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金刚经论》选读--
金刚经四句偈解脱法进道功程(2-1)---悟得心空
(本篇文章为上善下祥比丘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三、空心的修证
《大乘金刚经论》云:「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令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
1.体验心是最圣最灵
自心、真心是最圣最灵,但若不悟自心,此真心就灵圣不起来。行者要悟自心当要空其身,就如上所言,行者空身做得到,也就是破了色身束缚或打破黑漆桶。空身悟得时,行者当要悟此真心之功能,但要有人指导,不然悟后迷者,即不知如何空其心。依《大乘金刚经论》云:「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令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
如果行者色身束缚突破、打破黑漆桶了,心就有灵通力,觉结使现起。心性本自具足灵通力,只是因为脑壳压住它,让它起不了功用,或是习气、毛病障碍它,让它不能鉴照一切因缘,所以灵知灵觉心就无法现起。如果行者把身束缚空掉后,亦即色身束缚突破后,此灵知灵觉的心性就会现起来了。
以诸根具有六结使言,结使者结缚也、毛病也。六结使是动、静、根、觉、空、灭等六,行者修得「空身」即是破「动、静」二尘相及「根」之结使,五根具有诸色阴诸魔相。身空后,随之而起的是─心的灵知灵觉,即进入「觉」的结使中。以身空后所起心的灵知、觉性,其灵通力仍显现在此阶段中。真心初现起,始知它是最圣、最灵,若心眼不开者,当不知此心灵圣是为何境界。
行者入初、二禅境界,虽有觉观现起,但还是在动、静、根等诸根的三结使间用功,也就是在五根(色身)、六尘(外境)中用功修行,以第六识有漏法来除内心对于外境的执着,此是修心的境界。若是古代禅宗真开悟行者,打破黑漆桶,已无潜在色身,仅留下一心识,如果此觉知心现起,是真的在修心养性,那是在修觉、空、灭等心的三结使。一般言,以六祖为例,要花十五年来修心让其清净,这是真正在修断此妄执心,这时此心虽是最灵通时,但此时觉知后,也会有妄想心随真心觉知、感知后而起烦恼妄心相随,这时行者才真是要实修妄心去除之时。
2.真心是非生非灭的行相
一般的凡夫世间禅定是在动、静、根之间缘修,当心现起神通妙用时,诸真如性的功用也会现起;禅宗真开悟以后的行者修断觉、空、灭三结使,或者心眼已半开者,他也有觉、空、灭的结使要去修,后者修得可以入小乘解脱道;心眼全开的人(真开悟行者),可以修入大乘菩萨道。不管大小乘行者,今生学习佛法都要经过这六结使的魔相,也要灭这六结使的魔相及结使。诸根六结使不灭的话,就没有办法悟得心是非生非灭的样子,你说心是非生非灭,但你做不到观此心非生非灭。为什么心会是非生非灭呢?因缘感召心法生起,缘生法生,缘灭法灭,理地来说此心是非生非灭,当然要做到无妄想相随,才是真正道人。
我画一个圆圈代表我们理地的空性,我们的空体─(本觉)。如果外在有因缘来了,我们自性(始觉)起了心相应,因此自性就发动了起了了法性,法性应缘就会转变为法相,此法相是依自性而映现,即是第八识本心映现,此即是八识相分,接着五根缘八识相发而现缘相,五识见分见了八识相分时就认知其自尘境,而从五识发起认知功能,产生五识相分,故我等应知五识为间接缘实境。真正直接所缘为八识真心自性。五识所缘相分再经七、六识之见分、相分展转而现。若六识执取其境,先认知此尘境,然后起分别心想;若七识执取此尘境,即入妄想相随之境地。行者先要了知此识起之过程,此五尘外境,就现出五尘相时,这就是法的生起。
譬如说有个山映现在我的八识心田(心湖)中,心湖中的山模样是百分之一百的与外相实相的山相像。此时的山是色相、色尘,我的见性开始生起作用,这见性自性真如本是不存在的,大家要了解自性不是随时在那里等着因缘来,无因缘自性是不现的。自性是有因缘来才会起了性用,此时你的见性才现起来,见性起了后产生法性,法性现起后产生法相(八识相分),此法相现如一个色相。产生色相后,我的眼根所现的此色相,由眼识来认识这个色相,这是外境诸法因缘生起的大略过程。
3.心生又何谓不生?
心说生为什么又说非生呢?因为它是无常的,无实性的,也就是无常性的,是因缘才有的,所以我们从修行的菩提觉悟者来讲,等于是法非生,从空性所起的法和有为之间的有生,虽有因缘法生,但是把它看成非生,这样你就可以认知这个境,但不必受这个境所影响,若不能无心面境缘时(如来、大菩萨境界),就起第二分别心起,顶多起一念分别觉知,体知此是何尘境就好,这还是声闻圣人境界。不必再起第三念去认识它,若起第三念后,就入凡情,凡夫、圣人差别就在这里。
凡夫,世间禅定行者也是凡夫,他有这个能力,可以灵知灵觉种种的事情,但是他把它(法相)看成是真的,而圣人看成是法非生。有事情发生后,在我心中感知了,但我不认为是真的,或者观它跟我没关系,不理它,所以从理地来讲它是非生。既然非生就无所谓灭,这是真的非灭。所以凡夫生灭在动、静、根、觉、空、灭的过程之间,圣人都不把它看成有生灭,所以就能得解脱,这是修行解脱的一个手段与境界。
这里讲的心是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你要了解它,此是讲心自能缘诸尘缘,是很灵地能觉知诸境,修到此都有这个能力。但若不能离念、离觉,让妄想相随,就会在悟而后迷失。所以常讲第六感或者是超感者,每个人又有意要培养它,问题就在下面这一句,感知了以后,你的妄想现起来相随,所以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千百念头都随着来了,来了就进入烦恼境界。讲一个比较确实的例子,你已经知道有长辈要往生了,你却舍不得,你的情见还没有灭,不知此事时还无所谓,知道了就烦恼心生起,舍不得亲情。
4.真心觉知后住境则迷
有位同学预知另一位同学,三个月后要发生车祸,而且甚至会舍报,他自从体知后担心了三个月,天天都提心吊胆的,但最后车祸真的还是发生了。车祸发生时他打电话给我,那时候我去南部,刚回到造桥收费站附近就接到电话,他说发生车祸了,医院检查说没事,回到家后此受伤同学觉得心闷,头胀得受不了。后来我回到家后,马上去给他做些临床处理,处理后好一点,情况暂时稳住了,我跟着对他说:「生命可能没有问题,官司才是后续要烦恼的问题。」
他骑摩托车被撞,被谁撞也不知,昏倒在路旁,安全帽不知跑到那里去了,很倒霉!偏偏有一位老妇人也躺在旁边那里,死在他车子旁边,他没有撞到那位老妇人,他被救去医院时像是没事,但老妇人已经死了,她家人赖着说是他撞死的,死无对证。所以我说身体命根保住就好,但这个悬疑案问题才大。后来身体一直找人做调理,约半年多才调理好身体。我说你白担心三个月,不知道反而好,知道事情等碰到了再来处理,那不是很好吗!心是最圣最灵,但放不下时烦恼就一大堆,有什么用呢?还是凡夫一个,放不开呀!
5.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你要学「知而不执」到最后连感觉都没有,菩萨知而不觉,或觉而不知,那是什么境界,不会动心。现在你觉了、知了,妄想也相随了,所以你的烦恼没有灭,你内心的习气很多,内心不净,二十种随烦恼、六大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邪见),都没有灭,我们修行如果修得好一点,不要说以上全部清净,全部清净不可能,那就跟佛、菩萨一样了,能淡薄一点就好了,那你就能不随妄想流转了。
二十种随烦恼,要先断十小随烦恼、二中随烦恼,其内容为:
(1)忿随烦恼,即对现前一切违情之境,立刻发起暴怒,恼乱自心。
(2)恨随烦恼,即是对人事忿怒不舍,结诸怨恨,恼乱自心。
(3)覆随烦恼,即是隐覆自作罪恶,不能发露忏悔,故意隐覆,惟恐人知,恼乱自心。
(4)恼随烦恼,即是热恼,色心遇情境,热恼于心,淫欲起不自安稳。
(5)嫉随烦恼,即是见他人好,持心不平,常怀嫉妒,恼乱自心。
(6)悭随烦恼,即悭贪不舍,于一切财法,贪求积蓄,不能惠施,常恐散失,恼乱自心。
(7)诳随烦恼,即诳语他人,巧虑多谋,心不自安,而恼乱自心。
(8)谄随烦恼,即是谄佞阿谀,心不自在,常愧赧不能自安。
(9)害随烦恼,即是衔恨恶心,常欲损害他人,求快己意,恒恐不遂,恼乱自心。
(10)憍随烦恼,即是憍心慢他,心不谦下,常欲胜人,恼乱自心。
(11)无惭随烦恼,即是暗地为非,不知惭愧自悔,恼乱自心。
(12)无愧随烦恼,即是暗行不善,不知愧疚,恼乱自心。
以上是初学者要断除的粗习、心病。
随着心开解悟后,或心眼稍开者要断:
(13)掉举随烦恼,即是指外境纷扰,身心动摇,念头不止,不能摄伏,因而恼乱。
(14)昏沈随烦恼,即是心神不清,昏闇沈迷,而于诸法无所明了,恼乱其心。
(15)不信随烦恼,即是心有灵知,邪见多疑,于正法反不生信心,因而恼乱。
(16)懈怠随烦恼,即是遇着恶缘,身心懒惰,于修心养性之道业,不能精进修习,因而恼乱。
(17)放逸随烦恼,即是纵恣自逸,制心不严,耽着欲境,不知检束,因而恼乱。
(18)失念随烦恼,即是心失记忆,忘东忘西,有时又失于正念、正受,恼乱自心。
(19)散乱随烦恼,即指心常放逸、乱想不止,着诸缘境,令心流逸,恒不寂静,因而恼乱。
(20)不正知随烦恼,即是不入经藏,或着一经半论,于法邪解、邪悟,远离正知,背觉合尘,以妄为真,恼乱其心。
以上烦恼心是真实修行时,所要真正面对的烦恼。行者最圣、最灵心起,无有八大随烦恼起,才能得真心起而无妄想相随。
令悟真心,真心要悟到它,怎么悟法呢?一个真心,一个假心、妄心,修行第一个要做这件事情,当有第一念感知后,再起的第二念是真的、还是假的?当然是假的。如果你常常喜欢打妄想的话,那第一念是真假也就分不出来,你要学习随时都不要打妄想。「知」是个了了的觉知,但不是胡思乱想,知道吃饭、睡觉、当下做什么事情,其它的妄想不要乱想,如果没事想想这个,想想那个,那就会搞得整个脑筋很复杂。就是你有最圣、最灵的心,感知一件事情后,你也不知道它是真、是假,分不清楚。所以要把你的妄想心、假心控制住。怎么控制呢?禅宗讲的最好,在这一段时间,要把你的心打死,打不死你的心(妄心),你就永远悟不了真心。刚开悟的阶段,只要起了妄想心就要把它打死,马上就打死它,你的念头起了二、三个字时就打死它,不能让它继续想下去,有没有这个能力?知道修行真实过程就要如此来做,不然会修得很累的。
一般禅修者无人教导时,有此真心现起境界,但不知管住此心,不知执杖牧牛,就没有真实的定力,所以遇缘搞得真假不分,胡思乱想不止,到最后一个人落得神经兮兮地,有的还要看精神科医生,搞不好还要进疗养院去,好事却是以悲剧收场。
6.要灭「觉」入「空」的道理
大家喜欢看自心它在想什么,所以有觉知的心,可以去观照它,很喜欢看它在想什么,知后就不能让它继续想。古德常讲:「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此句不是在你还没有空身以前讲,是在空身以后破了色身后在讲的修持境界。此时,念头起来打死它,就像打玩具头一样,冒出来就打死它,这也就是禅宗所谓的「执扙牧牛」,你妄想执着第八意识的心相,它冒出来就是假的,当然要打,你感知一些事情,也要打死它,管它是真的、假的。有时候真心、假心两个同时现,不管真、假都要打死它,真的知道干什么,知道也要当作不知道,别人要发生什么事情,知道了也要装做不知道,未来要发生什么事情,知道也要装做不知道,因未还没究竟解脱故,不能去观此真心感知境界是真是假。
举个例子,某人因闹情绪,好久都不来了,但可能几天后会再来,你先知道了,也当作不知道,把此觉知心打死掉,不用太当真。真的会来,几天后他就会来;有的同学已当面知道他要来,就先来说他哪天要来。但您先有觉知,一觉就知道他要来了,但不要太在意此心所现真假,这个礼拜他该来就会来。会来就会来,不必去讲,打死它不去分辩真实,最后真的他来了。这种真心感知,是很平常的事情,你只要不胡思乱想,就可以做到悟得,但这样对你解脱有什么用呢?没有用!所以要学习灭觉结使,先修入空。入空的意思是觉而不住,不要去太在意事情的真假。
这个「觉」未现起,或已现起不能分辩,这还在第二阶段修行(明心),因妄心都还没空掉,没有把妄想、妄念空掉,是悟不了真心的。真心悟到了,又要把它感知打死掉,或能不即不离,这就做到真的不妄想相随,那不就等于打死掉了吗?
7.妄想、妄念灭才能体知真心
一般人有超觉的能力,就到处宣扬,或把所知告诉别人,这样会障碍自己修解脱道。常言到:「见光死」,就是说学得很少的佛法或智慧不足就想要曝光,当然会见光死,不可能有机缘让您好好修下去的。所以禅宗也有不破本参不入山,开悟后入山就是怕众缘纠缠,修不到心地里去了。
有些大德很可惜,修行境界曝光太早,曝光太早的话,知见就没办法深入,悟境就不会很高深,为什么呢?因为追逐、依从他的人太多了,跟着他后面跑的人太多,接见的人太多了,那有时间去深入经藏、精进看经典,配合经文来研究自性、认知自性。心都还没有达清净,心都还没空掉、脱黏,法也就空不了,修行道上半路就死掉了。所以能知自心者,要认真地去掉妄想心,才能真正悟得真心。
你要认识这个真心,真心悟了以后,遇境会现起自性真如性用,此性用真境不是指你看到的、听到的,是指超感知,超时空感觉的,感觉了后妄想念不要相随,习气不要相应,习气要把它灭掉,灭不掉习气,那就不是真修行,因法执不去。
8.悟得真心还要保持气脉通顺
悟了真心后,真心要常觉不昧,知道很多事,常常悟了很多事,如果一下子妄想太多了,也就不会灵光了。也可说刀子用太多,刀就不利,如果你没有再继续磨刀的话,心就不灵光。譬如很多人劳累了,长久没有打坐、修行,他的真心就钝了,他的刀用多了就钝了。因为要常觉不昧,还是要常常磨刀,这时候因还不究竟,才走到修行路第二步,心还没有空掉,所以常觉不昧之间,觉知的事情要不随妄想流转,这一句话很重要,如果真正做不到,你的心还没有空,你知道要怎么修行吗?
9.真心感知要能无妄想相随
第一阶段开发真心,真心让你懂得很多事情,了解很多事情,甚至于料事如神,这不必你学的,自己真心都知道。譬如说你在上班,老板叫你做这件事情,但你知道做这件事情做了是没有用的,做了会白做的。若你是老板的话,你不会做,但你是职员就要听话,你觉了,那要不要做?照做!最后结果不论好或不好,因为老板要你做的,你不做会被开除,所以做归做,但你心里面有数,此将是没有结果的,到最后真的没有结果,这就是你没有妄想相随,因为妄想相随的话,你会跑去跟老板说:「没有用的,我早就预知了,不必做了,做也白做。」
又譬如说,也许是其它公司的高级人物来参观,老板要你招待,准备简报数据,但是你觉得自心不想做,为什么?你觉得他们不会来,这是你的真心觉知,但是跟你老板讲明他们不会来,老板会问你怎么知道?那就糟糕了。所以要大智若愚,装聋作哑,修行人常要装聋作哑,这是很重要的,知道事情,但只能装做不知道,到最后客人真的不来了,因另有要公不来了。
所以这种真心是很灵的,问题是你的妄想有没有断掉?断掉的话,常觉不昧,要让他真的常觉不昧,常觉不昧以后没有妄想相随,好坏都好,坏的不逃避,不要想办法去预防或要怎么样逃避,没必要的!坦荡荡的去面对,该死就死,该坏就坏,不必逃避,好的也不必喜欢,该来的总会来,这就是不随妄想流转的修证,难!你的心不净,好的喜欢,不好的最好赶快逃避,不然就去请个高明的人来帮忙转运,这都是心不空,随妄想流转的写照。
10.心空才有妙用
还有悟得心空的人,就有妙用,悟心空者遇坏事不见得就会真发生,心空的话,就可转业缘,不好的转到好的,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也许心不空时,妄想流转,就转不了自业或共业。像刚刚我讲的那位同学,三个月前知道同修要发生车祸,跟我讲这件事,我说没关系不要胡思乱想,发生时再来处理,像这些实际的情况,会发生在你修行过程之间,你没有这些现像就没有进入修心的境界,当进入修心的境界,就要依据经典的这句话来做,消灭妄想心,让真心常觉不昧,常觉不昧之间,不要有妄想相随,保持知道事情就好,不要强起烦恼心相随。
11.四句偈讲说功德大之理由
假使你真的看过所有的经典,《大乘金刚经论》四句偈所讲的,对修行是透露实修的先机,真的修行就是这个样子。因为释迦牟尼佛讲,为什么你能跟人家讲四句偈的功德无量无边,因为有人心能感知诸事时,这是一种魔相,你帮助他走过这段看来似很风光,但其实是逃不过因缘果报的能力,这样他无觉到走错路的危机,可能会让他死在修行的半路上。因有你讲四句偈解说,他不会落在这节骨眼里,他会超出修行这四个阶段,他才会超出世间的天道、仙道,搞不好还会进入魔道,那你这样讲四句偈让大家了解,让他了解后悟得真佛道、解脱道,那不是功德很大吗?
救一个人是救色身一命,只有这一生,救人的慧命是尽未来际,是无穷无尽的功德。这个人真悟正道以后,还可以影响很多人,一灯点千万灯。所以为什么四句偈的宣讲功德那么大,比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供养诸佛菩萨的福德还要大,你要想一想他的功德大在那里,你不知道会让一个人修行,不会枉死在修行半路上,不会坠落在菩提路的歧途上,那个功德才是大大。
12.真心灵知不能当真
心是最圣最灵的,遇境它会起因缘法,没有境起念头,那是你在妄想,你不打妄想,把妄心打死了,常住空的真如体。此时自性遇境才会起念,境灭心也没有了。所以有时候修行人常常会突然间冒出一个心念,你看着它,看它怎么样。真心感知有时是违背现况,但最后时间证明,确实是如真心所现。
很多人喜欢讲未来会怎么样、怎么样,我说从来都没有此种感觉。十几年前有位熟识的修行人在讲,国家会怎样、怎样,赶快要她妈妈移民到美国,我说我怎没有什么不祥感觉,最后证明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所以真心有时候不是不灵,是那时候的命运已在转,时空在转,因缘在转,就是真心觉知也是会不准的,人该死的那一天就不死,既然会不准,就不必讲出口,讲错了让人看穿你心有碍、有妄想相随。所以你的灵知,保持觉就好,不要有妄想相随,不要用嘴巴去讲,当然你要求名闻利养,就需要这一套,那你就会走错路,走路邪道去。
我预知不好的没有一次准的,只有一次半准,那不是预知,是作梦,梦中我在倒车时撞死了一个人,但我从不在意这些梦境。真的过几天后,在头份晚上开车去上课的地方,走错路进入市场了,倒车退回原路时,后视镜没有看到有一位老人家骑着小摩托车在后面,“卡”一下,糟糕!下车看一看,还好只有擦撞,也没伤到他,他也没有真被压死。这个梦不准,梦境或者是预知不要在意真的、假的,不要去当真。那时候我本来也不在意,只是发生了这种事情,才回想一下梦境,但人也没有真的死掉,所以梦都不要去当真。梦!活着的人生都是梦,何况是梦中的梦,都不能当真的。有的人梦到什么还很当真,搞得神经兮兮的,不必去担心这些。所以真心应缘感知,「不随妄想流转」这句话很重要,你要断掉你的习气毛病,不要有感应念就随妄想流转。
13.去妄想先学闭嘴、禁语
王老师本来要我跟每个同学谈一谈,谈谈各人应如何修行,时间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是这几天我讲话都讲不出来了。每个人要学先闭上嘴巴,口要先闭死,心才会止住不想,你嘴巴喜欢讲话,是受第六意识心的影响,心想嘴巴就会想动,好讲话就是这个样子。修行要先管制第六意识的种种习气、分别心,这是修行的第一步。
以前有一个皇后召见禅师,请禅师开示,这位禅师不肯帮她开示,他只讲了一句话:「老僧守不语戒!」意思说皇后你最好也少讲话,因为禅师已洞悉皇后的毛病,她太喜欢讲话。禅师反过来讲:「老僧守不语戒」,皇后最好也能如此修入,嘴巴不讲话,不讲话是修行的第一个手段,你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等尘境,你喜欢讲就会面境就讲,真的是这样你心是太浮了点。真的要修行的话,要把妄心封死掉,就要先把嘴巴封起来,爱讲话的人永远修不好,几位同学爱讲话,要这样一直修下去比较难。该讲才讲,不该讲可以念佛,嘴巴不动,心就不会常乱动。
14.妄心止真心觉后就要能无妄想相随
真心感知了,妄想念就不会相随,不管妄念起来几句话,下去!过后一阵子就忘记了,但是你读了一个句子,是什么意义,会知道!等一下就忘记了,不必在意,不必记在心里。很多人很在意心起什么念,在意就会有妄想相随。有时虽然不是你的妄想起,是真心所现的念,但是你执着此念,担心这个好的,担心那个不好的,还是会有妄想相随。修行!你要练到圣人的境界,觉知起、觉知灭,自己当下觉知后,过后就忘记了,当事情真来时再来处理,好的本是好,不好的就处理不好的,这样不是很自在。
再来这一句讲得很透彻,但依「真性主行」,这一句话是跟前一句搭配的,真心觉知了没有妄想相随,那你是什么心地呢?是由真性主行的境界。这分两部份来讲,到这个时候心有灵通力,自性也有灵通力,你说我不讲、我不相随,事情会转吗?一个是生活上的,一个是心灵神通上的。心性,见、闻、嗅、尝、触这五自性真如,眼睛看东西,看就看,不要有分别好坏想,耳朵听到一句话,好坏都好,这样就是生活上、心性上没有妄想相随,他的心念会起灵通,会出去做事,真心会应缘去做事。
15.无妄想相随、让真性主行
另外,心性上的真性主行,这才是真正修行人要去体会的。古代祖师大德讲:「不要落在无事匣子里」,一个菩萨坐在那里,祂的心很忙,祂自己会应那个缘,如果有一个人心忆念着菩萨,菩萨会化一个「化身」出去,这是心性应缘出去的。一个人没有妄想心的话,他的心性、真性它自己就会去应缘,应缘了后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为什么很多同学打电话来,我也没做什么,只是讲讲话,过几天他就没事了,要学习让真性主行,不用一法,解决事情反而很简单。
刚开始是没有这种自在能力的,心性动时,你会觉得心烦、气躁,会觉得有一点心乱,那是因为你初次体会真性主行的那种功夫,但此时定力、智慧还不够,这时候感觉有事,有事!但什么事不知道,要知道什么事,要证到空性以后行者才有这个能力,这时候你还在空心之修证阶段,所以心不空、不明更还没有见性。见性以后就会知道真行主行过程间是有什么事,没有达到这个心空境界,想要达到明心见性是骗人的,不要犯有大妄语。
16.真性主行力有未逮时
现在有几个人可以证到这样呢?没有!有的话也是不会让他人知道的,懂得佛法就不会贡高我慢,不会自我肯定,或毁谤别人,佛法讲得很清楚,不着一切相,就是有般若波罗蜜智慧。所以悟了以后,你有灵心、灵觉,当你无事觉得心烦,心烦就是无为心在做事,这时怎么办呢?我心烦,那就打坐、念佛!增加你的灵力,让它自己心性去办事,一切就会顺利,你只要这样做就好了,不必去做什么事情。
有的不信任自己的能力,遇事就要诵经、要回向,这样你修不了让你自己解脱的,不要求佛、菩萨来帮忙解脱,要把自己训练成你就是菩萨,很多人自己没训练过,也不想去训练自己,怕苦、怕死,又怕帮了别人自己就生病,求菩萨、做功课回向最简单,这样你成就不了大事。
修到这个境界你感觉心烦闷了,心有一点浮动,那一定有事在进展,但它在干什么?不知道!知道就已经是见性了,悟得性空了。所以这时你就要打坐、修行,知道有事就好了,照样生活、吃饭、睡觉、做事。心烦我也是可以控制的,那个烦不是烦得我坐不住,不会,若是这样,那是你的境界、定力太差了。开悟的人,世间智一定是锐利的,但出世间智稍微有点而已,为什么呢?出世间空性的解脱能力,没有百分之一百,也有百分之七、八十,所以这种烦是心稍为浮动而已,也很容易控制的,控制同时也知道有事在进展。
17.心清意逸行者非菩萨
如果一个菩萨心里都没事,他的脸很清澈,生活悠闲,没事干呀!不去为众生分担苦难,这不是真觉者,觉者第一件要事,就是为众生分担苦难,这是佛心决定相第一个境界。你有没有这个心,你的病我来扛,你的不如意我来扛,你生病我来替你生病,有这个心才是佛心,第一个佛心决定相的样子就是这样。你说:我不行,我自救都不行了,还要扛别人的病,那你就没有佛心了。菩萨行就是病行,病行具足就能与众生同体,所以众生有病,菩萨一接触众生自然就有病,菩萨病好,众生病也好。菩萨修病行,不是只有心病而已,还有因同体而身会有病,这样可以证得忍辱波罗蜜,最后得无生法忍。
一个开悟的菩萨这两个心是俱足的,世间智慧聪明才智很高,看事情永远比别人多了好几层次,深又远,看事都很准,不会白担心,你要学什么,什么都会。我以前是公务员,我是学营养的,但我一生之中干本行的事很少,都是开发一些新的东西,包括计算机,没学过计算机,去上课也可以学会,医学书看一看,提网契领,医理可以用得更好,要学什么就能得什么。譬如女孩子的子宫肌瘤很难医的,西医只有切割手术,中医大多医生也没办法。我就去弄一个药方,让肌瘤一年能减小了三分之二,方中主要还是有”莪朮”一味,就能发挥很大效用。这种智慧是大家本来就有的,是你没有把智慧眼打开,打开一定有这个能力,学什么像什么。
18.心明的境界是什么?
如果那一个人开悟了,还笨里笨气的,自己讲开悟,那是大有问题,古僧大德从来没有自己讲自己开悟的。你可以肯定跟他说:这不是真的开悟,开悟的人是菩萨,智慧是无量的,虽是小小初地菩萨,也还是有点智慧的。开悟要有点解脱的能力,在出世间智上,当心在境界来时,有点心烦生起,你感知有事情在进展,你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要等空心、空性了,才会知道事情过程是什么。
让真性主行,平时五根对六尘没有你的意见,所看的人事物都好,这样做、那样做,怎么做都好,心性是同样清净的话,没有妄习时,自性它自己会去做事,你不必担心,如果你做到这样就是明心。但是不简单!但有人常爱讲「明心见性」,讲得天花乱墬,真的「明心见性」了吗?现在有人能明心见性吗?
谈到明心!让真性主行,无妄想相随,到这里才是真的明心,习气没有了,真心随缘应缘,没有妄想相随,还能让真性主行,这样才是真的明心。如果心不清净,六根不净,看到这个就批评这个,看到那个批评那个,那根本没有「明心」。这种人五根对于六尘都还不能得清净,那有明心可言,既无明心,那有见性?就是有人真的明心见性了,也还没有证得法空,未达心空法了,怎能得解脱?根本就成不了佛道?所以修行道路懂了,就知是还很遥远的路要走的。
19.明心行者的果位
怎么境界才叫「明心」?明心就是五根接受六尘,什么都好,坏人也好,好人也好,什么都好,这样才有点明心。真心感知的都是真的,但又没有烦恼相应,然后让真性主行。明心行者是得什么果位,是得斯陀含果位而已,刚刚讲的,空了身,是有须陀洹的境界。后面经文有讲,悟得第一句,依义修行,便证得须陀洹果,要空掉身才算数。我刚刚讲的,要断掉身见就是空身,不能禁戒取见,不要去守不正当的戒律,疑心、疑佛理的心可以去掉,证到这三结断,你就是得须陀洹果了。如果以《金刚经》来讲,须陀洹果是谓不入流,不入色、声、香、味、触等五尘流,五根面对五尘境都能自在,对于外不去批评别人,对于自己吃什么都好,有吃的就好,穿什么都好,睡什么也都好,这才是真正的须陀洹悟得空身。
若是空心是不得了了吗?有很多人的心是有灵知灵觉,但问题是后面的这一段经文没有做到,观心是非生非灭,没有断掉六结使(动、静、根、觉、空、灭),不会知道修行有无结果。真心觉知很多事情,不去在意它,不去讲开,就有空心的样子。若因为讲了才有名闻利养,学徒、信众才会进来,捐款才会一直进来,这修行者是卡死在名利上了,是谓悟后迷者。
20.真行者能摆脱毘那夜迦的顺逆因缘
一个修行人要面对毘那夜迦的障道而修,毘那夜迦有六种障道的现象会发生在真修行者上。《佛心决定相》这本书要是出版了,其中会讲佛心的十二种决定相,若遇到毘那夜迦障道,而不能守戒清净,不能安于寂寞,毘那夜迦可以让你发展很快,要道场有道场,并且发展得很快,也可以让你很有钱,供养无数,钱一直滚滚而来,这样让你迷失掉,你要再修什么?这是被用利养把你干掉了,不让你真正进一步修行,而让你说在行菩萨道,但都不再谈修自心,就这样而毁了。真正修行者,不能听毘那夜迦的,但不听它,它就让你生病,让你没有人供养,甚至于三餐不济。但这样坚持却可以悟道,得身空、心空,甚至于得性空的修证,所以守住逆境,避免迷失于顺境,才有善境界继续发展。若行者执取顺境、求名闻利养,终被毘那夜迦毁灭其德性。
整个心空概念,你做不到没关系,至少你懂得经文道理,可以判断那一个人是真的在修行,那一个是假的在修行,或是在吹牛的,或是胡说八道的。犯戒律的不用讲的,那一定魔化身来障道的。或虽然没有很大的败坏纪律,没有上法院,但嘴巴也常讲自己证到那里,证得不得了的境界。你可以依此四句偈,去印证他到底他证到那里。你听完这些课程,虽然我们没有证到那个境界,但可以去当评鉴师。譬如说他所说都是在吹牛的,当然你若要直接骂他,这是不行的,你造恶口业。但你依此四句偈评鉴他,只要知道这个人在吹牛就好了。因他没有四句偈中所讲的境界,连心都空不了,五根面对六尘都不能释怀,那里有什么境界可言。虽有点灵知,也没有什么善境界可言,也没有什么果位可得。懂得这四句偈,就有这个好处,当然自己要尽量朝此方向修证,不要光懂得意思就好,这样会辜负世尊的慈悲说此无上心法,说了那么好的佛法,我们就要如实地去修证。
21.互动时间
王老师!现在是要休息?还是要继续讲下去?休息一下,让大家问问题,第三个阶段是要进入空性修行的境界,第四个阶段的法空境界,最后一点佛陀讲得比较简易一点,这两个明天再讲。休息五分钟,因时间太晚了,要回去的可以先回家,有问题者请节省时间写在纸条上。
提问一:要淡薄三毒才有办法悟到空心,淡薄三毒是什么意思?
答:三毒就是贪、瞋、痴,会打妄想都是痴心不灭,痴心是业的根本。淡薄是偶而有想但无任何行动,说是微细妄想吧!如何实际去做修行的功夫?妄想多根本不像修行人,欲念妄想偶而现起若能警觉控制,没有实际的行为,可说是有点淡薄了。要是到阿罗汉果的话,这三毒是要永断的,连一点点的妄想念头都没有,要想贪、要生气,或者是要造业缘,阿罗汉果行者都不会犯的,心意柔和无执,无任何恐怖,这才叫做永断三毒。所以斯陀含除了断三结(身见、禁戒取见、疑)之外,还要淡薄三毒(贪、瞋、痴),既然未达能断,那就要能淡薄这三毒。
这个老同学都听过了,配合四种圣人的心地境界,没有去参加禅三的同学,已经发给你们讲义,那是 power point 打印出来的,你可参考一下。所以修行刚刚讲心的灵通,这不是最重要的,那种灵通是次要的,要断除你到底有什么心里毛病,让真心灵知后,无贪、瞋、痴三毒相应,把这三毒断尽才是最重要的,心地法门就是这个样子,不是在讲自性的什么神通,那是附带的,你放不开这些能力就没办法获得有解脱知见。
既然不能永断三毒,那淡薄三毒做到也就很不错了。淡薄三毒就是遇缘要起贪、要瞋恚生、要造痴业时,有心念起但能马上警觉不去发作,这就是淡薄的境界。古德云:有法无主,习气要发作但没有发作出来,那可以说是淡薄三毒。若你做得到,就有点斯陀含的味道。若真有此能力,也不要有我得斯陀含果想,不是自己认为这样做到了,就真的是做到了。有时菩萨制造一顺逆境来考你,一考才知道真的没有功夫,心地也不能安住,所以要真的努力做到淡薄三毒。
提问二:接触学佛的人很多,有的人会说跟某些高人相处一段时间以后,都会有心灵相通的现象出现。譬如说某法师因缘很好,就跟他学习佛法,学了一段时间,在学习中或学习之后,常常觉得法师跟我沟通很好,甚至于他可以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可以用心灵的感知预先告诉我,让我能够趋吉避凶,老师您觉得这个状况在学佛人来讲是好是不好?
答:这不是刚刚跟你们讲了吗?两个人心都开了话,是用心灵沟通的,一个在台湾,一个在美国,两者都照样可以互通,所以心跟心相通是实情。但是你感知了什么事情,讲出来就是妄想相随,跟这个经文(四句偈义)相违背,所以你可以预知未来有什么事,那是他感应的能力还太强,有的自己感知自己的事情还无所谓,还要感觉到别人的事情,那心不是太鸡婆了吗?自己关心的人或是自己本人有感应,但若能心性放空,或用无为法去转你的障碍,最后事情是转了,连你也不会知道。若有人告诉你有事,要你趋吉避凶,那是算命仙,会看命但不会转人家的命。还有他知道事情是自知自悟,还是护法神心意念通知他,这有你待查证,若是后者的能力,跟鬼神通是没有两样,不是自己修得的真心所感。
有的人会感应到未来,譬如说九二一地震,或是其它事件,有时候共业是难避免的,但有时候是人为的业所造成,那是可以避免的。讲这些、执着这些就是着魔相,好谈吉凶祸福,佛说都是妄想、执着,这些都不是正常的修行人,真正修行人是要沈得住气。这一句话:「不随妄想流转」,不能否认真心是最圣、最灵,能预知很多的事,问题是你知了后却不能放下,重点在这里,这样就没有解脱、转业的能力。所以第一个他的心太敏感了,他知事后不能释怀,执以为真,就有烦恼。学佛是要学习感召悬绝,学习心不敏感,让真性主行,真性要主行就要入空,入心空了以后,心就不敏感了,那最后灵性不就死掉了吗?不是的!
入心空了以后,有定力与智能后再回返,再来学习接纳原来佛性的灵通力,修行是要有先后、有次第的。所以你有什么能力,都不要讲,放在心里面,这就是学习心空的阶段。着魔的人就喜爱讲,我刚讲的,就是怕人家不知道你有多少斤两,怕人家不供养你,不重视你,有的要受供养,就会兴起好谈吉凶,你不作怪的话,门庭可罗雀,没有人会来供养。俗云,和尚不作怪,无人要来拜,这怎么行?若是没人要供养,也不会好谈吉凶,正好修心空,养自性,去习气。所以到底要修自己,还是要搞名闻利养,这是真道行者,还是假道行者,要能分辨清楚。
这一段讲的,不否认真心是最圣最灵的,未来的、连八万劫里面众生的因果报应都知道了,那是真正的宿命神通,要是真阿那含果行者才会有。不然一点点小通,那不是真神通,不要去爱现。所以这个师父这样表示,他是有灵知力,但可能没有真正在修空观、学佛法,修空观的人不会去讲这些的。
心跟心相通是可以的,要两个人都能通。有时候我开玩笑,那一个人打妄想,其实那心有一点开,比较容易被看到,若心眼全部开的话,刚开悟的人心很敏感,可以知道众生心,但是要互相知道的话,两个人的心都要全开,以心传心,就是可以用心讲话,不必用嘴巴讲话,这是真的!
提问三: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听课,感觉非常好,老师讲修身空及心空,修身空是第一关,再来修心空,请问这两个可以同时修吗?或是身空修到什么时候,才可以修心空呢?
答:有人问五蕴魔相可不可以先修心,再来修色身,这是本末倒置,修行是依色、受、想、行、识这样成就上来的。一样的道理,这个身不空,真心现不起来,你要修的心都修不成,还是本末倒置。我们同学修了一、二十年,心打不开的话,习气转不了,所以为什么要先空身,空身也就是突破色身束缚,让心灵稍为浮出来,你才可以去抓妄心来修,才能入真修心,所以这是有次第的。
你不可能先得斯陀含后再来得个须陀洹果,对不对?果位是先得须陀洹果,再来得斯陀含,再来得阿那含后,接着就是得到阿罗汉果。就像五阴魔相一样,你要先破色身束缚再来修受、想。受阴尽再来修想阴,想阴尽再来修行阴,行阴尽再来修识阴,五阴灭尽才能转入十信菩萨位,这些都有次第的。
所以你如果不破色身束缚要修心的话,就像穿着鞋子抓痒一样,抓不到痒处,一个毛病要转转不了,我知道要改,就是改不了。但是你破了色身束缚以后,你可以随时观照你的心念起灭,人家讲一句不痛快的话,自己心里生气念头就要冒起来了。你看着它,它就下去了,没有完成瞋心的发作。下一次再冒出来,观照它又下去了,再下下次,冒到这里一点点,也下去了,这样千万回的磨练,你的瞋心才会灭掉。妄心习气不是那么好修的,你说要断就能断,不是的。
那从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到阿罗汉果,如果照正常的修法,得须陀洹果升天上、人间来回七次,寿命很长,都是数百万亿年之天寿,才能成就阿罗汉到果。所以修心不是那么容易的,但一定要先破色身束缚,才能得须陀洹果,之后才能修心,依此最圣、最灵的心,还要修得感知后无妄想相随,让真性主行,这样才悟得心空,才是得斯陀含果。这些都有次第的,不能跳跃式的进修。
提问四:如果今生色身束缚破不了时,那就没有机会修心了?
答:有一种可能就是借由佛、菩萨的力量,来转你的习气,念佛!念佛!!当你打妄想时,祂帮你转一下,你就不会打妄想了,你习气要起来时,祂会给你压一下,这是念佛,借佛的力量。今天所讲的都是自己的修行,自己要能得解脱道的,都要靠自己。如果自己不行就要靠佛力,所以要看根基,才能知道要自修持还是靠佛力得入。
你对于打坐修行,今生没有办法成就,那就念佛、拜佛、持咒,靠佛来帮助你,这是方便法门,末法时期没有办法,没有说像再来菩萨一样,每一个人都是修得很顺利,一、二十年就能修完到一个境界。大部份的人是从善心开始,得欲界天果报基础。再来要修色界禅定,修禅也都是要有这些基础善根的。
但有时候不得力时就要借佛、菩萨的力量,所以念佛法门也很重要。世尊在世时,没有人问的情形下,世尊自己说了《阿弥陀经》,利益末法时期众生。所以大家现在都在念佛,认真念佛也就可能得空身。要修到空心,有时候还是要佛菩萨帮忙的,因为你的心有时候会冒出来,这时候破色身束缚的人,大概真正菩萨或佛,可以直接用语意、心意来教化你,一个念头飘过来教你怎么做,叫你不要妄想、不要烦恼,你自己就会放下烦恼、妄想。所以你虽听不到祂的意念或是祂的心意,那只有靠祂来转你,你不知道,祂知道呀!有时烦恼来想不开,突然间你心结想开了,为什么想开了呢?是祂给你心意转你的烦恼念。
所以平时我们拜佛、念佛就是这样,求助于诸佛、菩萨。还没有到一个基楚时,只有靠佛力,到有一个基楚点就靠你自己,你自己用功时,还是离不开佛、菩萨们加持,祂随时都在看着你。所以真正修行者是很平淡,因为你一有异常的行为、心念,祂就马上会警告你,祂会跟你提醒,所以真正的佛弟子是这样,不会有错误的行为、犯戒的行为。如果没有正护法神在护持的,就会出差错。就像那些喜欢乱讲话的人或者是真正着魔的,都没有在默默修行,都是在搞名闻利养的那一套。不要担心,好好的打坐,你也会有成就的。(待续)
( 张玄祥居士 讲于美南 尔湾 2005.06.02. )
[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