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悉昙 - 持 报告

      华严「四十二字轮观」前加行报告(8

                    优婆塞戒子  吴觉生


()、上期华严 「四十二字轮观」前加行报告(7) 提出后经 师父开示: 『这段时间仍一直在做加行。报告都是理念的整理,与修证道理的悟知,述如上之情形。实修上,唯仍需继续 加行』。

 

()这中间我仍一直在加强十遍一切处之第 五地。六水。七火。八风。九空。十识。等之一切处定。故称地遍处乃至識遍处等。

 ()这次报告内容是在做加行观遍一切处。其观方式之文章,于前报告(-6) 已有列出。文如下:

 (3_1). 地大、地一切处:那时候国家的大王,为了延请佛陀,而办设斋筵席,我(持地菩萨)就在这个时候,夷平佛陀要经过的地方,恭敬的等待佛陀的降临。当毘舍佛看到我后,就抚摩我的头顶,然后对我说: 『汝现在最重要的是将心地铺平,若心地能平,则世界的一切坎坷不平的地,也就平了。亦即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平则对外境将起不了烦恼,心若能平,则世界地尽平,我听后当下开悟了,悟见身体是微尘「注一」元素,与组成物质世界的微尘元素,都是一样,无有差别。这种物质的微尘自性,本来都是空性的,都无相触摩的实体。乃至外尘刀兵,其自性也没有相互抵触摩擦。所以我在微尘法性上面,证成无生法忍』,成为阿罗汉的果位。我累世听闻诸佛宣扬妙法,对佛陀的真知真见的心地,我先修证悟明,而成为诸弟子中的上座首领。佛陀问我们什么最圆通?我注意观察,『身体与外在世界二种微尘元素,体性都是平等无有差别,本来都是如来藏性虚妄乱动,而产生尘质,如果将尘垢消除,智慧就光明圆满,便会成就无上佛道』,这是第一好的修持法门。

心就是一切万法的根本,一切地质微尘,皆由心所变化出来的(因为万法唯识),是毘舍佛叫持地菩萨不可只铲除平地而已,应该将自己心地治平,内心一切心病如果治平了,外在一切相自然会平坦。

(3_2) 经佛一开示,我(持地菩萨)即获得心开,见我身上物质有如微尘,与众生缘所成就的器世界中所有微尘,两者等无差别。而微尘本来之自性空,空性同如,实体本不相留碍,各不相触摸击撞。乃至有实际质量的刀、兵器等物,其性亦空如,与色身触,故亦无有所触。

(3_3)  如此身内地大、器世界地大等二尘之法性,本同一自性,而地大属坚性,如水火大属湿暖性,然此各别之属性非为实有且一一皆以空为实体,故诸法之本性即为法性,而一 切法性本自空既然一切法性是空,若起一切法尘境,仅属是生灭法暂住,因法相亦空故。我(持地菩萨)由此而悟入诸法本无所生,得无生法忍,成就阿罗汉道果。

(3_4) 如我(持地菩萨)本修因缘,乃因谛观身、界所现二种微尘,平等无差别,本自空性而悟入诸尘境本如来藏真性,因虚妄而发起尘相。若能了知尘境诸缘,则尘销智光圆满不昧。就我所修证者,乃因以悟知尘相本空,是属生灭法,尘销后获得转识成圆满智慧,成就无上 道。

 

()、为了要修地一切处,内中有一些名词,因是我就先行来了解有关四法界之内容:

即华严宗之宇宙观。又作四种法界、四界。华严宗认为全宇宙系统一于一心,若由现象与本体观察之,则可别为四种层次

(1)事法界,指差别之现象界。事,为事象;界,为分齐之义。即宇宙各种事物皆由因缘而生,各有其区别与界限;而世俗认识之特征,则以事物之差别性或具特殊性之事物,作为认识之对象,此称情计之境,虽有而非实,不属佛智范围。

(2)理法界,指平等之本体界。理,为理性;界,为性之义。即宇宙之一切万物,本体皆为真如,平等而无差别。故宗密之注华严法界观门谓,理法界,即无尽事法,同一理性之义。此现象之共性,皆为空性;理,即是本心、佛性、真如。然达此境界尚未显真如妙用,故并不完全。

(3)理事无碍法界,指现象界与本体界具有一体不二之关系。即本体(理)无自性,须藉事而显发;而一切万象,则皆为真如理体之随缘变现。此即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由此显出理与事互融无碍之法界。据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所载,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此即理彻于事;亦可依他缘起无性同如,此即事彻于理。然尚非佛智之最高认识。

(4)事事无碍法界,指现象界本身之绝对不可思议。即一切诸法皆有体有用,虽各随因缘而起,各守其自性,事与事看似互为相对,然多缘互为相应以成就一缘,且一缘亦助多缘。以其力用互相交涉,自在无碍而无尽,故称事事无碍重重无尽。又作无尽法界。观事事物物悉大小相融,一多相即,遍摄无碍,交参自在。

(5) 由上得 事法界为宇宙各种事物皆由因缘而生,则以差别性或具特殊性作为认识之对象,为「情计之境」虽有而非实。 理法界为,只知无尽事法同一理性,其共性皆为空性。 理事无碍法界,本体(理)无自性,一切万象界与本体界具有一体不二之关系。即本体(理)无自性,须藉事而显发;而一切万象皆为真如理体之随缘变现。显出「每一项」之理(体空)与事(事象)互融无碍之法界 (空有不二) 事事无碍法界,一切诸法(相互相对)皆有体有用,事与事看似互为相对,以其力用互相交涉,自在无碍而无尽,故称事事无碍重重无尽 (佛的境界) 。以上四法界之每一法界皆要由解悟后并经证悟以完成各该法界。

 

() 要更认知

 (5-1) 先了知尘相本空,行者当知 无数微尘为一微尘所聚,一微尘系因缘法所生,故属生灭法,微尘法性或本性亦属空,属不生灭。行者身具无数微尘,器世界所有微尘更是不可说,然色身微尘与器 世界微尘本无二致,其体自性本空行者之心识本随缘而成事、或成微尘,若悟知识心本空,此心返妄归真,则微尘与藏识心如一,本无有碍,故知一切尘相法相本自空,以外在自性空之微尘诸相,触摸自身之微尘色相,本不相留碍,更无所触摸、无所坏损。

(5-2).行者当知世界微尘具不平相,然若行者悟知心平,则地不平自平,因行者不具法执故,已无有世间差别等相故。则行者了知心为诸法之本,地由心造,内心既平,外相斯夷不平。如此,行者才能开始修习转一切尘相,因性空故,沧桑变易,唯是一心,是谓以理夺事,行者悟达 理法界

(5_3)行者起修时,先观想水与泥沙微尘二不同相,当水入泥沙时,二尘相实不相留碍,混合均匀如一。虽水、泥沙二相不同,但结合无碍。行者次观藏心自性本空,内身外器世界地大微尘色法自性亦空,而如来藏性中色、心本不二,色、心之性本如真空,心空入色相本无有碍色尘触摸,心自性两者属空更不相留碍。如此,行者心开见自 身微尘,属 理事无碍法界 (约空有不二)

(5_4).行者当再观想色身微尘,与器世界微尘,法相依法性立,法性依本源空体。如此,依空起性,依性现法相,既然体空,其自性亦空,因性空故,所依起之尘法相亦属空,本属无有一物

如是观之,则一切刀兵微尘,等如空性,以本如空性之微尘物,坏行者色身之微尘物,当无所触。如是悟知,则行者得 事事无碍法界

(5_5) 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故刀兵微尘与色身微尘相触,亦无所触也。如行者 证自性后当知微尘不碍微尘微尘不伤微尘;如刺客对伸颈待砍的六祖,三挥其刃,微尘的刀刃触六祖的身颈,有如斩虚空,六祖颈部毫无所伤,此则是 事事无碍法界(为佛之境界)。这些都是将来将来要努力目标。

 

()修行(6_1) 地遍处是观想地 元素「注二」遍一切处,无量无边,无有边际。是以一种方法来达到心自主周遍一切 禅定法,是止观双运的禅定法门。所谓「地水火风」这「四大」并非我们肉眼看到的这个空间中的「地水火风」一样。故由「元素」之说明,了解地大具有形成一切万物之作用,故知地遍一切处。但最后仍要以直接修心地平最重要。

(6_2) 此分修地大为由法性『缘起法』性空缘起而修者,它是由『知性空』『一切法皆为缘起之生灭法』,故无所执,执不得,不可执,而能马上不执一切,既能不执,就没有什么『不好习气毛病』而要能无为而不执,不能是为有为而不执 (只用理智)

(6_3) 我就由缘起法修:我就用守住空性,而观万法缘起法起,缘灭法灭。这可以说是直接以「性应缘而修」,在一开始要借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这句之提示,以绝对空否定方式使缘起法自行生灭,唯用这样的方法只能修到绝对空而已,但那是没有办法之办法,是因定力尚不足故。随后当到比较有定力之后,我就在法起灭过程之中,可看着它而能不受其影响又可不执,也就是说沾了锅又不执着,不堕落进去,这样才能达到是真的,只要如此一直努力是可修到无相。到如今唯对比较大的或较严重的也尚无法做得到无相观。唯这仍是要一直继续努力之目标。这为透过性空来打破自性妄,而不破世间之现相。甚至这一点之目标为要不只在座上修时要能如此,而也要在下座后全部生活中皆要能如此,故需续加油

(6_4).修行时当知世界微尘具不平相,然若行者悟知心平,则世界的一切坎坷不平的地,也就平了。亦即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平则对外境将起不了烦恼,心若能平,则世界地尽平因行者不具法执故,已无有世间差别等相故。

(6-5)另一为若真能修到会神变时,是可用神变之方式将地变平,但那也只是短时期存在而已,事实在提示,修行者最重要目标还是在于把心地修平,那地不平自平

 

【注一】微尘:
 音译阿拏、阿耨anu-raja。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比喻数极多。

【注二】元素指六大。古代佛教将构成一切万法存在之元素,立为六种,称为六大即:地、水、火、风、空、识。其中,地、水、火、风之四大具有形成一切万物之作用 空大则具有使已形成之万物成为空虚之作用。地、水、火、风、空五大,合起来为色蕴所摄此五大所形成者,仅为一种存在物而已 若再加上识大,则成为有情有精神作用存在)之存在。

 

() 结论:这段时间仍一直在做加行。报告如上之情形,唯仍需继续加行到可看到各梵字发出很多光,到连该字都看不到之情形。同时也要加强有关清净心之工作。于此 再次感恩  师父随时给予开示与指导修持的步聚与次第。

 


[ 修持报告 ] [ 密教悉昙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