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辞库--名相篇


原始部派 

──上座部与摩诃僧祇部

上座部与摩诃僧祇部是两部原始律典,此两部律典依《陀罗尼密藏》云,是由佛如来之应化身、法身、报身变化而出《上座部》、《一切有部》、《正量部》,也由大乐轮内证 (圆满空有理事不二) 中化出「大众部」。惟此四部出现时间是有先后,上座部(化身轮出)先出,「大众部」(大乐轮出)佛灭后百又十六年时化出,此所谓「大乐轮」是离世间杂染之欲乐,清净无为又能不离尘世,故而乐于不着空、不着有之实相观般涅盘境界,故说是内证「空有不二」之实相,处理事不二之圆满境界,如此始堪称为大乐轮相(mah2 sukha cakra),大乐轮相其密义分开来解释,mah2是以无我执为因而修入,suto go , movebeget , bring forth,前进、引起、带出之义,kha是空义、大圆满解脱义,a cavity , hollow , cave , cavern , aperture,空、洞、光圈等)。内所证者其体如空,又能知自性之性用,如「摩诃僧祇部」作是说:「体能知自体,如灯是照性。能自照亦能照他,彼智亦尔,是智性,能自知,亦能知他。」得此境界则是菩萨,能自利又能利他,善施设言说深法、大法故。所以如卢舍那如来言:「犹我往昔,顺生世间,从阿a 字轮出生(kha3),圆顶洁肤若苾刍相。(kha3)是造诸菩萨清净利众生业而能离一切相,即是得真菩提智,所以如经文所述用字加菩提点(kha3)

如《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云:「复次,金刚藏言:于轮坛观想道,如其出生诸佛圣贤。唯佛世尊先为我等说是戒相,佛言先于身中住阿字门金刚莲华大印方便学处。此内外戒我今开示,以阿字理趣秘密三摩(samāpatti正受、正定),令烦恼缚外不现起,了知法报化三身轮,及大乐轮义。如是住心意喉顶,出生无量诸佛圣贤,彼化身轮依「上座部」(Ārya- sthavira- nikāya)出变化身。法身轮者依「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āh佛灭后三百年之初出)说法故;报身轮者依「正量部」(Sajmitīyāh佛灭后三百年出)为所受用一切饮食味故。大乐轮者依「大众部」律住妙乐故。世尊分别四种不动果等,以胜慧业而作教诫,是法轮者如其受用,说无所动而得大果。于「妙乐轮」具大力,能有士夫用,相应出生清净果报。是等义类,说名圣胎,为游止处。若人心离贪等,设处胎藏,如被法服,观所生母,即诸佛母。慈愍训育,曲躬礼敬,如亲教师。犹我往昔,顺生世间,从阿字轮出生(kha3),圆顶洁肤若苾刍相。

上述「上座部」传入东南亚佛教团,尤其是入狮子国(锡兰),为南传佛教之主流。震旦中国于五世纪初,十诵律、四分律、僧祇律、五分律等次第译出,我国戒律典籍遂大致完备。最初盛行十诵律(一切有部广论),僧祇律(大众部)、五分律(弥沙塞部、迦叶遗部)次第流行,至隋、唐时代,四分律始广行于世。现在北传法脉自道宣律师注疏后,南山律宗兴起,而都以四分律修持为主。

《文殊师利问经》云: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入涅盘后,未来弟子,云何诸部分别?云何根本部?」佛告文殊师利:「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文殊师利!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出,声闻、缘觉、诸佛悉从般若波罗蜜出。文殊师利!如地、水、火、风、虚空,是一切众生所住处,如是般若波罗蜜及大乘,是一切声闻缘觉诸佛出处。」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部?」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此言大众,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我入涅盘后一百岁,此二部当起。从摩诃僧祇出七部,于此百岁内出一部,名执一语言(所执与僧祇同,故云一也)。…。」

    由上经文知悉根本律典有二,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大众部Mahā savghika),二体毘履(sthavira上座部)。我入涅盘后一百岁,此二部当起。」又《法华玄赞决择记文殊问经云:有二十部,云何分别部?云何根本部?佛言根本二部,一摩诃僧祇,老少同会,共集律故。二名体毗履部,老宿共集。此律一百年后,此二部起。于二百岁中,僧祇出七部。一名执一切语言、二出世间语言、三高物(是律主姓)、四多闻智故、五只底柯、六东山、七北山(此三所居)。此七从僧祇,展转相生,非一时俱从僧祇出。于百岁中,从体毗履,出十一部:一一切语言、二雪(律主居之)、三名犊子(是姓)、四名法胜、五名贤胄(二是名)、六一切所贵(为人重故)、七(是处)、八大不可弃(律主初生,母弃于井,又追寻之,虽堕不死)、九法(名也)、十迦药毗()、十一修(执此义故),此十一且展转生。合二十部。偈云:摩诃僧祇部,分别出有七。体毗履十一,是谓二十部。十八部及本二,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以疏指文。殊恐不委所由,故引之尔。然《宗轮》说:「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盘后,百有余年,云圣时淹,如日久没。摩竭陀国俱苏城,王号无忧,统摄瞻部,惑一白盖,化给人神。是时佛法大众初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为两部。一大众、二上座。乃至布萨时,竟夜诤纷纭,城中士庶,乃至国王,来自和诤。僻用律文,行筹灭诤,用多人语。贤圣众中,耆年虽多,与僧数少。大天明内,耆年虽少,而众数多。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然初结集,界内界外,分两部,至此大天时,因诤而分。」

初结集经律时,是佛陀入灭后,第一个夏季,五百阿罗汉会聚于王舍城外之七叶岩,以大迦叶为上首,举行第一次结集,由阿难诵出法(s9tra经),优婆离诵出律(vinaya),此即历史上著名之「五百结集」。阿含经(2gama)之渊源,即导源于此时。

世尊涅盘后百年后原始佛教分裂成二,就是下两派一为原始上座部Ārya- sthavira- nikāya,巴Thera- Vāda, Ārya是圣者,a respectable or honourable or faithful mansthavira ─长老、坐前高座者,─thick, broad, firm, massy, sturdy; full-grown, old, venerableNikāya会众、部派、部、类─an assemblage , a group , class , association (esp. of persons who perform the same duties)。本部派又称为铜鍱部。音译为他鞞罗部、体毘履、他毘利,只就sthavira而翻音。此部派称赤铜鍱部tāmra-śātīyatāmraof a coppery red colourcopper-coloured, dark-redtāmra-śātīyared-clothed,即称红衣部。铜者指色彩,鍱(ㄧㄝˋ)用薄铁片包裹,即是指穿赤铜色袈裟之意。此派由原上座部分出,佛教传至锡兰,取锡兰地名以为部名。

另一派为摩诃僧祇部,翻译为大众Mahā savghika,音译莫诃僧祇尼迦耶、摩诃僧祇部,略称僧祇部。又称圣大众部。与上座部并为最初之两大部。据异部宗轮论所记载,佛陀入灭百余年,大天比丘(Mahā deva)提出五条教义后,即后称大天五事,产生赞成之革新派比丘,与反对之保守派比丘。两派互相抗争,前者遂结成大众部,后者则结成上座部。

(注:《异部宗轮论》─Samayabhedoparacanacakra。印度世友(Vasumitra,公元一、二世纪顷)撰,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异部,指部派各异;宗轮,指各部派宗旨互异,如轮转不定。此系小乘佛教之作品。以说一切有部教义为基础,并叙述小乘佛教二十部派产生之经过,及各部派教义之异同。大众部系清辨大师(Bhavya)铜鍱部,造「异部宗精释」一书则将本部列属上座部中分别说部之一派。又据西藏所传清辨大师之「教团分裂详说」载,关于诸部之分派有三说,其中第三说指出赤衣即为铜主要传习七部阿毘达磨。另据玄应音义卷二十三载,铜鍱部即指上座部。此为研究部派佛教史者所必读。) 

佛教部派之分立】:

据《大毘婆沙论》、《异部宗轮论》等载,佛陀入灭后百余年,因大天比丘高唱「大天五事」,要求教团承认,教团遂首度分裂为反对派之上座部与赞成派之大众部。然据南传佛教史书大史(巴 Mahāvajsa)、岛史(巴 Dīpavajsa)等载,佛灭后百年,古印度东部跋耆族比丘提出十条戒律之新主张(十事),遭教团以耶舍尊者为首之诸长老比丘反对,且召集七百比丘举行结集,宣布十事为非法;同时,主张此十事为正确之比丘亦举行结集。佛教因而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史称为根本分裂;此后,两部复分裂成二十部(北传分派说)或十八派(南传分派说,即除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二部),称为枝末分裂。

所谓大天五事─印度部派佛教大众部之祖大天(Mahādeva,年代约于佛入灭后百年)尝编作一偈,以宣扬其所提倡之五项教义:「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其时,上座部(或有部)持相反论点,而被视其所倡之五事为非法,当时称为五事妄语、妄言、邪说、恶见等。

有部 Sarvāsti-vādin,原上座部─全称圣根本说一切有部。音译作萨婆阿私底婆地、萨婆帝婆、萨婆多。意译作一切有、一切语言。又作有部宗、有宗。属上座部之一派。主张三世一切法皆为实有,故称有部。大多分布于古印度西北迦湿弥罗、犍陀罗等地,曾盛极一时。主要以《阿毘达磨》诸论书为依据。

大天五事】即指:

(1)余所诱─阿罗汉虽已无淫欲烦恼,然有漏失不净(遗精、便利、涕唾等)者,乃因恶魔憎嫉佛法,遂对修善者诱惑破坏所致。

(2)无知─阿罗汉虽依无漏道而修,断尽三界之见思烦恼,然因无知有染污及不染污二种,阿罗汉仅断染污无知,尚未断尽不染污之无知,则尚有疑惑存在。

(3)犹豫─疑有「随眠之疑」与「处非处之疑」二种,阿罗汉尚未断尽后者,则虽为独觉圣者,每每仍有其惑。

(4)他令入─阿罗汉须依他人之记,方知自己为罗汉,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智慧、神通第一之人,亦须依佛陀之授记,始自知已解脱。

(5)道因声故起─阿罗汉虽已有解脱之乐,然至诚唱念「苦哉」,圣道始可现起;此系因四圣谛之观苦、空、无常、无我等,即是圣道。此系大天对五事之阐释。由以上五事观点之歧异,遂导致其后上座部与大众部分裂之势。

本派主张:佛身无漏、色身无边、佛寿无量,并认为生死或涅盘皆为假名(现象),人之心性本来清净,然由于动摇之故而受污染,此即后世大乘佛教思想之先驱。此外又主张「现在实有、过未无体」(仅有现在为真正之存在),此系对立于上座部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说。又其所传之经典,除一般小乘三藏之外,亦包括华严、涅盘、胜鬘、维摩、金光明、般若等诸大乘经。于三藏之中,以经、律二藏为随机、随方、随时而说,故特重论藏,以精研正智、穷究深旨为疾断烦恼、速证菩提之要法。
   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九摩伽陀国条、《三论玄义》、《宗轮论述记》卷上等所载,于第一次经典结集时,即有窟内、窟外两处结集之别,初时两处之人,无有异诤,法亦无异说,窟内多耆年比丘,窟外则多少壮。至大天比丘(出自窟外)提出五条教义后,两派乃起乖诤。

本派以央崛多罗国为本处而向四方传布,初时尚且一味和合,然至后世,则渐分裂,先后衍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等,合其本部,共为九部派。

综上观之,依显教律典与密教经论来看,始知《摩诃僧祇律》是原偏属于化度众生之自他利益行法,也可以说本是大乘菩萨法。而其他「上座部」所化出者如法藏部(Dharmaguptāh昙无德部,四分律法),是从「上座部」分化出来的大乘法,可从汉译之「四分律」知悉此律有经、律、对法(阿毘达磨)、明咒、菩萨本行事等五藏之说,特重明咒藏及菩萨藏。「上座部」与「大众部」,原始佛教之间错综复杂的交葛,我们可以从《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得知,两者都是源自于如来慈悲之四智所化。此四种无漏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也相当于《上座部》、《一切有部》、《正量部》、《大众部。惟此四部出现时间是有先后,彼变化身从化身轮出「上座部」律,从大乐轮化出「大众部」(于佛灭度后百又十六年时化出)。而佛灭度后约二百年后,再依法身轮化出「一切有部」,在约同时间不久,报身轮又出「正量部」律,如佛言:「此部部律为所受用一切饮食味故。

所以据此北传之「四分律法」是源自于「上座部」,故不能自外于南传之「上座部法」。而本于「上座部」同源的「大众部」,如从《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得知,本来就是圆满不二的大乘法,因为此本是从如来「大乐轮相」所化出者。佛说:法无二法,若有二法,即非佛法。故佛说二部及末后共廿部律,皆可成就大涅盘法界。所以法法皆可成就,就是看您修持不修持而已,若是今生修持有成,当不忘如来所说五藏(律、经、论、般若、陀罗尼等五)共弘化,依《四分律》修如是,依《僧祇律》、《上座部》修亦本就该如是,菩萨当如是知、如是信解,是为正知、是为正见。(完结)

 



[ 名相篇 ][ 法尔辞库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