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辞库--名相篇


何谓五藏与三法宝?

五藏者经、律、论、般若、陀罗尼等五藏。三宝梵语 tri-ratna 或 ratna-traya,系佛弟子所尊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作三尊。佛(buddha),泛指一切诸佛,乃指觉悟人生之真象,智慧福德两足尊者,而能教导他人之佛教教主;法(dharma),为根据示现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僧(saṃgha),指修学教法之佛弟子集团。以上佛法僧三者,极尊贵于人天,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

法宝是专指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佛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等一切教法共有五藏,经、律、论、般若、陀罗尼等五藏。依《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所宣示「法三宝」,五藏总称三法宝,此三法宝为:

【第一法宝】─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言,佛告慈氏:「当知第一法宝即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此是根本法宝,佛弟子有生之年,若能悟此「净解脱法身」是最好的学佛成果,可惜大不易,所以多多极福修德,能悟多少就是多少。

【第二法宝】─

「复次,慈氏!应知第二法宝者,谓即戒、定、智慧诸妙功德,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此三十七法与前清净法宝而为方便。云何方便?以修此法而能证彼清净法身。当知此即第二法宝。」

【第三法宝】─

「复次,慈氏!云何名为第三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五藏):

【五藏内涵】

一素呾缆(经藏)、

二毘奈耶(律藏)、

三阿毘达磨(论藏)、

四般若波罗蜜多(般若藏)、

五陀罗尼门(真言藏)

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

1.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呾缆藏(经藏)。

2.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毘奈耶藏(律藏)。

3.若彼有情乐说正法分别性相,循环研核究竟甚深,而为彼说阿毘达磨藏(论藏)。

4.若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智慧,离于我法执着分别,而为彼说般若波罗蜜多藏(般若藏)。

5.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经调伏对法般若,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销灭速疾解脱顿悟涅盘,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真言藏─密教悉昙咒语等)。

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盘安乐法身。」 

【五藏各有受持者】

「复次,慈氏!我灭度后,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呾缆藏(经),其邬波离受持所说毘奈耶藏(律),迦多衍那受持所说阿毘达磨藏(论藏),曼殊室利菩萨受持所说大乘般若波罗蜜多(般若),其金刚手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真言门)。

如是教门,能除有情生死烦恼长夜黑闇,速能出离证解脱果。譬如明灯能除暗暝使得见道,佛亦如是,然智慧炬能照有情十不善闇使见善道。设彼有情悭悋财宝,闻此法已便能惠施一切贫穷;若有恶业众生,闻此法已舍恶修善;若瞋恚者便能忍辱;懈惰有情闻已精进;散乱众生闻已寂静;愚痴有情闻是法已便发智慧,得智慧已悉能回心修种种善;又诸有情闻此法已,闭恶趣门开涅盘路,犹如甘露证解脱果,当知此即第三法宝。

是三法宝,一切众生应当归依无为法宝,一切法中最尊最胜莫过无为。何以故?以于生死大苦海中能为船筏,能作有情甘露良药,又是殑伽沙等诸佛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所证之果。如是妙法功德圆满,以是归依无为法宝。若有众生受持经者当发是愿:『愿我归依如是法宝。』归是法已,愿令五道一切众生,亦发是愿:『我今归依。』亦令有情安住于此功德法中,引至涅盘真实宝所。慈氏!当知此即名为第三法宝。」


[ 名相篇 ][ 法尔辞库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