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修心小参 --

        善恶都是自家的东西,不必喜爱或厌恶!


六十八、参问

张老师:

您好,由于网络原因,您的回信,5月在法尔中文网上看到,(我这里只能写,不能收),非常感谢您的回信,使我对佛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对现在的状况有了清楚的认识,一个月过去,还是老样子,有时候是恶念当胸,无法排除,有时候能较好的维持善念,但对善恶的态度和观点发生了变化,善和恶并非念头的实质,心无常,念头也在不停的发展与变化中,之所以有善恶的观念,是分别心加以区别,认为它好,或者它坏,就好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中西方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对相同的念头会作出不同的善恶是非观,善恶并不是念头本身的实质,而是人自身的观察出发点,再由此而产生分别心,分别它的善恶。

这样思量,心里会好受点,但由恶念引发产生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切实的心理感受,能感受到痛苦,我是一个凡夫,有过痛苦的经历与体会,这种痛苦也成为助缘激励我学佛,虽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是行为的当下会给人造成痛苦,尽管这种痛苦是无常的,不会停留不变,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佛者应保持菩提心,尽量地不去伤害众生,所以有些烦恼。

对于佛学抱有很大的尊敬与信仰,人身难得,希望能以此难得的人身,无论佛学上,还是在世间法上,都能做出有意义的事。自己学佛一直都是自学自修,并无一定的程序,也不知具体应从什么地方入手,主要是看看书,持持咒(因为皈依的师父是密宗的)上网浏览一下各个佛教网上的信息和数据。但一路走来正如老师所说,自己也觉得是有点遇魔境了。能得老师指点,万分感谢。若能有益于同修,望公开。
                                          
2008年5月15日

                                                                                                                
师答:       

智乐大德:

阿弥陀佛!2008515mail收悉,此mail是拖了近8个月,现在才重开始回mail,也许我们上网时,您才能看得到此mail。现在您所谈的回答如下。

1.     对现在的状况有了清楚的认识,一个月过去,还是老样子,有时候是恶念当胸,无法排除,有时候能较好的维持善念,但对善恶的态度和观点发生了变化,善和恶并非念头的实质,心无常,念头也在不停的发展与变化中,之所以有善恶的观念,是分别心加以区别,认为它好,或者它坏,就好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中西方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对相同的念头会作出不同的善恶是非观,善恶并不是念头本身的实质,而是人自身的观察出发点,再由此而产生分别心,分别它的善恶。您总算是开窍了,法本无善恶,是自心强分别,始产生善恶感,罪恶感。心是随时每分每秒都在变化的,也都是虚幻不实在的,无知者就会执取为真,善念就说是好的,恶念就说是不好的,其实善恶念都是您家里的东西,既然是自家的东西,还没有能够清净前,好坏都是一样的,要好好如实悟知,那就不必要害怕、担忧了。可惜某些不学佛法者,有此等心念时,就会惊恐不安,到最后得失眠症、忧郁症,因此而进入医院的,这岂不是很冤枉吗?

2.     这样思量,心里会好受点,但由恶念引发产生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切实的心理感受,能感受到痛苦,我是一个凡夫,有过痛苦的经历与体会,这种痛苦也成为助缘激励我学佛,虽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是行为的当下会给人造成痛苦,尽管这种痛苦是无常的,不会停留不变,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佛学者应保持菩提心,尽量地不去伤害众生,所以有些烦恼。您的思想若会出现形成您的行为,进而去影响到他人,那是自己很严重的习气,应该要尽量克制、控管,不然每次做出的行为是犯错、结恶缘,此缘会引来恶果,这就是跟人结怨了,这种果报今生、后世都是去要承受的。您的思维很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佛者应保持菩提心,不着一切境就是菩提心,尽量地不去伤害众生。

3.     对于佛学抱有很大的尊敬与信仰,人身难得,希望能以此难得的人身,无论佛学上,还是在世间法上,都能做出有意义的事。自己学佛一直都是自学自修,并无一定的程序,也不知具体应从什么地方入手,主要是看看书,持持咒(因为皈依的师父是密宗的)上网浏览一下各个佛教网上的信息和数据。但一路走来正如老师所说,自己也觉得是有点遇魔境了。能得老师指点,万分感谢。若能有益于同修,望公开。修行无他特别处,去三结使─身见、戒禁取、疑病,淡薄三毒─贪瞋痴,去五下分结─身见、戒禁取、疑病、贪、瞋,断五上分结─色界缚、无色界缚、掉举心、我慢心、无明心。所以修行都是在习气、心病,只要是在清净自心、习气、心病等,若是有异相现起,那是魔相,不能执取为真,这样慢慢放下后,自性就会慢慢清净,如此不执取善性、不执取天性,最后希望能找回佛性。谢谢您的mail。

 


[ 修心小参 ]  [ 问题小参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