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律仪戒行篇--
         
出家众不宜抱小孩?连俗家小孩也不能抱?


佛告文殊师利:「正法灭时,因彼比丘非法,法想。」末法时期不深入经藏,不研读圣典,非法当法想、法当非法想。所以比丘不知佛意,徒托空言修行,有所著述易让后学困扰不已。

有人说出家众不能抱小孩,连自己俗家小孩亦如是,实不知古代出家人活命不易时,还得俗家接济,所以原始佛教不会与俗家断绝关系,但一出家就不应长住家里,除有要事如照顾父母疾病等。

一般小孩都是妇女所抱,比丘因与小孩互动时,易被其母亲影响,而使出家人的心境受影响,如引发淫欲念等,所以在某种情况下,如母亲在,佛不允许接触小孩。若是俗家亲人来访,不于公众场所抱幼婴儿,并不失威仪,律典找不到此条戒律,佛说不可以抱小孩,抱小孩就是怕对其母亲动非非之想,不要非法说法想。 

【抱小孩无罪,淫念由其母处产生是罪】

底下举律典有谈到抱小儿之事例,如《鼻奈耶》卷第十:「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宿所请佛比丘僧处,平旦至彼家坐抱小儿弄。时天甚热,长者妇女脱衣与比丘。僧办食羞六群比丘时,诸长者见自相谓言:此沙门释子无有禁忌,众僧未来先至此坐,妨人办食。十二法比丘闻往白世尊。世尊告曰:若比丘请小食中食,先至彼坐,于大众前弄小儿者堕。」先到的比丘无事玩弄小儿,是惰罪,乃单对他人忏悔即可得清净之堕罪。若是大家吃完供饭,可以与小孩抱抱、玩玩,若无其母在,想并无不可也。 

【女人抱小孩比丘玩弄她怀中小孩失威仪】

《摩诃僧祇律》卷第五:「若比丘与母姊妹亲里等久别相见,欢喜抱捉比丘。比丘当正忆念住,若有异心者,僧伽婆尸沙。若比丘至檀越家时,女人抱小儿,着比丘膝上,不犯。若比丘就女人手中,捉小儿者非威仪。若有欲心者,得越比尼罪。」女人抱小孩比丘玩弄她怀中小孩,是有失威仪,要忏恶作。反之,男人抱小孩比丘尼玩弄他怀中小孩,也是有失威仪,要忏恶作。若是起了淫欲念,就犯中小罪,要忏悔清净。 

【有淫意起,不得前往母亲处玩弄小儿】

《大比丘三千威仪》:「比丘为优婆夷说经,有五事:一者优婆夷抱小儿来问经,不应持淫意向说。二者设淫意起,不得前取小儿摩弄。三者不得牵坐着边。四者优婆夷使比丘说麻油述经,当令男子持杨枝与比丘,当持男子手中杨枝者善不应说。五者若优婆塞,与优婆夷俱来问经,若优婆塞先去比丘亦应出,不者非法。」

此段是叙述比丘与优婆塞、优婆夷、小孩等之互动关系,原则是在避嫌,不要有引发欲念之机会。设淫意起时,就不应该去玩弄小孩,就是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应要避免。所以比丘与小孩间互动,不要有影响到其母亲之身体与心理,因而起淫欲念,有就不行。 

【毕陵伽婆蹉常与小孩抱着玩,后来小孩被强,还用神通把小孩抱回来】

《四分律》云:「尔时毕陵伽婆蹉有檀越,檀越有二小儿,黠了不畏人。毕陵伽婆蹉至家时,小儿便抱脚婉转戏。后异时,此二小儿为贼偷去。时毕陵伽婆蹉,晨朝着衣持鉢,至檀越家敷座而坐。小儿父母向涕泣流泪言:小儿为贼偷去,若今在者,当来捉大德脚戏。即答言:可于屋内处处求觅,彼父母求觅不得。

时毕陵伽婆蹉还,至寺内入房中,思惟入定念在于身,以清净过人天眼见小儿,贼偷在恒水中乘船而去。见已譬如人屈申臂顷,从寺内没至恒水贼船中立。时小儿见即欢喜来抱脚,婆蹉即以神足合小儿持来着阁上房中。

至檀越所数座而坐,时父母涕泣而言:若我儿在者,今当抱大德脚戏。答言:可于阁上房中觅。彼言已求觅不得。毕陵伽婆蹉言:但更觅。彼即更于阁上房中觅得,时儿父母大欢喜言:我儿为贼所偷,而今毕陵伽婆蹉为我将来。

时诸比丘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毕陵伽婆蹉言:云何贼偷他儿去,而夺来耶?毕陵伽婆蹉闻已疑,往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知而故问:汝以何心取?答言:慈心取,无有盗意。佛言:无犯。而不应作如是事。」

此段律典没说不能抱小孩,而是当小孩被抢成功,所以小孩已属于强盗的小孩,毕陵伽婆蹉尊者却用神通力偷回小孩,这是有无犯偷盗的问题,不是抱小孩的问题。

末法时期说戒法者无正知见,非法想说是法,是法说非法,此是一例。】

(待续)


[《律仪戒行篇》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