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名相篇


本迹二門

本門與門之並稱。又作本地垂。略作本。為天台大師智顗所立。本,謂久成之本地;,謂近成之垂。即指實體與其影現。本門,謂如來於久遠之往昔即已成道(久遠實成之本佛),以顯示佛陀之本地、根源、本體之說,故謂之實體;門,指新近示現之佛陀(伽耶k2ya始成之身),以顯示本佛為教化眾生而自本地應化垂之說,故謂之應、影現。本雖殊,而其不思議則一。故以此六重輾轉顯示本時今說之經意與中已說之教門雖不相同,然依本相關互顯之義,以明本二門之不思議為一。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載,一切世間天、人皆以釋尊為伽耶始成之新佛,實則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前已然成佛,伽耶成佛之身僅其垂而已。蓋佛身有生身與法身之別,謂生身已滅度,而法身猶存,或謂生身即法身;於其壽量,則謂生身唯八十歲,真身壽命達七百阿僧祇劫。法華經之久遠成佛說屬一種佛陀觀,特就成佛問題論釋之,以伽耶始成之身,乃久遠實成之本佛。智顗大師之說即源於此。

之說,原為姚秦鳩摩羅什門下之僧肇、僧叡等所倡,至隋代,智顗轉用其義,以解釋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據僧肇之注維摩詰經卷一并序:「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又據法華經傳記卷二僧叡傳載,僧叡將法華經科分為九轍,其中之第七本無生轍,即說明法華經寶塔品之本

智顗主張本二身之義,將法華經之內容大別為本二門,即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為門,後十四品為本門。門,以方便品為主,開三乘之權巧方便,而顯一乘之真實義,此即開權顯實;本門,以如來壽量品為主,開伽耶始成佛之近,而顯久遠成佛之本,此即開顯本。門為「權」(方便之法),本門為「實」(實相之理),而成權實一體之妙法。

進而言之,門乃伽耶近成之佛於法華以前所說之藏、通、別三教,均為導入法華圓教之方便,為除眾生執著於方便教,而顯示圓教(門之開顯),即說聲聞、緣覺悉能成佛之一乘法。本門則為拂除如來為近佛之觀念,而直顯其為久遠已成之本佛,以使菩薩增長中道之智慧,而減少變易生死(增道損生)。若本與對照,本門為事圓,門為理圓(圓為圓教之意),然本二門,均為顯示一實相之理。

又智顗於法華玄義卷七,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之「妙」字,立有本二重十妙,即於門十四品及本門十四品中,各立有十妙。於說本門十妙中,立有六重本(六種本),即:(1)理事本(2)理教本(3)教行本(4)體用本(5)實權本(6)今已本

(1)理事本,謂由實相真諦之理而生出一切法,故以實相之理為本,一切法之事象為

(2)理教本,謂本時(意謂本來之時)所悟之事理二諦乃超越一切言說之絕對真理,故以之為本,而昔佛方便之二諦之教為

(3)教行本,謂稟持昔佛之教為本,而由教詮理起行為

(4)體用本,謂以稟教修行契理而證得法身為本,而以法身之體起應身之用為

(5)實權本,謂以久遠實得之法應二身為本,為度化眾生之故,而以種種權施之法應二身為

(6)今已本,謂以法華經以前諸教(已說)所說之事理乃至權實為,而以法華經(今經)所說之久遠事理乃至權實為本。又解釋「蓮華」二字時,亦於門及本門各立三喻,稱為本三喻、蓮華三喻。

***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