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与证果,顿悟与渐修
法尔禅修中心 善祥比丘(俗名张玄祥)撰
八、参问:见性不见得能证果,证果一定能见性,对吗?又见性是顿悟,证果却要渐修,对否?(侯大德参问)
师答:
大德所提问题大矣哉!妳是有超人的见解,所提立论是对的,但要详加解答,始能让那些与妳见解有异者信服,现让我来针对此问题好好解释清楚。
先来谈论「见性不见得能证果,证果一定能见性。」何谓见性?时下有甚多人谈见性,有的人更直言,本来是佛,不假修行。此类行者可能误会黄檗断际禅师话语。黄檗禅师《宛陵录》中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
---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从理地言,众生皆有佛性,故黄檗禅师说:「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但问题是佛已是佛,蠢动含灵众生还是众生,此两差别在于后者,不能识取自心,不能见自本性,因被无明所蔽故。而行者要识得自心,当须修行,修去无始无明、摒弃一切知见,始能见自本性,何以言不用修心?
六祖大师于《坛经》机缘品中亦言:「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六祖所言前部份,系阐述其佛境现象,有正见、正知的认识佛性后,要修到自体清净,觉体圆明。很多人在修行中,频现出有色、有物、有光等,此与佛性无关,均是色根之异能,即《楞严经》所言魔相也。但若无此等魔相,亦不是见性。若已见自本性功用,但习气、心病一堆,菩提、烦恼轮流掌控妳的思绪、行为,哪是自体清净、觉体圆明?那要不要再加紧修心?
现在回来谈妳的「见性不见得能证果」的问题,一个开悟的行者,若能见菩提自性:以心性感知过去、未来、现在,以见性可观十方山河大地,以闻性可闻异臭香味,以一味性统摄一切味道,以触觉性了知一切众生存在或消失。若无此些自性功用现起,不可说已开悟见性。
而六根性灵通现起,若此时行者习气、我执、法执等病尚在,细、微细、极微细等烦恼境犹存,则无果位可言,此等如世间禅定的行者,因不去修解脱佛道,故久远寿命尽时又堕轮回。另若行者悟后还让贪、瞋、痴、慢、疑等五盖,随业缘去建造黑染业,此等是悟后迷的人,最后还是沦坠。故如妳所言,见性不见得能证果。另一句话「证果一定能见性」,当然不见性何能证果,若有意解而无证解,当然亦无有果位。故本句应该说,证果者一定是已开悟、见性的人。
现在很多人在争议的是
---开悟、见性的实际境界是什么?见性是一定要有开悟的先期修证。而什么是开悟的修证状态?前言开悟除能了知自性功用外,中道观体证。若无此等智慧,可判定是没有开悟的人。起码非禅宗或大乘佛法所说的登地菩萨。修行过程之间,行者对于开悟、证悟,大家都很关心。每个人都说他已开悟了、证悟了,但证诸其言行,所说既无慧无智,所行也都标新立异,常褒己扁他,自谓成佛、成圣,此是犯大妄语戒。曾听人言:「某道场对欲听其说法者,筛选很严格,若有人要去听法,须经其印证有无开悟,若印证开悟者始能去听。」我们无从知悉其开悟、见性的界定标准如何,但可肯定开悟者一定有智慧,如世间的世才辩聪智,出世间的解脱知见,出出世间的圆融智慧。
因是,开悟的人肯定是不会去听其说法的,因开悟的行者马上可分辨他未证得平等性,还有很强的分别心。且开悟的行者已能了知一切法从心中起,其般若智慧本自具足,故能深入经藏,了知佛所言所指,这还须要听他来说法吗?
再来讨论次问题,「又见性是顿悟,证果却要渐修?」对!妳所言极是,开悟后能见自性,此是一下子就能成就的,只要因缘时节到来,即能顿悟而入。之后,就有种种的《楞严经》中所述的色、受阴魔相现起,若无此等魔境现象,就是没顿悟,或可说只是小悟而已。事能顿成,但理要渐修,故果位要渐渐地去修证而得。修证的方法如祖师大德所言:「不修而修」,对治行者悟后本心感知众缘所起的攀缘习气,加以净除殆尽,当对前所造的众生颠倒因及世界颠倒因,使其完全破灭,才能证得解脱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