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修行人应读的莲花生大士无上密意!


二十五、参问

老师:

久病不愈,无明涌动,空寂难耐,有口难言。唯弄墨时稍解闷,唉!实太难受! 《丙戌年正月卧疾》所撰:「无端月夜弄笛声, 惹却病中流绪奔。债海难填缘已老,  劫风频送业犹新。修行本要心空罄,岂料翻添意消沉。思忆生前身后事,古今十世梦无痕。」

老师!附上两个档案,您能否瞧瞧? 一个是莲花生大士直观本觉的开示(注:请自行见下网站文章http://www.nona.org.tw/mean/article_3/article_302.htm);另一个您应读过,是老上师讲过的恒河大手印(详附文节录)。 这两日忽有因缘对照齐读,于我而言,前者是直示家在何处(也通禅宗顿法);而后者是告诉我归家之路依次如何走(通禅宗渐法),也恰巧呼应了世尊在楞严经中理属顿悟事属渐修的说法。不知这么说对否?

老上师是对的--禅宗其实是大密宗。 而密宗修到九乘之巅时也无相可取。 由殊途而归入禅宗所谓的言语道断,心行路绝的妙高峰顶。  老上师对密法的融通,超乎我之前的想象。他其实兼具禅宗宗师和密宗金刚上师的双重特质。只因末法时期世人普偏福智低薄,只重色相神通,不明无相心法。 他于是私通车马,频引公案印证第二峰顶,也发声直指现今修密弊相。因而引来一些人的穷追猛打,至死仍不休。 一位真正具格的金刚上师,却反遭自命密教徒的围剿。真是讽刺极了!

老师!这两日我在全面检讨修心中心法14个月以来的过程。 我是遇到瓶颈了! 若不作修正,继续胡里胡涂往下修,恐怕两千座亦不得力。现下有些眉目了。但我仍需做些实验,测试观察一阵子。 昨晚灵光一闪,一念回机后,全身连月来的病竟顿时被提去十分之九。 今日病征仅剩流些清鼻水(前日犹发烧腹泄)。奇怪不? 今早四点多突然醒来,迷糊中竟听到一位天女的梵唱,唱的是我听不懂的语言(咒语吗?)我起了一个 "哇!好好听!"的念头,被她察觉了,便再也听不到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非人间的乐音。

现下数月来的烦恼不但不再挂碍, 甚至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了!三四天前,我竟梦见某大德。梦中的他较我年少时看来又添了些年纪,而我是现在的我。 我们一句话都没说。 他用坊间整脊整骨的手法帮我调身,扳了四五下。 很短的一个梦,天亮时醒前作的。 也是近日另一怪事,然我也并不想研究太多。睡觉去也! 明天会更好。

 

师答:

萧妤大德:

阿弥陀佛!2月6、7日mail收悉,看您是病了,身心都是病了。修行人色身与心灵要能分开,生病就心平气和去生病,不要与心灵混杂在一起,就是身心要分离啦。守住空寂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只有大丈夫始能为也。闲来不上班当然能有时间生病喽!若是还要上班您也许就会振作一点,不管怎样,心要平、事要做、法要修、心要管住,心要能不住一法守真空,灵光自然时时应现中,解脱知见始形成,往后大小事端就能从容应对。每个大修行人都要能外表、行为与内心无明涌动分离,一切相都是虚妄的,若是把过去的因缘当真,难免会陷于无意义的苦恼中。心中只有容纳诸佛的法身(空),与应对诸佛菩萨的考验,要经过菩萨不断的训练,才能有无上的解脱力道。最难考的不是妄想,而是男女间的「情」一个字,也就是这个会使我们忘记了修行或戒律,无始无明不能断也就在此情关。您的困顿也许是陷于过去式的业缘中,若果真如此,此行者也无智又无德,不知守住自己,一心乱攀缘,骚扰到别人,一个行者心眼开,若不能「执杖牧牛」,也只是学一些世间禅的真如性用而已,累劫来不能了脱生死,因不闻真正佛法,才流浪于生死海中。今生有幸能知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四句偈,起码也得个自我的解脱能力,您若能忘掉身体病痛或不以病痛为苦,也可以说是空身了。现在您要努力以赴地去做空心的工作,习气心病当然要断,对于一切业缘所生起的感知,更要有能力去平淡它。不要妄自菲薄,您不觉得今生的成就非您过去世所曾获得的,您就是不甘寂寞,不能潜默将养,来让无始无明渐渐平息,这是要花时间的,没有十年也要三、五年,所以好好以平常心生活,古德云:天天吃饭、睡觉、窝屎,就是在修行。现在您要学习好几重性格,扮演好各种世间法中的角色,随时能自在地转换角色,平常心、无心地去扮演各个角色,您会觉得很容易地应对一切境的。不能叫您cheer up,只能说要以平淡的心来面对一切人事物,甚至于病痛等。

不管禅、净、密宗,法无二法,都是依各人根器而学习、而受用,顿悟之人智能力具足,直接从心地下手,悟得自性本空,随缘而现的大道理。渐悟之人假以修功,始能知其真实,所以后者要有人指导、示知修行次第,其实两者成就都是一样的。莲花生大士的密意,也是祂证得后的阐述,并不是说不用磨练、锻炼就能证得此等知见,只是祂告诉我们,修行的目标是什么,不要走错方向,困顿于半途的知见中。在半途上的无知之徒,才会从己见中去戏论自己的知见,坚持自己的修证、所知都是对的,而毁谤别人的修证,这种人可以去好好读读莲花生大士的开示,也就不会对于老上师的修证做些戏论、毁谤之言了。您说要测试也是一种妄想,何不心地质直地面对一切境缘而修,这不正是莲花生大士所示的密意,不管怎样做希望您有个进展,也就是心自在一点。阿弥陀佛!

  

附元音老上师的《恒河大手印》部份文章

应知传承诸上师与我心无别,见、定、行一切行持皆摄于心。见者,了知一真法界,法尔如来藏心,无量显现染净诸法,具足法尔平等性义。见宗唯有般若光,可以智慧观照抉择。彼空性不离大悲,般若菩提等持双运,故空悲双融方为正定。

具正见正定者,契合诸佛生之苗芽,即菩萨行趣一切利他六度万行,方为善机行者。能再于寂静处,放下一切事缘,一心精进,即生于本净心体,必得正解脱而登妙觉。但尤要者,令身安住如须弥山,令心寂静澄清,不为外境所牵,随处可修。或未能如是,但一心向于此三门,即不当起贪瞋痴诸作业罣碍,于未来世,亦能由苦转乐。

此三要(见、定、行)为断惑妄之命根、为直指自心实际之法门。然随境而转之粗妄念,遮盖自心本相, 虽经直指,亦不能见。故当先使粗妄澄清。因示曰:最初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纵。离妄念,是无为而住之自心性,即智慧光明。若以有为为道而修,必不了悟本元,此为自心元所俱生智。

但初修虽欲自然住定于本元,然所住不越于贪着乐明无念等功力之中。当遣离贪着如是等功力境,顿然安住,方现赤裸了彻之自性本元体。急呼‘呸’字,顿断妄想之流。息粗妄心所而住定,则离攀缘一切法之境,自性即明彻、赤显离心智慧,如如现住息粗妄心所而住定,洞达离生灭有无诸边,超绝语意分别境,而自安住离言思之智慧性境中。(此指法身体性智、瑜伽、见宗)如不识此而修,则是未离心之作用及有为之见,与自性大圆满道悬隔,不得无修光明轮。于见宗未得印证,则虽修亦无保任之境,故以印证见宗为首要。后可印证自住之智慧,是即住自本性,非由他求,亦非昔无今有。(此为第一密义)令心如河流,任运自然住,起伏不作成立与遮遣,即得法身自相。

心起知为智能功用,观照及一切时皆如是。故放逸不修与勤积修习,其法性无增减。贪瞋、烦恼、苦乐感受等之自性,知其皆是法尔,即得法身妙用。如不达自然任运,必妄念纷驰而落凡愚。故常应不离无修之大自然住。无论何时,唯以认识直指见宗,一切尽摄,不可于各各妄念起伏上,作各各调伏对治。

妄念与烦恼,皆法身本觉智慧相,其自性亦即法身本体光明之真实。知之,即名本体住之光明,其直指自性光明之见宗,能熟其自相,即名行道之始觉光明。

为任运于此而无分别之体与道两光明之自相,即所谓之光明母子相会也。(本觉母,始觉子也)

不忘已认识之见宗自相光明,对于境界功用中之妄念烦恼,不起任何遮遣与成立、取舍等为最要。日久护持如是之境,有乐明无念诸功力而遮本元自面者,当揭此皮壳,自性之相方能赤裸呈现,是为智慧由内明朗。故宜频除乐、明,曰:泉水汹涌激流妙。

如是一切时能保任离绝道验之关要、无可言说之自性了彻者,入定、出定行持无别,上座、下座修持亦无别。此为不修之大修,自住等遍之智慧。如河流之瑜伽,无毫发之修正,然亦无剎那之驰散。

颂云:未曾修习未曾离,亦不离无修习义。

于此自性大圆满根本道,有成如‘卍’字者(于圆满法如量得解),或顿时得解脱,则为色心大离体所显一切法身之妙用,无有能修所修。倘未得坚固,则是起现妄念、为他力所转之下机渐道凡夫。尚须舍愦闹、驰散处,以勤修具足之禅定固聚。否则,纵久修习,道验不生。

故闭关修持,以免行仪上易生习性之染污,乃能于根本定之自地道验智(即道力证验之智)与后得智(或出定之后得智)相融也。闭关修持,虽有护持,依赖于根本定体之行持。

然如不知长养后得智,使与行仪相合,则徒以对治,不能克他缘,致被妄想之缘牵入凡愚障中。故长久护养、了彻于后得,是为尤要。此无他法,只不离本定法身见,无‘能所、是非’分别,自然任运,保任于惺惺寂寂。此为无分别智止观、无为俱生法尔之自相、一切行持之心要。如以分别心,入有作为之网者,无有解脱时也。此即法身自住之赤露智,本未曾迷之觉性心,须决定护持相续。”(以上是第二密义)

定,至行之要。如无解脱智之道力,唯住休息之行持,仍不能越色、无色界。因其未能克制贪瞋缘起及诸行业流。以未得决定心之道力故,于喜欲境顺缘生贪爱、逆境拂缘生瞋恨,如对病痛生苦受想等;所起一切,皆是自性功用显现。故认识于解脱体智为极要。必须在了知妄念自灭之同时,即识知显见自识之智性,则自然而住。妄念灭处清净随得,更为重要(仅识妄念,不能断惑)。念之起灭同时,如水上绘图,即绘即消,本皆清净。自起自灭,绵绵密密,相续不休,得任运矣。

正起念时,亦不见有念可起,是名无念。非如一般人所想象者,一念不生名无念也。依于妄念,调修法身,则所现之妄念皆调现为自性之妙受用,即五毒妄念所现之粗者,皆能令具自性解脱之光力,明空成受用也。一切妄念,皆由自性通彻境中所起之妙用。以无取舍心护持之,因其生灭未能超越法身妙用王之境也。

妄念虽具无明色相,而其自性未出智慧法身之清净中。故于广大不断之光明所照中,妄念自性原空也。如是长久串习行持,则妄念自起调治,动静无分,得无坏住。极其功用,虽现喜忧疑虑之妄念与凡夫同,然不似其成坏之实执,而集诸行业,随贪欲力成转移。

当念生时,初识其妄念之相,其相随灭,如遇旧识之人;次则妄念必自灭,如蛇结自解,最后妄念无利无害而隐灭,如盗入空室,是为解法之最要妙。知修不知解,与禅天同。若不具如是解法妙要之修习,虽心能坚住禅定,亦落于上界之禅定。

如以了知妄念起住为足者,是与下劣狂惑无别。或偏于空性求法身印契等等思量,然遇恶缘时,则所修持不能解除境缚,而反自现过失。起灭、自灭、定灭,皆是妄念自灭,随妄本净。

此灭解相,即自解脱现量唯一之要,亦即自性大圆满殊胜法门不共之要妙。

具此要妙,无论所生是何烦恼妄念,皆显为法身---妄念尽为智慧,逆缘成为助伴,烦恼成为道行。

不舍轮回而住清净。解脱染净缠缚,无功用修正而任运也。如无此解法之道力,虽有至高之见地、甚深之修持,亦于心无利。烦恼力未退,非真实之道。如得此自起自灭之妙要,虽毫无至高见地之持法与甚深修法之缘依,然其自性亦决能从二执之缠缚得解脱。如到金洲,求他石了不可得。

任何所起之动、静妄想,皆唯现成之真实定境。复求迷乱自性者,了不可得。

见、定、行三要是三世佛之密意中心,一切乘之顶尖,故曰诸佛之母。如上三要乃自性大圆满之见、定、行、果,四者在自性了彻之境中,统摄为一面,行之最极心要。亦是即定即行之要。即是于何时了悟赤裸裸之智慧性,即何时得其自性智之见宗。

见与定虽分述,体实一也。如此行持自性大圆满本清净之无失要道者,实九乘之巅顶。其余各乘之道,即随从而为此要道之台架与助伴。见本净之自性般若光明相时,则由定所生般若之功用更炽,如夏水瀑流。由空性之本住起现大悲入无方悲悯,亦法尔然也。空性与大悲双运要道现证时,如海诸行,一一自现作用,似日之与光。如是与福德资粮合作,广为利他之行,以圆成真实见宗,而为无染寂乐之助伴。

三要者:知自心相,依妄念缘()、念之()起,而观察自心本相,认知法身自性(这是见)。融妄念为法身妙用,熟识法身。(这是定) 于念灭上,坚固而定,念无连续,法身之见不忘。(这是行)     心注眼,眼注空,为一切要中要。(须参仰兑修法)非经密乘第四灌顶之大手印,不能称为大手印。

真实法尔,即是真正大手印。不修不整不散乱,即其最上法门也。空、乐、明(明又称智慧)’,空即无念,故又称‘乐、明、无念’。

不起修正心,又绝无散乱,以守护自心。如是无住、无缘、任运,而不违越自心明净本体者,即同手执明灯,照破黑暗。即是善守护三昧耶。如分别执着,岂唯违犯三昧耶?!

永离分别执着,无所住而生其心者,乃能见彻三藏一切教义真谛而无余也。

无作之修,以观心为最要。超离一切边见、执着、遍计,方为真正见中之王。

修,必于自心明体毫不散乱,方为真正修中之王。

行,必安住于自心明体,无作无求,方为真正行中之王。若言果道,必于圣凡、上下、涅盘、生死皆无希求、无所住,真正无上之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等同诸佛,方是果也。

无念并非无记 (此是无始无明),更别于外凡。由不觉而始觉,始觉即同本觉生出之子光明,而合母光明也。虽立见宗,亦非不修所能证。金沙具金质,但未即成金。必须炼冶工夫也。

三修门:身修,离诸作为,如世间无益之事及其它出世之行法等,唯安闲宽坦令身安住。语修,无益之世间语及咒诵均止,安静如谷。意修,离戏论思量、比对心想,即观想作意亦止。自顶至足,空如竹筒。心等虚空,超绝一切分别,离沈、掉、无记,而令等、持、惺、寂。灵明无取舍执着,住于本妙明净体性中,即大手印定。

常如此修,忽于剎那间,如暗室灯燃,光明开朗。涅盘自性,俱生本觉之智光,全体毕现。立证无上正觉道。


[ 修心小参 ]  [ 问题小参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