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理念--补益类中药简介(1)
一、前言
我们维护身体的健康,只要靠活动血气,血气能运转得好,经脉通顺,身体没理由不健康的。但年龄益大,血气愈衰, 得靠食疗来达到养生的目的。若对付慢性病甚或癌症,食疗更显得非常重要,目前食疗最突出的是生机饮食。天然生机饮食主要是对疾病人体减少进一步的破坏,并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让身体内的抗氧化作用增加,使体细胞能生存得更久,不必经常被代谢掉。另方面要使血气能运转及体内能产生免疫抗体,更是要藉靠一些健康食品。然而健康食品要有诱发抗体,又能达到使身体血气运转良好者,莫过於中药的补益类药。除食物外,外源的物质对肝脏而言都是增加负担,有的甚至还有毒性,如中药是可治病,但吃喝过量或长期服用,都将造成负作用。但中草药中有一类叫补益类的药,能诱发抗体、运行血气,就是长期服用亦不会产生负作用的。我们常揭橥健康的基本理念在於多活动,使血气运行正常。若也年纪大了,活动力减缓,只有靠此类补益物质,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二、何谓补益类药
所谓补益类药是具有补益身体阴、阳、气、血等诸不足的作用,用以预防及治疗各种虚损之证。虚损证是指构成身体的物质或身体机能的不足,以虚损证的临床症候为依据,补益药可分为(1)补气、(2)补血、(3)补阴、(4)补阳等四类,分别用以预防及治疗气虚、血虚、阴虚及阳虚等证。
「补益药」的应用,应遵中医医典《内经》所言,「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理论运用而生的。在一些免疫性疾病或与免疫有关的疾病中,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常有虚损证的症候表现出来,才是补益药的适应证。因此,凡具有补益作用而又能影响免疫功能或治疗与免疫有关疾病的药物,都可称之为补益类免疫药。在这类药物中,多数药物能增强免疫功能,用以治疗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的疾病。另一部分药物能抑制免疫功能的亢进或调节免疫功能
,用於治疗与免疫功能亢进或失调有关的疾病。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及其有关疾病与中医脏腑学说有较密切的关系,尤其与脾、肾、肺的关系更为密切。
1.补气
所谓「气虚证」是全身或身体某内脏的机能不足,常有中气不足、懒言、语音低微、倦怠无力、食少下痢、盗汗、舌质淡白、脉虚弱等症候。有些是白血球细胞减少症、支气管性哮喘、重症肌无力等疾病,以及易患感冒者,大多有气虚见症者。
2.补血
所谓「血虚证」是指营养不足,造成贫血,常有头昏眼花、心悸征忡、脸色苍白或萎黄、唇灰暗、指爪白、舌质淡、脉细无力等症候,有些是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疾病中可有血虚见症者。
3.补阴
所谓「阴虚证」是指津液或精液不足,常有口乾舌燥、皮肤乾燥、盗汗潮热、乾咳无痰、咳血、便秘、尿短、舌苔少或无舌苔、脉细数等症候,有些是呈过敏性紫癜、红斑性狼疮、风湿病、类风湿、放射性损伤、肺结核、慢性肝炎等疾病中可见到此类症候。阴虚证者主要发生在心、肺、肾、肝、脾等脏器之问题。
4.补阳
所谓「阳虚证」是指身体阳气不足,主要是指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常有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酸背疼、膝 软、气短息微、小便清长、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脉沉微等症候,有些在支气管性哮喘、喘息性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重症肌无力、风湿病、类风湿、慢性肾炎、白血球细胞减少症等疾病中可见到此类症候。阳虚证者主要发生在小肠、大肠、膀胱、胆、胃等阳经脉与五脏不协调者。
叁、补益类与五脏六腑
若从中医理论「脏腑学说」的角度来说,将补益药进行分类,则可分为补脾、补肾、补肺、补心、补肝药等,用於五脏虚损之证。
1.补气药
补气药都归脾胃经,多能补脾益气。「脾为後天之本,生化之源」的理论在免疫学中也有其重要意义。似乎可以说脾为免疫的「後天之本,生化之源。」如属脾虚的重度营养不良者,免疫细胞及有关物质均减少,免疫功能下降;又脾虚者易患肠道感染及皮肤性软组织感染等,故脾对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及功能正常是较为重要的。补脾类免疫药对免疫系统多具有兴奋作用,少数为调节或抑制作用。张仲景先生提出的「脾旺不受邪」的理论,不仅包括了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力,也包括了预防或减少一些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肠道过敏、感染性变态反应等。
2.补阴、补阳药
在补阴、补阳类免疫药中,多归肾经,能补肾阴、肾阳。《内经》有「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卫气出下焦」等理论。肾在保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过程中有其重要作用,谓「肺合皮毛,毫有空窍,风邪每易乘入,必得封固闭密,风邪不得侵犯,谁为之封,谁为之固哉?是肾也。」可见中医把机体的部分防御功能及一切先天因素均归属於肾,故一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可能都与肾有关,机体卫外抗邪的功能即相当於具有抗病原体作用的部分免疫防御机能,亦与下焦─肾有关。不少资料表明:肾虚者有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这种功能低下可能与「肾生髓」的功能低下有关。因为「肾生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骨髓造血功能及免疫细胞的产生。又肾与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关系密切,肾阳虚者有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减退的表现。而补肾类免疫药中有不少药物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加、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增强、免疫功能的增强等;其中亦有少数药物具有免疫抑制或调节的作用。
在补益类免疫药中,部分药物有补肺、利肺、润肺等作用。肺合皮毛,卫气开发於上焦(胸部),当肺虚卫外功能不足时,则虚邪贼风乘虚从鼻及皮毛而入,可导致皮肤、呼吸道、肺部的感染,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麻疹等)的发生。在本类药物中,有的能增强免疫功能,有的能抗过敏。
四、免疫抗体与补益中药
现代大量资料说明,在虚证患者中有不少白血球细胞数量灭少,干扰素降低,呼吸道、消化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降低,易患感冒及其它感染性疾病。对这类病人的治疗宜用补益药或以补益药为主,配以适量 邪药以扶正 邪。如气虚感冒用黄耆、党参之属,方如玉屏风散等;疮疡溃後久不收口、冷性脓疡等,多为虚证,用人参、黄耆、白术、甘草等补益药治疗;肾虚型气管炎用羊藿叶、五味子之类治疗,……这些药物不在 邪而在扶正,起到扶正以佑邪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这些方药,虽没有抗病原体的作用,或在体内远远达不到有效的抗病原体浓度,但有显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故疾病的获愈与免疫功能的增强是不可分割的。
五、诱发抗体对付癌症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及体内环磷酸腺甘、环磷酸鸟甘含量和比值的改变均有一定关系,在本类药物中,有不少药物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些药物能促进环磷酸腺甘的含量升高或起调节作用。这些都有利於机体抗肿瘤作用的发挥,与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合用可有增效减毒作用。目前对肿瘤的治疗多主张采用综合措施,免疫治疗就是其中之一。
(随後将陆续介绍此补益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