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解深密经》的奥秘(2-4)
胜义谛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二、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第二(续)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告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
一切法包括有为、无为及不可说法如上述,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一为有为,一为无为,但菩萨处有为中,要观是中有为非有为,也不应观全是无为;或处无为中,不应观无为是绝对无为,亦非绝对有为。总之,菩萨观一切法,不应执一切法,处有为事不应有有为想,应以无为观之;处无为境亦不能不知一切法起灭真实。如理知者是为大菩萨、不退转菩萨。
进入第二段,开始解释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所讲内容。「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一个究竟的菩萨对一切法,不能讲说有为、不能讲说无为,也不是说有、也不是说没有,所以称无为。然对无为来讲:不是说无为,也不是说无无为;对有为来讲:也不是说有为,也不是说无为。这个意思是:不要把心住在有为、无为相上,至菩萨究竟的人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说一者有为、二者无为,在有为中,要观是中之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简单讲,这是不是不住一法?就是不住一法,这样才是真正守住真空。
「不住一法守真空」,所以你自性真如应缘,然后无为,无为就无为,却也不执着无为;如果心现一切法该有为,有为就有为,不称无为。这样随心自在地去利益众生,这才是菩萨、修证到最究竟觉的人,所体会到的一种境界。对一般修行的人来讲,还没有完全悟得解脱者,也可以这样去培养不住一法、不在善恶之间执着的能力。对自己的解脱来讲,也可以做到不执着于对某些事情不做,不执着某些事情一定要做,能随缘这么去运转,又可以自在无碍。所以这个道理懂了,就知道:「喔!究竟菩萨是这么学的!」
慢慢学会做到不住有为、不住无为;对有为不害怕有为、对无为不坚守无为;或者无为相现起你也不说不好,有为相现起你也不说不要。这么随缘自在地去应付的话,你自己就很自在。所以开宗明义的这两句话就很重要,把你心的境界这么标榜出来,有为、无为之间,「是中有为」,不看成是有为,也不看成是无为,在无为之中,也不是无为。那现有为相也可以,但是不要当作有为。
这样简单讲,就我们讲不住一法,真正守毕竟空的境界,所以菩萨要帮助别人、要利益众生,要有这种圆融的体会跟能力,才有办法去利益众生,不然就像阿罗汉解脱了,解脱了自己自在而已,祂没有办法理解有为、无为,祂喜欢无为,无为就很清净。菩萨要学到「有为」中又有「无为」的修证,这样你就可以自在,可以做很多的佛事都不会罣碍。佛祂为什么讲这么深的道理?我们要理解,从观念、从一切法中去超越是最真实的,不是去逃避、不是去否定,这才是最究竟的佛法。
总之一句话,菩萨观一切法,不应执一切法,不应执有为法、不应执无为法,处有为事不应有有为想。你在面对因缘起法的时候是有为,在讲经说法也是有为,你不能去罣碍,这是处有为事不应有有为想,应以无为观之,不执着放下就是无为;处无为境,亦不能不知一切法起灭真实。不必用心、不必用语言去做的事情,你处一切有为境,可以用无为心去面对,轻松自在,不要说无为无为。如理知者是为大菩萨、不退转菩萨。
上次我们讲什么叫不退转,就是你有能力不住一切法,现在是进一步解释一切法有为、无为法,怎样叫不退;再分析什么叫有为、什么叫无为,进一步要把经典这些概念细说清楚。
有为梵语 sa3sk4ta,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称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相对于此,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则称为无为法。据《俱舍论光记》卷五载,因缘造作称为「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因缘之造作,故称为有为,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小乘着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说明性空、唯心之理。
有为梵语叫sa3sk4ta,sk4ta是作为,你现在会悉昙了,能够知道s是如如、是谛,那有谛或者是造业的谛。k是造业,里面又有4,这个4可以讲是有点神通、自在无碍的意思,ta是如如。sa3sk4ta是一切有为。菩萨住一切有为中,又观它无为。从这个梵字的组合上,又叫做六合释,目前悉昙课还没讲到,这里先提一下。一个字词当有六种组合,组成成分中有主要的、次要的,或者是彼此对等的。比如说山、水,山跟水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山是山,水是水,但是合起来就变有山有水,是可以让人家去游玩的景致,像这类组合就是六合释。
例如这里sa3是一个字,sk4ta是一个字,由这两个字来组合出一个意思。sa3是有总称、有一切的意思,或有其它sa的意思,sa就是谛,或k4,有时候k4ta彼此的变化很多,或者是k4ta这些念法、写法不大一样,k4ta或者读做迦啰多。所以你在学悉昙、研究咒语之间,去看它的语词变化,愈看就愈有概念、愈熟悉,会发现其有规则可循。你慢慢深入研究,看到梵字时,像这个sa3sk4ta,你就要进去里面看。比如说,sa3是什么?里面有ma,ma也是大空,另有ka、有4、有ta,有这几个名相,字句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有为相,所以这里面透露了何谓有为相。能以无为的心态去面对它,这里面就是讲空的一面。
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就是有为,又称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这「因缘」二字很重要!如果不是因缘所起的法,那是你的妄想,这种不能当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有因缘来了,(比如说有人来问问题而你回答),你以语言演说就是有为;或者有外在的障碍来了,冤亲债主来了,你就能体会到身心受影响,这就是有为相。假如你用无为心去应对,那这个境就不成为境。所以这一段注重在因缘和合。如果不是因缘和合的,那不算是一个有为法,是你自己在那里打妄想,没有因缘而你自己在打妄想,这不属于有为法范围。所以有为法就有主、有一个对象,是世间因缘所产生的事情。
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如果你的行为去影响到第二者,就是所谓的造业,当然影响到第二者,可分成好的影响与坏的影响:坏的就是你欺负他,你对他做不利的行为;好的是你开导他、诱导他,能够让他学好的东西。但这个善恶,这些所谓的造作,是一般人在讲的;若从佛法上来讲,则不偏向于什么善恶,因为无论善恶都要跳脱,毕竟连有为、无为都要跳脱了,那么善恶更要跳脱,不要有分别想。
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如果因缘所现起的一切相,在两造之间相互联系,然后生起心法、一切有为法,有生就有变化,有变化到最后总会灭,所以生灭变化中的现象,就是有为法。以生、住、异、灭,(有时候讲成、住、坏、空),这四有为相为其特征。所以有为法离不开成住坏空、生住异灭四相,成住坏空、生住异灭,这都是有为相的四相。因缘起法,法的过程之间是住,住中有变异,有变异就有灭,灭后入空,这些是有为相的特征。此即上记所谓的有为法之四个基本特征,称为四有为相。此外,亦有将住、异二相合并为一,而立三有为相。因为住法住的时候,之间就有变化,还有异,所以讲成住坏空里面就没有异。
相对于此,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则称为无为法。回过来讲,跟有为法相对的,永远不变的存在的空体,就称为无为法。就是你守住空寂,也可以面对一切境,都不会起心动念相应,都不会罣碍,都不会贪着。不恐怖、不喜爱…等等法,心都不起,这就是所谓的无为法。所以虽处有为相但是心不动,这就是处在无为的境界,所有的圣者都是这样子。比如除非众生有善因缘要开导得度,佛才会化应化身出去;菩萨依其能力,有时候应化身,有时候亲自造访开示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有为。
据《俱舍论光记》卷五载,因缘造作称为「为」,如果没有因缘造作是妄想,实际上不属于有为法。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我们的色身五根是色法,受、想、行、识这五蕴之后四根就属于心法。所以这个五蕴身有因缘之造作,才属于有为法。所以有为法,一个是你主动的去造业,一个是你被动的由于因缘来,而起心相应、起法相应、起色心法相应……等等,都是有因缘的造作。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佛法讲的都是缘起,「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学大乘解脱道的都要学这一偈颂,这首偈语也变成一种佛法。
再来看小乘,着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常、乐、我、净,总是要有一个名相对象,所以常、乐、我、净的对象就是把人生的不如意、无常这么来观,从人生无常之中,来体会一个常的空性。能够守住无为,那就是快乐的,所以得到真正的自我,可以确实的住在清净无为中。小乘修行人,就是这么去得到自己内心的自在;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不是只有否定,不是看人生无常就否定它,而是进一步地去分析因缘、精神与物质的现象,来说明空性,与空性之间对缘起一切心法。当然菩萨要学习无所住一切有为无为法,虽然了解了、分析了,以后还要学观一切法有为无为,有为时:不当有为相、也不当无为;无为时:亦不看成无为、或者是有为,是如此地自在无碍。
有为法乃无常之法,于每一剎那皆在转变、迁移,故又称为有为转变。复次,言有为法为无常者,系因凡有为法皆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此即上记所谓的有为法之四个基本特征,称为四有为相;此外,亦有将住、异二相合并为一,而立三有为相。
再来看,有为法乃无常之法,因为一切法会变迁,没有一个常性,所以只要因缘起法都是无常的,缘灭法就灭,诸法从缘起,缘灭法灭,若缘不灭法就在变异,一直变异变异,变到缘尽了,法也就灭了。菩萨要学习观这种法,然后在面对因缘之中,能够无住,这是很重要的观念。所以在每一剎那,皆在转变、迁移,故又称为有为转变。每遇到一件事情,只要沉得住气一点,因缘就转过去了,就不会如实的发生不如意的事情。你有感觉,若能慢半拍,什么事情都慢半拍,这个因缘就错过去了。
所以在转变迁移之间,你用无为去面对,自己可以解脱。你如果主动要教化众生,当然主动出击造业,你也知道讲完就完了,过去就过去了,这个就是转变以后就会灭掉。复次,言有为法为无常者,怎么说有为是无常呢?系因凡有为法皆具有生、住、异、灭四相,这刚刚已经讲过了,此即上记所谓的有为法之四个基本特征,称为四有为相;此外,亦有将住、异二相合并为一,而立三有为相,这也是刚刚讲过的。
无为梵语 asa3sk4t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称作无为法(asa3sk4ta-dharma)。原系涅盘之异名,后世更于涅盘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三无为者指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三种无为法;六无为者前三再加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九无为者即: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空无边处无为、识无边处无为、无所有处无为、非想非非想处无为、缘起支性无为、圣道支性无为等。
什么叫无为法?梵语 asa3sk4ta,前面加一个a,a是否定、是空无,所以在有作业之间,观它本不生,就是无为,就是有为法来的时候,你安住心,不动!你的自性能自在面对它,现无为相,就不相应,无造作之意。一般人没有办法做到,一般人因缘来了随缘应缘,所以烦恼无量。所以只有这些圣人,圣者是用圣智圣见来学习无为,底下会提到圣智圣见,地前菩萨、地上菩萨都是一样的,用这种所谓解脱法,就是圣智圣见。
无为是「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就是有因缘来你自性也不动,不造作,这要有心人才能做到。一般人说有无为法,你也不知道是不是叫做无为法,碰到事情跃跃欲试,无为法是自性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谁可以做到?只有圣者,圣者还有次第之分、阶级之分,分做得好的跟做得不好的,所以像如来是最清净觉,祂的无为法当然是最灵光,一般人是没办法作到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
所以三种无为、六种无为、九种无为都是在修自性,不去应一切因缘而起法,就是要修行、要用功,不是光讲无为法:「哦,无为法,我懂了!」懂了有什么用呢?懂了你却做不到!所以无为法对你还是很陌生,不知道怎么去做。如果「法」加上去的话,就是asa3sk4ta-dharma,这就是无为法,原系涅盘之异名。所以证得无为就有涅盘,而究竟无为,不是次第。比如说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等等的,要真的做到真如无为,才是真正的涅盘。后世更于涅盘以外立种种无为,所以才有不同。
为什么要立不同的无为?是种类不一样吗?不是!是境界不一样,境界有高低,所以才会有不同的名称,所以有的立三无为,有的立六无为,有的立九无为,刚好是「三、六、九」。这是各宗各派他们依据经典之不同,所建立的一些无为。所以哪一个时候,比如说择灭无为,你对哪一些法,选择性的对它不起相应,不选择性的跟它相应,这是择灭非择灭,这个就是还不究竟的时候,慢慢来啊!哪一些法,比如说你跟坏的、不好的行为不相应,认为说:「我不想要学这个。」用戒律来让自己进入无为境,似乎要做又不敢做,这么地守住你的自性清净无为,那就是选择性,这过程会如此,再往后会深入说明。
「三无为」者,指「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三种无为法,下面会解释,现在先懂一下名相。这个在《金刚经》里也提过。《金刚经》讲六种无为,是标准的六种无为。「六无为」者,前三再加「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最后要得到的就是真如无为。以真如性面对一切有为法,你能够无为,除非你自己要去利益众生作有为相,做之间又有真如无为的修证,所以你度众生之间没有度众生想,这就是菩萨最高的境界!再来「九无为」者,即「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虚空无为再细分为─空无边处无为、识无边处无为、无所有处无为、非想非非想处无为」,这后面就是「四空处定」,那么虚空无为本来列在六无为里面,所以等于是五个,五个(六去一)加四空处定就变九个。
其实在解脱道来讲,九无为是不究竟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四个无为法中,只有「无所有处」是佛教徒要去学的解脱法,「无所有处」是处一切境不用心、不用自性跟它相应,不住空、不住有。有的修行者冲过头了,就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是无色界有顶天、世间法有顶天最高的,寿命五百三十七兆年,没有办法真正得到佛教的涅盘。所以佛教修解脱的话,要从无所有处定进入,不要冲过头了。释迦牟尼佛几个月之间就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还是没有办法究竟悟到佛法,所以才有雪山六年苦修,还是没有证得如来境界,后来才放弃苦行。以上「三、六、九」的内涵、名称,稍微听懂一下。
诸派论说如下,于小乘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立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合为三无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于三无为之外,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处,及缘起支性(十二缘起之理)、圣道支性(八圣道之理)等,总为九无为。化地部则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取代四无色处,亦作九无为之说。大乘唯识家于三无为外,别立不动、想受灭、真如,合为六无为;或开立真如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而为八无为。然无论开立为六无为或八无为,非谓无为有多种别体,而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复以此一法性从所显之诸缘而称种种之名。准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实相等亦皆为无为法。又以涅盘而言,上记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盘;而涅盘乃一切无为法中之最殊胜者。
再来,诸派论说如下,于小乘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立「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合为三无为。上面讲过,这些小乘的派别有十几个,里面的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这三个派别,于「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三无为之外,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处,及缘起支性、圣道支性(八圣道之理)等。「缘起支性」就是十二因缘之缘起的道理,第二个「圣道支性」是八圣道的道理。这前面三无为加四无色处,再加缘起支性跟圣道支性,就变成九无为。化地部则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取代四无色处,他们也有所谓九无为的说法。善法真如就是我们真如性遇善法会起作用,就会去做善事,有的守戒也是善法;不善法像违逆戒律、或者是损人不利己、或者损人利己,都不对。所以化地部是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以及不善也不恶之无记法真如,来取代四无色处,也仍是九无为之说。
大乘唯识家于三无为外,别立「不动、想受灭、真如」,合为六无为;或再把真如开立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而为八无为。然无论开立为六无为或八无为,都不是说无为有很多种体性;体性是一样,一个而已!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可以说,体性法性只有一种,但所现的不同境界,则因派别之不同、理解之不同,所以名称就不同,这是修行人在过程中所具有的必然性。因为每个人的境界不会一下子就到达最好的,所以便有阶段性不同真如的名称出现。「复以此一法性从所显之诸缘而称种种之名」,从这一法性,所现种种的不同无为现象,给它安一个名字,什么名字、什么名字……。所以世间禅定也有无为法,就连色界天里也有少量的无为法,比如清净,无为的对称就是清净,我们要稍微理解一下。
然后准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实相等,亦皆为无为法。尤其后面十二种真如无为,都是如来的十二种真如性所现的一切。利益众生的境界,都是属于无为法。而以涅盘而言,上记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盘,而涅盘乃一切无为法中之最殊胜者。当然涅盘也有分,如parinirv25a,pari为圆满、完全之义,音译为「般」;再加上mah2,即是mah2-parinirv25a大般涅盘,这是只有释迦牟尼佛才能证得的。
菩萨如何做到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就是要学习无住,能不住一切法,始能生智、生慧,培养无上菩提性。无住梵语aniketa。住,所住之意,意为住着之所。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着于一定之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又称不住。将无住引申为否定固定状态之用语,故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故为无所住」。盖事物不会凝住于自身不变之性质,人之认识亦不应以固定概念作为其固有本质。般若理论据此作为诸法性空之重要内容。《摩诃般若波罗蜜.序品》载,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应色中住,不应受、想、行、识中住。此因诸法均处于因缘联系与生灭无常中,故不应住。
菩萨如何做到「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就是要学习无住,不住一切法,有为无为一切法无所住,住无为中有有为法、住有为中有无为想,这样你就可以自在。要学习这种能力,能不住一切法,始能生智、生慧,培养无上菩提性。你如果住有为法,就要配合无为去运转,不然你会造业,或者会起烦恼;你如果住无为法,无法利益众生,所以你还是不要一直觉得或标榜无为的好处,该做的事就去做,在做之中又没有执着,有为中有无为想,这样才是无住。什么叫无住?梵语是aniketa,这是一个字拆不开,梵文查字典有时候你要查很多,这keta有时候是从jita变过来,发音不顺,所以就变成ke。
aniketa无住,a是说无、本不生,na是一切相无我,na有两种意思,你用na字观的时候,na不是只有否定,否定里面就有无我、无我相,ma 是我、na是无我,这两个是可以相对,na又是名相、名词,所以一切世间相都有名,名不住名,这是真的无色、无我、无法。i是诸根、或者是根本一切法,ka是一切业、也是你所造的、所求的一切业,ta是如如相。所以,aniketa合起来看,a挂在前面,以a字观来看,后面的都不用看,就是无,无住。「住,所住之意,意为住着之所」,指你住在的场所。无住,无固定之实体,你住在空性的这个场所,它没有固定的实体;或指心不执着于一定之对象,面对一切法不执着;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叫做无住,又称不住。
你做不到无住,就是五根不清净;五根清净了,对外起码做到无住,而进一步要对内心的一切心起灭起灭,也都无住、不在意。执着起的话,不要执着。有很多人执着工作上的原则、主观意念,随业流转。有时候你要细细去分析自己的行为执着,看看这样好吗?对吗?无住亦引申为否定固定状态之用语,一切诸法无自性,因为有为法它会灭,如果有自性的话不应该灭,因为无自性,所以因缘尽了它就灭,那它的法起是依因缘而起的,不是真正有实际一个自性体,所以能够无所住。你能够客观、能够不执着,这法当然就无所住。盖事物不会凝住于自身不变之性质,事物它本身不会永远不变;人之认识亦不应以固定概念作为其固有本质,有时候你碰到事情,该做或者不该执着,你就要去思惟。若你一直执着你的观念、你的对的,什么的……,执着固定概念作为本质,那你一件事情永远办不好。
般若理论prajña据此作为诸法性空之重要内容,因为它没有一个固定概念、没有本质,没有自性,所以在摩诃般若波罗蜜这<序品>里面有记载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应色中住,对一切色法不要在上面有所住,也不应在受、想、行、识心法上有所住。感情作用是受法,忧喜苦乐舍是受法;起心动念、胡思乱想、或者正思正想,都是想;行阴心,因果轮回深沉的种子形相,因缘成熟会现给你见,行阴现起时不要住于中,就是我们真正的心,有所觉知也不应住。此因诸法均处于因缘联系与生灭无常中,所以不应住。你要学解脱法,就知道在因缘延续之间,无住,那它慢慢就灭掉。因缘灭,在无常中总会灭,所以你因无住,就可以解脱。所以不住色生心,不住受、想、行、识生心,同样的意思;不住也好,或者,住、不住这些生心,意思都一样。
又《大智度论》卷四十七阐释无住三昧:「无住三昧者,是三昧名无住三昧,住是三昧中,观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时。」故无住实为现象之共性,但于理论之运用上,亦常作一切现象之本源,成为真如、法性之另一称谓。《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中之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僧肇大师于注维摩诘经卷六详释之:「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中观学派并以无住之空性作为因果报应一切法得以成立之证明,《六祖坛经》更进一步认为于诸法念念不住,即可使思想不受束缚,而得解脱。
《大智度论》卷四十七里面,阐释无住三昧,怎样叫无住三昧?三昧sam2dhi是正定。三昧中有名叫无住三昧者,住是住于三昧中,在这种定中,观诸法念念无常。如果你提起一正念觉知去观照它,它念起念灭,就算压不住它,它念念无常,你看着它,暸知它也在罣碍、也在牵连、也在怎么样……,你无住、它也无住,到最后这些念总会灭掉。就怕你起心动念,你忘记观它,就跟它同流合污这么去胡思乱想,就无法入无住三昧。
故无住实为现象之共性,现象就现象,你在学解脱法时,当然不要住在这个现象跟它同一共性;但是你在行菩萨道时,理论上、应用上,你总还是要用到它,你还是要跟诸现象共起自性相应。所以观常作一切现象之本源,你要知道一切现象它的根本源头是什么,细心、尽心地去看它,如果能够使真正如实体的共性现起的话,那你就算是了解法性了。所以可以无住,所以说无住实为现象之共性,你在跟一切有为法之间,同一个现象存在的时候,有共同性;但是你又无住于上,无住此法之上,你就有得到三昧了。
《维摩诘所说经》里面观众生品中有提到:无住本立一切法,如果你有能力做到无住的话,你内心就可以跟虚空一切因缘缘起一切法,因为我们的心不净,所以没有办法像如来遍虚空界的法身,同起一切法,在同起一切法的共性当中,又能无住,那是大菩萨、如来的境界,我们要了解、要学习。如既能无住、又能去掉执着、又能清净污垢,你就能够了解一切法无住,可以根本地成立一切法在你心中,因为外世界就是你的世界,你内心的世界就是外面的世界。僧肇大师对此,在《维摩诘经》卷六中解释说:「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
「法无自性,缘感而起」:为什么法无自性?因为自性它无常,它是空性中因缘起的法,它没有自己的自性,是从空性假借空性起法,这法因缘灭了,它就没有了,所以它没有自己的自性。有因缘了,感觉了,就起一切法。这么去看的话,你就能够稍微了解法起缘灭的道理。「当其未起,莫知所寄」:你要成就解脱道,当起因缘感知的时候未起,你莫知所寄,内心不要执着它、不要有所寄托,你就不会跟这个法生起以后相应,以免相应以后执着,执着以后变成一种烦恼。所以当法要起未起的一剎那之间,不要有所寄托这个法上,你就能够无所住,这中间有一个觉知,有一个缘起的法,如果你这两个还不现起来的话,你没有办法去了解什么叫莫知所寄,因为你本身就跟它搅放在一起,怎么莫知所寄?或有时候妄念妄念,你不理它,它倒好像真的一样在你心里起灭起灭,如果你冒个根本没有意义的事情,你认真的看着它,它还在冒,冒一次两次就不见,为什么?
「莫知所寄,故无所住」:你跟它无所寄,你无所寄托,没有寄托,它就没有根,没有根就不长久,晃一、两次以后就没了,这就是你清醒过来的时候。各位常常在起一些无聊的念头,或者根本不相干人的名字。像最近热门人物,这些政治人物,你常这么冒冒冒,但政治人物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会冒,你看着它:「你在冒什么」,它再冒一、两次就没有了。为什么会冒?因为你知道有所寄,所以跟它绑在一起,它就冒冒冒,冒的太厉害、很过分,你就说:「冒什么!」用觉知正念观着它以后,它无所住,无所住它自然就灭了。
「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如果还动、还冒起,冒来冒去的,那是真的有因缘,跟自己随便想的、没有因缘的、胡思乱想的不同,那种是会灭。但如果因缘感召起一切法,像有冤亲债主来、或者有什么东西来,你感召了这些法,虽然你莫知所寄,但它还在动。但因为你莫知所寄,所以能无住,在无住中,虽然有法,你照样可以做到非有无的观念。非有无也就是无的根本。所以在一切法中生灭生灭都随它,你不跟它相应,无所寄托,就能够住无所住,这修行在实际上就是这么去练的。
如果你还没有气机,还做不到自性现起来,当然讲这些你很难去体会,都是透过文字相这么摸索:「怎么有一个觉知、有一个正念?然后有一个妄想心?然后彼此对立在心中?」你没有这些现象起的话,你没有办法如实了解。这里所讲的经对象都是大菩萨。能够听到《解深密经》,你起码有这些体会,听起来才会真正了解这部经的重点在讲什么--何谓有为、无为?怎么住无为,而又不害怕有为相?怎么住有为相,又不一定要守住无为?能这么去磨练的话,才是一切法无所住。中观学派并以无住之空性作为因果报应一切法得以成立之证明,无住之空性是我们的本体,因为有怕空,所以因缘来了,它感召因缘报应就起一切法,所以果报就成立了,但是你要解脱也是从这里面去学,住有为没有有为想、也没有无为想;住无为也没有无为想、更不会有有为想,这样你就可以真正做到超越一切法。
《六祖坛经》也说了,「于诸法念念不住,即可使思想不受束缚,而得解脱」。诸法在心中念念不住,不住是它念头不会停,不是要叫它停,是诸法虽念念起灭起灭,但是你的觉知心不去执着、不去住在这个诸法念念上面,这样你的思想不受束缚,也照样可以应用你的思惟,用你的心起心灭,应用你的自性空感召一切因缘,但是因为你无住,所以可得解脱。这是八地菩萨才有办法做到,小乘行者就很怕它起心动念相应,没有办法超越「一切法中无住」。念念起灭起灭,你看着它又跟它不相关,又知道它在冒什么,此乃大乘菩萨要学习的。
不住有为、不住无为即是无住处涅盘,梵语aprati=6hita-nirv25a,又称作无住涅盘。为唯识宗所说四种涅盘之一。即不住于生死、涅盘之涅盘,称为无住处涅盘。菩萨以大悲怜愍有情,故不住涅盘;又以般若济度有情,故不住生死,此无住处涅盘,即指菩萨之涅盘而言。
不住有为、不住无为,前文介绍过有为、无为的现象,回归本节专讲不住,就是不住有为、不住无为,就成无住三昧,即是无住处涅盘。有这种能力的菩萨,就是已经住在没有特定境界的涅盘处上面。所以如果是绝对涅盘的话,就是不起心动念应一切法;现在菩萨是要度众生,又要知道有为、无为的现象,在有为、无为中要无住,这就叫做圆满的无住处涅盘,梵语aprati=6hita-nirv25a,=a就是钝性,6ha是长养,钝性长养这个如如性。或者aprati=6hita是无碍、无染着,对你的钝性能够无碍、能够清净,这样才能够进入nirv25a涅盘,所以整个又称作无住涅盘。你也可以自己思惟nirv25a在讲什么,用悉昙梵字去分解一下。na是名相,va是无言说,v2长音是寂静,有说等于没说,ra是尘,总体来讲就是一切名相一切根所起的法是一切尘,里面都有空的体会,就住在无住上,这就是无住涅盘,为唯识宗所说四种涅盘之一,即不住于生死、涅盘之涅盘。小乘的修行者住于涅盘,所以他心可以如如不动。
「菩萨以大悲怜愍有情,故不住涅盘。」菩萨不畏生死、不爱涅盘,不住于生死涅盘之上,所以才真是无住处涅盘。祂既有能力不住涅盘中,而在生死中也能有涅盘相,所以才有办法去度化众生。「又以般若济度有情,故不住生死。」般若,梵语 prajñā,就是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的能力。jñ2是智能,前面加上pra则表示亲近、有这种智慧。有这种智慧,对一切有为相没有有为想,亦不执着无为。因为无为中不去特别的喜爱无为;有为相起,用无为观它。祂有这种般若的智慧,才能这样来救度一切有情,不住生死。所以菩萨祂不住生死,才有能力来人世间或六道中示现,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此无住处涅盘,即指菩萨之涅盘而言。」因为菩萨祂也无住一切时间,所以祂能够忘记时间到底多久,不论三大阿僧只劫是否成佛,祂也不会去想时间到底怎么样,因为都不住有为、不住无为,还想什么时间?这个概念以前我们就讲过了。
【如理请问菩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最胜子!如何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言有为者,乃是本师假施设句,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执言辞所说。若是遍计所执言辞所说,即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辞所说,不成实故非是有为。」】
再来看另外一段。如理请问菩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最胜子!如何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祂还不大清楚、或者是清楚了,明知故问,总是要有问答,经典成立,要利益后人。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言有为者,乃是本师假施设句」,这里不会去讲人世间的一些有为相,菩萨在讲有为,都是针对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所说的话,把它当作有为相。所以以这个例子来讲,这个「施设」--有时候讲「设施」, 有时候「施设」, 这个「施设」是什么意思?是方便。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执言辞所说。因为是假设施的语言文字,你执着它为真,就是遍计所执的言辞,若是遍计所执言辞所说,即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辞所说,因其不成实,故非是有为。祂这解释,我们底下再用几段把它简单说明一下。
如理请问菩萨问,什么叫做有为非有为,无为亦非无为?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解释说,一切法不生,若有生或有说,皆是世尊方便说,假设施句,不成实际故,是非有为,所以不应贪着、执取,不然就是陷入遍计所执。
如理请问菩萨问:「什么叫做有为非有为,无为亦非无为?」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解释说:「一切法不生,若有生或有说,皆是世尊方便说,假施设句或假设施句,不成实际故」,所以要看成非有为。菩萨听了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当然祂都可以理解,懂就懂了;但像我们现在听归听,还是有些不懂,不懂就不懂,不要太执着。「所以不应贪着、执取」,懂了不要执取、贪取,无需不懂又执着放不开,「不然就是陷入遍计所执」。懂跟不懂都好、都放下。所以菩萨第一步要怎么学习超越无为、有为?听经闻法,听了懂就懂,不要贪着,不懂也不要执取、罣碍,因缘成熟就会懂,因缘还不成熟,听一次、听两次、听千百次,慢慢你就会懂。这里面所提到的一些名相还是要解释一下。
世尊言教nirukti是为方便设施,不成实故,说如来无所说。如来言语诠示教法不可执取为有。《法华经》方便品:「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故知佛教之说有、说无、说非有、说非无,皆为诠示教法;其教理虽为所诠之法,然真谛无名言。理既不可说,则言教已落入第二义,故《二谛义》卷上:「教有言说,理不可说,理既不可说,云何得悟?所以得悟理者,必假言说,为是故,说有无、说非有无,并是教,皆令悟理也。」
世尊一切言教,(言教,梵语nirukti,指如来以言语诠示之教法),是为方便设施。什么叫做方便设施、方便施设?方便设施,方便所以不能称为实际的法,不成实故,所以说如来无所说。像《金刚经》里面讲的,如来问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回答佛说:「世尊!如来无所说。」又提到「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为什么明明说了,却又讲无所说?就是这样!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是方便施设的语句,「你不懂,所以我讲给你听;你懂了,懂了就好了。你没有听我也没有讲。」这就回归到最原始的。
所以过程之间所现的一切设施、施设语句都是方便教化而说,我们要学着如何超越它,就要这么来了解。如来言语诠示教法不可执取为有,你说如来有所说,你看三藏十二部经那么多,怎么会无所说?它是方便设施!像阿含经是教化小乘法,方等经是教化大小乘法,般若是教化大乘法,密教是教化一乘法,所以这么阶段性的教化,教化完了,让你进入实际的涅盘,哪里有所说?你也无所学!学到最后无所学,这就是这一段所讲的,住有为无为间一种过程中的方便,你不要去执着,因为它是不成实际的法,不成熟故,所以要看成非有为。
《法华经.方便品》里面说:「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用因缘法来度众生,每一次要讲什么法,众生的因缘怎么样,才产生释迦牟尼佛要讲什么法,所以这就是因缘;然后讲法之中举出很多的譬喻,以隐喻来广为演绎一切的言教,让菩萨、阿罗汉、或者世间天人凡夫都各取所需。故知佛教之说有、说无、说非有、说非无,皆为诠示教法,是让人得到解脱涅盘的一种方便教法。其教理虽为所诠之法,然真谛无名言,没有名相、没有语言、没有文字,真谛是不可说,所以理既不可说,如果你说有所说,则言教已落入第二义。我们这一品在讲第一义谛相,第一义谛相是空、无、寂静涅盘的境界,所以要超越一切有为、无为,才能住胜义谛相,如果你一直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有为法、无为法、什么法……,都真有所说的话,就会落入第二义。
《二谛义》这本书里面有讲,教有言说,理不可说,要教你悟道,所以要教,用什么教?用语言,语言依什么?依经典。而经典讲的,到解脱的境界、到空的境界、或者是你要学习到最后那个理的境界时,那是不能用什么语言文字说的。理既不可说,有什么说悟、说不悟的?所以得悟理者,必假言说,但是不说,你又不知道怎么去悟。所以你听佛法听到现在,学了一些法,教你无为、教你不动、教你安住心,教你用般若智慧观一切法…等等的教法,无非让你去悟这个理,所以要让你悟理,还是要假借语言文字言说,但是理不可说,为是故,说有无、说非有无,并是教,皆令悟理也。虽然有所教、有所言说,让你悟到这个道理,一悟道理就无所说、不可说,回归到胜义谛相了。
世尊言假者有二,指无体随情假与有体施设假。无体随情假者乃世间常用之我法,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执实我实法,此法体但为妄情,为遍计所执性,而无实体,世人随此妄情而执虚假之我法,故称无体随情假。有体施设假者乃依他起性上假施设之我法,即内识所变之见相二分为依他法,从实之种子而生,有实之体用,就此体用假付我法之名,故称有体施设假。
再来看假施设句,为什么假?世尊言假者有二,一种是「无体随情假」,无体就是没有自性,所以一切因缘法无自性,叫做无体,因为无体所以随情假,就是随一切因缘产生一切感情作用,这种是假的,假方便设施的。另外一种「有体施设假」,有实际的一个体,这个体当然是空体,那为了演说空体,所以不得不安一个名相给它,这样才能够讲一个有为、一个无为。讲有是指有为法,用无为法跟它辨称,这样才能够懂。所以无为法是有体,因为它永远没有生灭生灭,如果提到无体随情假的时候,要解说方便,一定有另一个有体随情假。以下再看这两个假的内容是什么。
「无体随情假」者,乃世间常用之「我」跟「法」这两种法相。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界,执取它有我、有实际的法。此法体但为妄情,这个所认定的有一个我、有实际产生的法,你认为有,有是有为,没有错,但是它的法体都是虚妄不实在、依妄情而生的!为什么呢?因为是由遍计所执性而生起的。所以它没有实体,所以它会灭。这无实体的随情假,随因缘起,最后会灭。世人随此妄情而执虚假之我法,一般人没有学佛法,去执着有一个我,我所产生的法,所以我法二执,坚定不移,才是无明,轮回六道,所以像这种现象称无体随情假。
「有体施设假」者,刚刚讲了,有体是空性的体,它真有那个体,但是有体它是不生灭的,所以是方便说,因为是设施方便讲,所以是假的,故称有体施设假。乃依他起性上假施设之我法。这「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性,要稍微了解。当中的遍计所执,是妄情所起的,即上述之无体随情,这种便是假的,乃假设施方便之说。至于这种有体施设假,这是空,空依「依他起性」,依他或它因缘起自性,所以这个自性就进入无体随情假:它根本是空体,但为了区别这两个(遍计所执、依他起性),所以才有把它假设了一个名相来说明,以语言文字来说明。
依他起性上假施设之我法,也就是说我们内心内识所变之见相。见相指「见分、相分」二分。依他起性一定有一个见分,见分会产生相分。「八、七、六、前五识」等等,都有这个见分,见分以后产生相分。见是对外境的缘,然后去应缘;应了外缘以后,会产生相分,是它的形象。比如我们眼根看到一个人,在内心产生一个人的影像,这个影像由眼识来认知他,这是见分。外面这个人,现在我心中,这是相分。所以见相二分,为依他而起法,是从实际上的种子而生起的,如果没有种子甚至不起法。这是根本依缘、种子缘,一切法起都有这个根本依缘,这个根本依缘就是在八识里面,没有这个根本依缘的话,一切法起不来!
假如你现在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不认识就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人,人是一个通称;如果你看到的是张某某,你看到这张某某,因你以前见过了,知道是张某某,这个也是从实际上种子而生的。依他起性,如果某有实际因缘依他起性,那是你自己内心的妄想,有实之体用,有实际上一个体,空体在起作用,就此体用假付于我、假付法之名,为了说明方便,应缘以后种子生一切法,然后假附它,有一个我、有一个你,所以用这样来说有体施设假。
(2008.05.21讲于法尔)