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证小参 --

             一则公案!该答不答?有答没答!


八十二、参问

张老师您好!

有僧问老婆子:「台山路向甚处去?」婆子答:「蓦直去。」有僧举似赵州,赵州往勘之,问:「台山路向甚处去?」婆子答:「蓦直去。」州回对人曰:「台山婆子为汝勘破了也。」一日读到不太懂,为啥邀勘来勘去?请老师解疑?

 

师答

虚无大德:

阿弥陀佛!2007年4月8日mail收悉,因事情繁忙,又因您的问题无急迫性,非关修行者的身心大变化问题,故无需急着回答解决,所以就没有立即回函,怠慢之处,尚请见谅。

您问得很好,为什么要勘来勘去?这是中国禅宗的特色,喜爱机智问答者,就会欣赏此种公案对答。古代印土修行人也有此辩证,世尊也依此辩正,破外道邪见、邪执,或教导后学。但若非修到一定的程度者,始予数语对话,直陈其妄执处,让其悟道,修正自己修持行为,其它似无真实意义的。若是无知而从不知闭嘴、堵心思,永远断不了自己恶习,或好诤论的个性。

佛教正法解脱道自达摩祖师传入中国后,六祖以前诸祖,都能直陈后学修证的境界与对错,并加以导正。六祖后禅宗特别兴盛,然实证者却越来越少,祖师大德就兴起勘验风。后人无知沦为无实证者要人来堪验,无实修者喜爱勘验别人。所以勘验就有善意者,有恶作剧者,有心态不正者,也有无证强辩者,死要抬杠,依修证者之境界、层次不同,就现三不等的勘验,所以徒增事端,如此恐天下无安矣。

先谈善意勘验而言,禅宗祖师大德作勘验时,是依受勘者之状况而定,是对于有修有证者一种测试。若有人欲求解脱,落于偏空执者,则破其空执;若有人住于有为思量处,则破其妄执性,导入空寂或中道观。若非善意勘验,当然无结果,各说各话,从无交集,也不能交集,一交集就不是勘验,所以就沦为各说各话,甚至于抬杠了。像您所提公案,台山婆子自认为没被勘破,赵州师又说勘破了,到底有勘破、没勘破?只有看官着急,其实答案很简单,找自己相信的就是最好的答案,放下不理这些公案更是高竿。

法无定法,义无定义,后学者读公案能懂就懂(勉合己意就说懂),不懂(不知其陷井处)也没关系,因不必费思量也。再说以各人意解都可以解释此公案,都可讲得头头是道,所以百人见此公案,可有两百种或数百种解说法,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就是自己现在所体会,再过几年后,理解当又不同,自又有某种解说,所以才有200种或数百种解说之说法。伟大智慧无量的佛陀教导我们修行当要:「生不可说,不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有因缘始勉为其说。」何谓生?法起处。何谓不生?体空处。法生无所生,法灭无所灭,何在意于法之生灭?所以我们自修「六不」都来不及,何在意别人公案怎么说,自己该怎么理解,这不是自寻心烦。

以佛经教化后学来讲,修行得经过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等三种定,定力得后当证三解脱门(三大关),禅宗要勘验也离不开此种范围。采绝对空相应问答,系要求悟得解脱诸业、葛藤、牵黏;采对机理论述说法要者,是求悟入无相解脱门者,因此有问有答,阐述所谓实相门。而后学自修自利,当摒弃诸希望、欲求,摒弃名闻利养,为名、为利都是所谓愿求,丝毫的动念观瞻,都是黏缚,要能无愿、无求、无黏,始能住心安理得的涅盘处。

结语是:我附和您所说:为啥要勘来勘去?吃饱饭撑着没事干?省省心思与力气,我也说免了罢!阿弥陀佛!

 


[ 参证小参 ]  [ 问题小参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