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证小参 --

             般舟三昧修到何程度才算达到境界?


一一O、参问

张老师:

 大陆有许多人修般舟法门,并且昼夜不间断地经行,不允许坐下休息,这其中奥妙是什么?身体与心理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般舟三昧?愿张老师慈悲开示,谢谢!!!!

 

师答: 

韩大德:

阿弥陀佛!2008412mail收悉,因近个把月未回mail,故您的mail至今才在回,怠慢之处,尚请见谅。您所提的是佛立三昧,又称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梵语 pratyutpanna-samādhi,是修定行之一种,一般在特定期间(七日至九十日)内,修行此三昧,得见诸佛。您可以想象九十天不倒下睡觉是什么滋味,若业障现前,则脚足会肿大不能行,如心密大愚法师修般舟三昧时就是这个样子。

另据《般舟赞》载,以九十日为一期,常行无休息,除用食之外,均须经行,不得休息,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般舟赞又谓,行此定法,须正身业,口称佛名,意观佛体,三业相应,故总称为三业无间。在我国,以庐山慧远最早聚众结社行此定法,其后智顗、善导、慧日、承远、法照等诸师相继发扬此一定行,遂普遍盛行于我国与日本。有时称念佛三昧,指以念佛为观想内容之一种禅定,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分为因行、果成二类。(1)因行念佛三昧,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为观想念佛,反之,一心称念佛名,即为称名念佛。(2)果成念佛三昧,指上记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因行念佛三昧为「修」,果成念佛三昧为「发得」。《观无量寿佛经》云:「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诸家所说此类三昧之相状、功能等虽皆通称念佛三昧,然诸佛有三世、十方之异,并有法、报、应化三身之别,故「念」于观、称等有种种不同。据昙鸾大师之略论安乐净土义,道绰大师之安乐集等所说,专注且相续不断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状或佛之神力,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愿,称名等,总称为念佛三昧。
   念佛之本意在忆念、追想,由内在之思忆表现于外者即为称念,称念配合深入之观想,于醒、梦、定等之际,皆念念不离佛,此亦称般舟三昧。又于《文殊般若经》,以专精修念佛一行,称为一行三昧。于《华首经》,以专修念佛之相好,称为一相三昧。

其他实际情形可以自己参阅,《般舟三昧经》梵名 Pratyutpanna- buddha- sammukhāvasthita- samādhi- sūtra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T416T417T418T419)。系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lb n="0897c28"/>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179)所译。全经共分十六品,内容系采佛陀应贤护菩萨之请而说法之形式。据开元释教录所载,其汉译本有七种,然现存者仅有四译,四译之中,以译者佚名之拔陂菩萨经一卷为最早之译本。又依大集经贤护分戒行具足品之记载,佛入灭五百年之末一百岁中,正法灭时,时诸国相伐,此经正于阎浮提流行。换言之,般舟三昧经之编纂,大约在纪元前后一世纪左右。

此即言修般舟三昧之行者即可见十方之佛立于眼前。现存大乘经典中,此经为最早期之作品,亦可谓为有关弥陀经典中之最早文献。此外,本经乃净土经典之先驱,故甚受注目。其注疏本较重要者有般舟三昧行法(智顗)、般舟三昧经疏(元晓)等。谢谢您的mail

 


[ 参证小参 ]  [ 问题小参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