇須選幾項比較顯著的事做為「覺知」的起點,一般觀身體的變化是最好做的,當然先觀呼吸時小腹起伏。境界高了一點,再觀想呼吸的長短;有覺受起當觀覺受,有妄想觀妄想。
如此,將此「覺知」永繫在身、受、心、法上,到達絲毫永不分離的境界時,此時禪修者的禪定力就很強了,也能體知諸法無我,而確實證到我空觀而達解脫知見。
六、身體的移位
在禪修過程間不可能都一坐不起,當身體極度疲勞或真氣耗盡時,此「覺知」再觀覺受等境況時,酸疼得不能安住了,這時也祇有改變身體姿勢。在改變身體姿勢中,此「覺知」也應專注於每一細微的心念與動作。每當身體欲要移動時,「覺知」當專注於「移動、移動」或「換姿、換姿」等現象。
當身體開始要彎曲、挺直時、伸直左、右腳或四肢時,等等動作「覺知」都要能完全感受到觸覺。這些動作之所以會產生是受到妄心欲望的指使。在妄心欲望指使下,一連串的動作將產生。當妄心想要彎曲時,一連續的手或腳朝向要動作的方向,此時「覺知」當要明明了了地體知。每一次彎曲、伸張或其他的動作,妄心先浮現起欲念,隨之手和腳會產生一連續的色法活動。
譬如說:移位、彎曲、伸張或前後動作,這些動作接觸到神經組織,而每當色法動作,會接觸到敏感的神經組織,就會產生觸覺。由此可知,這一連串的變動移位,主要的是色法在變動。我們必須要清楚認識這一點,也要讓「覺知」保持察照這些動作的樣子,隨著身體的移位,讓「覺知」與身體觸覺的移位動作聯繫不斷絕。
不要認為身體意欲移位是「覺知」要做的,不是的,是妄心被疼痛所驅使,祇是此時「覺知」定力不足,不能控制妄心欲念來移位的欲望。若不是這樣認知,邪見就會產生,以為這些活動是「我或我在彎曲,或我在伸張我的手或腳」,如此觸覺中有我,這是不對的。所以為了排除這種邪見,當移位動作要產生時,就要以「覺知」專注並認清身體彎曲、伸張、移動等的動作,把真我與假我能同時顯現在知覺中。
七、步行禪定法(走香)
禪修者除非入世間禪定中,不然在久坐後,當要起身做運動,以活動色身血氣,一般較常見的有跑香、走香或就地運動法等,只要是讓身體能重新培養氣機。配合四念處禪修法,我們要介紹步行禪定法。此法在步行中可以蘊發氣機,也可以專注於步行中,達到禪定功夫的增進。
依照《四念處經》中的教導,一個人應以「覺知」覺察、觀照到行走時所發生的變動,有如站、坐和臥時的各種所發生的變動等動作一樣。除此以外,其他的身軀動作發生時,也應覺察。關於此,論典有說,在這四大元素中,首先應「覺知」風的變動,也就是氣的變動。事實上,濁色化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都涉及每一身軀的動作,不過主要是體會到其中之一的風大為主。
先說走香者如何體會或誘發風大(氣機),當左腳先提起往前 平放下時,記住身體不要順勢往前移,身體不能有絲毫移動,而要待右腳腳跟提起之時,要能讓風大從足底、腳跟後端、膝蓋後方的委中穴處有真氣發起,此風大發出力量始將身體順勢往前推進,注意右腳這時是伸得直直的樣子,這樣就是算一步;重複的動作,當右腳先提起往前平放下時,記住身體不要順勢往前移,而要待左腳腳跟提起之時,從足底、腳跟後端、膝蓋後方的委中穴處有股風大發起,此風大發出力量始將身體順勢往前推進,這樣就是第二步。如此走香者緩慢地進行第三、四、…,無量的步數。當然禪坐時間也許一小時或更長些,但走香原則以一小時為宜,看禪修者的時間而定,可以增長或縮短,但不宜短到四十分鐘以下。
再來說明禪修者在走香時,「覺知」還是要觀照一切色身的動作。首先禪修者將左掌心(女生右掌心)放於丹田處,另隻手(右手,女左手)放在左手(女右手)上並抓住手腕。當禪修者緩慢步行時,頸項和背部必須挺直,腳底必須與地板平行,雙眼視線投在兩公尺前的地板上,以「覺知」來細觀每一步腳底的感覺。當腳底接觸地板時,不要想著要移動右腳還是左腳。不必擔心是要提起、移動或接觸腳底,而只用「覺知」觀照腳趾或腳底的感覺,及要使腳底與地面平行地步行。
走了一陣子之後,禪修者會「覺知」到感覺生起了。當你提起你的腳時,你會感到腳底有粘粘的感覺。細心地用「覺知」觀察,不要用眼睛東張西望,而只注意你所走的道路方向就好。當你在步行你會發覺從腳底、腿部,膝蓋、身體甚至頭部生起許多感覺,這些都是風大所引起,盡量用「覺知」專注體察每一步提起腳底所產生的感覺。
走香結束後,禪修者當要再回坐位上,進行四念處的禪修法,如果專修者一天發十六至十八小時的禪坐與走香,幾個月下來定會有十六種殊勝境界的體驗。當然也可以體會諸法無我、諸行無常、寂滅為樂的佛法。
八、結語
《金剛經》云:「忍辱波羅蜜即非忍辱波羅蜜,是為忍辱波羅蜜」,故忍辱是可以導致涅槃的。修四念處首當要修的是忍痛的功夫,能用「覺知」觀照覺受是苦,最後能不認為覺受是苦,就已經是成就了一半了,觀照功夫須要很多的忍辱。如果禪修者不能忍受苦受,而在「覺知」觀照時常要更換姿勢,這樣他是難有定力的。沒有定力就不能有獲得般若智慧的機會。沒有般若智慧,聖道、聖果和涅槃就無法證得。
故知忍辱他人轉成自我忍受苦受,這也是修持忍辱的功夫。當感覺到苦受時,禪修者不該立刻要更換姿勢,他應該繼續以「覺知」專注於「麻木、麻木;痠痛、痠痛」等等,這些平常的苦痛感覺將會自然消失。若禪修者有強大的定力時,將會發覺到就是多大的痠痛,在忍耐的「覺知」觀注下,也是會消失的。
修解脫道雖不離般若智慧,但般若智慧的獲得卻需要突破色身的束縛,若一個禪修者不能忍受色塵的痛苦,就不可能進入修心的狀態,不入修心的狀態,他怎樣地修行、用功,是沒有辦法證得心法的解脫的。
寫這個四念處的修持法,主要是專為長期禪修,並用各種法門而無法開悟的行者,讓他回過頭來從卅七道品的四念處開始。不要小看小乘的修持法,既然花了那麼久的時間在大乘法上,都不能在修行上有所成就,那何妨從四念處起修,也許能讓您也有個入處。(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