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证小参 --

             突然进入空寂心境是什么现象?


九十三 、参问

(2009)年6月24日那天晚上我领悟后,我整个几乎处于停止状态,该说是空还是无,又或者脑袋没想法,发呆?也可说其它人和我说话或者我看到其它事物评论时,我脑袋没有喜怒哀乐的对错反应,就算有也是很平淡的,平常的杂念也变少了,比较瞬间容易抓到专心的感觉,整个生活好像有一点变慢无方向,欲望也变少了,感觉好像我在看这个娑婆世界一样,如同这到门已经在我眼前了,可是我不清楚这是什么东西?叫做门吗?不知道怎么打开,或者没想过它能打开,也不敢跨过这到门~

因为此门后面还有很多门我还不知道~然后和大家谈话时,忽然间觉得到有一种小清醒的感觉,看见对方的无明在发作,然而我无法解释我的看见,就算解释了对方也听不懂反而会骂我,若我继续争执也还是无法改变你的无明和我所感受到的事情~在起心动念的第一时刻可以了解我是动什么心~

很可惜的此感受只维持七天而已,往后的日子至今虽没有这么的强烈,和以往相比我竟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很大的进步,也看了很多书籍,发现世上也有很多人已经走在我前面了,而也有很多人都没法走上这条路~我也能分辨善恶的文章、语言,甚至知道哪里是重点而好好的吸收~而也不会很执着文字的理论和死背,能把看过了解的东西化成内心感受,就算现在不懂或是只懂一点也好,感觉有出来就一天天的越明显~也变得少吃少说话~感觉直接修心比修身来的重要~心观心

 以往我是无法专心的,脑袋里一直有音乐在唱、过去和未来以及幻想都不断的在跑,心总是静不下来,可是自此事件发生后,我可以借着善知识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心境,慢慢的了解到心静下来是什么感觉,秒数从1s 2s 3s...7s 8 s9s的慢慢增加~

总之就是有很多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整个心境的感受,就算详细的描述也无法说清,对方也不能完全听懂,不过只有和我有同样经历的前辈们能知道我在说什么,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看了很多书和网站,我到底是什么情况,我说不出来那种感受和境界,身边也没有人可以替我解答~谢谢~

       

师答: 

林大德:

阿弥陀佛!2009824mail收悉,您虽没有提及是什么情形下让您进入此种情境,但不管如何,也许是过去世的因缘,让您进入到这种能力,问题在于今后您该如何走下去,这才是重要的问题,您所提回答如下。

1.     (2009)年6月24日那天晚上我领悟后,我整个几乎处于停止状态,该说是空还是无,又或者脑袋没想法,发呆?也可说其它人和我说话或者我看到其它事物评论时,我脑袋没有喜怒哀乐的对错反应,就算有也是很平淡的,平常的杂念也变少了,比较瞬间容易抓到专心的感觉,整个生活好像有一点变慢无方向,欲望也变少了,感觉好像我在看这个娑婆世界一样,如同这到门已经在我眼前了,可是我不清楚这是什么东西?叫做门吗?不知道怎么打开,或者没想过它能打开,也不敢跨过这到门~先说明此心灵打开的状况,也许是您前世修行的最终境界,有因缘让您自然进入此境界,若不是菩萨,就是外道神格类,以便让您今生能继续修行。您所说的状态若说是空,也是世间禅定中的所谓无想空,若无因缘来是无有念,无念中又无有觉知,只能于因缘来时,会起心动念才能觉知,所以说是有空的样子。但此非是禅宗所谓的开悟,禅宗的开悟要能入第八识中翻了无始劫来所熏习的种子,习气随缘现起后,经千锤百炼,最后终于烟消云散后,此时空性才真现起,此人也才能体悟自性应缘之细节,对于一切法生灭不会有错误的觉知。现在您是处在分水领处,不是入一般所谓通灵的神道中,就是要走入修习真正解脱的佛道,学习般若智,离一切法无所黏。您应于日常面对人事物时,依觉性而随缘应对,甚至要能有无偏执的心。若是您谈世间事,这是无聊的事,可以不用说,若是要说者是修行上、利益人的事始要说。有人愿意听则说,不愿听者住口,这就是能善观因缘,目前可以这样做。

2.     因为此门后面还有很多门我还不知道~然后和大家谈话时,忽然间觉得到有一种小清醒的感觉,看见对方的无明在发作,然而我无法解释我的看见,就算解释了对方也听不懂反而会骂我,若我继续争执也还是无法改变你的无明和我所感受到的事情~在起心动念的第一时刻可以了解我是动什么心~能觉他人无明心起,是自己心眼已有开的现象,这是一种色阴魔相的境界,意根起魔相,甚至于其它五根(眼、耳、鼻、舌、身)能有异能。像这种魔相是善境界,是修行过程中一种过程,但不能执取,一执着就有可能会着魔。您不必跟别人说什么,因别人不见的懂,反会说您神经病。要装聋作哑,不必在意人家起什么心意,只要能安住自己对于所知的心态就好。对于自己平时不要起心动念,这就是执杖牧牛。若已起心动念,不用执着为真,要以《圆觉经》的随顺觉性去处理。《圆觉经》地上随顺觉性云:「有觉有照,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而现在的您更要明随顺觉性相:「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此段经文若是不能体会,就要上法尔网上去阅读,网上有解释此段经文的文章。

3.     很可惜的此感受只维持七天而已,往后的日子至今虽没有这么的强烈,和以往相比我竟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很大的进步,也看了很多书籍,发现世上也有很多人已经走在我前面了,而也有很多人都没法走上这条路~我也能分辨善恶的文章、语言,甚至知道哪里是重点而好好的吸收~而也不会很执着文字的理论和死背,能把看过了解的东西化成内心感受,就算现在不懂或是只懂一点也好,感觉有出来就一天天的越明显~也变得少吃少说话~感觉直接修心比修身来的重要~心观心。这是属于小悟的修证,气脉也没全打通,所以才只有七天好光景以后就没了,这是小悟,小悟能有千百回,若是大彻大悟(禅宗的真开悟)就只能有一回,因大翻种子一次,达数年之久始能净尽故,所以大彻大悟者一次就够了。您虽是小悟,但您已将过去世修习的智慧开显出来了,现在自己修心是要随缘修,遇事缘才能修,对于世间事好坏、善恶、对错、…,不用去理会得,这就是佛法里所说的般若智慧,对于一切法能以无所有、不可得观之,任何事能不黏、不即不离。什么事都要能知后,随缘去印证自己习气是否已断,修行过程是对于佛理先「已知」,然后证习气有多少、心通力有多少、自性真如性用有多少,是否能过后都放下,这是「已证」。最后当知习气是否都已断,所作已办?这是谓「已断」,已断者才能有初、二、三果可言,一有三果定有五神通现起。末法时期不能住家独居而修者,悟到初、二、三果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犯有大妄语。现在您不要看世间人写的书,直接能读佛经最好,对于经文能懂就懂,不懂也没关系,廿、卅年后您才能知世尊是在说什么道理。

4.     以往我是无法专心的,脑袋里一直有音乐在唱、过去和未来以及幻想都不断的在跑,心总是静不下来,可是自此事件发生后,我可以借着善知识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心境,慢慢的了解到心静下来是什么感觉,秒数从1s 2s 3s...7s 8 s9s的慢慢增加~。脑中有音乐在唱,若是今生熏习的,您当然懂得是什么歌,这是自性熏习很重、很厚,已成为一个厚种子,若是唱流行歌就要逼迫它停止,把它转成念佛号,或持咒语,以后遇到逆境时,才能让自性念佛来安住您的心,以后往生时也要依此念佛一心往生。至于您说的让心静下来,是初步要修空观者的修行行为,叫作修习空三昧。以后再突破时,可以修无相三昧,所谓无相三昧是于心起灭中,好坏心念都不用害怕,能安住此自性而观心,如此能知很多您周遭间与您有关的人事物在进行的状况,因您自性能觉而现心念,这样的事您要去熟悉。总之,修行过程都有次第,您要认识清楚,才不会把中途当终点,这些法要要能永远去修持,不然不是走错路,就是浪费时间了。

5.     总之就是有很多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整个心境的感受,就算详细的描述也无法说清,对方也不能完全听懂,不过只有和我有同样经历的前辈们能知道我在说什么,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一切事可不必说,记得「囚能长智」,只是不要有希望怪力乱神的能力,也不要以鬼神心通去乱人心意,这样默默潜修数十年,有缘能度众时就要随缘去作度众事,这之前就是要能深入经藏,让自己智慧如海。若还不能体会甚深佛理,可以把法尔网「经典选读」部份之文章好好研读,足够建立您的正确佛法观念、般若智慧。若您还未受三皈五戒、菩萨戒,要随缘去受正统佛教的戒律法会,依持戒律而修才不会走入魔道。

6.     看了很多书和网站,我到底是什么情况,我说不出来那种感受和境界,身边也没有人可以替我解答~谢谢~要看网文,就要有能力分辨内外道、真假佛法、邪魔外道法、方便法、…。若自己依经典研读就不会怕被人所影响,依您目前的情形来看,是有正护法神守护,还不致于会走错路。总之,要能以戒为师,以读经典得智慧,当自己心地清净时,自有因缘让您随佛缘而走,目前不必觉得彷徨无依,只要充实自己对佛法的知识,以能知而后要放下,不去网络上、纸上谈论佛法、论是非、较长短,这样自修后有朝一日,更能转途,因修行层次、次第离不开小乘、大乘,显教、密教,先是显教、小乘法,小乘是依戒而修,再依显教理念修空观、般若智。然后证的空理后,始能进入密教,再依佛陀身口意三密来利益群生,这时就是真正进入大乘佛法陀罗尼门了。

7.     依您目前修行情况,若要不走错路,一定要看《楞严经五蕴魔相解说》一书,若想要此书,请依法尔网上公告方式索取。谢谢您的mail。

 


[ 参证小参 ]  [ 问题小参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