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LO.JPG (7767 bytes) 一切禪修從觀入出息始(2)


四、優波離為世尊剃髮入四禪

依南傳禪坐方法,再依自己狀況選擇坐法而坐好,初時身體不能太曲,要挺直一點(不住初禪);有段時間之後,身體不能太直,尤其頭頸支下顎要稍內收(不住二禪)。身體曲直調好後,此時大致出入息已經粗息轉為細,這時即更要專注於出入息,善調於出入息當能依下次序,起初入息不能太粗,太粗不能入三禪住。之後出息不能太粗,出息太粗不能入四禪住。下面一段經文是述說為世尊剃髮的小兒優婆離,受世尊指導,於一理髮傾,即能從初禪經二禪、三禪而入四禪。

契經云:「爾時,世尊在王舍城,時恭敬世尊故,無敢與佛剃髮者。正有一小兒,無知未有所畏,為佛剃髮。時小兒字優波離,為佛剃髮。其父母在世尊前,合掌白言:優波離小兒,為世尊剃髮,為好不?佛言:善能剃髮,乃使身安樂而太曲身。父母即語言:汝莫太曲身,令世尊不安。復問佛言:小兒剃髮好不?佛言:善能剃髮,而身太直。父母語言:汝莫太直身,令世尊不安。復白佛言:小兒剃髮好不?佛言:善能剃髮,而入息太。父母語言:汝莫入息,令佛不安。復白佛言:小兒剃髮好不?佛言:善能剃髮,而出息太。父母語言:汝莫出息,令佛不安。時小兒優波離入出息盡入第四禪。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優波離已入第四禪,汝取彼手中刀。阿難受教,即取刀。」

小兒字優波離於理世尊髮之短瞬間,已從初禪、二禪、三禪而入四禪,主要還是依世尊依身體、氣息狀況所教導,先依初禪調身,讓身不能太往前彎曲。之後,不能讓身太挺直,然後入息不能太粗,然後達出息不能太粗,即能入四禪。依此經文所述,何其快載。主要係因是小兒無雜念,能專注故。再者小兒童真故,契機速速發起,所以於一理髮時刻間即能入四禪。惟四禪非四聲聞果,未曾修心故,無四聲聞果,不能相提並論。

 

五、初禪息長二禪息短

《達摩多羅禪經》云:譬彼真諦觀,先苦而後集。觀息亦如是,先長然後短。若初禪息短,第二禪息長。以違正受義,是說則不然。於彼初禪中,息風勢極遠。第二禪息短,正受漸差別。滿身遍覺知,則依第三禪。最後身行息,以離毛孔故。 此說諸三昧,隨順功德相。修行安住彼,不為覺想亂。何故初禪中,唯說長無短。 不捨諸所依,由是故息長。彼以覺想力,能令息去長。第二捨諸依,勢羸故息短。 甚深修多羅,佛說山頂泉。涓流勢不遠,餘處無來故。如彼山頂喻,第二依亦然。 唯從其處起,是終不能遠。彼說健士夫,負重而上山。竭力令氣奔,息風急迴轉。 既到安隱處,其息乃調適。是喻說彼息,前短而後長。所說健士夫,負重而上山。以身力方便,是乃令息長。如彼劣方便,不自力負重。以無力方便,息微故不遠。 譬如壯夫射,能令箭極遠。劣力無方便,勢弱去則近。此喻應當知,是說長短義。 修行細微覺,一切諦明了。如是十六分,悉名為決定。如方便升進,分別功德住。 決定安般念,亦應如是說。
 

六、毘婆舍那內觀三相

底下是毘婆舍那三行,毘婆舍那vipaśyanā是觀之義;即以寂靜之慧,觀察六根、六塵內外諸法相,使三昧成就而進趣菩提之修法。據《深密解脫經》記載,修毘婆舍那之法,有下列三種,即:(1)相─即觀境。謂修觀時於此心觀之中,分別了知三昧境界之相;猶如明鏡照徹一切,而影像了了分明。(2)修行─謂既了知觀法之相,則善能修習一切妙行,而無有過失。(3)觀─即觀察。謂修觀之時,於一一觀法中善能觀察一一法相,不證小乘寂滅解脫,而直趣無上菩提。

現觀《善見律毘婆沙》中,法師曰:「此略說也,若廣說於《淨道經》,汝自當知。如是比丘得第四禪定,善記識之,令其增長。若欲進至真處,此第四禪五事善:一者安置心,二者入,三者,四者起,五者反觀,以此五事而至真處。此比丘已作流利,或觀色為初,或觀無色為初。色無色觀已,更增毘婆舍那。云何增?此比丘從第四禪定起已,而取禪支。取已,此禪支依止心中,心依倚四大觀四大身,從此禪支,言非色處為初,是色非色等,法而見識。從此四大為初,色共諸色等,法、識非色也。若從三昧起,出息入息,身心即是其因,見如是已,譬如鍛師有皮囊筒,因人鼓動風得出入。出息入息亦復如是,因身心故,息得出入。此比丘見出息入息、見身、見色心等與諸法,此非色,如是名色已,復觀其因緣。見已於三世中連續,名色不斷,因續名色而生狐疑,斷狐疑已,而觀三相,觀三相已,復觀起滅,因觀起滅故,先見光明,離十毘婆舍那煩惱,離已而起道智慧,起已捨起法見,生滅法已,念念相滅。若二法起已,於三界中而生厭患,如是次第得四道已,至阿羅漢果。有十九覆觀智,知至極已,於三界中梵摩沙門婆羅門中,成無上福田,此是阿那波那念數。第一四廣說竟。」

「餘三四中,與餘禪法不異,是故我今當分別說之。覺者,現離喜也。我今出息入息而現喜,以二事覺喜。何謂為二?一者、用觀,二者、用不迷。云何用觀而覺喜?入二禪有喜,正入時欲得智慧,以觀自然覺喜,是故用觀覺喜。云何不迷而覺喜?二禪有喜,入已從禪定起,智與喜等而觀,消滅於毘婆舍那,貫度其相而不迷,以不迷故,而成覺喜。於《波致三毘陀經》說,以喘息入息而成一心,心不散亂而知生識,因識已知便即覺喜,以長出息用短入息,覺一切身滅身,出息入息成一心已知識,以此二法而成覺起,以安心故,而用覺喜,以知故,以觀故,反覆觀以整心,至心而取精進,而用起識,正心安置以慧知之,應知以知,應捨而捨,應觀而觀,應現而現,即成覺喜。如是覺喜已,餘句次儀亦如是,此三禪定,便有異、有覺樂,若以四禪定而覺心增訶羅。」

 

七、入出息由身轉由心轉?

一般而言,禪修之初時,身體粗硬,氣息麤曠,只能隨身體所現狀況而轉,是為依身而轉息。若是於專注一意間,丹田已起作用,此時得依心隨境狀而轉息,尤其入似有若無的呼吸時,該不該進氣,進氣多少,都得依心為體驗,然後隨意變化而控制之。

《阿毘達磨發智論》云:「及初明善有漏行入息出息,當言依身轉耶依心轉耶?答應言亦依身轉,亦依心轉,如其所應。若入出息,但依身轉,不依心轉,則在無想定滅盡定位,入出息亦應轉。若入出息,但依心轉,不依身轉,則無色界有情,入出息亦應轉。若入出息但依身心轉,不如所應,則在卵殼及母胎中,羯剌藍kalala、頞部曇arbuda、閉尸peśī、鍵南ghana,諸根未滿未熟,并在第四靜慮,入出息亦應轉。以入出息亦依身轉、亦依心轉,及如所應。是故下從無間地獄、上至遍淨,其中有情,諸根滿熟,入息出息,依身心轉。」

註:住胎五期變化:(1)羯剌藍(kalala),意譯為凝滑、雜穢,指初受胎後之七日間。(2)頞部曇(arbuda),意譯為皰、皰結,指第二個七日間。(3)閉尸(peśī),意譯為凝結、肉段,指第三個七日間。(4)鍵南(ghana),意譯為凝厚、硬肉。指第四個七日間。(5)鉢羅奢佉(praśākhā),意譯為支節、枝枝。乃手足已形成之位,即受胎後第五個七日至第三十八個七日(出生之時)之間。

《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云:「謂入出息小時下品,壯時中品,老時上品。如是說者,由四事故,名如所應,謂入出息由四事轉。一有息所依身,二風道通,三毛孔開,四入出息地?心現前,必具此四入出息轉。由此故說,如所應言。為顯此義,復作是說。若入出息但依身轉,不依心轉,則在無想定滅盡定位入出息亦應轉。彼有入出息所依身,風道亦通毛孔亦開,唯無入出息地?心現前,以無心故,雖有三事而闕一事,故息不轉。若入出息但依心轉,不依身轉,則無色界有情入出息亦應轉,彼界四事一切皆無,故息不轉。若入出息但依身心轉,不如所應,則在卵殼及母胎中,羯刺藍、頞部曇、閉尸、鍵南諸根未滿未熟,并在第四靜慮入出息亦應轉。」

 

八、胎位時何以息不轉

問:何故羯剌藍(kalala)位,息不轉耶?答:彼稀薄故,若息轉者,彼應流動。

問:何故頞部曇arbuda、閉尸peśī、鍵南ghana諸根未滿未熟位,息不轉耶?答:彼身爾時風道未通,毛孔未開,若息轉者,身應散壞。然在卵殼及母胎中,從羯剌藍乃至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息,所依身風道未通,毛孔未開,唯有息地心現前。雖有一事而闕三事,故息不轉。

 

九、入四靜慮時息不轉

問:何故在第四靜慮,息不轉耶?答:彼心細故,謂入出息心轉,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極微細,故息不轉。復次,內門轉故,謂息必依外門心轉。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內門轉,故息不轉。復次,內事轉故,謂息必依外事心轉,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內事轉,故息不轉。復次,極寂靜故,謂息必依躁動心轉,如人涉路躁則動塵心,若躁動起入出息。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極寂靜,故息不轉。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入第四靜慮便得轉依,謂所依身。有第四靜慮微妙大種,令諸毛孔一切密合,無竅隙故,非息所依。由此爾時息不復轉。大德說曰:入第四靜慮,心便不動。心不動故,身亦不動。身不動故,息不復轉。入彼定時,一切動法皆息滅,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入第四靜慮,一切重皆息滅故,息不復轉。謂欲界中,有欲貪。初靜慮地,有尋有伺。第二靜慮有喜。第三靜慮有樂。由此發生身心重,由重故入出息轉。第四靜慮一切皆無,故息不轉。如是若在下地入第四靜慮,唯有息所依身及風道通,然毛孔不開,亦無息地心現前。雖有二事而闕二事,故息不轉。

問:何故但說,在第四靜慮,息不復轉,不說生第四靜慮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亦應說生第四靜慮,息不復轉。而不說者應知此是有餘之說。復次已說入彼定當知亦說生彼。如契經說。先在此間入彼靜慮後方生彼。

問:第四靜慮亦有風界,以四大種不相離故,何緣生彼無息轉耶?答:第四靜慮雖有風界,而不名為入息出息,以於彼身不入出故。有說生彼雖有風界,而無前說四種事故,不名為息。以入出息亦依身轉,亦依心轉,及如所應。是故下從無間地獄、上至遍淨,其中有情諸根滿熟,入息出息,依身心轉。此中諸根滿熟,言顯前四事具足。不說眼等根滿熟義,謂前四事能發息故,說之為根,具故名滿。熟謂作用,即前四事,具足有用,是故說為諸根滿熟。有說諸根滿熟言者,簡處胎卵根未滿熟,顯風道通毛孔開義,身心二事次後自說,應知此中有入息、有出息。有入出息地、無入出息

入息者,謂息風入身。出息者,謂息風出身。有入出息地者,謂欲界及下三靜慮。無入出息地者,謂第四靜慮及四無色,生有入出息地,無入出息地心現在,前息便不轉。生無入出息地,有入出息地心現在前,息亦不轉。生有入出息地,及有入出息心現在前。若不如所應,息亦不轉。要生有入出息地,及有入出息地心現在前,如其所應,息方得轉。

 

十、心緣增減─當初學觀呼吸不能攝心時

南傳沙達馬然希禪師提及初學定力不足者,要再用上「所緣增減」,也就是增加觀照的因緣點。沙達馬然希禪師云:如果你覺得,觀照、標記「上、下」兩個所緣,尚不能讓心保持寧靜,你可以再增加一個所緣,觀照、標記:「上、下、觸」。在觀照、標記「觸」時,你應該盡可能地不去注意身體的形狀、外形。你必須貼近且緊密地觀照由於接觸所產生的「硬」(hardness)與「緊」(tension)的現象,並予以標記。

如果僅依這三個所緣,你的心仍然無法專注,容易散亂,那麼你可以再增加一個所緣,依四個所緣來觀照、標記:「上、下、坐、觸」。當你觀照並標記「坐」時,你必須將上半身視為一個整體,加以緊密地觀照、標記,以便盡可能地了知身體「挺直」(stiffness)與「緊」(tension)的現象。你應盡量不去注意頭、身體、手、腳的形狀、外形。必須用心觀照的,是那由於「風」的支持力所產生的「挺直」與「緊」的現象,然後標記「坐」。這個「風」(就是內真氣),則是由「想坐的動機」所引發的。

當你以四個所緣做觀照、標記「上、下、坐、觸」時,你的心通常能夠變得寧靜。如果你發現觀照、標記「上、下、坐、觸」四個所緣,對你有幫助,那麼你就可以繼續如此觀照下去。但是,如果發現這樣觀照、標記四個所緣,會讓你的心變得緊繃,擔心自己無法好好地專注,那麼你可以僅以三個所緣來觀照、標記「上、下、觸」。如果你發現即便是依三個所緣所做的觀照,對你仍然沒有幫助,而是會令你感到緊繃、擔憂,那麼,你可以僅觀照、標記兩個所緣:「上、下」。重點是,要讓心平靜下來,並培養出定力。

 

十一、善觀照妄想心

沙達馬然希禪師提及:作為初學者,當你在觀照「上、下、坐、觸」時,心可能會到處遊移,譬如,想到佛塔、寺院、商店、住家等等。當你的心這樣子散亂時,你必須讓你的觀照心去觀照那散亂的心,並標記:「分心」、「亂想」或「計劃」等等。

當你的「定」(sam2dhi)與「智」(j#2na#25a)較茁壯時,你會發現,散亂心會在你觀照它且標記「分心」、「亂想」或「計劃」等之時,便消逝不見。持續這樣地觀照、標記,你將能親身體驗到,散亂心在四或五個觀照之後便消失不見。

其後,若你的「定」、「智」更為茁壯,到達所謂的「壞滅智」(bha{ga#25a)之時,在你觀察、標記「想」或「計劃」時,你會發現那「想」、「計劃」隨著每一次的觀照與標記而消逝不見。你會親身體驗這些。

 

十二、洞見佛說三法印(無常、苦、無我─即是空)

沙達馬然希禪師提及:當你的「定」與「智」變得更強而有力時,若你觀照、標記「想」或「計劃」,你不僅會見到這些「想」消失,也會見到那觀照「想」的「能觀之心」也消失。如此,你將了悟:不僅念頭、妄想、計劃的心,並不是恆常的,就連能觀照的心也不是恆常的,它們都是「無常的」(梵文anitya、巴利anicca,註下同)

禪修者也會了悟到,如此一連串快速而急促的生、滅,像是一種折磨,或者說是「苦」(duhkhadukkha)。如何才能免除這些如折磨般的苦、免除這不斷生滅的苦呢?沒有完全辦法免除這種苦。這種生、滅與苦,有其自己的規律。它們不受任何控制,是「無我的」(anātman anattan)。如此,禪修者了悟、洞察到「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n)的真理。

 

十三、三種觀痛的方式

就初學者而言,持續觀照、標記「上、下、坐、觸」,大約半小時或四㈩㈤分鐘之後,你將發現你的四肢開始隱隱作痛,或感到刺痛等不舒服的感覺。當這類感覺生起時,你必須將觀照的所緣改為這些疼痛的「苦受」(duhkha-vedanādukkha vedan2)

沙達馬然希禪師提及:對於這類的疼痛、苦受,有三種觀察的方式:

(1) 第一種─是為了讓痛消失,才觀察疼痛。這第一種方法,想要讓痛消失而觀察疼痛的方式,表示禪修者實際上貪著沒有疼痛的快樂,意味著禪修者當下對樂受有所貪愛(rāgalobha)。禪修本是為了去除我們的「貪」,但是現在禪修者的觀照卻夾雜著「貪」。因為如此,禪修者得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體證「法」,才能在「法」上更加進步。這就是為什麼禪修者不應該依第一種方式進行觀照的原因。

(2) 第二種─是帶著與疼痛決戰的攻擊態度,下定決心觀察疼痛,想要在一坐之中或一天之內徹底消除疼痛。這第二種方式,禪修者帶著與疼痛決戰的攻擊態度,下定決心要在一坐之中或一天之內徹底去除疼痛。這敵對的態度,表示其中帶有「瞋」(dve=adosa)心所與「憂」(daurmanasyadomanassa)心所。換句話說,他的決心夾雜著瞋與憂,而這意味著,他的觀照其實有瞋與憂間雜其中。因為如此,禪修者得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體證「法」,才能在「法」上更加進步。這就是為什麼禪修者也不應該依第二種方式進行觀照的原因。

(3) 第三種─是純粹為了能了知疼痛的真實本質而觀察疼痛。在第三種方式,觀察疼痛只是為了能了知疼痛的真實本質。這是正確的觀照方式。禪修者唯有在了知疼痛的真實本質之後,他才能見到疼痛的「生」(udaya)與「滅」(vaya)

 

十四、觀痛的技巧與過程

沙達馬然希禪師提及:禪修者觀察疼痛時,必須要能了知疼痛的本質。當疼痛出現時,禪修者的身、心通常容易隨著疼痛的增強而變得緊繃。但是,他應該試著不讓自己這樣繃緊,應該試著放鬆身、心。禪修者也容易變得擔心:「是否這整支香或整個小時,都得忍受這個痛!」無論如何,禪修者應小心避免有這樣的擔憂發起。

你應該讓自己保持平靜,抱持下列的態度:「疼痛隨它自己的意向來去;我的責任是對疼痛保持客觀的覺照。」你也應該抱持「我應堪忍疼痛」的態度。面對疼痛時,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忍耐。緬甸的諺語:「忍耐導致涅槃。」是對念處禪修而言最有用的格言。

下定了應忍耐的決定之後,須注意要讓心保持寧靜、放鬆,別讓身、心變得緊繃。保持身心放鬆,然後你必須將你的心直接對準疼痛。之後,你應試著貼近且密集地觀照疼痛,以便了知疼痛的強度與範圍:它有多痛?在哪個地方的痛最劇烈——在皮膚、肌肉、骨頭或是骨髓?如此貼近且密集地觀照之後,接著你才隨著疼痛的類型來給予標記:「痛」、「刺痛」等等。

接下來的觀照,也必須緊密而貼近地觀照疼痛的範圍與強度,並依情況為每一個疼痛做適當的標記。對疼痛的觀照與標記,必須精確、有穿透力,絕不能僅止於膚淺地觀照、僅止於快速而機械化地標記「痛、痛」、「刺痛、刺痛」。你的觀照與標記,必須準確而密集。當你如此準確而密集地觀照時,你將清楚地體驗到,在四或五個觀照與標記之後,本來的痛會變得愈加劇烈。

當痛達至其頂端時,它會自行減弱、衰退,此時,你不應放鬆你的觀照與標記,相反地,你應該持續熱忱、認真地觀照每一個疼痛。之後你將會親身體驗到,每一個痛在四或五個觀照與標記後,變得愈來愈微弱。某類的痛變弱,另一類的痛也變弱;有的痛,則會轉移到其他地方。

當禪修者這樣看見痛會變化的性質之時,他會對觀痛的練習,愈來愈感興趣。

總而言之,持續這樣精勤地修行,當「定」(sam2dhi)與「智」(j#2nañāa)變得更銳利而強壯時,禪修者將體驗到疼痛隨著每次的觀照而變得更強烈。當痛達其頂點後,它通常會自行減弱。這時候,禪修者不應放鬆他的觀照與標記的強度,他必須以同樣的精進與準確度持續地觀照。然後,禪修者將親身體驗:痛會隨著每次的觀照而減弱;痛會改變位置,在其他地方出現。如此,禪修者會了悟到,痛也不是恆常的,它一直在變化,它會變強也會變弱。如此,禪修者便對疼痛的本質有了更多的了悟。

 

十五、觀痛與壞滅智

沙達馬然希禪師提及:這樣地持續觀照,當定與智變得更強有力,而達到「壞滅智」(bha{ga#25a)的觀智階段時,禪修者會像是以肉眼親見一樣,清楚體驗到,疼痛隨著每一次的觀照而完全地止滅,就像是驟然被拔除掉一般。

如此,當禪修者見到痛隨著觀照而消失時,他了悟到:疼痛是無常的!現在,觀察的心已能戰勝疼痛。隨著定與智逐漸深化,「壞滅智」更加銳利的人們,能夠在每一次觀照時了知到,不僅疼痛滅去,連能觀的心也隨之而滅去。

若是觀智特別銳利的禪修者,他們會清楚地看見三階段的滅去,也就是,當他觀照且標記「痛」的時候,「痛」先滅去,然後「覺知痛的心」滅去,接著「觀照疼痛的心」也滅去。禪修者會親自體驗這些。

 

十六、觀痛時見三共相

如此,禪修者自然而然地了知,痛不是恆常不變的、感受痛的心也不是,觀照痛的心也不是。這就是「無常」(anicca)。一連串的快速壞滅,像是一種折磨,也就是「苦」(dukkha)。這壞滅的現象,不受任何人控制,也無法避免,它有其自己的規律,即是「無我」(anattan)。如此,禪修者以智慧親身了悟到「無常」等的真理。當禪修者依其自心了悟到,「痛」是「無常的」、「苦的」、「無我的」(不受控制)之時,在他對無常、苦、無我的洞察,達到明晰、徹底且決然的時候,他將能夠證悟向來所期待的「聖法」。關於如何觀察、標記「苦受」,以上的說明,已相當完整了。

 

十七、聞聲音時的觀照與標記

在練習時,你可能會聽到外面的聲音,也可能會見到或聞到什麼。尤其是,你也許會聽到公雞、小鳥的叫聲、敲敲打打的聲音、人車的聲音等等。當你聽到這些聲音時,你必須觀照它們並標記:「聽到、聽到」。你應試著這麼做,以便能夠做到只是純粹聽到,也就是,你必須試著不讓心跟隨那些聲音,不讓心被對聲音的想像給帶走。你應注意,讓聽到只是純粹的聽到,觀察並標記「聽到、聽到」。當定與智變得更強時,若你觀照並標記:「聽到、聽到」,那聲音會變得不清晰,像是從遠處傳來似的,或像被帶到遠方,或像愈來愈接近、或變得沙啞不清楚。如果你有這些經驗,那表示你已有能力觀照能聽的心。

以這個方式繼續觀照、標記,當你的定與智變得更強而有力時,你會發現,在觀照、標記「聽到、聽到」之際,聲音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消逝、滅去;能聽(聲音)的心識,也一個一個滅去;觀照、標記的心也同樣地滅去。觀智銳利的禪修者,能夠明確、清楚地體驗這些現象。

在觀照、標記聲音時,尤為明顯的是,聲音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滅去,即使是初學者也可能會有這個體驗。這些聲音已彼此不相連繫,它們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滅去。例如,當禪修者聽到「先生」這個聲音,觀照並標記「聽到、聽到」,他會體驗到「先」這個音節先個別地滅去,「生」這個音節隨後也個別地滅去。如此,這些聲音斷斷續續地被聽到,聲音所表達的,會變得模糊不明。此時,變得顯著的,只是斷斷續續的聲音之壞滅。

當你體驗到聲音的滅去,你將了悟到聲音不是恆常的;當你體驗到觀照與標記的心也滅去時,你將了悟到能觀照、標記的心也不是恆常的。如此,你將了悟,聽到的聲音與能觀照的心都不是恆常的。這即是「無常」。一連串迅速滅去的現象,則像是一種折磨,是苦(dukkha)

如何能免除這些折磨、苦呢?沒有辦法可以停止或免除它們。這壞滅之苦有其自己的規律,它是不受控制的,是「無我的」。如此,在觀照、標記「聽到、聽到」時,禪修者將能洞察無常、苦、無我的真理,並且證悟聖法。

 

十八、四念處的修行

在坐禪時,觀照、標記「上」、「下」、「坐」、「觸」,這些和「身」(k2ya)有關,所以被說為是屬於「身隨觀念處」(k2y2nupassan2- satipa66h2na);觀照、標記「痛」、「麻」、「癢」,則和「感受」(vedan2)有關,所以被稱為「受隨觀念處」(vedan2nu- passan2satipa66h2na);觀照、標記種種念頭:「分心」、「計劃」、「想」等,則和「心」(citta)有關,所以被稱作「心隨觀念處」(citt2nupassan2satipa66h2na);觀照、標記「看到」、「聽到」、「聞到」等,則和總稱為「法」的身、心現象有關, 所以被稱為「法隨觀念處」(dhamm2nupassan2satipa66h2na)

如此,依據我們的恩師馬哈希尊者所教導的方式來修習坐禪之時,其中便已包括了身、受、心、法四個念處的修習。關於坐禪,以上的說明,已相當完整了。

(待續)

   


[ 法門介紹 ] [ 修行法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