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初学要知心系缘处的重要,
       并要如法做一次!


一O八、参问:

老师您好!我是在无意中拜读了您的文章后,化解了因打座所引发的头痛及身体的气动,心头万分的感谢老师您的慈悲。

   在拜读过老师的文章后,我改变了过往的打座方式,也练了宝瓶气培养丹田,由于本身资质差、理解能力潜引发了一些障碍,无法理解究竟是何原因所造成,更无能力化解,所以不得不e–mal叨扰您。

我在打座时会先吸三口气,然后将秽气吐出,心想第四口气是诱发丹田之真气,也是憋的最久的一口气,当在憋第四口气当中,明显的感觉到中宫穴部位比丹田更觉的涨,明显的跳动,为何跳动的不是丹田部位。

在第四口气吐出后,便会观想气聚丹田,随及会感到有股气从背部命门穴、身柱穴、直至后脑处停止,整个背后有股麻感觉,心想这可能是气,于是曾用意念去导气,但这种麻的感觉依然是在背部,无法随意念引至眉心回到丹田,背部的麻会一直停留至下座后才会消失,不打座时亦时常感觉背后有麻的感觉,只是没有打座时的强劲感,下座时常常感觉胸闷、胃涨、腰酸背痛,请问是否是不如法所引起,可有化解之法门谢谢。

师答:

无名大德:

阿弥陀佛!元月13日的mail收悉,从mail中看来,以前您所修的打坐已有点基础了,所以再用宝瓶气,当然会有不同的反应发生。宝瓶气大多用在初级及高级中的禅修,初级是诱发丹田契机,而高级禅修者是练习入三禅中之似有若无的呼吸,若呼吸停止时就已入四禅境,一入定可能千百年呢!谈谈您的问题如下。

1. 当在憋第四口气当中,明显的感觉到中宫穴部位比丹田更觉的涨,明显的跳动,为何跳动的不是丹田部位。中宫部位会觉得更胀,表示那里的穴道未开,所以才有此反应。若在少吃之情形下,丹田不必用宝瓶气能自然跳动,那就是入胎息的状况,平时用宝瓶气造成的不算是胎息,胎息是很自然的色身气的反应。

2. 在第四口气吐出后,便会观想气聚丹田,随及会感到有股气从背部命门穴、身柱穴、直至后脑处停止,整个背后有股麻感觉,心想这可能是气,于是曾用意念去导气,但这种麻的感觉依然是在背部,无法随意念引至眉心回到丹田,背部的麻会一直停留至下座后才会消失。第四口气闭气,造成督脉气行是气在走没错。但接下来不是以意导气,因前脉不通意导也没用,那是道家从没气感之中,以意运转于色身,久而久之,也会发动气感,但那是微弱的气在转。您应该是用意守定点的佛门方法(心系缘处),即当气已至后脑时,将意念移守住眉间,然后认真地用安般守意法门呼吸法用功,在打坐中让气自然前行经 督脉而前进到眉尖,再移至任脉的中宫、丹田等,这样遶一圈,任督两脉才有点通合的样子。心系缘处是当丹田已成形后,依督脉尾闾穴、命门穴、神道穴、大椎穴、脑户穴、百会穴、眉间、鼻尖,再入任脉之膻中穴、中脘穴、气海穴等,依次序用心观想各定点,当气感到达该定点时,才能移转到下一定点。若不这样做一次,当行者身体有气产生时,会聚集脑部而造成亢奋,终致晚上睡不着觉,所以心系缘处要好好做一次。

3. 背部的麻会一直停留至下座后才会消失,只是没有打座时的强劲感。这是当然的,因您下座不用功时,气自然就会化成无形,因已无一呼吸的功能在促使气运转前进,当然全身气就会散放,当然就没有打坐时的力道了。

4. 下座时常常感觉胸闷、胃涨、腰酸背痛,请问是否是不如法所引起,可有化解之法门谢谢。腰酸背痛是该处有宿疾,因用宝瓶气强加刺激,当然会引发酸痛,胸闷、胃胀也是气满的关系所引起,像您这程度与阶段,就不一定要强用宝瓶气来增加气感,反而要用正常的安般守意数息法门,专心注意在呼吸大小,最重要者要能调理风大的「大小」,吸一口小气后,停止呼吸,让气自然化解掉后,才再使真气能自然运行身体,使气走到未经过的地方。

5. 您已具足打坐基础,要用正常的打坐方法,再把打坐的时间拉长,并每日常常多次打坐,就会越来越进步,希望您好好用功,将会有进境。网络上有关佛教经典的文章,尤其是《楞严经》的五十阴魔定要看,从色、受两种好好看,才不会走错路。谢谢您的mail。 


[ 修身小参 ] [ 问题小参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