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LO.JPG (7767 bytes) 依空大悟入法門
           ---修行法門25之22


一、空大圓通法門經文

《楞嚴經》曰:「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爾時手持,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作佛事,得大隨順。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二、經文大意

1.虛空藏菩薩名由來

虛空藏菩薩係來自遠離娑婆世界,在東方過此八佛世界微塵數佛土,有世界名大莊嚴。其佛名號為一寶莊嚴如來,現今正在說法。彼佛常在說法時,皆以大菩提心而顯示其實,故曰一寶莊嚴。一寶莊嚴如來為菩薩開示卅二虛空清淨法印,使諸菩薩眾能了知法性與虛空等,得法自在清淨智忍。

何以名虛空藏菩薩?猶如有一大富之長者,具有多數民眾,而長者無量庫寶財寶充滿,卻對其民眾能行布施而無慳吝。若行施時,貧窮者來乞,均能隨其所欲,滿足其所需,開大寶藏悉能給與,彼諸眾生皆得適意。而長者施已,心喜無悔。

虛空藏菩薩亦如是,於虛空中,具足諸寶藏,隨眾生所需,若法施若財施,盡能施與,皆令歡喜。且虛空藏菩薩詣此娑婆世界時,現虛空本相,使諸界盡失,僅剩世尊與諸菩薩處虛空中,可知其對虛空之悟境。

2.述說往昔初步修證境界

虛空藏菩薩即從其座位中起,五體投地頂禮佛足,而白佛說:我往昔與釋迦如來,同事定光如來(或云燃燈如來)時,即得無邊身,此無邊身者即以虛空為身,故身等無邊際。

那時我初修之時,空去自身內在四大,形成一寶珠,並能發放光明,映照十方無量微塵佛剎,終將此諸佛剎化成虛空。由是之故,我悟知空性為身,空性成慧,聚無量光成一寶珠。

唯自身空性未能通外在諸有相,成就十方盡入虛空。又於自覺真心觀內外本自一體,既空內身,當空外器世界,故內心現起大圓鏡,從內放出十種微妙寶光,流注灌入十方,並佈滿虛空無邊際。

3.述說外境攝入如來體性中

我修證至以己心發放光明,空去外境諸有相後,更悟得圓通心智,能將內外境界化合而為一。如此,反能統攝諸幢王剎無量香水海,來入我大圓鏡內。若大的浮幢王剎攝入我身中時,我身如同虛空,容納諸浮幢王剎香水海,卻互不相留礙。

4.證得無生法忍

內外圓融之後,我身即能善巧方便,以一身分無量身入諸微塵國土,廣作利益眾生佛事,從無障礙,而得大隨順。此種色空無礙智之大神力,乃因我能仔細審察諦觀,我身四大之性係各依其性,而其性本無體可依,卻因妄想執著一切生滅相而有;滅一切生滅妄想,即悟知色相、虛空本無二致。

人之四大有相本如虛空,則各佛土諸有相亦應如虛空,於身與外諸佛土本如虛空,如是悟知發明如來藏性,瞭解性合真空,性空真覺,空性本然清淨,周遍十方法界。空性生即無所生,諸大皆然,自不見諸生滅相,而悟知無生法忍。

5.結酬所問

世尊現問藉用根、塵、識、大等四,以何法修入圓通,如我本修因緣,乃因以空性悟入如來藏真如性。了知色空二相本無留礙,色體因空性有,而性本無所依,因眾生妄執而成立。如是,我以觀察虛空無邊際,悟入菩提覺知心深處,入三摩地正定中。初以己身空攝諸浮幢王剎,得色空無礙智,再生妙力圓明,以自心現大圓鏡,融攝十方入我身中無礙。今佛問我圓通修證方法,就我所修證者,乃因以悟知空性圓明,而得色空不二,成就無上道。故空大本修因緣,對我而言,最為殊勝第一。

 

三、修習方法

1.先瞭解空色無礙之理

行者先從理地觀之,色相本體是真空相,依妄緣和合而成,而真空本體本空而不異色相。再者色本為幻色,而不礙於空;而空本為真空,亦不礙於色,故行者應能觀空、色二法本無障無礙,故知兩者無礙。

2.了知法性與虛空等同

行者次觀卅二虛空清淨法印,大正大藏經十三卷《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一中,述清淨法印為:

(1)所謂一切法離性無性故。

(2)云何離性無性?謂一切法無所表示故。

(3)云何無表示?謂一切法無光顯故。

(4)云何無光顯?謂一切法遠離緣慮故。

(5)云何無緣慮?謂一切法寂靜相故。

(6)云何寂靜相?謂一切法無二相故。

(7)云何無二相?謂一切法遠離別異故。

(8)云何無別異?謂一切法入一道相故。

(9)云何入一道相?謂一切法自性相清淨故。

(10)云何自性相清淨?謂一切法超過三世故。

(11)云何超過三世?謂一切法無依處故。

(12)云何無依處?謂一切法無影像故。

(13)云何無影像?謂一切法超過境界故。

(14)云何超過諸境界?謂一切法內外清淨故。

(15)云何內外清淨?謂一切法性無雜染故。

(16)云何無雜染?謂一切法性寂靜故。

(17)云何性寂靜?謂一切法遠離心意識故。

(18)云何離心意識?謂一切法出離相本不生故。

(19)云何出離相本不生?謂一切法無我攝受故。

(20)云何無我攝受?謂一切法無主宰故。

(21)云何無主宰?謂一切法性無我故。

(22)云何性無我?謂一切法本來清淨故。

(23)云何本來清淨?謂一切法本無涅槃故。

(24)云何無涅槃?謂一切法性如幻故。

(25)云何性如幻?謂一切法無實事故。

(26)云何無實事?謂一切法無造作相故。

(27)云何無造作相?謂一切法遠離身心相故。

(28)云何遠離身心相?謂一切法離相無相故。

(29)云何離相無相?謂一切法自相不動故。

(30)云何自相不動?謂一切法無所依止故。

(31)云何無所依止?謂一切法無所緣故。

(32)云何無所緣?謂一切法遠離阿賴耶故。

如此,行者悟知此卅二虛空清淨法印,了知諸法性與虛空等,始能得法自在清淨智忍。

3.再由自身觀空

行者在意解了知,法性本空如虛空,再觀我身四大亦是空,由空中成一寶珠,能散發諸色光明,先映照一室、一地,後一世界,甚至能擴而大之,光明遍照至十方界。如是,由己身觀空發無量光,遍身外界,亦即先修內而外。由是之故,行者能悟知空性為身,空性成慧,能聚無量光成一寶珠,光明照十方。

4.光明照破十方有相

至此菩薩行者自己身能入空,發光明照外界時,自身空性未能通外在諸有相,成就十方盡入虛空界。故行者當自覺真心觀內外境本自一體,既空內身,當空外器世界。故行者內心能現起大圓鏡,從內放出十種微妙寶光,流注灌入十方世界,並佈滿虛空無邊際。

5.攝十方世界入己空身

菩薩行者修證至以己心發放光明,空去外境、諸有相後,更能悟得圓通心智,有神力將身內外境界化合而為一。如此,進而統攝諸虛空之浮幢王剎無量香水海,來入菩薩行者大圓鏡內。若大的浮幢王剎攝入菩薩行者身中時,菩薩行者身如同虛空,容納諸浮幢王剎香水海,卻能達互相不障礙,以空身攝空相故。

6.證得無生法忍

菩薩行者內外圓融之後,其身即能獲得善巧方便,以一身分無量身入諸微塵國土,廣作利益眾生佛事,從無障礙得大隨順。此種色空無礙智之大神力,乃因菩薩行者能仔細審察諦觀,其身四大本依其性,而性依空本無體可依,卻因妄想執著一切生滅相而有;滅一切生滅妄想,即能悟知色相、虛空本無二致。

如是,人身之四大本如虛空,則各佛土諸有相亦應如虛空,於身與外諸佛土本如虛空,如是悟知發明如來藏真如性,周遍十方法界。空性生即無所生,諸大皆然,自不見諸生滅相,而悟知無生法忍。

 

四、修證優劣

行者以空大修入法門,起初甚易得禪定力,不易入散亂。惟以空大悟入時,均以心意識觀身或外器世界為空性。空本是昏鈍晦冥之境,自體先住空而非靈明覺知之用。無覺之空本異菩提,既無靈明覺知之用,自與菩提不同。故由空大入道者,讓其本性顯其功,也不住入空寂,始能悟圓通。否則,行者修入空觀境而現其起空執相,則易入偏空境。

(  法爾禪修講義  ---  參證篇  )


[ 法門介紹 ] [ 修行法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